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河畔 第11章 半边户

作者 : 周书祥

()半边户

开学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师生的住宿仍是那么紧张,这种状况难免对老师们的教学和生活产生一些影响,老师们心里自然着急,赵校长和秦小恒心里更是着急。他们向上级领导多次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住宿问题,并递上书面报告。这个问题引起了洛江片办事处总支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并开专题会议研究这个问题,决定秋征(农民秋收后向国家交税)后解决一部分资金。区教育辅导组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正积极为这新建的中学筹款。赵校长和秦小恒多次向老师和学生们苦苦解释,好言安抚。

要花钱的事不好办,但不花钱可以办到的事总该自己动手了。学校决定,利用四个星期天时间全校大劳动,平整校园土地——铲除田埂、高坡、荒冢,填平小沟、坑坑洼洼,修整出篮球场、操场等体育场地。领导和老师们算了一笔帐,如果请推土机推平,至少需好几千元,可目前上哪儿去弄这笔钱呢,能省则省着吧。但事情并不是人们所想到的那样顺利,实际困难在工作中凸显出来了。

由于农村体制改革,大集体生产劳动早已不存在,各家各户都分得了责任田,实行联产承包制。洛江中学的那几位已婚男老师(包括赵校长)家里也分得了责任田,因为他们的配偶都在农村,孩子的户口也在农村,这时,他们都有一个在这个历史特定条件下所共有的特殊称谓——(农村)“半边户”。几位年青教师虽是师范毕业,但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村人,父母也毫无例外的有责任田。有责任田就有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是需要人去花大量的时间去耕种、管理、收割的,虽然青年教师有推卸的余地,但其他有家室的教师不能不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从情理上讲,他们没有理由完全推卸此种责任,不能忍心地全由自己的妻子干着应由男人所干的农活。赵校长何曾没有想到这一点,何况自己的妻子也在一个人顶着两个人在干农活;秦小恒也深深地知道母亲的辛劳,母亲一个人在辛勤地耕种着四亩多农田。

教学与责任田,这是一对非常明显地矛盾,这种矛盾不仅在此时的中国农村中学非常普遍,也在中国农村绝大多数还是民办教师的小学里更为突出。但,不管怎样,教育要发展,学校的利益高于一切,洛江中学的领导者不得不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老师们也在思索着。

矛盾出现了,就应当使矛盾的双方达到对立的统一。赵校长、秦小恒及张会计不知商量了多少次,他们明白,要按计划进行劳动,就得深入细致地做老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得做好老师的思想工作。当与老师们商量时,有的老师提出两者兼顾的办法,即停几天课搞劳动,礼拜天照常放假。如果停4天课定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这也不是个好办法。几番研究,最后决定,调整课程,用1个礼拜天和以后的3个下午全校大劳动。在老师会上,赵校长做着动员工作:

“老师们,大家各自家里都有责任田,大都是‘半边户’,我也一样,恨不得时常帮老婆干一下农活,但我们千万不能因此而影响教学,孰轻孰重,我想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是国家教师,党和人民把洛江中学的教育重担交给了我们,难道我们能说,我家里有责任田,我要分出一部分时间去帮老婆种地?从另一方面讲,我们拿了国家的工资,就得给国家办事,就得好好地教书,我这个校长也只能管得了你们,不好照顾你们的老婆、家人,还得请各位原谅。希望大家以学校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统一行动,不要擅自离开岗位。现在,我想同大家商量一件事,那就是这个礼拜天学校进行全校劳动的事。当然,大家好不容易盼到了一个星期天,可以为家里农活做一些事,这也是完全应该的。但是,教学不能耽误,学校工作不能耽误,我想抽出大家的一个休息日在学校进行劳动,进一步修好操场和篮球场地,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赵校长说完,静静地望着十三位同志。这时,秦小恒望了望大家,说:

“我知道大家可能有难处,其实,赵校长和我也有难处,赵校长家里也有8亩多责任田,我母亲种了四亩地,也有农活要我帮忙,但是,这个星期天,赵校长不回家,我也不回家,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大家一阵议论后,张会计表态参加学校劳动。随着,何桐伟、左新华、左贵廷等老师也笑着表态,支持学校的这一行动。这时,文柏老师站起来笑着对大家说:

“我也支持学校的这一次行动,但我的确有一件为难事,那就是我们家与其他5家共有一条水牛,恰好这个星期天轮到我犁地,要是错过了这一天,也就会耽误农活。”

赵校长想想也是情况特殊,但还是说;

“你再考虑一下吧,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文柏老师考虑一会儿,说:

“不用再考虑了,我已经想好了,我把用牛的日期同别人换一换,等到下一个星期天再说,或者叫我老婆请别人帮忙。何况,其他的同志也和我一样,都是好几家共有一条牛呢,想必也有这种情况,他们只是没有说出而已。”

赵礼常老师没有作声,笑了笑,默认了。几个青年教师有说有笑,纷纷赞成星期天学校劳动。

赵校长接着说:

