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河畔 第48章 母亲的生日

作者 : 周书祥

()母亲的生日

秦小恒背着母亲去看病,在暮色中已经走出了校园。屋内,爱琳一边牵挂着婆婆的病情,一边在给小葵葵喂女乃。这时马志辉老师的妻子肖嫂过来串门了,说:

“你婆婆真是照业(造孽、痛苦啊)!从早上发烧头痛一直到晚上一整天才去看病,这学校真是太忙,老师们真是太苦,连他们的家属也连带着受苦!”

“是啊,我听说赵校长的母亲快要死了,赵校长也没有去守候着母亲,我们恒娃子也不能丢下学校工作去为他妈看病,我心里也疼!”爱琳叹息着说。

“你们恒娃子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从不为自己的事而影响工作,我们老马也是这样的人,一生勤勤恳恳,老实巴交,哎,这种人一辈子都不会发财。”

“发财!发什么财?只有发劈材!马志辉也和恒娃子一个样,像一个姆妈养的,都是些憨b!”爱琳同感地说。

“你那个弟弟陈永旺现在怎样了,他的确有些黄里黄昏,你不要见怪啊!”

“唉,提起他,我就不高兴,他现在想把那个姑娘(未婚同居女朋友)弄走,可那女的就是不愿走,还说要我弟弟赔赏青春损失费,真是不要脸!”

“那还不好说,叫你弟弟不要与他拿结婚证,看她怎么办?”肖嫂笑着说。

“这样一老拖着也不是个事,也影响永旺成个新家,他这么做了,李佳晶这一辈子是不会与永旺在一起了。”爱琳叹息着。

“李佳晶与陈永旺……只巴(可能)不会复婚了。”肖嫂也惋惜地说。

提起永旺,爱琳又记起他那天跟自己所说的一句话,“李佳晶8年前曾剪下自己的一双长辫子送给了秦小恒,姐要小心点,那双辫子可能还在小恒手中。”

肖嫂坐了一会儿走了,陈爱琳将葵葵放在摇篮里摇着,摇了好一会,才把婴儿摇得睡着了。她便在寝室里翻箱倒柜地寻找着那可有可无的发辫,寻了一个多钟头也没找到,浑身都流出了汗。她又到隔壁婆婆的住处寻找,也没有找到。她这才记起要做饭给丈夫和婆婆吃,连忙到寝室前面的低矮的小厨房做饭了。

这几日,秦小恒除了教学,就是同老师们一道做小工,忙碌在学校建房工地上。在瓦工师傅和老师们的努力下,在劳动的欢声笑语中,新建寝室的墙面不断升高,再过几日,就可上檩条了。

爱琳对婆婆格外照顾,几天后,秦母的病已好,又开始忙碌家务了。中午吃饭时,母亲对小恒和爱琳说:

“这些日子,小恒只记着学校的上课和建住房,可别忘了家里的几亩责任田,特别是三亩水稻田,要打农药灭虫,要扯稗草和其他杂草,还要灌水什么的。”

“是的,这也是现在很重要的事,不喷农药,稻虫子就会把稻苗吃光,不除杂草,稻苗长不出来。我又在月子中,小恒能不能抽出一个半天去打药水?”

“这事我也放在心中,可就是不好请假,况且,其他老师也和我一样,都是顾了这头丢那头,责任田产量都不高。”秦小恒无可奈何地说。

“照你这么说,那几亩水稻田只有望天收(没人管,任其自然收多收少)?”

“明天不是星期天吗?”母亲问。

“是的,但学校老师不放假,全体老师做小工,赵校长都带头了,我们还能请假?又不是什么特殊情况。”小恒望着爱琳说。

“这样吧,我这把老骨头还行,明天我去扯草喷农药!”母亲坚定地说。

“妈,这可不行,装满药水的药箱有50几斤,在水田里背在背上你走不动的,你要是倒在水田里怎么办?”儿子担心并劝阻地说。

“你妈小时候跟着你外公什么活都学着干过,犁地,耙地,栽秧割谷捆稻子等农活样样都会,你呀,干农活不如妈呢。比如,咱那几亩水稻田,不是妈替你犁地,你还扶不稳犁呢。”母亲笑着说。

“不管怎么样,妈千万不要太累了,宁可少收几百斤谷子,也不能把妈累坏了。”小恒关心地说。

“你是主任,你就办好学校的事吧,向赵校长学习,把工作搞好。”母亲微笑着说。

母亲是个知足常乐的人,她心里以儿子为骄傲,她认为儿子是一个国家教师,每个月能拿国家工资,这是稳稳当当的收入,不比农民,遇到天灾就减收或没收。因此,她从不与其他高收入者或者暴发户攀比,她满足于这儿孙满堂、平平安安的生活现状,她总是支持儿子的工作,高高兴兴地替儿子做着农活。

