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第424章 天下为公

作者 : 君朝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名可秀坚定的声音传达出她的意志,“吾等之政党,以华夏文明之传继,以国家富强太平,以黎庶安居乐业,为奋身之任,故吾之党立名曰——大公党鬼畜又凶残的性︱运人生全文阅读!”

大公党,大公……众人心里默默念着这个党名,一遍遍在心里辗转着,渐渐心头如有火灸般滚烫起来,大公,天下为公!

赵鼎身板一挺,吟诵的声音抑扬顿挫,“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他声音一顿,提高吟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赵鼎吟诵的是《礼记礼运篇》,记述了孔于参加鲁国的腊祭后,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感慨长叹,对弟子说,在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老吾老,幼吾幼,没有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门户不关,这就是大同世界。

这个“天下为公的大同”是孔子心中最理想的世界,也是儒家的最高理想。

孔子从不认为君主世袭和家天下是最合理的天下。但他又清楚知道,这种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而且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的关系,让人才为自己的野心建功立业,由是阴谋诡计兴起,战争产生。

孔子想治平天下,维护秩序,就必须在家天下的体制内妥协,让儒家的治世思想符合现实。他对弟子说,上古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实能达到的治平世界只是“天下为家”的小康世界,如夏禹、商汤、周文、周武、周成王、周公这六位治世的时代,就是孔子心中的“小康”,即达到治道上的天下为公。

因此,孔子以恢复三代(夏、商、周)那种小康家天下的礼制为儒家的现实理想,并由此建立了符合家天下统治的儒家伦理纲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努力推行家天下的治平秩序。♀

但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仍然是孔子的最高理想。

在孔子之后,先秦时代的儒家们也始终以“大同”为最高向往,但在现实中则以治道上的“公”为学说。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对诸侯宣讲民心为重的王道之治,然而其内涵思想却是“天下为公”。

但是,“天下为公”的大道毕竟太渺茫了,后世的儒家只能向往,而在现实中,却必须以维护家天下的统治来实现儒家治平天下的理想。

至秦统一天下,以法家为统,至西汉又以黄老为统,儒学并未成为帝王之学。汉儒董仲舒为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迎合君主的需要,提出“天之道贵阳贱阴”,并将此“天道”赋予“君臣、父子、夫妻”之关系,如“君为阳面,臣为阴面”,故“君为臣纲”,将君臣关系固为天道。

这事实上背离了孔子的君臣纲纪。孔子提出“君君臣臣”,是有原则的,即“君使臣有礼,臣事君以忠”。而董仲舒的“君为臣纲”其实是于法家韩非子的“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的学说。先秦法家与先秦儒家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以君为本,强调臣下对君主的绝对遵从,这与先秦儒家的理念是相悖的。

董仲舒的学说事实上是背弃了孔子的“大同”理想,而将孔子退而求其次的“小康”作为天道不可易。

卫希颜听名可秀提过,名重生年轻时在九江曾听周敦颐讲学,与周敦颐论董仲舒的三纲,名重生将之称为儒学的进一步世俗化,迎合了家天下君主的统治需要,遂使儒学成为“独尊”,谓董仲舒之功不可废,然后世儒家不当以董之论为旨,实际是遵法家之君主极尊,而背弃孔孟先儒之髓,必致天下裁于一人之害,周敦颐悦而曰“然也我们是兄弟最新章节!”

唐代的儒家们因循章句,对汉儒之学并无多少质驳,但宋代的儒家不同,更追求经义的内涵,所以对汉儒的学说并不是全然接受,而是以己义去理解,称为“六经在我,我注六经”。如周敦颐,认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即阴阳是没有贵贱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董仲舒的“天之道贵阳贱阴”以及由之衍推的“君阳臣阴,君为臣纲”。如王安石,不信天命论,自然不会认同董仲舒的君为臣纲是天道。而周敦颐的弟子程颢、程颐,却在董仲舒的君臣之纲上进一步诠释三纲五常是天理,因为二程认为,唯有将三纲天理化,让人臣不敢篡位,子不敢逆父,妻不敢背夫,才有利于维护天下太平和睦的秩序,实现儒家的治世理想。苏澹就曾经著文批判程学是忘了儒家先圣的最高理想。

当然程学在大宋儒家中还不是主流思想,至建炎朝仍是以王安石的新学为主流,新崛起的理学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拥随者。而且,因为大宋持续了一百六十余年的“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影响,多数士大夫都是遵奉孔子的“君使臣有礼,臣事君以忠”和孟子的“君臣有义”,将之奉为君臣之道。二程学说始终没有成为主流,与朝中多数士大夫对其君臣天理说的不以为然不无关系。便如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旧党文彦博、富弼、司马光,都是反对二程这一学说的,认为必有害于“共治天下”。名可秀对此曾感叹说,二程先生虽在学术上有大智慧,但比起文、富、司马三公,却在政道上少了大智慧。

大宋士大夫们认为,“与士大夫治天下”,即天下非为天子一人之私。当然,这与孔子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最高理想不同,这是指治理天下的“公”。但也有少数激进的士大夫认为,“君与士大夫共天下”,这个“共”,就是指“共有”,天下应是人君与士大夫共有,人君为首,而士大夫为从。振道社中的成员,可以说大多数都是士大夫中的激进者,纵然初入社时不是激进者,但在长期耳濡目染影响下,也成了“共天下”的拥论者。

