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迷情 第61章 还有如此像我的

作者 : 昆仑六月雪

第二天一早,四人就出发去八达岭长城,七月初的北京气温也高了,当然比不上南方,尽管这里的白天比南方长,但还是不很高的气温,哪像南方这时可是骄阳似火!

谭奋强开着车,文如涛一路欣赏风景,路上旅游的班车可是很是多,但是他们往往都不是急于去长城,而是到路边的一些什么厂或店里逗留,这当然是导游人员带去购物,这样导游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谁知道导游带去的地方,必定是导游定点的地方,可以吃回扣的,但还是许多游人为此大破钱财的。

这还别碰上黑心的导游,若是那样的话,他们还可能改变原定的旅游线路,缩短线路或时间,挤出时间去自费的旅游项目,这样又可以赚上一笔呢!

所以他们四人一路上没有遇到堵车,如果晚一点话就很可能被堵住,特别是去长城的路更是容易堵车的。

到了水关长城后,四人就下来,不想再往前去了,本来文如涛想去买门票,但谭雪拉住了他,从口袋里掏出四张卡,分别递给大家,稍事准备就登长城了。

一路攀登,文如涛慨叹先人的伟大了,如此陡峭的山坡硬是砌上了城墙,有的地方坡度大约有七八十度,但依然砌得很是齐整,那可是石块和砖呢,当年是如何搬上来的?又是用什么办法固定的?这一切都让人对那时的人无法理解。

登上第三个烽火台时,卢雪就说要休息了,已经累得她够呛了,真是网上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是笨蛋!”卢雪一个劲儿地这样嘟哝着。

既然是休息,大家就拿出相机拍照了,这时的长城虽说人不是很多,但要真正拍张无别人进入镜头的照片还是很难的,所以随意拍了几张,四人都无兴致了,继续往上攀登吧!

由于谭奋强也累得够呛,所以文如涛和谭雪一边一个搀着卢雪上,让谭奋强自己跟在后面,这就是缺少锻炼导致的。这样他们又攀上了两个烽火台,来到了看似最高点了,这里有一些小铺子,在卖饰品和水之类的,这里的矿泉水一瓶没名气的都卖到五元,要是如农夫山泉等更是贵得离谱了,同时他们还帮人刻字留念,比如你买长城纪念品,他们会免费给你刻上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到长城,并刻上登上的高度等,但纪念品的价格却是比山下贵多了。

本来文如涛想为自己的那三个女孩各买什么纪念品,但谭雪拦住,说到山下去买,同样可以刻字,这里往往是那些初次来的人才会买,因为他们不知道山下也有这样的服务,自然下山后再逛那些山下小店时才发现上当了。听谭雪这样解释,文如涛也就作罢了。

正在准备下山时,旁边相隔十几米的地方,三个年轻人拦住了一个中年人,让那中年人交出相机,旁边一些不明白情况的人还指责那三个年轻人,说光天化日之下尽然抢劫,制服住中年人后,年轻人中的一个就打开相机,翻看里面的相片,看到相片后就对不明情况的人解释说:“我们是在执行特殊任务,不信大家可以看看这相机里拍的是那些人,是风景还是他自己或亲人,大家看看,免得大家误会,扫了大家旅游的兴致

一些人真的拿起相机看了看,发现竟是拍的几个年轻人男女,而且就是旁边的四人,这时第四个烽火台也同样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文如涛和卢雪两人好奇,也走前看了看照片,一看照片。卢雪一脚踹在中年人的上,说道:“谁让你拍我们的?你是什么人?有什么权利私自拍我们?”

中年人一个踉跄,差点儿栽倒了,好在另外的两个年轻人拉住,中年人说:“是山下一个店里的人出钱让我们做的,说是拍你们可以给我们一千元报酬

听到他这样说,为头的年轻人问道:“他在哪个店里,快说,长得怎样?”

