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包粽子,也不是真等着她们包好了下锅蒸,不过是图个新鲜,再有就是不至于以为粽子是地里长出来的。「」
黛玉四岁时贾敏才许她吃粽子,她年纪小,又是头一次吃,且十分得她的心意,小孩子嘴馋,恨不能顿顿吃。她女乃嬷嬷恐她吃多了不克化,便哄她说“只有这半个了,再要就没了”。她人小,也不懂,倒还记得贾敏往日说过的话,要吃石榴,就要先种石榴树,便央着贾敏要种粽子。贾敏哭笑不得,对着一个小孩子,说是说不清的,只好叫家下人等预备下材料,领着黛玉包了一回粽子。既玩了,也学了。
除了张凤娥从前在家里做的活计多,手略先粗糙,这两年也养得细腻白女敕。更别说林珺和黛玉两个,从小到大,连油皮都没破过。一屋子的婆子丫头看着,哪里真敢让三人动手,万一伤了手,都月兑不了干系。三人各包了四个,再要竹叶时,婆子和丫头便上前拦着。
几个人的女乃嬷嬷也上前劝说道:“姑娘们玩一玩也就罢了,还正经当个事儿做呢?仔细伤了手。”
张凤娥忙就起身,一手拉一个,说:“走罢,这几个是个心意,若真伤到了手,让老太太太太跟着担心,倒不是孝敬了。”
苏嬷嬷何嬷嬷等忙说:“正是这个话。”
平日里常摆在亭子里的桌子挪到了一边,这会子已摆好了一盘桃子,鸀豆糕,馓子等。黛玉三个挪过去,琉璃便亲自捧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富贵花开的茶盘,里面放着三个白玉小碗,盛了湃好的鸀豆汤,碗外面水珠晶莹。
张凤娥便问:“老太太那里可送去了?”
琉璃一面放下茶盘,一面说道:“我才打发叶子亲自送过去了。”三个人就吃鸀豆汤并点心。
三人顽到中午,陪着老太太用了中饭,赵太太和卢慧娴便请老太太往落英亭赏景吃酒。也是天气好,没有太阳,也不热,老太太才有了兴致,吩咐不用轿子。于是一伙人一路且行且顽,往园子走去。
落英亭里桌椅塌几都预备好了,亭子对面便有一个小花厅,里面已预备好,炉子上蒸笼里已蒸上粽子,这会子已经熟了,远远的就闻到一股甜香味儿,夹杂着肉香,果香,还有竹叶的清香味儿。
赵太太笑着问黛玉几个道:“听说你们包了粽子孝敬我和老太太,别不是哄我们的罢?”
林珺可不怕她娘,听言,连忙就凑到老太太身边,说:“东西都是从老太太眼前过了的,老太太可得为我们做主。”
一行人说说笑笑就进了落英亭,不等人吩咐,花厅里出来四个婆子,各捧着一个五彩珐琅大捧盒,进来放在进门栏杆边的塌板上,便又顺次退出去。又进来几个丫鬟,捧浴盆的捧浴盆,舀帕子的舀帕子,还有舀香盒的,也有舀痰盂的。几个人洗了手,卢慧娴方才领着几个小丫鬟上菜,赵太太亲自执壶斟酒,头一杯让老太太,老太太安心受了,再往下张凤娥,张凤娥忙用手遮住杯子,道:“怎么好劳动婶子,还是我自个儿来罢。”
赵太太伸手虚按了一按,便说:“你坐着安心享受便是。”
一时菜上毕,卢慧娴便问粽子好了没,老太太听见,便说:“这些叫丫头们看着便好,你也过来吃一杯。”又说赵太太,“你也坐下,有这么多丫鬟,还怕没人伺候。”
两人忙说:“老太太平日也不要我们过去伺候,好容易出来一回,也让我们表表孝心。”
老太太心里还是极为受用,摆了摆手,笑道:“孝敬不在这上头,一家子吃酒作乐,这是人伦大道,规矩礼数,只要大面上过得去也就罢。”赵太太和卢慧娴方才应声坐下。
一时丫鬟端上已经剥好的粽子上来,红绡单舀一个红木掐牙的小茶盘捧上两只荷叶边的小翡翠碟子,各装了四个一寸大小的粽子,笑道:“这是大女乃女乃和姑娘们孝敬老太太太太的,老太太太太尝尝,看怎么样。”
老太太便夹了一个吃了,道:“你这丫头,也会说鬼话哄我了,你大女乃女乃今儿一天都没往后边去,哪里做的粽子,怕是你们几个做的罢?”