“你们几位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好比带兵打仗,思想政治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各位科任教师,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做好协调工作。”

星期天早上,天气晴朗,一丝风也没有。这是时近秋末的一天,一轮红日冒出地平线,冉冉升起,它慢慢越过学校东边村庄的树林,把和煦的光辉洒在洛江中学劳动的师生们身上。老师们挑着满箢大担泥土走在两人一抬的学生一旁。赵校长年事已高,仍挑着满满一担土,同秦小恒、彭振勇、蒋弯等青年教师一路小跑,扁担在肩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给了全体师生极大的鼓舞。何桐伟年纪较大,也和左新华、文柏、左贵廷、赵礼常等中年教师比着干,挑着重担竞走着。他有一条韧性的扁担,走起路来,扁担两头一起一伏,好似两个小麻雀在扁担两头跳舞。衬衫湿透了,贴在脊背上,映出酱色的肉背来。郑娟娟、杨柳英、李小芳三位女青年教师挑着担子,穿梭在学生中间,他们脸涨得通红,两边的鬓发贴在脸上,汗水从鬓发下滴着,碰着其他老师,嘴角带着微笑。张会计和后勤处的李远洋同志,也在操场上平整着地面,有说有笑的干着。……学生们有一个人挑的,也有两个人抬的,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在劳动大军中,也有学生的家长,他们理解学校的做法,毫无怨言,虽是代替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实际上是在为家乡的学校建设做着贡献。

下午4点多钟,劳动结束。今天的劳动很有成效,平整出了约4500平米的操场,篮球场也在其中。望着新修好的场地,师生们高兴地笑了。赵校长表扬了师生们爱学校爱劳动的精神后,宣布今晚休息,明天早上赶来上第一节课。

学生们都陆续回家后,左新华、何桐伟、左贵廷、赵礼常等老师匆忙步出校园,他们一边走一边说:

“我家里还有几亩棉梗要等着我到棉花地里去扯呢!”

“我的6亩田的稻谷草全摊在禾场旁的路上,今晚一定要把它堆起来,不然,一旦变天色,就会被雨淋湿的。”

“我今晚不能扯棉梗,我老婆晒了一禾场谷子,正等着我去收呢!”

“我也是啊!快走!”

看到老师们回家的匆忙情景,赵校长心潮澎湃,非常激动地对秦小恒说:

“老师们一定回家帮妻子做些什么了,他们实在辛苦,两头忙呢。……农村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合同制,使我们的半边户教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身为校长,同样有半边户的老婆在农田耕耘,却不能帮她一把。本周的一个礼拜天,牺牲了师生们的休息时间,被学校工作占去,我实在是对不起老师们,对不起老婆孩子啊!……但是,如果不这样,完全停课劳动,势必影响教学;如果不这样,经济上完全依赖“等、靠、要”,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学校建设不能拖呀。”

秦小恒陪着赵校长在操场上溜达着,落日的余辉映照着两人的脸,两人长长的身影在操场地面上平行的移动着。秦小恒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慨:

“新建的学校工作难度的确很大,学校建设有很大很多的空白,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矛盾,这些矛盾不仅有客观上的,还有主观上的。”

“你具体说说,哪些是主观上的,哪些是客观上的?”赵校长对他的这个看法很感兴趣。

“从客观上来说吧,当前农村生产责任制与半边户教师教学之间的矛盾,学校经济困难与急需发展建设的矛盾;从主观上来说吧,那就是老师们大脑中的先进思想与还没有暴露出来的落后思想的矛盾。”

“说得有道理,你继续说下去,比如……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赵校长对面前的年青教务主任的这番话很感兴趣。

“可能工作中的矛盾还不只这些,我读过**的《矛盾论》,内面有这样一句话——当诸种矛盾同时出现于某一事物时,应抓住主要矛盾,用解决主要矛盾来带动解决次要矛盾。”

“说得好啊,年青人,理论水平不错!”赵校长夸奖着,又问道,“你认为我校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认为当前的主要矛盾还不一定是‘物’即客观的问题,而是‘人’即主观的问题。”秦小恒说着,眼睛试探性地看着赵校长。

“我也是这么认为,无论多大的困难出现的时候,都是需要人去克服、去解决的,因此,人,应是第一重要的因素。只有把教师们的思想牢牢地统一起来,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大脑,人人都有以校为家、顾全大局、振兴洛江教育的崇高精神,才能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开创洛江中学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两人又谈了一些学校教学工作的情况,赵校长说:

“小恒,你也该回家看看你母亲了,她老人家也挺辛苦的。”

“那您……好吧,我去去就来。”

尊敬的读者,这是一部回忆性的小说,内容大部分是真实的生活画面,是我的亲知、亲历。真诚地感谢您的光临,本书得到您的支持,是我的荣幸。

——本书作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洛江河畔最新章节 | 洛江河畔全文阅读 | 洛江河畔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