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到地球 第二十九章青藏平原

作者 : 吴胜林

()在随后的几天里,盘古与女娲形影不离,陪着妹妹,尽可能多的满足女娲的各种要求。(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这不仅是由于自己作为哥哥的职责,也是自己的愧疚。远离家乡几百万年,没有很好地照料这个刁钻的妹妹。让人家跑这么远,来看望自己,无论如何,都是作为哥哥的不对。一个弱女子,一个人,完成了这个壮举,这个工作,就是一个男子汉,要完成,也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想到这些,盘古觉得妹妹真的挺伟大,像造物主创造的开天辟地的工程一样。

现在,机会来了,弥补自己责任的机会,由于妹妹从遥远的地方、从自己的家乡的到来,他要紧紧抓住,生怕一不留神就会失去。

现在,大地之上,整个生态,已经达到可以自己修复的程度,树木的根系,在到处蔓延,植物的种子,也被小鸟带到人迹罕至的地方,造物主已经可以清闲下来,不会像以前那样,事必亲拱。今后,陪着妹妹,就是工作,能够让妹妹开心,就是自己的责任,没有一点理由不去珍惜这个机会!这是一个补偿的机会,这是一个回馈的机会,这是一个满足自己愿望的机会,想到这些,盘古从内心感激妹妹,她的到来,让自己心情舒畅,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

他看着妹妹,就像看见了自己的父母,就像看到了人球,自己的恩人,她是人球的代表,他是父母的使者,她带着人球的泥土,是人球的浓缩。

她是来看望自己的,她是客人,她是使者,她是信使,她是需要表达感激的人中,前来接受感谢的。她是来讨债的,这是自己永远都无法偿还得完的感情债。自己欠下的感情债务太多,多的连自己都记不清。

同时,从妹妹的讲述中,盘古知道,自己的人球,遇到了麻烦,这不是一般的麻烦,是决定人球未来命运的巨大灾难,一个巨大的星球,正在向自己的星球飞驰而来,由于其庞大的体积,相当于人球数十倍的体积,看来,人球已经在劫难逃。尽管大家采用各种办法去避免灾难的发生,但是,据分析,凶多吉少,其结果不可想象。唉,唉······

想到这些,盘古那浑身的劲头,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自己这一群兄弟,为之奋斗的事业,不就是自己人球的移民,现在,没有同胞可以过来了,大家不是白忙乎吗?

此时,整个地球也笼罩在悲哀之中,各个都无精打采,人人都毫无情趣,女娲刚刚到来时的那种兴奋早已荡然无存,追求失去了目标,奋斗失去了方向,未来已经不可捉模,现在,又不知所措,忧心忡忡,期盼着奇迹的发生。

盘古与大家一样,也没有心情去考虑更多的事情。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忍受了太多苦闷,思念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期盼了朝朝夕夕,每一个都履行了创业者的职责,事业成功了,事业的目标却失去了!

不幸中的万幸,妹妹来了,她能够分享大家开天辟地的成就,无论移民也好,创造地球生命也好,其目标都是要延续生命,保存血脉,让这个死气沉沉的世界,有笑声、争吵声、叹息声、以及歌声、哭声、赞叹的声音。宇宙诞生,由气体成为固体,诞生生命,这是一个多么艰巨的过程,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生命。

珍惜生命,就是生命的最大责任。

盘古带着女娲来到昆仑山巅,现在,整个昆仑山已经被装扮得到处花枝招展,原来的石头,已经被鸀色的生命覆盖住,谁也看不出它曾经的赤身**的身子。在这里,湿热的季风不时地吹拂过来,带来阵阵降雨。降水随着山势,向前滚滚流去。一条条河床,在山涧流淌,带着轻快的节奏,一直向前,冲破了大山的胸膛,在平原地带,形成了河流。沿途,喜欢热闹的河流,不时地与其它河流汇合,形成更大的河流。

从山顶望去,一条条河流,如同大地的一个个血管,这血管把平原与高山连接起来,使高山不再高不可攀,让大地不再遥远。

河流还把生命与大海连接在一起,树上的果实,都会随着溪流,漂洋过海,由于溪流的存在,大海已经不再遥远,就像一个拴着绳子的庞然大物,正在远处躺着睡觉。

由于地势的作用,在这块辽阔的平原上,诞生了三个大的水系,被称为三大河流。每个水系,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自东向西,分别是东河、中原河、西河。

东河像一个男子汉,由于距离海洋相对较远,流域内雨水相对较少,整个地区相对干燥,在干燥的大地上,零零星星点缀着数不清的丘陵,使这片土地看起来,高低错落。小河在丘陵间蜿蜒曲折,奔腾不息。上边生长着大片的草原。但在低矮地带,却是一个个高大挺拔的树木。银杏、椿树、皂角树、柏树是东河流域最有代表性的树种。

中原河如同母亲,覆盖了青藏平原一半以上的土地。这里雨水丰沛。河网密布,到处都郁郁葱葱,树木平衡了高低不平的大地,一眼望去,满是鸀色的世界。鸀色的世界如同母亲一样,把孩子紧紧抱着,生怕谁抢走里边的众生。

母亲是个小气鬼,把生命都藏在自己的身子下边,从山顶望去,里边的勃勃生机,一点也看不到,只有冲天飞跃的小鸟,才暴露了其中的秘密。

这里,由于充足的阳光,最有代表性的树木是红木、桂花、荔枝、紫檀。

除了充足的阳光照射之外,还有十个人造太阳的光芒,使这里的建木、若木高大挺拔,直达天际。这些高大的树木,让女娲情不自禁地表示,一定要到那里去看看,并决心要爬上去,看看这些树木到底有多高!

