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离家求学
面对两个陌生人的邀请,不知如何我是好,看两个人势有不请到绝不离开的样子,李文韬想了想对两人说道:“二位大哥,请稍等片刻,我进去跟母亲交代一下,换身衣服再跟二位走,你们意下如何?”两人相互看了一眼,说道:“李公子请便,我们在外面恭候。”
李文韬转身来到了里屋,李文韬家境贫寒,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住的还是父亲生前留下的三间小木屋。母子两人的生活靠着母亲织布和文韬砍得柴换钱为生,勉强过得去,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让文韬上学,文韬现在的学问都是他偷师学来的,本来文韬父亲在世时,家里条件还可以,文韬也上过几天私塾,可后来就不行了。
没办法,文韬只有空闲时间去私塾偷听,跟同村的学子借书来看,再有疑问不懂时,李文韬便找机会给私塾先生家里干些杂活,讨好先生,先生看他干活勤恳机灵,又如此好学,便经常给他讲解,李文韬听得十分认真,经过几年的勤奋努力,李文韬终于大有进步,拥有了现在的学识,还获得了镇上比赛魁首,可以说着实不容易。
而且李文韬为人老实善良,还时常帮助村里的人,有着很好的口碑,特别是对自己的母亲,李文韬更是十分孝顺,人人都夸李大娘生了个好儿子,李大娘也是欣慰的不得了。这不外面有人来请,文韬赶紧来跟母亲商量,来到屋里后,见到青青也在屋里,正和自己的母亲有说有笑的聊着。
青青见到李文韬走进来,马上跑过来拉着李文韬的胳膊说道:“文韬哥,你怎么才回来?我跟大娘都等了你好久了,我正跟大娘讲你今天的英雄事迹呢,大娘听了可高兴了,笑的嘴都合不上了。”
李大娘:“是啊是啊,青青这孩子今天急急忙忙的跑来,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没想到是韬儿你夺魁了,为娘真是高兴。”李文韬:“娘你高兴就好,其实也没青青说的那么神,还英雄事迹,不过是侥幸罢了,孩儿还有很多要学的呢,今天我才知道有学问的人太多了,参赛的人都很厉害,我还要继续努力。”
青青:“在我大娘面前你还谦虚什么,我看就你最厉害。”李文韬和李大娘都笑了起来,青青看了也跟着笑了起来。李大娘:“韬儿啊,你说得对,为人就要谦恭,学无止境,你好好学,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李文韬:“孩儿明白,对了娘,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
接下来李文韬便把门外有人邀请的事跟母亲说了,李大娘听了后说道:“既然有人叫你去,那你就去一趟吧,别让人家久等,说不定人家有急事呢,去了办完事就赶紧回来,这有青青陪着我呢。自己注意安全,小心一点就是了,娘在家等着你。”
李文韬:“是,孩儿去去就回,您不用等我。”转身对青青说道:“青青,麻烦你照顾我娘。”青青:“文韬哥,你放心吧。”说完,李文韬向外面走去,见到那两人后,说道:“两位大哥,我们走吧。”其中一人说道:“李公子请。”三人向远走去。周青青和李大娘送到屋门口,看着他们远去,轻轻便搀扶着李大娘又回到了屋里。
周青青是李文韬家的邻居,两人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十分要好,两人从小就立有非卿不娶,非君不嫁的誓言。李大娘对这个未来的儿媳妇也是十分满意,恨不得他们早点成亲,只不过是限于他们还年轻,但李大娘也不担心这个儿媳妇会跑掉。
两家人做了几十年的邻居,关系紧密,不幸的是青青的父母几年前因为一场大火双双去世了,只留下了青青和他的弟弟小豆子两人孤苦伶仃无人照顾,李大娘见状就担起了照顾他们姐弟的责任,两家人走得更近了,青青也把李文韬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视李大娘为自己的亲娘,经常过来帮李大娘干活,青青和文韬两个人也几乎是形影不离,感情越来越好,青青的知识也都是文韬教的,不然青青也不会女扮男装去替李文韬参赛。
这两人在村里人看来也是十分般配,女的漂亮,男的俊,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还经常拿他们两人开开玩笑。所以李文韬外出不在家时,都是由青青来帮他照顾母亲,青青也乐于做这些事,在她眼里,文韬哥就是她的一切,谁也替代不了。
一盏茶的功夫,李文韬跟着那两个人来到了镇上的一家客栈。三人上了楼,来到一间房前,其中一个人爬到门前说了一句:“大人,人带来了。”只听里面传出来一声:“让他进来吧,你们在外面守着。”听声音,这人年纪也不小了,但声音还是很洪亮,中气十足。“是,李公子请进”说完打开了门,李文韬停顿了一下,走了进去,随后门被关上了。
李文韬抬头一看,一位身材瘦小的老者背对着站在自己面前,李文韬拱手说道:“先生,是你找我吗?我们素不相识,不知所为何事?”那人缓缓转过身来,上下打量着李文韬,不住的点头,露出一丝笑容,李文韬看着面前这位老者,年纪与王员外差不多,胡须已经半白,面目慈祥,身材虽然瘦小,但看起来很是硬朗,有股慑人的气魄。
尤其是那双眼睛,炯炯有神,曝出一股寒光,似乎与那慈祥的面容不太匹配,李文韬面对这位老者心中有些忐忑,莫非自己得罪他了?可是自己跟他年级身份相差悬殊,应该不会有所瓜葛,眼睛紧紧盯着老者,希望他快点挑明,放自己回家。
老者打量完后,说了一句:“你就是李文韬?今天大会的魁首?嗯,不错,小小年纪竟有这般学问,不得了,真是青出于蓝啊,年轻有为。来,坐吧。”李文韬听他说完,明白是今天夺魁的事引来的麻烦,看来真是人红是非多啊,他到底要说什么事呢?犹豫间已过了好一会,老者看他的神情,明白他在担心,随即说道:“不要想了,坐吧,我叫你来没什么大事,就是想跟这魁首聊聊,见识一下咱们五柳镇的才子,快坐,先喝杯茶。”李文韬是好慢慢的坐下了,脑子在飞速的转着,心中盘算,怎么应付过去,立即月兑身。
