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卫鞅大帝 第一百一十七章 四本书

作者 : 狄禹鞑常

()更新时间:2014-03-25

嬴渠梁每日查看各县报来的关于招贤馆士子们

寻访秦国的士子,许多人不过跑了两三个县,就耐不住了,纷纷跑回栎阳招贤馆。(凤舞文学网)[*****$******]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这些人只是呆在招贤馆,并没有跑回国去。

有三位很是出彩,田常、王轼、尸佼,都跑了十个县,不仅仅是留在县府查看县志,还经常深入民间。

而他内心里最看重的卫鞅,除了在陈仓露了一面之外,再也没有相关的记录。

紧急召景监入宫。

景监匆忙赶到,道:“君上,何事?”

嬴渠梁皱着眉头,将手中的竹简抛给他,担忧道:“卫鞅,六月初三,陈仓出现一次,再也不见人。如今,访秦的士子,都已经回来,开始准备陈策,却不见他的消息,不会生出意外了吧。”

秦国穷山恶水,路途险恶,虽然穷得没有强盗,可路上发生意外死些人,不足为奇。

景监看了一遍竹简,却笑了道:“君上大可放心,有此人在,定能保的卫先生无恙。”

“何人?卫先生身边的那个护卫?”嬴渠梁记得清楚,陈仓令说了卫鞅身边有个护卫。

景监道:“那日子岸将军包围常氏商社的时候,有一位路人见不得秦国人欺负山东六国的商人,和子岸将军打了一架,不分胜负。”

“便是那位护卫?”嬴渠梁动容,子岸乃秦军猛将,武艺仅次于赢虔。

景监道:“正是,据臣所知,此人名为管乙,和卫先生乃生死之交。当初卫先生逃离公叔痤府,管乙一直保护至今。卫先生入秦,将管乙带来,其意欲推举管乙为将。”他趁机为管乙打广告,管乙武功是强,领兵打仗的本领虽未见识过,可卫鞅培养人才的本事,他是不敢怀疑的。君不见常氏十秀,远胜须眉,原先不过是他买来送给卫鞅的奴隶而已。管乙原本是公叔痤府上的闾长,和卫鞅的关系,比之常氏十秀还要高一层。如在安邑的时候,管乙还远不是景监的对手,可是两三年后,已经能和子岸打成平手,意味着景监也不能胜他,单凭这点,可以证明卫鞅在培养将领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果说卫鞅没有将他培养成一员良将,打死景监都不信。

嬴渠梁笑了,道:“卫先生倒是有心了。秦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强兵悍将,最缺的是治国大才。田常、王轼、尸佼,还有卫先生,但愿有一位是大才。”

景监欲言又止。

嬴渠梁笑道:“你莫非在担心卫先生会逃离秦国,我不担心。他既然连将领都为秦国带来了,足见有心留在秦国,不会轻易离去。而且卫先生光明磊落,怎能不告而别。定是算错了路途,耽搁了时候,多等他几天无妨。”

景监心里嘀咕一下,他还光明磊落,依旧欲言而止。

嬴渠梁道:“有话?”

景监点点头,终于说道:“君上,有一个想法,不知该不该说,也不知对与不对。”

嬴渠梁道:“秦国君臣之间,那有许多弯弯道道。该说不该说,对与不对,说来便是了。”

景监组织了一下语言,道:“臣觉得,行军打仗,将帅谋略的重要,更甚于武艺。”模着自己的脑门,继续说道,“臣在魏国的时候,应付的阴谋诡计多了,自己使的阴谋诡计也多了,是以有这个想法。”

嬴渠梁若有所思,默然不做声。

景监道:“我老秦人的大军,魏国的魏武卒,齐国技击之师,无不强调强兵悍将,锐不可当。若是我秦国能先行一步,重视将帅谋划之能,也许能取得意外的胜利。例如,我原先统率的密探,要是在战场上和魏武卒对阵,抵不住魏武卒的一轮冲杀。可要是换个地方,换个战法,使出些计谋来,魏武卒也占不到我们的便宜。”

嬴渠梁道:“有理,我和大哥商量。以谋用兵,无处可学,鸟,我们自己学。”

景监笑着告辞。

不到一个时辰,景监却又来求见。

“有急事?”嬴渠梁还在书房,见了景监笑道。

景监颇有为难的呈上一个木盒,木盒上写着:唯秦公开启。

“何物?”嬴渠梁奇了。

景监道:“卫鞅,卫先生的陈策,央我呈与君上。”

嬴渠梁喜道:“他回来了?”

景监点头,道:“回来好几天了,忙着编写陈策,没回招贤馆。又黑又瘦,跑遍了秦国大部分山野村落,世族封地,还有关中大营、武关、函谷关。除了陈仓那次,不入县府,是以个各县都没有禀报他的行踪。”

嬴渠梁震动,道:“当真如此?”