而名可秀在立党之会上,明确地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并将党名立为“大公党”,就是重举孔子的“大同”理想。

她在众人思潮涌动中接着立论,“吾党之立,当以圣人之‘大同’为最高抱负,此谓之至高纲领;而在家天下之当下,又须立可实现的纲领为百年内奋身之纲,谓之最低纲领,即君与士共天下,以人君为领,士为治,限君权,扩士权,尊礼制、法治与民意。——是否妥当,请诸君议之

她的话一停,长桌两侧的人都交头议论起来。

卫希颜暗中佩服名可秀,将孔子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化为最高、最低纲领,这与中.共的奋斗纲领分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共的最高纲领当然是实现**,这个始终不变,但最低纲领则根据现实阶段而变,最初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新民主主义,之后变成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然后奔小康——当然不是孔子那个“小康”。如果直接将实现“大同”立为大公党的奋斗纲领,就会因为遥不可及而变得虚无飘渺,而为成员怀疑,失去前进的信念。如果只以限制君主权力的“共治共有”为奋斗纲领,那么从士权到民权就无法申张,废除君主世袭、选贤与能的“天下为公”之政就实现不了,最终还是在“家天下”的圈子里打转。

至于党内的成员们信不信“大同”能实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是,目标总得往高里确立。就如道家以长生为目标,佛家以修来世为目标,都是遥不可及的。然而正因为有这样至美好的大目标,真正的信徒才那么虔诚。

阁内成员经过一阵讨论后,这个至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被一致通过。

在议定纲领后,又议党内结构。名可秀道:“建政党当如建屋舍,须得有高低结构,梁柱楔门扇各居其位,各承其力,才能搭建得严密坚固。政党之内,一利职责分明,有序不乱;二利奖惩有凭;三利上下激励;四利职责监督,杜绝任事不为,或专权之行

众人议论后认可死亡名单。

于是诸成员聚议,初步定下党内结构:以党首为总领,其下设副党首一人,执事四人,司计掌财务,司察掌党内纪律及监督,司闻掌情报,司宣掌宣传,掌书记负责文函上传下达及党务联络,司靖掌内外安全等。

对于各任职者的人选,包括党首在内,名可秀道:“当选贤与能重点在一个“选”字,即定党内公选制。

卫希颜便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可成立国家党议会,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党首、副党首和四名执事的提名公选,还要通过国家党议会的议员名单,以及修改政党纲领和组织规则;二是在国家党议会下设常议会,由党首、副党首、执事组成,通过党首提名的司库、司察、司宣、掌书等任职人员,并讨论处置日常重大事务。

党首也要公选?

丁起等人面面相觑,这还用选吗!

名可秀容色肃然,“吾之后又如何?选贤与能,党首亦然,子孙贤者方可上,焉可成家天下之帝王世及?”

众人耸然,其后均肃然。

卫希颜的提议遂通过。

名可秀道:“常议会为日常治事,即理事,可称‘理事会’,以与‘国家党议会’区别众人道可,于是定名。

又定国家党议会五年召开一次,通过党首、副党首、执事、议员的提名,即党首、副党首、执事、议员五年选一次。当然,这个时候是没有人提任职年限的,“选贤与能”的涵义即以贤能为任,而不论年龄和任职时间。

卫希颜心道,每一个大时代都有一个领袖人物,终其一生,他(她)的权威无人代替;而这个时代,就是名可秀的时代。

但是,提出公选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这才能保证在她们这一代之后,大公党仍然能保持它的优秀。更重要的是,通过党内的公选行动来渗透民主概念,再由大公党内的民主推及到天下民治之民主,这是一步步的行动。一种新思想,必定要先得到“自己人”的认可,才能再谈推而广之。

这次阁议持续了两个时辰,被记为大公党第一次国家党议会,确立了至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确立了大公党的宗旨,确立了党内结构,并以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了党首、副党首、执事和党议员名单。

因为还有一些主要成员因各种原因未能到会,最终计票将在这些人投票递回后再确定。但以目前结果来看,名可秀任党首毫无争议,丁起、赵鼎二人当选执事也可确定,另外两名执事则有可能在宋藻、谢有摧、郑彀、陈旉四人中产生,党议会的名单也大体出来了,或有个别人最终有变动。

而副党首为空缺。

因为卫希颜拒绝对她的提名,理由是名可秀当选党首已是确然,她身为党首的配偶便不能提名副党首,以免党内权力集于一家。名可秀只笑不语。丁起、赵鼎、宋藻暗翻白眼,心道:分明是想躲闲。这三人与卫希颜共事久,知道这位国师枢密使不耐琐务,在枢府任事都是抓大放小。丁起便说:“卫国师不任党贰,某等孰人贤能威望可逾之而任?”意思是,没有人敢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功绩可越过卫希颜而任副党首。

卫希颜却坚持道:“先例不可启

这个理由很正大。

众人一时相顾无语。

丁起、赵鼎、宋藻都觉得牙痛,卫希颜若不任副党首,肯定更不愿意做执事,难道只做党议员?——那谁又敢做执事?

作者有话要说:大公党,某真心觉得这个名不错~~~~~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凰涅天下最新章节 | 凰涅天下全文阅读 | 凰涅天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