中年人说了那人长得怎么样?在什么店里,年轻人就迅速通知山下的人快到那店里去抓人。

他做完这些后,谭雪才笑眯眯地走过来,说道:“刘帅哥,好久不见了,刚才我还纳闷呢?才分开几个月就不认识我了

“那能呢?我还记得你这古怪精灵的谭大小姐,想想以前,……噢!别说了,这是卢大婶的儿子和女儿吗?这是你哥?”年轻人说道。

“是的,呃,我还没介绍呢,如涛、卢雪,这是你妈的手下刘建,也是以前我的搭档谭雪介绍道。

“你好,认识你很高兴,听说只有你才降伏这古怪精灵的丫头,哈哈,兄弟,你可要为我报仇啊!以前我可是受尽了她的气了,唔!恶人自有恶人磨刘建伸出手与如涛握手说笑道。♀

“嘿嘿!兄弟说笑了,现在她是我的未婚妻了如涛不管谭雪怎么使眼色就是大大方方地说出来。

“哦!那恭喜兄弟了,你们是上去还是准备下山了?”刘建说道,同时他又对另外两个年轻人说:“把他押回去审一审,我随后就来

听到刘建这样吩咐,两个年轻人就押着中年人先下山了。

“我看我们也下山吧,卢雪也累得可以了,怎么样?谭雪,你觉得要不要过那边玩?”文如涛看到妹妹气喘吁吁地就这样提议道。

“好吧!让那些家伙这样一闹,玩的兴致也没有了,就下山吧谭雪说道。

一行人就这样下山了,下到第三个烽火台时,文如涛发现一对中老年夫妇和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女孩往上攀登,文如涛发现那女孩子非常像卢雪,如果不是卢雪就在身边,绝对会认为她就是卢雪了。

“卢雪,谭雪,你们看下面那个女孩像谁?奋强,你也看看,会不会让你弄错?”文如涛看到后问道。

其余四人都随他的问话,看下去,他们也发现了这女孩子怎么如此像身边的人,卢雪首先说:“哥,怎么回事?世上还有如此像我的人?怪了!不会是……”她差点说是她老爸在外另外生的了。

“呃!怎么如此相像呢?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像的刘建也奇怪了。文如涛在其他人打量那女孩子时,发现她身旁的两个中老年人似曾相识,好像在哪儿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他快速地转动脑筋,同时想用第六感觉预测一下,但好像没有用。

待大家都下到烽火台时,那女孩子也诧异了,盯着卢雪看了又看,最终她先发问了,“这位姐姐,贵姓,怎么我们俩会如此相像?”一口香港口音问道。

“哦!我也奇怪啊!我免贵姓卢,那你贵姓卢雪听到她是香港口音也客气地问道。

“哦!卢姐姐,我姓文,叫文如雨,你好,认识你真高兴,这几位是……”文如雨又问旁边的文如涛等人是谁。

“噢!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哥,如涛卢雪手指着哥哥说道,接着又介绍了谭雪和谭奋强,而这时刘建早已躲到旁边去观察了,注意这里的所有人。

听到卢雪介绍她哥时,文如雨旁边的人早就仔细打量他了,这时文如雨指着身边介绍道:“这是我父母,文丽萍、江如海

听到文如雨介绍她父母时,文如涛才想起去年丹霞山那对夫妇,仔细又看了看,说道:“大叔、大婶,真是何处不相逢啊,我们又见面了!”

江如海、文丽萍听到他这样说,又重新仔细打量了一番,江如海笑呵呵地说道:“是啊!人生何处不相逢,还不到一年呢?丽萍,你想起了吗?在丹霞山爬那个台阶时的小伙子

文丽萍看了看文如涛,想了想,说道:“我想起来了,是就是你,那个好小伙子,怎么你也来北京旅游了?我们怎么这么有缘啊?嗯!看来我们得照张相片纪念纪念,怎么样?可以吗?”