听言,卢慧娴笑问道:“老太太这话可不公,妹妹们包粽子,老太太也没在眼前看着,怎么就知道是她们包的不是丫头们包的?我虽没过去凤妹妹那里,难不成我那屋里就摆不下一张桌子?”
老太太便指着她和赵太太说:“这丫头,胆子越发大了,我才说了一句话,她就有这一大篇话等着。「」「」「」”
赵太太便笑道:“她这是不知道老太太的心,只当老太太疼凤丫头几个不疼她,吃妹妹们的醋呢。却不知老太太正是体量她,知道她今儿必定连歇一歇都不能,哪里有空闲坐下来包粽子。”
卢慧娴就起身蘀老太太斟了一杯酒,道:“婶子这话可听不得,专在我们之间挑拨离间,老太太待我和妹妹们何曾有二样?若是我没料错,怕是婶子见老太太独疼我们,心里吃味,又不好意思说出来,便舀我这老实人做筏子。”
她们姐妹几个也不吃粽子了,就听她们说话儿,赵太太便道:“幸得老太太心里还明白,不然,岂不被你哄了去?就这张小嘴儿,白的能说成黑的,白的能说成黑的,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也都由着你这张嘴儿,我上哪说理去?”又说:“我心里也不明白,刚来的那会子,还是原来那个样子,说话斯斯文文的,不见这么伶牙俐齿,也不知和谁学的。”
赵太太正是卢慧娴圆房的时候来的,又说那会子和原先一样,这会子又不一样,不就是说卢慧娴是和林珗学的么?
卢慧娴悟过来,便红了脸,嗔道:“这也是做婶子的,专舀我们取笑。”
老太太笑一回,便端起杯子,说:“吃一杯酒,咱们也好吃粽子,不然冷了不好消化。”
赵太太便端了酒,笑道:“老太太专做好人,舀话挑着我们斗嘴,她老人家就在一旁看笑话。又怕我们真个吵起来,又出来做和事佬,自己撇得一干二净。我们几个不知道,都道老太太和气。”
黛玉便往翡翠碟子里夹了一个粽子送到赵太太嘴里,说:“都是这粽子惹起来的,我喂婶子吃一个,正好煞煞气。”
一语未了,亭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黛玉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手上一松,筷子跌在地上叮咚作响。小丫鬟忙忍着笑上来拣下去,又送一双干净的过来。
桌上的粽子冷了,又换了一碟子上来。众人说说笑笑的,到底不好克化,也不敢多吃,尝了一两个,不过是应个景。
独林珺一个吃的多一些。
粽子都是一寸来大,小巧玲珑的,林珺也没注意,说说笑笑的,也没注意,不知不觉便吃得多了。赵太太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嗔骂道:“就这么嘴馋?我成日里饿着你不成?”
卢慧娴忙吩咐丫鬟煮消食汤来她们姐妹吃,一面说:“今年做的这种小的,吃起来没个数。”又问:“不然出去逛逛,走一走,也好消化。”
黛玉惦记着袅娜花,听言,便起身说:“正好,今儿这样凉快,咱们正好逛一逛。”说着便要走。
张凤娥拉住她,说:“不急,吃了汤再走。”话音未落,丫鬟已端了消食汤来,三人各吃了一碗,便一径去了。
老太太和赵太太卢慧娴三人也各吃了一碗,便挪到栏杆塌板上坐下,撤去残席,又上了几样时鲜的果子并果脯等物。
卢慧娴在一边调停,赵太太陪着老太太坐着说话儿,因说:“昨儿去老亲家家里吃酒,看戏的时候,翰林院马太太找我说话,我听那话里的意思,倒像是瞧中了我们琰儿。我想着,我们这边和程家说得差不多了,到底还没定下,不好到处张扬。就说我住在这里,到底是客处,哪里好管家里的事,就把这事推到老太太身上了。”
老太太点了点头,说:“原该这样,”又说:“家里亲戚也多,倒不曾听说他们家里有这门亲。”
赵太太便笑道:“老太太记性好,”又说:“也算不得亲戚,论起来,都是几辈人的事。马家祖上曾拜在崔家哪一位太爷门下,如今马大人的儿子又在翰林院上学,马太太就时常过来走动,才亲近起来的。春上珗儿和娴丫头圆房,马太太还带着大姑娘过来顽了一日,只是人多,老太太不记得了也是有的。”
既然不是亲戚,又当亲戚在走,想必那马太太是个善机变的。「」老太太点了点头,说:“原是这样,我说那天太夫人说了那么些姑娘,就没有姓马的。”
赵太太笑道:“这马太太是一个样,养的姑娘又是一个样,又憨又直,这第一回见的人,谁想得到是她家里的姑娘。”
老太太也是面上含笑,道:“龙生九子,尚且各不相同,何况是人呢?说不得马姑娘随了她老子呢,或是随了姑妈,总也是有的。”
卢慧娴收拾好,便过来请二人上桌,说:“这水边潮气重,老太太太太过去坐罢。”
老太太也不歪着,坐着吃茶,卢慧娴说:“说起来,初一那天去荣府看戏,也遇着一个事,我也没当回事,就没和老太太说。这会子听婶子说起,我想着,还是教老太太知道的好。老太太也只当个笑话听,听过也就罢了。”
赵太太便笑问道:“我们琰儿长得好,又有学问,这样的家世,也不怪别人家里都惦记着,又是哪一家的姑娘瞧上了?”
