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卫鞅大帝 第一百三十四章 厉行变法

作者 : 狄禹鞑常

()更新时间:2014-04-11

秦国召开大朝会,人数从未有过的多,招贤馆六十多位尚未履职的士子全数到位,就座在政事堂下。(凤舞文学网)气氛从未有过的肃穆,国君座位前方左侧,多了一条长案,空着,令人议论纷纷。

上将军兼领左庶长赢虔,端坐西列首席,神色凛然。

东列首席,坐着太师甘龙,上大夫景监紧挨着。景监之下,又空着一个位置。太庙令杜挚在甘龙的身后,显然景监下首的位置,不是他的。

三位秦国朝廷最高官员都在,上面那个位置留给谁。

“老太师,今天什么情况?”甘龙身后的另一位官员低声问道。

老甘龙意味深长的说道:“听之,看之。”

“国君驾临,先生驾临。”长史甘成高声喝唱。

“又来个什么鸟先生?”政事堂里许多人嘀咕,列席的招贤馆士子们眼中一亮,纷纷猜到。除了每天给他们授学的那位,谁有资格担任百官之首。

嬴渠梁一身黑衣神色庄重,扶着一身白衣的卫鞅,自内而出。郑重的请卫鞅入座,这才回到国君座位。

政事堂一阵哇然,士子们心道果然如此,老秦人们疑惑了,这位不敢开口陈策的所谓先生,怎么有胆子再次登台。国君将他请来,难道他又有什么知秦者方可治秦之类的高论。然而,如果是先生论道,该当坐对面才是,何故为国君下首,百官之上。

眼尖的还发现,国君今日临朝,佩戴着铜锈斑斑的穆公镇国剑,必然要有大事发生。

已知内情的赢虔、甘龙、杜挚、景监等人,神色从容淡定。

“参见君上——”

嬴渠梁朗声说道:“招贤令发出以来,山东士子入秦,历经艰苦,议定职位,同心同力,强大秦国。秦国求强,务实不务虚,求实不求虚,卫国士子卫鞅,向寡人提出变法强秦之策,寡人深以为然。强秦之路,须得上下同心君臣一体。兹事重大,今日朝会商议变法之事,以为定议。秦国变法,行阳谋,不行阴谋,走正道,不走歪道,不效仿韩国,血流朝堂。秦国诸位文武官员,但请畅所欲言。”

朝廷一阵静默,有震撼,有惊奇,有期盼。

老甘龙道:“卫先生,可请宣示变法方略?”不带丝毫感**彩的一句话,起了纽带作用。缓解了朝堂的震撼,和各种情绪。

卫鞅从容说道:“秦国变法,力求为万民立法,举国上下,共行一法,法度在前,执法在后。诸位,秦国贫弱,天下知之,卑之。秦人图强,舍变法别无二途。变法方略:奖励农耕以富国,激赏军功以强兵,统一治权以正吏,化俗齐风以聚民。此四项之下,各有若干法令保其实施。列位大人以为然否?”

老甘龙继续承上启下,道:“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旧制有何弊端?舍变法别无强秦之途。变法之利何在,如何能利百功十?”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请先生图之。”杜挚道。

卫鞅面对满朝文武,淡淡一笑,道:“旧制弊端诸多,招贤馆先生亦在陈策中一一陈述,诸位也以看过,卫鞅不再这里多说。”

西弧说道:“为何不见先生陈策,莫非先生之策多有阴谋,不敢示人?”

嬴渠梁道:“卫先生陈策,乃强国永久之道,寡人秘藏柜中,不使泄露,被他国学去。从今往后,唯国君一人可阅。”

老甘龙道:“卫先生陈策,果真能强国永久,君上做法,妥当。列位大人的陈策,老夫一一拜读。多有言及旧制弊端,老夫以为然,亦有不以为然之处。”

孟拆插口道:“既然旧制弊端诸多,为何穆公能称霸?招贤令中,言明秦国所求,乃恢复穆公霸业,何故到头来,却是施行变法,推翻旧制?”

炮火既轰卫鞅,又打向嬴渠梁,最终矛头直指国君。

卫鞅道:“治国不一道,便今不法古。旧制适合穆公时期,是以成就穆公霸业。旧制要是适宜今时,何故秦国贫弱至斯。变法,在于顺应今时,不在于与旧制异同。变法之利,民众饱暖富裕,国库财物充足,举国同心上下如臂指手,打造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强大的军队,开疆扩土,凌驾诸国之上。”

孟拆冷笑道:“先生好大的口气,单听你言变法二字,画下偌大烙饼,老秦人就变法。一旦变法失败,举国散乱。你们倒好,拍拍走人,最终吃苦的还是老秦人。”

此言一出,满堂变色。

老甘龙道:“孟将军,你失言了。”

