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无罪 初来乍到(9)

作者 : 醒客

第一次穿,第一次撒谎,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找工作,第一次被老板骂,第一次喝醉酒夜不归宿……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许多招聘广告上要求一栏头条就写着“有经验者优先”,正因为被聘用的人不是第一次,经验多,心理素质过硬。头一次带枪上战场的人准吓得尿一裤子,不是吗?

趁排队这会儿功夫,我的思绪又飘回学校那时候的光景。

高一下半学期的时候,学校为了丰富学生们单调的课余生活,开设了音乐课。音乐老师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歌喉一流。上课第一天她就告诉我们,自己两年前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当时家庭经济拮据,不然肯定比现在混得好。还给我们以美声的歌喉倾情献上一曲《爱的奉献》。

我发现搞艺术类的人都很自信,在此基础上,加之出众的容貌,给我一种自信过头的感觉。尽管姣好的外表能迎来众人的倾慕,但我不怎么喜欢她的风格,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尽是做作,不自然。

实不相瞒,我从小具备音乐细胞,对音乐课程也十分爱好。可这位老师的突然出现使得我对音乐的热情开始大幅度降低。我真后悔当时军训的时候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否则也不会在音乐课上被众人提名上台演唱了。

用美国人的话说,那节课我足足表现了属于我自己的一个小时,连课余的10分钟都占用了。其实我满可以在中途的时候退场休息,可是台下呼声很高,一首唱毕嚷嚷着让我再来!再来!在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我被虚荣冲昏了头脑,拗不过六七十张嘴,只能认栽。

那天我的嗓子很争气,出奇地响亮,好似一部点唱机般灵活。音乐老师对我赞不绝口,说我可以考虑开一场个人演唱会。

我当时对此的反应是不予理睬,这年头说什么的人都有,别人的只言片语只会干扰我的判断能力,根本不会给我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我不可能因为这个对音乐并不专业的老师的一句话就放弃学业转行做歌手。引用她的话,家庭条件不允许,况且我没有她那么出众的容貌。话说回来,如果她愿意出钱栽培我,我绝对不会犹豫。

值得庆幸的是,她只教了我们一个学期。高二的时候学习任务加重,校方决定连同体育课一并把音乐课捎带取消了。

一年后,转眼到了高二的下学期。下午的自习课上,我正在班里心不在焉地做题。

教室门忽然支开一人宽,缓缓地伸进颗脑袋——是她!她和我们数学老师简短地交流几句,便站在讲台上清了清嗓子说道: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啊!(停顿)“×市今年举办迎新年中学生歌唱大赛,县里边选择我们这所学校作为代表,派一人去参赛。我刚才在高一和高三那边找遍了也没有合适的人选,突然想到你们班曾经出现过一个人才,他现在还在吗?”(目光开始搜寻)全班人齐刷刷地指向我:“在最后一排呢!”

还真是来找我的!?出于礼貌和礼节,我乖乖地站了起来。

“忘了说一下参赛规则,是这样的(省略……)”。不说我也知道,演唱曲目的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不能带有暴力、黄色和反动色彩。

她接着说:“服装我帮你提供,参赛期间的食宿费由学校来出,你只要去了好好唱就行,其它的不必操心。怎么样?还用考虑吗?”

我站在原地愣了许久,脑中一片空白。旁边同学往我大腿上狠劲儿掐了一把,伴着祝贺,也提醒我这不是在做梦,快速做出回答。

我经过再三思量,决定还是不去的好,便委婉地对她说:“我唱歌不是为了参加什么比赛,只是娱乐大众,没有其它目的,您还是找别人吧!”

话一出口,语惊四座。连坐我前排平时上课总不抬头的人也向我投来说不清是鄙视还是称赞的目光,刀子一样剜得我浑身不舒服,那意思好像多半在说:装什么装?