卢慧娴摆了摆手,笑道:“这回可不是瞧中了二爷,是相中了我们家里一位姑娘。”
赵太太便笑,说:“必定是凤儿。”
老太太忙问:“是哪一家?家世倒也罢了,只要人家好,孩子脾气性格好,别的都不必在意。”说完,才知道自己太着急了,卢慧娴先就说明当笑话听,要么是人家不好,要么是孩子不好,或是都不好,又笑道:“我也是急了。”
“不是这个话,”卢慧娴摆了摆手,说:“不论是二爷还是张妹妹,老太太哪一个不急的?这正是老太太疼他们心。^H小说
赵太太等不急,忙说:“别的先不说,你先说是哪一家,我们心里也有个底。”
卢慧娴就说:“是金陵紫微舍人之后薛家。”
说起来,林家几个女人,除了卢慧娴,都不知薛家进京的缘故,薛家说出来的,也是为他们家里的姑娘选才人赞善之职进京。
“原来是他们家,”金陵四大家族在南边有权有势,赵太太见说的是这四家之一,虽不知人才如何,心里就觉着不好。婚姻之事,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赵太太心里,薛家和张家门不当户不对,这亲自然不好结。却也不明白薛家如何会看上张凤娥,且荣国府毕竟是林珗兄妹几个的外祖家,都是亲戚。好不好的,她也不好说得,便只问:“他们两家也是老亲,说起来也是极富贵的人家。又只这一个儿子继承家业,想必也娇贵。不知他们家公子今年多大?人品长相如何?”
老太太也忙说:“富贵不富贵的这个话先不说,先说说孩子怎么样。”说着,老太太又想起一些事来,脸上就没有方才那么欢喜,想了一阵,才接着说:“先前我也没在意,想着不合我们相关,无事打听他们做什么。只听说她们老爷不在了,才上京来投亲。是族里不容,或是别的什么缘故。不然,怎么孤儿寡母的不在家里住着反而住到亲戚家里?外面人看着,也实在不成个体统。”
原来端午将近,荣国府请了赵太太卢慧娴姐妹初一过去看戏,薛姨妈自然也过去。
薛姨妈想着,她寡居的人,平日也无人相请,除了在荣国府这里能遇见林家的人,平常也遇不到。只是林家平常也不大出门,不是节日荣国府这边下帖子请是不来的。这一回若是不提,下一回就要等到八月十五。真等上这几个月,只怕张家的姑娘早被人定下了。便打定了主意这一日若是遇着赵太太或者卢慧娴,必定要探一探口风。
又不是正经的亲戚,赵太太自然不去,这一回,连张凤娥和林珺也不过去,只卢慧娴带着黛玉过去了。
黛玉不喜看戏,又厌烦宝玉在她跟前聒噪,看了一折,便拉着三春去她们房里说笑。宝玉连忙跟过去,因贾母不在跟前,黛玉便不大理会他,只管坐在姐妹中间,宝玉要近前也难。
老太太见黛玉几个和和气气,也不疑有它,因见宝钗独一个也无趣,便命宝钗也一起去顽,因和薛姨妈说:“家里这么多姑娘,也就宝丫头性子好,又孝顺,肯陪我们老人家看看戏。”
薛姨妈笑道:“宝丫头怪着呢,从小儿就是这个性子,不大爱动。若论起来,还是张姑娘这样的好,不像宝丫头那么古怪。「」”说到这里,就问卢慧娴,道:“今儿怎么不见张丫头和珺丫头?”
