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艺人灵异史 第二十七章 解密道家仙丹 十

作者 : 兼济天下

徐崎仲领大家来至卧室,抬脚上至火炕的东面,在耿先生刚才捡拾水银颗粒的地方,轻轻扫去火炕上面的一层薄薄的尘土,隐约露出一个半米见方的方框,徐崎仲用手轻轻地压了正方形的一个边,一块木板被撬了起来,木板的颜色与土炕的黄颜色一模一样,几乎达到乱真的程度,将木板移开,露出一个红色的包裹,徐崎仲用两手轻轻地将包裹提出洞外又轻轻地将包裹放到火炕的中央!

黄先生看到眼前的情景,暗自佩服崎仲做事的巧妙,黄先生想:“方才只顾看耿先生取水银颗粒,怎么没注意上面还有一块与土炕颜色相同的木板?难道耿先生也没有发现?还是先生发现了没有直接挑明?从耿先生直接去炕的东面寻找水银颗粒的表现看,他肯定早已估计到丹药罐就放在火炕的东边!只是他不说罢了!”黄先生在心里做着各种猜测,没有注意到徐崎仲已将包裹丹罐的几层绸布打开,耿先生的惊叹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当他将目光集中到火炕中央在各种颜色绸布上面矗立的丹药罐时,激动的心情竟不知如何表达!

丹药罐的形状是上下两头细、中间粗,罐体的质地介于土陶与瓷之间,呈现土陶的地方,历经数千年大自然的侵蚀,部分已呈片状月兑落,而呈现红色瓷的表面,依然反射出微微的亮光。请记住本站的网址:n。

徐崎仲用刀片轻轻刮去罐盖上面的一层封腊,边剥边问道:“耿先生,罐口封的严严的,为何还向外跑丹药呢?”

耿先生答道:“丹药是呈气体状态向外蒸发,你应该明白,气体是无孔不入的,你封的再严,只要有针眼大的孔隙,丹药中的硫磺气体和水银气体就会跑出来,封腊的密封性虽好,但在如此严实、温度很高的火炕洞中,它也就形同虚设了!”

徐崎仲说:“是、是、是,每年春天我都重新检查一次,原本厚厚的封腊经历一个冬天取暖季节就少了许多,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再涂一层,没有想到,这样还不行!”

说话间,徐崎仲已将封腊剔除将罐盖拧出,盖子的形状类似我们在化学实验室见到的试剂瓶的盖子,下细上粗呈一定锥度,而与之对应的罐口同样是上粗下细,只轻轻的向下压,就能达到密封的作用。在场的人无不赞叹古人的聪明才智。

耿先生说:“古人是用做瓷器的泥土掺和动物的油脂经过多次碾压成为熟泥,涂于罐口,即耐高温又防潮湿!”

借着冬季照进屋内太阳光线,徐崎仲向罐内观看,疑惑的问道:“耿先生,我发现里面的丹药又少了一些,这是为什么?”

众人凑到罐前,急切的向罐内探视。

耿先生解释说:“是因为有一部分已经蒸发,像这样一罐丹药,在如此的环境里,再过十几年,也就只剩下一只空罐了,所幸里面的水银没有一次蒸发出来,不然,你全家人可就遭了大难啦!”

徐崎仲听后,倒吸一口凉气。他拿来一只白碗和一个汤勺,从罐内盛了一部分仙丹放入碗中,米粒般大小的仙丹在碗的白色映衬和阳光的照射下,虽历经数千年,仍散发出鲜艳的红色!

耿先生指着几粒发黑的仙丹,说:“像这种从红色变成黑色的丹药,具备了一定的毒性,葛洪在他的《抱朴子》中提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在炼制过程中,同样伴随着颜色的变化,只有具备鲜艳红色的丹药才称为仙丹,服食后对人体有益,但不能过量服用,过量服用会引起全身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黄先生说:“看这丹药的成色,比我们中医用的天然丹砂还要好,看来这位炼丹师的技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耿先生在一旁说:“只可惜他生前没有享用完,就被埋入地下,他一定不会想到,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距他的坟墓两千里之遥的此地,我们这些人有幸目睹仙丹的芳容、领略他高超的炼丹技艺!这也是我们几人的造化,尤其是匡正、雷鸣,小小年纪能亲眼看到古老的仙丹,可谓是幸运中的幸运者了!我们都看过了,徐先生,赶快将仙丹收起,盖好、用蜡重新封严,把火炕仔细打扫一遍,今年,你们全家人放心过冬吧!”

徐崎仲收拾完后,时间已接近中午,他对两位先生说:“我们去吃饭,两位先生这次来,彻底找到了导致我家人生病的原因,中午我一定多敬几杯水酒!”

耿先生说:“临近春节,事情很多,这两位小师傅几天内急于赶回他们的老家,我看还是将你家死鸡的事情处理完,再去吃饭!”

黄先生在一旁说道:“耿先生,既然来了,就不必急着回去,我们先去吃饭,剩余事情,下午再说!”

大家一起赶往徐崎仲的堂兄家吃午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说书艺人灵异史最新章节 | 说书艺人灵异史全文阅读 | 说书艺人灵异史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