翌日,当儿子同老师们一道参加学校建校劳动时,这位年近六旬的老母,头戴旧草帽,背着喷雾器,在炎热的稻田里喷着农药。母亲的双脚深陷在稻田的软泥中,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着脚步,齐胸深的稻苗在母亲的腋下擦过,她左手摇动着压杆,右手中的喷杆在身体两边不断地摆来摆去,药液均匀地喷在稻苗上。稻秧的叶尖像针一样不时地扎着母亲的手腕,母亲感觉到手腕的疼与痒,但毫不理会这劳动中正常的刺疼和刺痒。突然,她右脚陷入了深深地牛脚窝(牛犁地时踩出的深窝),一个趔趄,倒在稻秧田里,背上的药箱重重地压在她的身上。她哼了一声,急忙松开握着喷杆的右手,双手按住软泥,慢慢地爬起来,又继续喷药了。

当太阳喷着火焰,将要爬上蓝天的顶空时,母亲已艰难地喷完了农药。她站在田埂上,望着留满自己脚印的稻田,望着随风起伏的稻秧,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想起了儿子,儿子一定在学校的建房工地上劳动着,她又满意地笑了,她为帮助了儿子,帮助了学校而高兴着。

学校里,建房工地上的师傅和老师们进入了短暂的午休,秦小恒连忙向校外跑去,跑过洛江街道,在洛江河堤上迎面碰见了背着喷雾器的母亲。旧草帽下,母亲虽一脸倦容,但还是带着微笑,在儿子面前,她显露出一种安然的神态。儿子望着母亲,见她胸部以下全部湿透,青色的单衣紧紧地贴在母亲的肚子上、腿上,还有一些没洗净的泥土糊在裤子上,一双旧拖鞋套在母亲沾满灰沙的脚上。秦小恒伤心极了,他感到自责,感到惭愧,觉得无颜面对母亲,他眼里噙着泪说:

“妈,这种活本不应该让您做的,儿子对不起您!”他一边说,一边卸下母亲背上的喷雾器,背在自己身上。

“别这样说,前些年,在那大集体生产的时候,我们每一个社员都是爬不动的也要爬,滚不动的也要滚,比起那些日子,我们现在轻松多了。”母亲说。

“那是前几年的事了,现在应该让您享福,可您……”儿子说。

“我呀,现在就是在享福,在家看到小葵葵那笑脸,我高兴死了。”

显然,这位慈善的母亲,对生活从没有奢侈的要求,在家有儿媳相伴,喜笑颜开,抱抱孙女,就是她的幸福。甚至能为儿子分担农活,让儿子安心学校的工作,也是她的幸福。

母子两人走到洛江街道中段,听见前面传来洋鼓洋号声和锁啦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也夹在其中。一会儿,只见前面人群熙熙攘攘,锁啦开道,旌旗猎猎,擎着旗子的全是穿红着绿的少年儿童,排成两行。旗队后面,四个身穿绿绸缎衣,腰缠红布带的壮汉抬着一顶花轿,花轿上部如亭子般,四根彩柱撑着的轿顶雕龙画凤,四角向上翻卷,顶尖一簇红缨映日生辉。轿子上一老妪头戴凤冠帽,身着锦衣,双手扶着椅栏,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地坐在彩椅上,俨然一副中国古代贵妇人的模样。花轿左右侧和后面是一些倩装的男女,手持鲜花,簇拥着这一老妪。再后面则是鼓乐队,乐声阵阵,不绝入耳。乐队演奏着《好人一生平安》、《祝你生日快乐》等曲子。鞭炮声、鼓乐声、靓男艳女们的欢笑声组成一曲特殊的交响乐,沿街播放,好不热闹。

秦小恒和母亲被这游街的队伍挤到了街道边缘,母子俩立在一户门口,耳旁传来看热闹的人们的品评声。从这品评声中,秦小恒终于弄清了这一热闹现象的解说:此老妪的丈夫在中年时曾受到戴高帽游街甚至批斗之待遇,后染病而故。文革期间,老妪的几个儿子也曾受到阶级斗争的冲击,吃苦不少。改革开放以后,这家人靠经商、五金修理等发家致富,成了洛江河畔远近闻名的富豪。这次抬母游街,是借母亲70大寿之际,表示一家人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彻底翻身,与其父亲几十年前的屈辱游街形成鲜明对照。

秦小恒看着半身泥水的母亲,再也无颜观看那抬母游街的壮观场面,她惭愧地对母亲说:

“妈,我……我对不起您!”