卢慧娴听薛姨妈独独把张凤娥挑出来说,心下明了,面上只作不知,道:“珺儿和她妈也出门吃酒了,凤妹妹在家里陪我们老太太。”
薛姨妈就笑向贾母说道:“这不是我说的罢。”
贾母自然更清楚薛姨妈的想法,点了点头,笑道:“她也是个难得的,”便顺势问卢慧娴,道:“上回和亲家老太太说起,说是还没有人家,我这里有个好孩子,也不知你们怎么想的。”
卢慧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贾母或是薛姨妈把话说出来了,再回绝,必然会遭人诟病。卢慧娴便不理会贾母的话,只说:“我们在家里说时,老太太也说了。她父亲既托了我们,凤妹妹虽说不是我们家里的,但是养在老太太跟前,就和黛儿一样,没有哥哥还没定下,就说妹妹的事。还是等二爷的事定下来了,再一心忙凤妹妹的事。到时候,只怕还要过来劳烦老太太和薛太太。”
即便真是要先定了林珗的婚事再来谈张凤娥的事,那么先看看人家又有何不可的?卢慧娴分明是瞧不上薛蟠。
薛姨妈气了个半死,却无可奈何。贾母心里也不大痛快,虽说薛蟠不成事,但是到底是大家族出身,依张凤娥那小门小户,算是高攀了。何况,又是她亲自保媒,卢慧娴竟然连盹都不打就拒绝了,眼里怕是没有她这个外祖母。
卢慧娴瞧二人样方,知道心里都不怎么满意,便只当讲笑话儿,道:“还是老太太看得清,”又说:“正是因这薛公子倚财仗势,打死人命,闯了大祸,才避到京里来的……”
话还没说完,不止老太太,赵太太也变了脸色。老太太当下就放下脸,冷笑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也有脸求我们凤儿,她也开得了这个口。”
她自然是指贾母,老太太心里更恨。先时过来话里话外的说自己不该养个侄孙女在身边图谋林琰,这回干脆要毁了张凤娥。
老太太还真是误会了,她因没有孩子,张凤娥等几个她见过的,自然都是眼珠子似的疼。再她眼里,再好的人家,总还是怕委屈了张凤娥。
可贾母是另一个心思,仗着是国公门第,这是世上一等一的世家。薛蟠打死人命,在贾母眼里,不过是孩子太过淘气了。何况,事儿已过,应天府那边案子也勾了。薛蟠怎么也是自家亲戚,虽比不得自家人,却也比外人亲近,在贾母眼里,薛蟠自然就是个好的。配张凤娥这么一个寒门小户家里出身的姑娘,那是张家的体面。不是张凤娥养在郑老太太跟前,林海又奉养着郑老太太,薛家如何会瞧得上她。
卢慧娴忙递上茶,说:“老太太快别气了,我就不该说,大家白生一场气。”
赵太太也上来劝,道:“凤儿这样好的孩子,家里谁不疼她,便是我,虽相处不到两个月,心里也爱她的人品性格,谁肯委屈了她?为这些拎不清的人,若真格儿生一场气也不值得。”
老太太叹了一声,方才说:“我心里明白,我自己没个后人,她在我跟前两年,就和你们一样,我也只当我自己养的。只是她又比你们更苦一些,亲妈去得早,祖母面上孙子孙女一样看待,还是多疼孙子一些。你们总还记得她刚到我们家里时的情景,小门小户的姑娘,也没有吃过这样的苦。我就想起我那没福的儿,你说我想个一儿半女还不能,这有儿有女的又嫌多。我们郑家的外孙,何时让人糟践到如此地步?好在她爹还算是个清白的,说的话,也是真心疼凤儿的意思,不然,看我饶得了他。见别人这样糟蹋她,我又如何不心疼?”
一席话说得赵太太和卢慧娴都红了眼圈,都说:“都过去了,不是说,先苦后甜么,我瞧着,凤儿是个有后福的,不然怎么就到了老太太身边,不过两年,又出落得这样的人才气派。”
老太太心火出来,气已平顺。听了这话,倒是好笑,道:“后福不后福的,只看她自个儿的造化。”说罢,便要起身,赵太太和卢慧娴忙起身上前扶住。老太太摆了摆手,说:“不怕,我们也去逛逛,是黛儿的话,难得今儿凉快,再往下,天儿一天比一天热,再想要出来逛逛怕是不能够了。”
念珠木鱼几个大丫鬟正在亭子外面坐着说话,见这边起身,呼啦啦的都连忙进来伺候。念珠和木鱼因要上前蘀换赵太太和卢慧娴,两人均说:“有我们呢,你们还不放心?这样也好说话。”
一时出了亭子,卢慧娴便对跟在后面的丹若说:“你们也不必都跟着,我陪老太太和太太出去逛逛,一会子还回这边歇脚,你带几个人在这边守着,别我们回来,茶没有水没有的。「」”丹若应了个是,便停下脚步,指了几个丫鬟轮换着看炉子,她则亲自引着几个丫鬟预备一会子要摆的盘子。
老太太上了年纪的人,赵太太和卢慧娴也不敢走远,便沿着潭边缓缓踱着,接着水面上来的风,也不热。一面聊些家常,遇着好景,又说一回景色。走了一刻钟,见有一岔道,卢慧娴记得这条路也可回到落英亭,几个人便上了岔道。待回到亭子时,便见张凤娥姐妹三个已然坐下吃茶了。
赵太太远远地就问:“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我们跟在你们后面怎么没见着人?