“行啊!我们七个人先来照一张,请个人帮我们,嗯!就你来吧文如涛说完,就把自己的相机递给在自己后面观察的刘建。

照完后,文如雨又把她的相机交给刘建,让他再照一张。

而后文如涛兄妹又应文如雨一家的邀请拍了一张,之后文如雨又与卢雪拍了一张,不过是每拍一次都要换不同相机拍两下,来回拍了多张后才算完,最后文如雨和卢雪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才恋恋不舍地分开。

他们继续上攀,而文如涛等人则下山了,当他们上攀时,趁他们不注意,文如涛迅速抢拍了几张他们攀长城的镜头以及他们的背影,因为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所以才从卢雪手里抢过相机这样做。

谭雪看他这样做就知道他一定有什么新发现,同样刘建也似乎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做,倒是卢雪和谭奋强不明白他为什么拍人家背影,但他们却没说什么,只在一旁掩护他拍照,尽可能不让游人知道。

回到山下,刘建的小分队已经集中了,在那个店里等他们了。

他们一行人到了后,小分队就押着三人进了车子,本来文如涛想看看是什么人,但刘建说在这里不好,等回办里会让他们来看的,这时还要去那人在北京的住处搜查,所以只好作罢。

文如涛等人又逛了一下这里的特产店,买了些纪念品和礼物,都是准备给那几个女孩和公司主要职员的,两个女孩还去享受了一下格格和皇后的味道,让这里专门从事这种娱乐的人抬着走了几圈。当然这样的场景要录像了,反正自己带了,自然拍摄啦!

看看已经十一点多了,所以就驾车走了,来到离长城较远的地方,找了一家饭店吃了午饭,在店里稍事休息,大家又提议去十三陵看看,看十三陵本来想去长陵看的,但想到定陵才开挖了,所以改道去定陵了。

在定陵,他们沿着神道一直往前走,一路说说笑笑,因来路人和游人驻足观看,他们反而成了别人的风景了,一些独自旅游的年轻人很是羡慕他们,年纪大的又感到了他们充满青春的活力。

说到定陵,有必要介绍一下,它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10公里的大峪山下,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按计划发掘的皇陵。明定陵建筑精巧雄伟,为中国历代皇陵之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瑰宝,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陵园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万历十八年(1590年)落成,建筑规模宏大,用材考究。明楼、宝城、陵门等主要建筑历经400余年至今保存完整。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发掘定陵,1957年打开地官,出土文物近3000件,1959年9月30日在定陵原址建立了博物馆,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定陵地下玄官,殿室分布仿皇官内廷“九重法宫”格局,由前、中、后、左、右五座石结构殿宇组成,其顶部均为条石拱券,断面呈尖顶、两弧相交的“锅底券”形制。地下玄宫高大恢宏,五殿总面积达950平方米,其顶高最高处达9.5米。五座石殿共设七座石门,其中前、中、后三殿石门制作极其精致。三门之前均有随墙式白石门楼。门券之内设对开门扇,门扇上雕刻铺首衔环及乳状门钉。门钉纵横九九分布,用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让门扇开启自如,门扇被设计成门轴一端较厚,铺首一端较薄。门轴下端也采用半球形状。合理的构思设计,使重约4吨的门扇开启十分省力。

定陵地宫的平面布局基本上采用“前朝后寝”的制度。前殿没有任何摆设,相当于宫前广场,中殿相当于前朝(即宫殿的正殿),内有三个用汉白玉雕成的“宝座”,呈品字形排列,座前各有一座黄色琉璃“五供”,即香、烛、花,还有青花云纹大瓷缸各一口,缸盛满香油,专供长明灯使用。左右配殿无任何随葬器物。后殿相当于寝殿,称为“玄堂”,是地宫的主要部分,为放置棺椁之处所。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春光迷情最新章节 | 春光迷情全文阅读 | 春光迷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