“你——有什么对不起妈?”母亲疑惑地问儿子。

这时,小学的吴老师路过这里,也在看热闹,秦小恒见到他,连忙打着招呼:

“吴老师,你也在看。”

“秦主任,你好!秦妈妈,你好!我在供销社李佳晶那里刚好买了牙膏出来,碰见了这场面。”吴老师一边说,一边憨厚地笑着,脸上焕出红光。

“吴老师,看着这场面,我……我无地自容,我的母亲……她……还为我下水田劳动……”秦小恒语气越说越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秦主任,千万不要这么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你是大学毕业,国家教师,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桃李遍天下,仅就这些,我认为你不比这游街的差!”吴老师说完,又是憨厚地一笑。

秦小恒知道吴老师是选择褒奖的词儿来安慰自己,他内心里并不一定这样认为,他对吴老师苦笑了一下,说:

“吴老师,咱们都是教书匠,有一句话,你应该很清楚——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清贫,我既然走了这条路,也就没打算发财。”

“秦老师,我们人穷志不穷,我们精神上知识上应该是富有的。我不稀罕,不羡慕这些,我只希望我们的孩子好好读书,将来用知识改变贫穷。”

“吴老师,我和你一样心情,不稀罕,不羡慕这些,你放心,我一定好好教育你的儿子吴献宇这些孩子们,让他们将来都有所作为。”秦小恒坚定地说。

离开吴老师,秦小恒牵着母亲,回到学校。爱琳已经把饭菜端上小桌子了,等候母亲和丈夫回来。爱琳坐在桌旁,一边给葵葵喂女乃,一边对吃饭的母亲说:

“妈,今天下午你就不下田了,我明天就满月,我后天去田里扯草。”

“这几天,你好好照顾我的孙儿,不用你下地。”母亲笑着说,但语气坚定。

“妈,你不要再下地了,天气炎热,万一倒在田里怎么办?”小恒担心地说。

“你们放心,我这把老骨头不会有什么事的。小恒把学校的事做好,爱琳把我的小葵葵照顾好。你们能够这样,妈就高兴。”母亲笑眯眯地说。

下午,秦小恒又到建房工地同老师们一道做小工了。秦母又偷偷地去了农田,在水田里扯杂草。这位勤劳的老母亲,忍受着炎热,为了支持儿子的教育工作,一直勇敢地承担着半边户教师的劳动重担。她任劳任怨,无怨无悔,默默地在农田里耕耘。

太阳落土了,秦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学校,简单地擦洗了一下,换了衣,没吃饭就躺在床上了。秦小恒从建校工地上回到宿舍,问爱琳道:

“妈呢,她吃饭没有?”

“妈……躺在床上,还没吃饭?可能是太累了。”爱琳抱着女儿葵葵说。

秦小恒连忙来到隔壁母亲的床边,问候母亲:

“妈,您这是……”

“妈扯了一下午的草,有些累,睡一下再吃饭。”母亲躺在床上,忽而问儿媳二人说:

“今天是阴历(农历)什么日子?”

秦小恒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日历说:

“妈,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一。”

“唉,是五月初一,你们记得妈的生日吗?”母亲微笑着说。

这时,秦小恒心中一愣,脸上现出痛悔的神色,今天是妈的生日啊!我怎么忘记啦!他又想到人家的母亲在生日里抬着游街,我的母亲在生日里却在炎热的地里劳动,对比之下,我是多么的不孝呀!想到这儿,他走到母亲床边,双膝跪下,泣着泪说:

“妈,儿子不孝,儿子不富,儿子忘记了你的生日,儿子对不起你!”

“妈,我也忘记了,你……你原谅这一次吧,以后我一定记住!”爱琳抱着葵葵也惭愧地说。

善良的母亲并没有责怪儿子儿媳,为安慰他们,她撒了一个谎:

“其实啊,妈也忘记了自己的生日,是刚才……刚才突然问起的。儿啊,学校工作辛苦,你也累了,儿啊,你不富也不穷,今天中午吴老师说你什么,大学毕业,学……什么五车,才……什么八斗,行行出状元,你不比那游街的差!”

“妈,你真好,你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小恒流着泪,继续跪在母亲床边。

母亲从床上爬起来,双手拉起儿子,坚定地说:

“儿子,不要同他们攀比,天底下当老师的都是人,人家穷得起,咱们也穷得起,人穷志不穷!你有这个固定饭碗就不错了!”

这位慈善的母亲,当生日来临,没有吭露一声,而是一如既往地为儿子分担着农活;当生日快要过去,丝毫没有责怪儿子儿媳,反而还安慰他们,勉励他们。她的精神是多么崇高,她的心胸是多么宽广,她的情操是多么高尚,她的人格是多么伟大。

秦小恒为有这个伟大的母亲而感到骄傲。

尊敬的读者,这是一部回忆性的小说,内容大部分是真实的生活画面,是我的亲知、亲历。真诚地感谢您的光临,本书得到您的支持,是我的荣幸。

——本书作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洛江河畔最新章节 | 洛江河畔全文阅读 | 洛江河畔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