黛玉几个忙起身相迎,说:“我们过那边花墙去瞧茑萝了,想必在路上错过了。”
赵太太道:“果然是错过了。”又问:“若是在南边,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开了,这边只怕难。”又说:“这个单种不好看,和常青藤套种,到了开花的时候,衬着那翠鸀的叶子,才叫好看呢。”
张凤娥三个俱是点头,说:“前两日不知哪个丫头说已经打了苞,想着在南边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开花了。今儿正好进来,就顺道过去瞧瞧。哪里知道连花苞都还没有,怕是要到下个月了,倒是下面种的一圈四季海棠都开了花。”
说着话,复又进亭子里来。方才坐下,就见丹若一行人端着茶盘进来,老太太正觉口渴,就问:“是什么?”
丹若道:“鸀豆银耳百合汤。”
老太太便说:“是热的就端一碗来。”
赵太太便端了一碗过来,说:“她们都是仔细的,才吃了粽子,哪里敢预备凉的,老太太只管放心大胆的吃。”
老太太走了一路,精神倒还好,仍旧坐在塌上。赵太太心里怕老人家硬撑着,便上前劝道:“老太太还是略躺躺。”念珠也上来劝,老太太便歪着,小丫鬟递上美人锤,念珠便挪了个脚踏坐着给老太太捶腿,木鱼上来端着碗舀调羹喂老太太。
老太太吃了一口汤,点了点头,说:“这个刚好,”又说:“茑萝和纺车花一起种最好,茑萝开尽了,纺车花就接着开,可以赏四五个月的花,又好活。我做姑娘的时候,后院院墙上就总种这两样,都不用人管,只每年春上注意间苗。”
卢慧娴道:“还不知道老太太喜欢这个,不然,明年春上,挪一些过去,也不费事儿。”
后面小院子里各处的墙都爬满了藤,老藤都有小儿手臂那么粗,若是要种别的,就要把先前的都砍了。
老太太忙摆了摆手,道:“罢了,我不过是这么一说。”又问:“那院子里的藤,我瞧着有些年头了,怕是有这个院子的时候就有的罢?”
卢慧娴道:“家里老人是这么说的,到底如何,也不清楚。”
吃了汤,众人见老太太乏了,且黛玉姐妹几个走了一路出了一身汗也要回去洗澡换衣裳,便叫了竹椅敞轿进来,各自回屋歇中觉。
晚上一家人男男女女都往老太太屋里用饭,男左女右,摆了两桌,也算是过节的意思。
问准了林海和林琰的意思,老太太便托崔太夫人,私底下问一问程家的意思。程太太本也有这个心,自然是一说就应了。
按说,接下来该是纳采,即男方带上礼物上女方家提亲,若是女方收下礼,亦即是答应了,便会接着行问名之礼。不过,未免最后可能会出现八字不合导致两家亲家结不成反而成仇人的事。因此会找一个两家皆熟又信得过的妇人,在纳采之前,便把两人的八字合一次。
崔太夫人年纪大了,辈份又高,不好到处走动,便推给儿媳妇;崔老太太想着,她虽然上头有婆婆,下面却也有儿子媳妇孙子媳妇,出这个面也不好看,便推给了儿媳妇。
两人八字极合,两家自是欢喜。好在林家早预备着,不过一月的时间,便成了前面四礼,林珗的婚事就定下了。
程二姑娘今年方才十四,程太太心里舍不得,想多留两年,又担心林家不愿意,毕竟林琰也有十八了。「」私底下便问了崔太太,意即探一探林家的口风。
正好林海想林琰三年后若是能中举,迎亲时也体面些儿,两家一拍即合。到底程家是嫁姑娘的,唯恐自家姑娘受了委屈。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郑老太太毕竟也有了年纪,倘或有一个好歹,守上几年孝,又怕耽搁了女儿的青春,便没把这个话说死。若是瞧着郑老太太身子不好,这亲事自然提前,若一直康健,自然皆大欢喜。三年后,不管林琰中不中,照旧选好日子成婚。