音乐老师很有耐心,继续做我的思想工作,并开出各种条件诱惑我:“呃……还有啊,这次参赛呢,最终会选出三个名额:一等奖5000元奖金,外加点什么奖品……哦我忘记了;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获赠3000和1000元。其实钱多钱少不重要,关键是对你以后的发展有好处。再说,以你的实力,拿第一我不敢说,前三名肯定没问题。这是千载难逢,百年不遇的大好时机,你确定吗?”

我开始有点蠢蠢欲动了。对每一个平凡的人来说,成名是最大的愿望。我不是没想过,自己的唱功好坏我自有分晓,况且对乐理知识一窍不通,《星光大道》人人看过,上面唱得比我好的人多得是,也没见有几个出名的。但凡懂规矩的人都清楚,一旦走上这条路,那便意味着你或多或少都要无偿地接受些潜规则和明规则,而这恰好有悖于我做人的原则,所以我们谈不来。

再来我的家庭条件根本不允许我走这样一条路,倘若我真如老师所说那样。又想到自己近来的成绩直线下降,遭到好几门代课老师的白眼,我想还是不要出这个风头,因为一般是好学生才会有代表学校做这做那的殊荣。

我自认没资格,也不想担当此重任。因为我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整座学校,整个县城,乃至我的爸妈。成功了好说,不成功呢?

在老师眼里,往往学习不好的人会被放在一无是处的行列,谁知道在我准备去比赛的路上他们会七嘴八舌议论些什么?谈不上怕,也就是顾虑颇多。最终我和音乐老师没有达成共识,她带着黯然失色的眼神走出了教室。

后来的同学聚会上很多人都问起我那次为什么不去比赛,我都会付之一笑。唯有一个人的话让我放在心上,她说:“做任何事都有第一次,如果你有能力并相信自己会把它做好,那就把它当作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演习。失败了没关系,可以接着再练,但不要放弃选择的权利。”

再把话题延伸到我退学上,他们都认为是我放弃了选择,其实不然,我是选择了放弃,而并非放弃选择。至少,我的出发点没有错,选择权始终在我手上紧握。

64.“下一个,谷建勋!”终于到我了。我从狭窄的门缝挤了进去,发工资那男的担心存在冒名顶替者,再次问我,“是叫谷建勋吗?”我说是啊。

他没说话,低头摁着计算器,“总共2469块,看和你记得一致吗?”我说不对啊,少了一块,您再算算。问题出来了,原来他把×65和×65每个得数后面的抹去了,无形中少了两个五毛构成的一块钱。他没做声,站我身后的人附在我耳边小声说:“这地方的规矩,5毛钱就省略了!”我想说那问题是两个五毛。

我回头的瞬间他已经把数好的一沓钱递到我跟前,看着那一张五块和四张一块我心理很不是滋味。我诚恳地对他说:“您要是有零钱就把那一块给我吧!”他很自然地说:“确实没有了,那四块钱还是给你凑的。”看他吐露真言的表情不像是骗我。

“就是嘛,这么大单位还在乎这一块钱啊!”大力从后面挤过来说。

开资那人碍于情面,堂堂的国企因为一块钱传出去名声不好,便对旁边女的说:“你身上有吗,快拿给他。”

那女的上下衣口袋翻遍了也没拿出一块钱,就差*的防盗兜了。我心一凉,准备撤人,突然惊魂一瞥,他手中间夹着张五块钱,露出点边角,不太明显。我不知道他没看见还是存心不想给,但事已至此,我打算纠缠到底:“您那儿不有一张五块的吗?把五块给我,我把这四块给您,正好。”

他搓了几下,抽出那张五块说:“你这眼镜不白戴啊!”我心想那是。

65.出门的时候意外碰见了我爸,他告诉我今天被调至煤场值班,中午单位请吃饭,让我跟着一块儿去,我推辞了,说回家还有点事。他让我把钱装好,别弄丢了,我说我多大的人了,怎么会呢。

