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有时间完善房子了,要动员所有人下田开荒种冬小麦,必须在10月前种好,越早越好,要越冬啊。在大家看来,只需要三千亩的麦田,毕竟chūn小麦产量在那,但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xìng,黄尚龙还是决定加种6000亩,这些种子都是嘴里省下来的,为防止出问题,毕竟这些种子有没有用,会不会想杂交稻那样,心里实在没底,还要到时候去实地试验了。虽然孟山阳打包票他手下有许多有经验的农夫,但在黄尚龙看来只有扩大耕种面积才有足够产量越冬。而且万一将来人口突然大增怎么办?毕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还好现在牛马、工具都不缺,开荒不再要野猪了!土豆也要开始育种了,明年要扩大种植达万亩。
好不容易开完6000亩荒地,种下小麦。又把梳好的棉花送往各家各户,因为没有纺织机器,只能用土纺车纺棉线,织土布。学延安搞大生产,不然到哪找皮子给这么多人越冬?现在的皮子优先供应北边。在宣布悬重赏奖励发明纺织机器,黄帅再也无计可施!蚕茧又上市呢!织丝绸是老行当了,不用cāo心的,黄帅翘首以待等待什么?就为可以穿丝着缎,才不是,要知道丝绸制的内衣被蒙古人穿在盔甲里,箭即使透甲而入,由于丝绸被箭头带到伤口里去,一方面方便拔箭,另一方面也凝固了伤口流血。这可是好东西,防弹衣的前生。对常在箭雨中奔波的人们有巨大意义!柱**每人要有一套,这可是战略物资啊!
现在的赵拓炎不仅在河东郡找到盐,还招徕了一批批流民。在10月结束时,汾水河谷人口已达6000多人,约900户,村子24个。房子都统一设计建造,每十户成一个四合院子,这个院落只开一个大门,又高又厚的院墙具有很强防御能力。四个院子分据四方,上有哨楼、吊桥,下有地下通道互相呼应。院墙密布shè孔,控制道路和中心的广场,周围是广袤的农田。里面的居民作为村民将负责管理田地,也可以用院子和村广场作为集体劳作的场地。四合院是堡垒,村子就是城堡,每个村民都有弓弩协助防守,壮丁就是士兵只管守好大门、增援各处。村堡是土石构筑,点火不着,又啃不动。牛马、粮食都收在院里,人住楼上,防盗又防贼。平常无事的时候,村民或下地集体劳作、抽麻织绢,或捕鱼围猎。一个村堡可以控制方圆数里,18个村子每隔三、五里不等,一路向北可以达百里之外。但有火jǐng盗匪,立即大锣骤响,狼烟直起,飞速报到北庭大营。各村立即先闭门紧守,然后根据烟火的通知、由大营统一调配派壮丁结队援救。东边是桃水从太行发源,顺着井陉东流而出,通向河北的中山,这是必须守住的,下令在河谷西端入口建一座坚城,名叫平定堡,扼守着河谷狭口;兵一百驻守,六个村子分布在平定堡到北庭大营之间,免得被河北来人搞得措手不及。井陉对面是苇译关,暂时不清楚情况,只知道关口坐落在山脊之上,一边又是汹涌湍急的桃水,易守难攻。
现在的草原正是牧群膘肥体壮的时候,大家也开始宰杀牲畜准备过冬,就好比农民丰收了就要买粮了换生活必需品了。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华族的生意要大做特做,反正忻定盆地、太原盆地很适宜过冬,加上玉米、蕃薯这些作物秸杆,就有了足够的饲料,换回的大批牛羊马匹开chūn就是财富啊!为了在冬季到来前做好过冬准备,又从草原迁回近千人口,3000匹马,大多母马,还有大批牛羊。准备先在汾水河谷过冬,而北庭已经准备大量牧草,还有堆积如山的庄稼杆子。还运一部分饲料到雁门附近以备不时之需。
而高梁的丰收也让酿酒成为可能,而酒在塞北苦寒之地的价值就不用多说了,这些新产品的涌现不仅让草原上的商队如鱼得水,也消化大批劳动力。再加上前期收集的大量珠宝、绸锻,
让原本就是粟牟特外交的代表贾誉,干得是如鱼得水,有了财货开道的他现在更得心应手,轻而易举地让华族彻底代替粟牟特的位置。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让没有来历的华族溶入匈奴民族大家庭,黄尚龙很快被接纳为高举“伟大的旗帜”,紧密团结在呼律齐周围的部下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