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平时不是个个自称国家忠臣栋梁吗?你,你,你”开华帝随手指点出几个人,“你们也是才高八斗的大儒,紧关要节的时候难道都拿不出个主意来吗?那朕要你们何用?”
孟明远心里暗爽地看着新帝喷那些文臣。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臣以为当立即派兵马驰援边关。”
“臣以为当务之急陛下应旨颁天下,晓谕天下百姓,为国抗敌。”
“……”
孟明远一心二用,一边竖着耳朵听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说对策,一边继续在自己的笏板上比划。
热闹围观归围观,正事也不能不干,
威国公偷偷捅捅跪在自己身边的镇国公,往一个方向斜了斜。
镇国公顺着老伙计的目光看过去,就看到孟丞相正低头跟他自己手里的笏板较劲儿。
两个老国公对视一眼,不由会心一笑。
坑了满朝文武一把,丞相也没真就撂挑子不干,估计等他热闹看够了,也就心平气和了。
朝堂议政说白了有时候就跟菜市场买菜一样乱糟糟的,这是孟明远很多时候的心里感慨。
什么文臣武将了,激动起来在朝堂上打骂起来的历史也不是没有,唯一可惜的是他在大庆朝当官的这些年还没碰到,其实他真挺好奇的。
开华帝听着百官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一边蹙着眉头打量殿上众人的表情,然后——他就发现了他们大庆朝的丞相大人抱着笏板站得玉树临风一般地在那边儿看热闹!
“孟明远——”开华帝这气儿就不打一处来啊,心想:你把朝堂的水搅得一团混,你自己搁旁边看戏看得热闹啊,你还能有点儿大局观不?你好歹现在是处在宰辅的位置啊。
看戏看得正热闹的孟丞相呆了一下,马上反应,“臣在。”赶紧地麻溜跪下了,鹤立鸡群不好,还是跪着大众点儿。
“你在旁边看半天,有什么心得体会?”开华帝阴恻恻地问。
孟明远道:“回圣上,臣就觉得两只耳朵有几百只鸭子在叫,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心得体会。”
“……”
这混蛋丞相,这不骂人吗?
百官顿时就有统一意见了。
武将们说话少,所以大多数都低头在心里偷乐。
相爷这毒舌,是真服了!
有毛的心得体会啊,丫一帮大臣鸡一嘴鸭一嘴的说半天大多是车辘轱话来回讲啊,就是派兵啊,抽丁啊,增加税赋扩充国库增加军晌了……最后,实质性的建议根本没几个,有的也只是很让人淡疼的。
你妹的,竟然还有提议和亲的,先安抚周边小国的。
一帮大老爷们,有事的时候不说热血拼杀,竟想着拿女性去牺牲啊。
开华帝刀子一样的目光甩给丞相大人。
孟相爷很识时务地低头,老实地道:“别的臣不好说,可用公主和亲之议,臣不赞同。我大庆朝是无男儿了吗?竟然需要用女儿去牺牲,这让臣突然想到曾经在某本野史上看到的一首诗。”
“何诗?”开华帝不由动问。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百官再次默然。
这诗会是丞相从书上看来的,恐怕就是丞相自己临时做出来嘲讽他们的,他们这些人中不缺饱读诗书之辈,这样的亡国悼亡诗,若有流传他们岂会不知?
开华帝略微沉默之后,慢慢开口道:“这诗甚好。”拿他们皇家的女儿去牺牲,即使万般无奈也是种耻辱。可若不同意,又会被百官抨击不顾大局,丞相这样将巴掌狠狠煽到他们脸上的行为,其实开华帝是真心很爽快的,只不过不好表现出来罢了。
“若不先安抚边远小国,若战事一起,他们与外敌联合,我们岂非月复背受敌?”某大臣振振有词。
“既是小国何不干脆灭了他们?”孟明远的话十分凌厉。
“那样岂非又要耗损人力物力与精力,在我们与突厥这样的强敌开战时,实非明智之举。”
“突厥非一时能解决,但小国则不同,拼着自损八百,也要先把小麻烦先掐灭在萌芽阶段,然后再跟强敌死磕到底,没有了拉后腿的,到时候就看双方谁更能拖得起了,我朝占据中原肥沃之地,与突厥所占荒芜之地不同,我们耗得起。”
“我朝立国未久,虽与民休养生息,然人口仍未有太大增长,若用兵过甚,兵力如何补充?”另一大臣开口。
“我们有这样的忧患,难道敌人便没有吗?既然起点是一样的,何用惧他?”
“加征税赋总可以了吧?”某大臣突然很没自信。
孟明远看过去,淡淡地道:“既知我朝立国未久,百姓生活仍是艰难,此时加赋无易杀鸡取卵,李大人是觉得外御强敌不爽快,还想要民乱频起不成?”
靠!
丞相果断还是保持他那该死的沉默好了,合着他们说出来的他就都能给面无表情地否决了啊,既然他要否决,还非拽着让他们提方法干嘛?
吃饱了撑着了吗?