“待见了他,便知道了。”景监忐忑的递交木盒,为难的说道:“君上,三月之期还有两天,他却提前呈交。我与他说,这于理不合。他却言道,等那一百多篇陈策看完,再看他的,岂非浪费了许多时候,秦国等不起啊。”

嬴渠梁接过木盒,闻言一怔,继而哈哈大笑,道:“狂妄,真正有才之人,才有这等狂妄的底气,好,我便先看卫先生的陈策。”

景监指指木盒上面“唯秦公开启”五个字,道:“臣告退。”

嬴渠梁笑道:“无妨,一同来看。”

景监那里敢违背卫鞅的意思,寻了个借口落荒而逃,心里却极为的期盼。在宫门口等了两个时辰,直到天黑,这才无奈离开,想要去找卫鞅问个讯,却又想起那五个字,只好强忍着好奇。

嬴渠梁打开木盒,里边装着四本装订好的手抄本。

第一本封面写着《历史大潮论》,旁边写着两列小字,阅后即毁,万不可泄露,百年先机,他人一目即窃之,切切。

后面三本为《变法亡国志史》,《齐魏楚三国变法论》,《强秦十二策》。

前面三本署名卫鞅,唯独最后一本,署名两个人,卫鞅和管乙。

嬴渠梁无心感叹一个士子居然用纸张编写成书本,秦国的国君用不起纸张,只能用竹简。先翻开第一本,开篇便是历史大潮由生产力推动,生产力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看完第一句,嬴渠梁脑袋轰的一声响,原来历史进步的根源,强国的思路,竟然用一句话,便能如此清晰的表达。

当日,在政事堂上,卫鞅只是论述劳动工具这一项,是以听得云里雾里,似乎又抓住了点头绪却理不清,只觉论点标新立异,又似乎有那么点道理。如今见到完整的描述,顿时豁然开朗。

“车英。”

卫尉车英马上出现。

“守住门口,任何人不得进来,违令者,立斩无赦。”

“得令。”车英虽然一笑,却一丝不苟的执行国君的命令。

再往下看,写着生产关系的概念,包含的内容,以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

嬴渠梁已经说不清楚心中的滋味,震撼的满身鸡皮疙瘩,振奋的所有的毛孔同时打开,与之相伴的是无比的沉重,比强国无计,彷徨辗转反侧时候还要沉重。

薄薄的几页纸,两三百字,嬴渠梁看了十多遍,倒背如流。

整个人却陷入无边的思索之中,不知道过了多久,整个人又陷入黑暗之中。

嬴渠梁忽的清醒,叫道:“车英,点灯。”

车英绝不会好奇君上往袖子里藏了什么,一丝不苟的点着油灯,并且送来饭菜。

嬴渠梁三两下扒了一大碗饭,喝了半碗羊骨头汤,挥手令车英退下。

“君上,多吃些。”车英道。

嬴渠梁冷冷的瞥了车英一眼,脑子还绕在那两三百字里边,表情僵硬的说道:“不必了。”

车英知道君上是在深深的思索,不敢打搅,收拾好饭菜,轻手轻脚的退出门口外。

嬴渠梁最后一次仅仅握住《历史大潮论》,听从卫鞅的建言,阅后即毁。

《变法亡国志史》让他大汗淋漓,书上记载了三百年来郑国、齐国、晋国、越国新政、变法失败,导致灭国的历程。最后结论为,变法肤浅,片面性,终被变法引发的反击浪潮覆灭,随之灭国。

《齐魏楚三国变法论》,嬴渠梁本该心旷神怡,可卫鞅论述三国变法时的语气,甚是不以为然,并且严正的指出,三国变法,缺乏连续性,只强一世,不强永久。唯有深入民间的变法,才能永续。

《强秦十二策》,卫鞅在历史上卫鞅变法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修缮。包含了《新田论》,开阡陌,废井田,聚居村落,铁器牛耕,田地施肥。《税制论》,取消以物纳税的旧制,农民按照田地的亩数,商贾按照营业额,官吏和匠人按照个人收入,一律以货币纳税。《农爵论》,比历史上多了女子亦可授爵。《军功论》,按杀敌数量进行金钱、免徭役、授予爵位等方式的奖励,战场立功,战役立功,战略立功相结合。《弱民论》,亦即是治安管理条例和刑法的结合体,加上适合时代需要的连坐,着重强调严禁私斗。《度量论》,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郡县论》,加强中央集权。《齐俗论》,扫除落后的习俗,比如一大家子男男女女共住一屋,共睡一炕等等。《官制》,明确官员的权力和义务,培养职业官员,做到依法行政,避免乱七八糟的学派推行他们的政治方针。《军制》,包括军队结构和制度改革,由野战部队常驻部队组成国家主要军事力量,不废除全民皆兵制度。《人才论》,国府办学校,培养行政人才,军事人才,建立民间教育投入制度,全线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秦国四战论》,西击戎狄、南下巴蜀、灭周、掠韩四**战的方针,奠定大出天下的基础。l3l4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生之卫鞅大帝最新章节 | 重生之卫鞅大帝全文阅读 | 重生之卫鞅大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