苦难无罪 写在前面的话

作者 : 醒客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力。一个受苦的人,如果悲观了,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

(谨以此书献给壮志未酬的年轻一代,但愿他们不会以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待这部作品。)

简介

90后懵懂少年谷建勋个性十足,在未完成高中学业的情况下,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远离校园这片净土,为寻找生活出路而引发的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全书共分三大章,每章都由诸多小节组成。字里行间,有对自身的反省认识,也有对众多与他一样迷茫少年的警醒。貌似为一部青春纪实性小说,实则为当代人对残酷生活的认识做出了视野上的引领和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

引言

九月的北方清爽宜人:湛蓝的天空,面貌一新的城市,宁静的小山村,阳光普照下永不停歇的劳动人民,以及现代化工农业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而这些,正以其日新月异的变化姿态逐渐被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社会的主题和核心任务是发展,换句话说,终极目标是进步,小到个体,大到民族。人类是主导社会的先驱,一切事物的出发点似乎总要由此说起。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从甲骨文到汉字,再从火药到航天飞机,每一次细微的变革都无不彰显出人类的智慧与结晶。如果说,地球上因为什么的存在才使得这个世界丰富多彩,那就是伟大又神奇的人类。

当亚当和夏娃赤身*地站在对方面前,他们下意识地用树叶来遮挡彼此的丑陋。于是从那时开始,我们懂得了羞耻。

前言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一定的价值,时间于每个人而言是仅次于生命宝贵的东西。

我想说的是,我的生命价值就是通过时间来体现的,或许期限是一年,我也不大确定。

痛苦、悲伤、欢笑、失望悉数登场,我不忍它们在岁月的冲刷下无声无息地消逝。

我该做的,是把那些过往的经历完整地记录下来,而且留给我以后走过的每一寸土地。

其他人需要做的,是通过这些平凡又真实的文字,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

首先,我是一名普通在校高中生。但由于种种不知所然的原因,我放弃了学业,像很多无业游民一样四处飘泊。

18岁,本是懵懂少年含苞待放,血气方刚的时代。可我却一反常态,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离开学校,走进了包工队。

去工地之前,我爸对我说:“民工是当今社会最下等的职业,你考虑好了。”

我说我不在乎世俗人的眼光,只要自己勤勤恳恳,做好本分工作就行了,何必活在别人的评价中?我又没做错什么,我更不会为自己一时冲动的选择感到后悔。哪怕自食其言,我也认了。我承认我没有能力成为好学生,但这并不阻碍我成为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与追求的人。

至今,我以为上学对我来讲是个遥不可及的话题,是老天无意间跟我开的玩笑。论资质,我算不得超群,哪有资格得到他的眷顾: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向来很出色。一路走来,是爸妈的骄傲。可那时我并不感觉受宠于笼罩在身边的这些光环时有多欣慰,起码连快乐都感受不到。在屡次得到嘉奖时,未能从中感受到一丝一毫的乐趣,而是百思不解我为何要上学?为何没有其它选择?难道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出路了吗?我似乎未对任何人提过这样的疑问,单放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盘旋,然而有幸走进高中大门的那天也没有得出明确的结果。也许从这天开始,我的生活像很多成年人那样,步入了灰暗,浑浊的历程。

打我求学生涯起就萌生过辍学的念头。随着学龄的逐年增加,这种感觉越发强烈,有如生了怪病,时常间歇性地暗示自己,会不会倒下去。未来的某天,我可能真的想结束这段恼人的学习生活。

压力的产生往往无关乎外界,就好比惧由心生。我所面对的压力不是来自爸妈,来自老师,来自社会,或者舆论,正是我自己。那一刻,就像被尘封多年破茧而出的蝴蝶,煽动着轻盈的翅膀来到人间,突然发觉世界竟是如此之大。我为自己多年来的预言能得以实现而感到欣慰。

我给出的解释是,难道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必须通过上学这条途径来回报吗?尽孝道的人可不一定都是有学问的。至今想起“为了父母,我们要吃苦学习”、什么“可怜天下父母心”“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这类从老师口中常听到的歪理邪说我就觉得恶心不止,现在才明白那是专门拿来糊弄意志不坚定者惯用的卑鄙伎俩。总之,这条路不适合我通向终点,唯有另辟蹊径才能找到迷失的方向。

然而,现实的诸多遭遇令我愤懑至极。我的清高不但没有得到认可,反倒饱尝了世态炎凉的变幻莫测和人情冷暖的百般纠葛。

现在,我想拿起最有力的武器,来平定由这场故事引发的所有乏味为之带来的压抑和窘迫。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苦难无罪最新章节 | 苦难无罪全文阅读 | 苦难无罪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