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记 第一百四四十三章 洞房夜

作者 : 小皮瓜

九月初五,辰时,吉,宜嫁娶。

从燕王府到国公街,一路上站满了披甲护卫。与平日不同,他们个个身披着红带,昂首挺立,威风凛凛。

“这是哪来的护甲卫士?看着真精神!”早起的街坊小声议论。

“嗨,你还不知道?燕王要成亲了!这些卫士全是燕王府护卫司之人!”一个大婶说道。

“燕王成亲?哪家的小姐这么幸运?”梳着妇人头的另一人问道。

“听说娶的是魏国公府的长女。”后边一人搭腔道。

“哦,魏国公府的小姐。魏国公骁勇善战,燕王龙驹凤雏,确是门当户对。”一书生摇头晃脑地说道。

正在人们议论纷纷时,前方隐隐传来大乐之声。人们都挤在甲士后面探着头往前看。不多时,乐器之声渐近愈响。只见远远走来数排仆役,进行清道,随后跟着手执杖鼓、金钲、笛、大小铜角伞、幡等各色仪仗的人群,簇拥着一辆彩车,缓缓而来,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威仪气派。

“看,中间那彩车便是燕王所乘的象辂!”先前那书生指着彩车说道。

众人望去,只见那象辂槛座上四周红髹条环板。前左右有门,辂亭施宝珠顶,天轮三层,上雕木贴金叶六十三片。亭后设红旗二,上绣“升龙”及“日月北斗”图案,威武之极。

朱棣便坐着象辂,率领燕王府官属,大吹大唱,沿着官道来到了魏国公府的大门前。

魏国公府内早已得知消息,派出一名男傧相站在府门一侧,遵照仪式规定问道:“敢请事。”他自然不能直接与坐在彩车中的朱棣对话,只能将此问转达燕王府长史。燕王府长史便来到彩车前,跪禀朱棣。

“我来奉制迎亲。”朱棣在彩车内按照规矩回答,长史又将此话传告魏国公府的男傧相。男傧相得知后,便立刻回府里禀报徐达。

徐达闻讯而出。亲自迎出大门以外,朱棣这才出了彩车,在长史的带领下,随徐达进入魏国公府门。

燕王府典仪所的随从,怀抱着一只大雁,紧紧跟随着朱棣。古人相信,鸿雁传情。这只雁,便是朱棣今日娶亲必须奉上的礼物了。

到得魏国公府,朱棣被徐达请到了大堂东首上座,所谓东床快婿是也。朱棣坐稳后。便从典仪所随从的手里接过大雁。亲自离座趋前。来到徐达面前,双手奉上大雁。

徐达乐呵呵地接过大雁,点点头,朱棣又拜见了谢氏。徐达再次请朱棣回到东首上座。随后。魏国公府众人依次上前给朱棣拜礼。朱棣除了在徐辉祖、徐膺绪、徐增寿三人伏拜时,站起回礼外,其余时间均坐着受了礼。

拜礼结束后,披着红盖头的徐宁,便由宫中司礼局的两名老宫女搀扶着走了出来,来到谢氏身边站着。

朱棣望着身着大婚礼服的新娘,想到这多年的青梅竹马终于一朝得偿,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他又望了徐达一眼,今后便能与大明最优秀的将领成为翁婿。更加心满意足。所谓双喜临门,对朱棣而言,不外如是。

徐达想到今日之后徐宁便将出嫁,心中难免不舍,但这礼节仍然要进行。只得郑重地叮咛道:“戒之戒之,夙夜恪勤,毋或违命。”谢氏则在旁说道:“勉之勉之,尔父有训,往承惟钦。”

这两句都是古老相传的劝诫新婚妇人之语,为大明婚礼之际必备。

听完这两句训诫,徐宁便被老宫女搀扶着随朱棣出门了。踏出府门那一刻,徐宁忽然觉得心里忐忑之极:从此,自己在这大明天下,便是有家的人了,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怎样一种新生活?

徐宁坐着王妃的凤轿,在上古大乐中,伴着朱棣的彩车象辂,一同进入了她熟悉的燕王府。

在老宫女的扶助下,徐宁与朱棣来到了王府正堂。朱元璋与马皇后早已端坐在正堂中位,两人都笑得合不拢嘴。王府各司所的属官,在王府长史的带领下,有序地站立在堂外,参与观礼。

朱棣与徐宁,分别上前向朱元璋与马皇后行拜礼,聆听他们两人的训诫。朱元璋这是第一次出宫受礼。其中不仅有着对朱棣的重视与疼爱,也存着让朱棣匆促成婚的愧疚弥补心态。毕竟,藩王筹备婚礼的时间通常都在半年以上,没有哪个藩王婚期筹备如此之短。今次为了赶在冬日前能赶往漠北扫荡残元,不得不压缩了朱棣的婚期。朱棣做出这么大的让步,作为父亲,朱元璋自然要好好弥补一番。