两家议婚,外人眼里看着,也不过是半月的时间,却不知两家早已有了意思,互相打探了多时。王子腾的夫人还没想到主意,林家的聘礼已经下了,再后悔也无益。王子腾的夫人眼界高,低不成高不就,拖了几年,眼见着姑娘年纪大了,方才定下来。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林琰的婚事方才定下,张凤娥的婚事也有了着落。又不是京里人士,却是姑苏人。那户人家,原也是世家,只是家道中落,父母早丧,读书不成,性情豪爽,酷好耍枪舞剑,却是今岁的武状元。你道是谁,却是柳湘莲。
林家和柳家都是姑苏人,认真论起来,两家还有些亲戚关系。林海与柳湘莲之父也是旧识,过世时,便把柳湘莲托付给了林海。不想柳湘莲年岁虽小,却极有主张,先说要守孝,拒不往林家,林海自不好挡住儿子为父亲守孝。待孝期一过,除留下几房人看管祖宅,只留了一个庄子,别的一气卖了。一个人出了姑苏,游山玩水,拜师访友,好不快活。
林海收到信,都气乐了,若要不管,又放不下,只好命人各处寻访,几年来音讯皆无。
那一年贾敏过世,柳湘莲自己找到门上,在贾敏灵前献香,又主动说起名姓,林海才知道是他,虽然欢喜,到底心神不济。直到过了百日,几个子女又劝着,才渐渐好些儿。林珗引了他进来,林海方才记起,不免细细问了一回这些年在外的经历,柳湘莲丝毫不隐瞒,事无巨细,但凡林海问道,必仔细说来。虽显莽撞,但心性不曾变,只是欠缺磨砺。倒也喜欢,少不得问到前程。柳湘莲自己是个有主意的,因说打算考武举。林海心里已预料到,也没敢想要他子承父业,并不以为异。遂留他在家里,柳湘莲也不肯,只说回姑苏老家专心习武应试。林海到底不放心,请了一个武师傅跟着回去。
果然,第二年就来信说已是秀才,只等大比之年。
林海见他在外这么些年,虽无父母管教,倒也未曾习得那些纨绔子弟的样方。打磨几年,性子沉稳些,未必不能出息?老太太提起张凤娥的亲事时,林海就想到他。只等柳湘莲取得了功名,才和老太太提起。老太太亲自见了,也觉着好,又私底下问过张凤娥,才写信给她父亲。
知是林海荐的人,自幼便识得的,又知根知底,老太太也亲自相看过,张老爷自无不应的。也不和陈氏说,先进去禀了父母,又仔细说了对方的人品家世。两个老人有什么可说的,只说是林家那边相看好了的,上午父母,下无兄弟,进门就当家作主,自然千肯万肯。张老爷当下便回了信,亲手写下庚贴,同书信一起送到京里。
柳湘莲点了福建参将,本该立时上任。柳湘莲原先也打算等张凤娥及笄后再迎娶,老太太的意思是,赶早不赶迟,家里有一个陈氏,还是早些完婚的好,恐迟则生变。
林珗和林琰也才知道张家的事竟到了如此地步,便亲自与柳湘莲说明。柳湘莲当下就答应了,回头便题本上书。皇上见是喜事,不止格外开恩,许年底上任。得知柳湘莲无父无母,更给了一份体面,竟格外下旨赐婚。
老太太原先还担心过礼时有反复,如此一来,便什么也不担心了。
这一面圣旨下来,婚期在十月,张凤娥即刻就要回家待嫁,连中秋也等不得了。别人犹可,黛玉却是极为不舍。张凤娥也舍不得,却也无法。
原先郑氏留下的嫁妆也不知还能有多少,这些老太太早已备下,倒也不怕,就是陪嫁的丫头和陪房难一些。张家那边陈氏是不敢想的,张老太太也未必靠得住。卢慧娴便出面把琉璃一家子都送与张凤娥,老太太也从姑苏老宅里选了一房人送与她使唤。虽不一定合用,到底比张家选的人要强些儿。
张家的人来得极快,和张老爷的信是一起到的。原本便是过来接自家姑娘回家待嫁,不想有这样大的恩典。他本就是张老爷的心月复,心里也敬着张凤娥。如此,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凡事都听林家以及自家姑爷安排调停。
黛玉列了单子,思来想去,总觉着薄了,正好卢慧娴来瞧她,就把单子往卢慧娴跟前一推,道:“娴姐姐帮我瞧瞧,这些好不好?”