能让妹妹有这么强烈的好奇心的事物实在太少了,听了女娲的决心,盘古当即表态,明天就带你去,还提醒她,那里可是热得让人难受。

女娲表示不害怕,有树叶遮蔽,能够热到哪里?

西河好像一个大姑娘,那里距离海洋比较近,水系流域的面积不是很大,但河流众多,相互交叉,形成纵横交错的河网,把流域内的大地,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区域,有点支离破碎的感觉,如同不会料理家务的姑娘,看起来凌乱不堪。

这里众多的数目是杨柳、榕树、芒果树、菠萝树,各个婀娜多礀,充满风情。

女娲显得十分活泼,家乡的不快,好像已经远去,她沉浸在自然之中,她一会儿指指点点,表达着自己的理解与看法,一会儿问这问那,好像盘古就是万能的老师。

在这里,盘古还讲了开天辟地时期许多有趣的故事,包括去吃玉膏,去泡温泉,还有大吃大喝的竞赛,听得女娲笑得前仰后合,嘴中不住的说道,“原来还有这么有趣的故事!”

盘古感叹地说道:“都是苦中作乐!艰难的岁月过去了,只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

带着女孩子特有的天真,故意问道,“我看这里到处都平平淡淡,高处不高,低处不低,一旦大地之上的水分越来越多,必然会洪水四溢,众生躲都没处躲!”

盘古介绍道“在咱们地球的这块原始大陆上,自从有了水之后,就有了海洋与陆地的分别。陆地面积达到90%左右(这是当时的海陆分布比例),主要分为南大陆(当时,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南极洲、印度次大陆连在一起)与北大陆(现在的欧亚大陆的一部分,还有现在的太平洋的大部分),在陆地上,稀疏的点缀着一些大海、湖泊,大的海有:昆仑山北边的青海(青色的海洋),昆仑山的东边是川海,最北端是北极海,东边有东海(在现在的美洲大陆当时还是海洋,大西洋一直都是海洋),东南海(相当于现在的南中国海,当时印度尼西亚还是海洋),南海,就是南北大陆之间的海洋。”

正说着,天空下起了阵雨,雨水中,夹杂着花香、果香、清香还有泥土的芳香。女娲从树上摘下两片大树叶,一个给了盘古,一个顶在自己头上,在雨中,兄妹两个继续着没完没了的话题。

“海洋、湖泊这么少,会不会造成灾害?”女娲关心地问道。

“从降雨的趋势来看,降雨量在逐年增加,这是因为地球每年获取的能量、物质在增加,能量的来源主要是阳光,同时,宇宙尘埃也在不时降落在地球上,地球在运行之中,由于自身的外部温度,也会把大气层之外的气体不断吸收过来,都会增加地球的物质来源,物质在与地球摩擦的过程中,遇到高温,会形成气体,气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化为水汽,因此,地球上的水分是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现有的海陆分布不能够满足水分增加的要求。”盘古一边把树叶顶在头上,一边用手揩去脸上的雨水。“你这个提醒很重要,待大家悲伤过去,我会组织他们,在南海这里,把下边的淤泥清理一下,加深海洋深度,起码要保证青藏平原的长治久安。其它的海洋,就看天地的造化了!”

“我明白了,造物主选择青藏高原就是为了避免未来水分不断增加而造成的灾难?”女娲反问道。

“如何低成本生存,是任何生命形态都要考虑的问题,当然,造物主也不例外,低成本意味着轻松,我们选择在高原上,就是选择轻松。智者乐山,善者乐水,就是这个道理!”盘古回答道。

“为什么我们首先选择北大陆的青藏平原而不是南大陆的须弥平原?”

“青藏平原的南边全部是大海(现在的印度、缅甸、孟加拉国在当时都是海洋),西边有一半的陆地临海,北边还有青海(包括现在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还有弱水,东边有川海(相当于川西平原),整个青藏高原四面被湖海包围,空气湿润,空气中到处复函负离子,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同时,昆仑山阻隔了北方的冷空气,让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看到女娲频频点头,盘古接着说道。“而须弥高原位于南大陆的正中间,周围只有一个须弥海,环境、气候、空气结构要比这里差了很多。”

“在你们刚刚到达地球,根据你们所讲,当时就没有雨水,你们怎么知道现在的海陆分布?为什么就能够很准确地选择了这里而不是那里?”女娲继续问道。

“这很简单,高原就这两块,再比较周围的落差。”盘古回答得很轻松,“我们当时很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创造出来水、植被,你看现在的地球,这不是最好的证明吗?”在讲这些的时候,盘古已经把原来的种种艰辛、不快,统统忘却,取而代之的是成功的快乐和自豪。

“今后有什么打算?”

“要对地球进行更详细的环境改造,在青藏平原建立一个更适应我们生存的环境,要利用磁学、光学的知识,还有人造太阳的能力,利用光的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青藏平原,使一切都缓慢下来,包括时间,把这里建设成为最美丽的乐园,建设成为地球的样板,我们的计划名称叫做第一甸园方案。”盘古讲这些的时候,好像在宣传一个重大的决定,显得异常坚决。

“这里是一甸园,哪里是二甸园呢?”

“走着说吧!也许是川海东边,东海西边的辽阔大地,也许就定在须弥平原上!”

“想不到你还还有不少的思想?”

“我这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这些话,一直在女娲脑海里萦绕,她在思考,如何为第一甸园方案作出一些什么有益的贡献,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梦想。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人类到地球最新章节 | 人类到地球全文阅读 | 人类到地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