回去的路上风依然很大,借着风势,又是下坡,我很快到家了。我来不及送车,一头扎进屋子,从怀里掏出那厚厚的一叠百元大钞不住地端详。

付出多少辛苦,换来的仅仅是几张有棱有角质地坚硬的纸张,我顿时百感交集。这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我像很多不懂事的小屁孩一样目光短浅,那么容易满足。过去没能力挣钱,因为买一盒3块的烟都得低声下气和爸妈要,现在挣钱了,感觉自己好像持有一张在社会立足的通行证,什么都不屑一顾。

是目前所处空间有限,装不下我这类心高的人,还是我的心胸压根儿就不够宽敞,容不下整个世界?

可见,金钱也具备双面性,供你消费的同时,能放大人的塑性,胆小怯懦的人从此会变得狂妄自大。嘴上不说,实际行动已经表明了内心的想法,纵然本意不是那样,但这由不得你。

钱这东西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当你用它的时候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如果你不用的话,它什么都不是,好比公园路旁被纂上字的石头,人说那是艺术品,可如果把它摆在田间小路上,任凭风吹雨淋,兴许它毫无利用价值,连石头都不是。

在钱到手之前,我曾构思过多种消遣它的渠道和方式,认为唯有将其兑换些什么才能对得起我的付出。就好比上进心强的学生希望每次考试有质的飞跃,不然还学习干嘛呀!可当迎人喜好的丰功伟绩摊在面前,一切又趋于平淡,变得索然无味,我们会觉之不过尔尔,也就那么回事儿。好能怎样,不好又能怎样?

66.我突然想起前不久和一个工友借过十块饭钱,答应开资就给他送过去。在过钱交道上,我还是传承了我爸妈的优点。

此人是我们矿上有名的养猪专业户,捎带着家里开个小卖部。前些年弄了几台制作糕点的机器,逢年过节靠给人们做蛋糕、面包挣钱,口碑一直不错,生活维持得很美好。

正因为他和我爸妈熟识,知道我们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人,所以才敢放心大胆地借钱给我。也凭借他对我的信任,我感觉他很容易相处。

他跟我说过,自己也是高中毕业生,本来可以考一所好的大学,但那时由于家里穷,补习半年不到,家里的经济就开始透支了,无奈回乡种了地。

他是因为没钱才辍学,而我不是因为穷得上不起学,我是自愿辍学的。相比之下,好像遗憾的应该是我。

以前在工地没事的时候常和他坐地上天南海北一顿胡侃,谈生活,谈理想。虽然我们出生的年代相差甚远,可我感觉他的思想顺应了潮流的步伐,相当前卫。

有一次不知不觉聊到了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晓明我认识,脑袋倒是好使,就是贪玩。和我在同所学校,比我小一届,今年应该高二了。

他说:“也不指望晓明考什么北大清华,能上普通一本A类就算烧高香了。”二儿子晓文的处境似乎不那么乐观,现在一家私营高中,那所学校在我们县出了名的毒害学生,每年的社会舆论压力很大,估计撑不了多久就得倒闭。他让我有时间帮着说教说教晓文,我笑了笑说:“不如趁早出来搞点技术活,老呆在里面没意思,还浪费钱。”

当然说这话的时候我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结合我的亲身经历给晓文对症下药。实际情况表明,晓文和我一样的确不是学习的料,甚至含的水份比我还多。他听完我的分析觉得有道理,抽着烟说:“等读完这个学期,过年就让他回家。”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这是在误人子弟,我不承认。如果以后碰到此类学生,我还会义正言辞地对他说,趁早点儿出来,别把时间和精力耗在学校,到头来一无所有。

补充一点,我衷心建议那些抱着活一天算一天,看见别的孩子在上学我也应该上学,只是为了应付父母,应付自己,不上学我能做什么等态度的初中或高中生们,与其苦苦挣扎,活在别人的期望中,不如争口气,做出点大的举动,或者月兑离学校,开创自己的事业。不要等到日落西山之时,一切都晚了。

67.常从学生们口中听到:“唉,三年什么也没学,就他妈学会泡妞、泡面、泡网吧了!”