老者看他心神不宁的样子,心中已明白了七八分,若不早点对他说出此行目的,恐怕这个小兄弟是坐不安稳了,老者笑道:“小兄弟,不必紧张,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乃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此行是来公干的,碰巧遇上镇上的盛会,便前去看了看,没想到如此一个小镇真是藏龙卧虎,文化传播搞得有声有sè,竟可与京城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相媲美,今天见到小兄弟在台上的表现,着实令我佩服,便想结交一下,所以会后我就差人打听你家住何方,把你请来一叙。”
李文韬听他说完马上站起来,一躬身抱拳说道:“原来是令狐达人,请恕学生眼拙,没看出来,失敬失敬。”李文韬曾听私塾先生提过令狐楚这个人,此人文武全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写得一手好文章,三十六路夺命枪更是军中无寻敌手,没想到他现在已经是节度使了。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天平军节度使总领山东省西南大部军政大权,相当于一方诸侯,也是唐后期军阀割据的重要原本因。
李文韬看到这么大的官叫自己来,有些受宠若惊,说道:“学生姓李名隐,字文韬,大人叫我文韬就行了,不知令狐大人叫我来有何指教?”令狐楚:“好,文韬不必拘礼,来,我们坐下聊”,两人端坐桌前,“老夫叫你来,没什么别的意思,全因老夫爱惜人才,看到你今天的表现,想把你收入门下,做我的门生,将来参加科举,我可以做你的推荐人,为你送荐表,如今的朝廷科举,虽说考学子的才识学问,但如没有门第背景做后盾,恐怕很难有所作为。我看你小小年纪有如此才识,我身为朝廷命官,若不能为朝廷招揽人才,那就是老夫的失职,所以我愿将你收入门下,将来为朝廷效力,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文韬听到这里,当真是喜出望外,若有令狐达人推荐,将来金榜题名,不但光宗耀祖,还能一展胸中抱负,真乃天赐良机。可是真有这种好事吗?我若跟他离家求学,那家中老母怎么办?李文韬一喜之后又是一忧。
令狐楚看在眼里,说道:“你不必急于回答,我还要在这里停留一rì,你可以回家好好考虑,与母亲商量之后再答复我,不过机会难得,你可要想清楚,若是决定做我的门生,明天来这里找我。”李文韬想想也好,回去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随后两人又聊了很多,什么国家形式,朝廷政策,古往今来,聊得不亦乐乎,李文韬自觉受益匪浅。直到二更过后,李文韬才兴高采烈的往回走去,真比他得了魁首还要高兴。
这边令狐楚的手下问道:“大人,您为何对这个小子如此上心?”令狐楚:“此人却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成大器,若能为我所用,必能成为我的左膀右臂,将来对付李党那帮人可就多了份胜算。”手下:“大人高明。”令狐楚:“刘胜,你明天去给他送些东西,明白怎么做吗?”刘胜:“明白,大人放心。”
李文韬回到家中,母亲早已睡下,只见青青还在门前走来走去,焦急的等待着。看到李文韬远远的走来,立马迎了上来,一连串问了好几句话,李文韬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了。李文韬:“青青,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是在等我吗?”青青低下头说道:“明知故问,快说,去哪了?这么晚才回来。”
李文韬把刚才的经过都跟青青说了一遍,青青也高兴地说道:“真的吗?那太好了。”李文韬:“的确是件好事。”青青笑着笑着突然沉默了下来,脸上露出一丝担心,李文韬:“青青,你怎么了?刚才不是还很高兴吗?”青青:“没什么,我是在想,你若走了,那我们岂不是很久都不能相见,你要是将来高中了状元,会不会不要我了。”
李文韬:“青青,你怎么能这么想呢?我也是担心娘和你,才没有立刻答应,想回来商量一下。不管我以后什么样,我都不会忘了你,都不会不要你,这辈子我只想跟你在一起,我可以发誓。”青青立马捂住了他的嘴,说道:“我相信你。”
两人相互依偎着坐在门前的土包上,望着天空的星星,李文韬拿出了怀里的一只黑sè玉箫除了起来,箫声悠扬,划破夜空。第二天一早,李文韬就把昨晚的事跟娘说了,李大娘也很高兴,非常支持文韬去求学,叫他不用担心自己。青青也说可以帮忙在家里照顾,如此就解了李文韬的后顾之忧。
这是刘胜来了,拿了很多东西,又说了很多,都是安慰李文韬的话,说是令狐大人可以跟当地知府交代一下,对他母亲格外照顾,这样李文韬就更没什么可犹豫的了,随即答应跟随令狐楚。李大娘和青青为李文韬准备了随身的东西和一些换洗的衣物,依依不舍的送别文韬。文韬把自己得来的五十两银子全都留了下来,把那支玉箫交给了青青作为信物,又交代了几句,说了许多海誓山盟的话。
青青把自己亲手缝的一个荷包送给了文韬,两人商量要经常写信。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李文韬走了,走几步还不时地回头看看,李大娘和青青直到没了文韬的身影才慢慢走回去。李文韬见到令狐楚后,坐着马车去了令狐楚的家里,开始了自己三年的求学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