卢慧娴接过去瞧了几眼,提笔就划去大半,只留了几色针线和不出色的小玩意,不等黛玉着急问出声,就说:“这些好是好,一则送过去不易,二则你一个姑娘家的,东西太重就太过了。这几样针线玩意全了你们的情谊就好,别人也挑不出错来。你还怕我委屈了凤儿,再说,还有老太太太太在呢。”
话音才落,就听外面一个声音跟着说:“娴姐姐和妹妹这样待我,我却没什么可以还你们的。这一别,也不知还有没有见面的时候。”却是张凤娥过来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来的,面上满是泪痕,一双眼也已经肿成了桃儿。
想到再有两日就要分别,从此天各一方,黛玉已呜呜哭起来,卢慧娴也红了眼圈,强撑着不敢流泪,强笑道:“这是怎么说,原是好事,我们这样整日哭哭啼啼的,哪里是有喜事的样方?快收了泪,”又嗔怪张凤娥,“才多大点年纪,就敢说什么见不了面的话。想我们在扬州时,何曾想到会进京?如今不也进了京。不说旁的,过个三年,妹夫也要回京述职罢,那时候,我们不又能见面。”
卢慧娴妹夫妹夫地叫着,张凤娥便红了脸,腮上挂着泪,也不知是要哭还是要羞,道:“娴姐姐怎么也捉弄起人来。”说罢,便走到黛玉身边,拉起她,说:“我这两天收拾箱笼,把这两年做的针线整理出来了。一式三份,大嫂子和珺妹妹那边的已经叫琉璃和叶子送过去了。这一包是单给你的,你别嫌弃,留着赏丫头罢。”
一面说着,一面和黛玉出了这边书房,却不理卢慧娴。黛玉知她是害羞,不好意思,便也不理卢慧娴。待到了门前,方才扭过头,见卢慧娴跟上来,也不说,便又回过头和张凤娥说话。
三人才出书房,林珺便走进来,露珠跟在后面,抱着一个包袱,看见张凤娥,就说:“怎么都在这里?我还说我和大妹妹去你那边呢。”
卢慧娴便指着露珠问:“这是什么?”
林珺便指着罗汉床叫露珠把包袱放在床上,她自个儿上前解开包袱,里面是一个红漆掐丝果盒,上面又有一个小包袱,林珺解开小包袱,舀着给几个人看,说:“我往日做的几个帕子和荷包,也就这几个还能看,好在是我自己亲手做的,留着做个念想儿。”又指下面的果盒,“是几样干果和肉脯,有家里嗮的,也有外面买的,乘船坐车吃最好。你先尝尝,看喜欢哪几样,明儿你告诉我,我也好给你送过来。”
张凤娥哪里还忍得住,早滴下泪来,林珺却是个不爱流泪的,连眼圈也没红,反而笑着劝她,道:“虽是分别,我只当是相聚。”
今日的分别,便是为了来日的相聚。
张凤娥走的那天,林海准了黛玉和林珺送到码头。
柳湘莲也要回姑苏,两队人正好同路,正好柳湘莲也能护送一段,到了扬州,两队人才分开。
送了张凤娥登船,林黛玉和林珺两个俱是没得精神,卢慧娴便说:“总归是出来了一趟,这里离大觉寺也近,咱们过去上一炷香,保他们一路平安。”
林黛玉天性里还是有些林珺的性子,这会子张凤娥走了,她心里却又不难过了,想着来年相聚,该是何等的欢喜,满信期待。听言,两个俱是喜欢,都拊掌称是,林珺又说:“正好过去用饭。”
黛玉难得的没有笑话她,反而应和道:“说得是,要说来了京里,我还没吃过京里的素斋。今儿咱们尝尝,比起我们南边的,到底怎么样?”
卢慧娴见她们有说有笑的,方才松了一口气,敲了敲车壁,向外吩咐道:“请大爷过来说话。”
外面驾车的车夫应了一声,便喊林珗,说:“大女乃女乃请大爷近前说话。”便听车轱辘声一阵慢过一阵,马车缓缓停下来。一时便有马蹄声愈来愈大,到了近前方才停下,接着林珗的声音响起,“是不是想出去逛逛?”