“黄门官,纸笔伺候。”孟明远觉得热闹看得差不多了,可以心情愉快地工作了。
开华帝朝黄门官点头,慢慢在龙椅中坐下。
“圣上,臣有几点谏言,若圣上与百官觉得合用,便写了下来,张榜公示天下,若不合用,咱们就继续讨论研究好了。”
“都平身吧。”
“谢圣上。”
百官终于能站着了,心里不由都吁了口气。
孟明远站起身后,便抱着他的笏板,站出朝班,道:“士农工商等级森严,但商人手中有钱,然国不可强夺。商人不可入仕,此值国难当头之际,圣上若肯允诺捐钱过万贯者家中一人入科考,那么我想军费之事无忧。”
开华帝扫了百官一圈,见无人异议,遂道:“可。”
黄门官奋笔疾书。
“大户人家有豢养的奴隶,允他们入贱藉,从此月兑离奴藉,奋勇杀敌者可入军藉,功大者可月兑藉为平民。富贵人家仆从从军者,月兑奴藉,若有军功原家主可分其三四。”
百官有些人心中就开始打鼓了,这种方法征来的兵哪个不得拼了命地去挣军功啊,那简直就嗷嗷叫着就朝敌人扑过去了。丞相这人还很够意思地给原家主留了足够的实惠,真是会做人呐。
当然无异议。
“可。”
“百姓捐粮可抵赋税,军衣可抵赋税,刀枪剑戟凡与军需挂钩着均可抵赋税。百姓开荒者,田地归己,赋税减半,五年为期,五年后恢复正常。”
“可。”开华帝已经不用去看百官了,这个直接就答应了。
百官根本也不会有异议,根本没有损害他们丝毫利益,异议个屁。
纷争都是与利益有关的,无利益关系,也就争不起来。
开华帝看着丞相大人。
百官也看着丞相大人。
丞相大人垂眉搭眼,若无其事地一躬身,“臣没招儿了,圣上还是让百官继续讨论研究吧。”
他们不信!
可,丞相不说了,他们也不能撬开他的嘴逼他说,老实说这几个已经很能应付眼下的事情了。
兵源有了,军费有了,杀敌动力有了,现在就差开过去跟敌人死磕了。
打仗嘛,无非就是拼人,拼国力,拼杀气。
丞相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果断凶残无比。
仍在殿上一角信使真是大开了眼界,终于觉得殿上这个紫袍翩翩的美少年和传闻中的那个似乎无所不能的相爷对上号了。
“两位国公爷把能用的将领名单写一份给本相吧。”
“该当的。”
殿外突然又有一内侍匆匆走入,在御座前下跪。
“启禀圣上,城外叛军大营开始大乱。”
众人的目光刷地就看向了淡定的丞相。
这个时候放话给南王叛军,简直就是从心理上彻底瓦解叛军的斗志啊。
“圣上可以派人去收编叛军了,然后直接开赴边关,只要他们奋勇杀敌,叛乱之事圣上不妨一笑置之吧。毕竟,军士只是跟从,他们本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
开华帝爽快点头,“可。”
“臣替那些兵士谢圣上隆恩,圣上睿智,实乃我朝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福。”
丞相您这时候都忘拍皇帝马屁啊,真有你的!
时刻抱紧老板的大腿,这是混职场的不二法则啊,你们懂个屁!
黄门官将草诏写好,递上去。
开华帝看过,道:“丞相拟旨,即刻颁布全国。”
“诺。”
“搬桌案,笔墨伺候丞相。”
“是。”
内侍们搬来小案,铺好黄旨,磨好墨汁,伺候丞相拟旨。
孟明远那一笔字行云流水地写出来,让人看得就是一种享受,更兼写字的人也是玉面朱唇,真像一幅画。
可惜,画里的如玉公子,实在太过凶残了!
百官这时候回过味儿来了,合着刚才丞相大人就是耍他们玩啊,他早就成竹在胸,还非得等他们出了主意再狠狠拍死。这都是什么心态啊?太聪明的人思维难道都这么地难以预测和诡异吗?
拟好圣旨,孟明远重新抱起他的笏板,再次站出朝班,“圣上,所谓兵贵神速,让援兵只带几日干粮轻装简行,粮草辎重随后跟上。”
“可。”
开华帝看看殿上众臣,心里叹了口气,一帮只有自己私利的人,想办法时总是会束手束脚放不开,也就只有像丞相这样的纯臣才能无所顾忌地为国谋划,难得是他还兼顾了权贵的利益,让自己的方案不会遭人推翻。
“若无他事,今日便退朝吧。”
百官无话。
“退朝。”内侍唱和一声,皇帝走人,百官之后也散班。
孟明远朝信使招招手,示意他跟他们一道走,有些具体情况他还得再问问。
“相爷且慢。”
孟明远有些讶异地回头,“几位将军有事?”
不怪他奇怪,平时喊他的都是文臣,今天换风水了啊,居然一水的武将。
“咱们在京城呆得久了,也想到外面走动走动。”某位直性子的武将上来就是大白话。
孟明远便微微地笑了,“京畿之地非无寻常,若无人接手,几位将军不好离开的。”
“这事对相爷来说想必不是难事。”
“难倒是不难,不过呢,本相正好有事也想跟几位将军聊聊,索性便一起往御史台去吧。”
“正合心意。”
“请。”
“相爷先请。”
孟明远也就不跟他们客气了,本来嘛,他在官职上是比他们大的,虽然他们年龄阅历都大过他。
可惜,官大一级压死人,不是年龄阅历大了就压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