朱棣与徐宁又互相对拜,朱棣两拜,徐宁四拜,这才分别被引入王座与妃座就座。

此时,宫中司礼司的女官,拿着藩王专用的金爵盏,倒入酒水,走上前来,请朱棣与徐宁分别饮下。朱棣自然一饮而尽。徐宁却要将盏杯拿进红盖头内饮用,颇费了一番麻烦。

随后,女官又拿来合卺盏,斟满酒水,递给朱棣与徐宁,请他们共饮。马皇后笑吟吟地看着新媳妇,心里深感满意,转头与朱元璋相视一笑。

饮完合卺酒,这婚礼便算成了!徐宁被两名老宫女扶着送入了新房。她的丫环玉妍以及徐妙锦的丫环玉如,也陪着她来到了燕王府。不同的是,玉如只是陪同,玉妍却要与她一同在燕王府住下了。

进入新房后,徐宁坐在新床边,心里紧张不已。她的手藏在宽袍大袖里,紧紧捏着一个小荷包。

这小荷包是马丽苏送给她的结婚礼物。因为做出代嫁的决定很匆忙,距离花轿上门的一个时辰里,徐宁几乎都在任人摆弄,从穿衣到化妆,没有一刻停下来。马丽苏得知消息时,徐宁已经被两名老宫女搀扶着要往大堂去。

“徐宁姐,这小荷包是我做的第一个女工,送给你。”马丽苏来不及说什么,只是红着眼眶伸手从脖子上扯下这个小荷包,硬塞进徐宁手里。

“我会来接你的。”徐宁知道这时多余的话不必说,只要将最重要的话留下便好。

果然,听了徐宁的话,马丽苏立刻破涕为笑,用力地点了点头。两人相依为命大半年,早已亲如姐妹,岂会不知彼此心底所想?

“今天你跟着阿寿,别乱跑。”徐宁出门时转头嘱咐道。马丽苏乖巧地点点头,便偷偷躲在门后看着堂上行进的仪式。

如今她在干什么?徐宁垂着头胡思乱想着。不知坐了多久,就在徐宁快要睡着了的时候,“吱呀!”一声,新房的门忽然打开了。

几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尽数涌了进来,徐宁吃了一惊。但还未等她反应过来,这些小男孩便月兑了鞋,猛地跳上了徐宁坐着的大床。

床上早已放罢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充满着干果的香气,意喻着早生桂子。这些小男孩却完全无视那些看起来很美味的小吃,在床上尽情地蹦跳着。

徐宁目瞪口呆地透过红盖头看着他们。她好像听过,有些地方流传着让小男孩跳床的习俗,据说能交好运生男丁。但她不知道,这个习俗竟然源远流长,甚至存在于高大上的皇室婚礼之中。

不一会,王府里的长媪便前来将这些小孩领了出去。徐宁趁机看了外面一眼,只见天色暗沉沉的,已经到了晚上。只是徐宁一整日都呆在房中,并不知此时是何时。

“咕噜。”徐宁听见了自己肚子的抗议声。自从早上上了凤轿,来到王府后,徐宁只饮了两小杯酒,便再无进食。好在出门前,已嫁过两个女儿的谢氏,很有经验地往徐宁的新娘服袖里塞了几块糕点。如今,这几块糕点早已做为午饭被徐宁给消灭了。

“也许待会朱棣会带来些食物吧。”徐宁捂着肚子开始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浑然忘记了身为山寨品的自觉,忘记了也许有一场风暴正在等着他们。

房门再一次被打开,五个丫环鱼贯而入。她们捧着一些精致糕点放在了房内的桌上。桌上那两根粗大的红油蜡烛,烧得正艳,温暖的黄色烛光,让糕点看起来格外诱人。

不一会,朱棣便走了进来。正对着糕点垂涎欲滴的徐宁,立刻正襟危坐。朱棣才走到她身边坐好,适才那群丫环便走了进来,手拉着手,围绕着两人转了起来,嘴里还在吟唱着什么诗歌。诗歌曲调典雅古朴,用词深奥诘屈,徐宁完全没听明白。不一会,吟唱完的丫环们便离开了,顺手还将房门紧紧关上。

如今,房中便只剩下朱棣与徐宁两人。

徐宁的心忽然跳得非常快,那种感觉,便犹如高考时等候在考场外,紧张期待又害怕。

“妙锦,这一日辛苦你了。”耳边传来朱棣温柔的声音。徐宁咬着下唇,不敢说话。

正当徐宁硬着头皮拖延时间时,双手一紧,隔着长长的衣袖,被一双有力的大手紧紧包裹住了。

“今日你滴米未进,饿了吧?不若吃些东西。”朱棣的嗓音仍然那么柔和。他轻轻拉着徐宁的手,便要往桌边走去。

徐宁吞了一口口水,心怦怦直跳,正要随着朱棣的牵引站起来走向桌子。

“等等,本王糊涂了。”朱棣轻笑一声,右手一扬,掀起了徐宁的红盖头。

猛然间,徐宁觉得眼前一亮。一室光明,便落入了她的眼里。

同时映入眼帘的,还有朱棣惊愕震怒的脸。

“怎么是你!”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明珠记最新章节 | 明珠记全文阅读 | 明珠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