是他们自己不学,怪谁呢?我也晓得学校是一个躲灾躲难的避风港,在外面在家里有多少不快,回到学校都会忘得一干二净。每次放假回家拿生活费,你爸给你一百,你说不够,再拿!提着书包成群结队走在马路上,表面看像学生,实际在直奔网吧的方向,还一起商讨当下最流行的网游。

我曾经不止一次看到还没我大的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出入KTV,勾肩搭背,一副意犹未尽的下流模样。说实话,我替他们的父母感到无比痛心。

父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满以为孩子们拿着生活费会乖乖地学习,怎知他们辛辛苦苦挣到的钱却被孩子用来出入网吧、KTV,假借交学费之名买手机,买Mp4,更有甚者,去宾馆开房……谁都清楚,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正逐渐被人们默默接受,习以为常。

虽然把这些言语用在满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的当今社会中显得很苍白无力,但我真的希望能够触动某些人的心灵,哪怕尽些绵薄之力,为此做些什么。

年轻本无罪,只因为我们年轻。

现在的学生,连个标准的汉字都写不好,倒热衷于电脑或手机上的键盘,问题是摁出来的字也多是错别字。尤其是日常的聊天生活,什么火星文、繁体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签名、书信对话中,硬说是走在潮流前沿,装扮个性的表现。

规规矩矩写字难道不好吗?为什么偏要把自己的名字用火星或金星之类的外星体方式书写。我想请问,你到底属于哪个星球的?

多年前的鲁迅先生持有“中国人需要医治的不是身体,而是思想”的观点,我想针对当今的学生一代在此观点上加以补充“中国人需要学习的不全是课本,侧重是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自己的了解。”

造成现在混乱不堪的局面不否认客观原因,他们见识的太多了,但没能把所掌握的知识正确有效地运用起来是首要的。你不能说因为中国发明火药的目的就是用来攻打其他国家的。讲这么多,其实是为了着重强调一个词:意识。

上厕所带手纸也好,天凉了加衣服也好,遭到歹徒抢劫喊救命也好……现在我不是谈这种连小孩都尚且存在的下意识,我认为我们需要培养的是那种非本能反应类的意识,无意识中的意识。

外国有句名言“无知就是快乐”,放在这一代人身上最合适不过了。记得初中那年我的物理老师讲课时提到这么一个观点:给学生讲得越多,越容易误导他们。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我相信如今的教育行业不好做,对班主任来说更是一项万里长城式的艰难工程。因为他得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思维,进行不同程度地定位,揣摩他们的思想,希望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很好地引导学生该这么做,不该那么做。同时他又会担心自己平时一些反面的言行举止是否会被学生们拿来竞相模仿。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位有职业道德的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

68.撇开以上无关痛痒的话题,回到故事本身。

我去还钱的时候,他正弯腰趴在猪圈打扫卫生。

“孙叔,忙着呢?”“哎呀,小谷来了,快屋里坐!”他拍拍身上的灰尘,从上衣口袋模出一支“红梅”递给我。

我接过烟说:“我就不进去了,过来是还您那次吃饭的10块钱。”

“嗨,还亲自跑一趟。中午在我家吃饭吧!你姨上街买菜去了,一会儿就回来。正好晓文今天放假,你顺便帮叔教育教育他。”

“我还有事,改天的吧!”我真的没有兴趣在这个时候去说教别人。没再说什么客套话,我转身走了。

路过工地的时候,我怔住了,因为我看到了一张久违的笑脸,是陈叔。他可能没注意到我,正在卖力地挥舞手中的铁镐。而我也马上意识到不必去打扰他,我绕道从一条小路走了。

一切因工地而起,皆可因工地而落。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苦难无罪最新章节 | 苦难无罪全文阅读 | 苦难无罪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