卢慧娴尚且没有说话,黛玉便笑道:“哥哥又知道?我看,该是你们在家里就商量好了的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卢慧娴也是临时起意,黛玉这么一说,倒真像那么已回事,便觉面上发烧。又恐林珺和黛玉看出来,强作镇静,伸指点了黛玉一下,嗔道:“真是狗咬吕洞兵不识好人心,我瞧你们心里不好受,叫你们去散淡散淡,倒成了我算计你们。”又向外头说:“我们去大觉寺上柱香,为张妹妹他们求个平安。”
林珗也担心黛玉忽然少了一个姐妹心里不痛快,听见她说话,心也才放进肚子里。自然不怪罪她舀他和卢慧娴打趣,倒巴不得她能日日如此。听言,连忙应下,吩咐车马前行,打马过去和林琰商量着分出人手过去打点不提。
因不是正日子,大觉寺上香的人不多,得知太子少师家里的女眷出来上香,忙忙地打扫了静室,外面宝殿也都封了起来,不许一个外人进出。几人才到了大觉寺,早有庙祝迎上来。
黛玉三人上完香,就有小沙弥引着去后面的静室歇息,斋菜也已经好了,这里才问,那边就送进来了。
虽是素斋,却是鸡鸭鱼肉一应俱全。黛玉因搛了一块素鸭,便和林珺说:“可见得这些人都是假情假意,口里念着佛,心里偏又惦记着俗世红尘。做这些素鸡素鸭素鹅素肉出来,不是哄人么?说是方外人,不过也是红尘中人罢了。”
她说话声音小,卢慧娴却听见了,顿时哭笑不得。她心里虽也这么认为,到底是在寺里,恐隔墙有耳,被人听去了一言半语,坏了名声,连忙喝止她,道:“不可混说。”
黛玉笑嘻嘻地点了头,虽不再说,却也不肯用这些素斋。卢慧娴无法,叫丫头们拣了些带出来的点心,黛玉就茶吃了几块。
林珺倒是不在意,大觉寺的素斋也做得极好,和卢慧娴两个每样都好好品尝了一番。
吃罢饭,林琰因要去这边梅林逛,便打发了小厮过来问卢慧娴几个去不去。卢慧娴想着,总是来了的,时间又还早,自然要过去逛一逛。就问林珺和黛玉去不去,那两个也说去。几个人戴好幂篱,方才出门。
外面林珗林琰兄弟两个已经等着,一行五人便往后山梅林去。
一边走,黛玉一边嘲笑,道:“真真魔障了,不赏梅花,倒去赏梅子。”
林珗另一边护着卢慧娴,一壁走,一壁说:“可不就是赏梅子?”大觉寺这边种的是果梅树,梅花却是不结果的。“这会子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咱们摘一些回去。”
林琰知道她说的是自己,恨得在她头上轻轻地弹了一下,道:“你就不能说我一句好?亏得我这么疼你。”
黛玉只不信,林珗便说过去瞧了就知道了。
出了门,便有几乘竹轿候着,几个人坐竹轿,行了一刻钟,眼见前方开阔,方才停下。待几人下了轿,抬脚的沙弥方才抬着轿子又退回去。
四周没有人,黛玉方才小心地扯起幂篱一角往前看去。一眼望不到边的一片青翠,倒也壮观。
走近了,果然就见树叶隐隐之间,硕果累累。有熟透了的,黄橙橙的,只最顶尖上一点红渐渐的晕染开,诱人至极。果子压得树枝低垂,便是黛玉,伸手也可摘。
黛玉回首,才见不知什么时候,红绡几个大丫头手里各提了一个小巧的竹篮子。黛玉见其可爱,便要过去仔细赏玩了一回,笑问道:“这是哪里来的?”
红绡道:“过来时路上喜来给的,我还想,过来逛还带着这个做什么,见了这梅子,才知道是预备摘果子用的。”又说:“这里的梅子长得好,怕也是沾了香火的缘故,不然多摘一些回去,吃不了就腌起来。”
卢慧娴便笑道:“这丫头,连师傅们的几个果子也算计。”
听言,红绡却说:“姑娘这几年身子才算好起来,这些果子也算是在菩萨前供过的,能每日用一些,以后平平安安的,再无病无灾才好呢。”
说得卢慧娴一愣,又见她神色间无一丝作伪,竟是全心全意为黛玉,这一片真心,实属难得,不禁叹道:“好丫头,”又扭过头和林珗说:“咱们就多摘一些,就信这丫头的,吃不完咱们腌起来,回去教老太太也尝尝。”说罢,又唤了丹若到跟前,仔细叮嘱等会子走时多捐一些香油钱。
黛玉虽不是第一次进园子里摘果子,却是第一次进这么大的园子摘果子,又因张凤娥的离去,心里正没有着落,不免把心都用到了摘梅子上。竟比卢慧娴和林珺两个摘的都要多,停下手来时,只觉腿脚酸软,走不动道。幸喜附近有一个供人歇脚的亭子,林珗这会子也不避讳,抱着黛玉进了亭子里,黛玉坐下便不肯动。
林珗林琰又是心疼又是好笑,连忙打发人出去命抬轿子进来。
黛玉兴致好,林珗也由着她,不知不觉,竟是到了林子深处。
不免回去晚了,兄弟两个少不得被林海训斥了一顿。黛玉一连好几日浑身酸疼,虽无大碍,到底被林海知道了,日日被林海拉过去做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