赢虔阴沉着脸,拔身而起,来到孟拆面前,呛然拔剑,“咔嚓”一声,轰然砍断他面前的长案。厉声喝道:“孟拆,你给老子听好了。招贤馆诸位大人,历经艰苦,跋山涉水入秦,只为强秦,岂是拍走人之人。卫先生走访三月,秦国二十三县,深入十七县山野,访村一百有余。为秦国流过血,出过汗,吃过你从未吃过的苦,见过你从未见过的老秦人的苦难。如此高风亮节,恒古未闻,到了你嘴里,竟然这般不堪。秦国变法行阳谋,走正道,不流血,今日暂且将你的首级寄着。”

孟拆面如土色,自知失言,在赢虔的威慑之下,不敢吭声。

从头到尾,嬴渠梁神色不该。

朝堂上所有人此时终于看清老甘龙和赢虔的态度,是决然支持变法的,嬴渠梁、赢虔、甘龙三人联手推动,势不可挡。

卫鞅冷笑道:“魏国,国库岁入一千八百万金,山东六大国中最弱者,韩国,岁入三四百万,卫国,七十万,鲁国一百万。秦国多少?”

老甘龙微微低头。

景监只好答道:“三十万。”

卫鞅道:“比财力,秦国不足小小卫国一半,不足小小鲁国三分之一,不足韩国十分之一,魏国六十分之一。天下六大巨商,魏国白氏,赵国卓氏,楚国猗氏,齐国琅氏,鲁国程氏,入秦之常氏,家族逾千万,岁入不下百万。诸位,秦国国府,公族,世族,各家岁入几许,加在一起,可足百万?景监大人就在山东,熟知各国情形,当知我言之不虚。安邑有一家酒肆,名为百花村,我与景监大人初次偶遇之处。一家酒肆,价值几何?十万金。秦国上下不吃不喝,四个月,可买下一家酒肆。比人口,魏国六百余万,秦国一百五十万。军力,魏国带甲三十万,魏武卒横行天下,秦国常备军三万五千,民间再无可用之兵,各村落,成年男子伤残五成者,比比皆是,伤残九成者,十中有一。比国力,魏国天下独霸,征讨四方,迁都大梁,挖掘鸿沟,两项大事可齐步并进,何等气魄。观之秦国,国无一战之力,民无隔夜之粮。进,无力出函谷关,退,无路可退。朝廷上下,如履薄冰,无灾无难,尚可苟延残喘,但有不测,国破家亡,天灾降临,便不战而溃,重回草原,做那游牧民族,从此世上再无秦人之名。”

秦国朝堂上下,有人知晓秦国与山东各国的差距,有人不知晓。知道的,无不满脸羞愧之色,不知道的,瞪目结舌。

秦国上下不吃不喝四个月,仅仅能买下一家酒肆。身为秦国的官员,丢人丢到无地自容。

卫鞅继续说道:“今日开诚布公,我不讳言,变法必将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然而,诸位请想,秦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亡国亡家的边缘,我们到底还有多少利益不可割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到悬崖,何不拼死一战。秦国有一句话,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还。老秦人连死都不怕,岂能怕了变法,老秦人在战场上视死如归勇往直前,岂能连强大起来的勇气都没有。”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还。”朝堂上老秦人们,被激发出骨子里的血性,一齐怒嚎。就连列席的招贤馆士子,也深受感动,跟着喊这句老秦人的古话。

卫鞅忽然眼眶一湿,无论这些人,将来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起码在这一刻,让他真正的感受到了老秦人骨子里的血性。

杜挚站起来,拭去热泪,高声道:“秦国变法,霸业不远。”

“秦国变法,霸业不远。”引来一片附和之声。

卫鞅拱手,道:“卫鞅正告诸位,霸业,已不合时宜,非时代所需。我等强秦,与天下各国争雄,当有更高目标,应舜帝预言,老秦人大出天下,一统万里江山。”

嬴渠梁豁然起立,铿锵有力的道:“老秦人大出天下,一统万里江山。寡人决意,秦国变法图强。拜卫鞅为开府左庶长,总领国政,厉行变法,授穆公镇国剑,凡阻挠变法大计者,逢亲不避,可持穆公镇国剑斩之。”

说完,走下堂来,双手奉上穆公剑,长躬行礼,道:“拜见左庶长。”

“拜见左庶长。”群臣一同起身行礼。

卫鞅恭敬的接过穆公剑,朗声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嬴渠梁转身,与卫鞅一同面对君臣,道:“为变法所需,寡人任命,招贤馆尸佼先生,任中大夫。”

待在最角落的尸佼,上前来,躬身行礼道:“尸佼领命。”

嬴渠梁道:“上大夫景监,中大夫尸佼,为左庶长府署官,辅助左庶长处理政务,实施变法。”

“臣领命。”

“栎阳将军车英,任左庶长府将军,率精锐骑兵三千,维护变法。”

“臣车英领命。”

上将军赢虔,兼任栎阳将军。

雍城令王轼,调任栎阳令,赵亢人雍城令。

各招贤馆士子,原拟出任县令郡守,大部分按照原先拟定,另外其中二十人调入左庶长府,辅助卫鞅。

如此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完成,秦国朝廷形成了国君、左庶长府行政变法、上将军府管军事,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局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生之卫鞅大帝最新章节 | 重生之卫鞅大帝全文阅读 | 重生之卫鞅大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