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初唐 第四十章功劳减小 李宽入礼部

作者 : 笑笑在唱歌

诸臣这几天上朝,都祝贺楚王,统帅有方,远程指挥都能取得胜利,最绝的是包围溯方时,李宽预言颉利定会从后偷袭,当时派去溯方的兵力还没到齐,兵部紧张急了,李宽又拿出突厥这几年的气候记录,通知前线,马上有大雪,注意保暖,颉利只会是小股人马,不足畏惧。

结果颉利可汗来援师都,时逢大雪降落,羊马冻死。柴绍迎战,击破其众,随即进驻城下。这下连李世民都坐不住,还会预知天象,还是人不?李宽把突厥的气候记载,拿给诸臣一看,立马明白,往年这时溯方都会降雪的,楚王只是凭经验猜的,不过这份细心劲,还真没几个人有。

诸臣等着老李给楚王封赏,一起去楚王府乐呵下,不过老李一直没发话,诸臣估计是等柴绍他们回来,一起封赏,提前向楚王祝贺了。

这rì,柴绍他们班师回朝,李世民在早朝上大加赞赏此次出征结果,柴绍几人忙推托,功劳最大的是楚王,自己等人惭愧,李世民也没搭话,晚上在麟德殿摆宴庆贺,诸臣见老李没有封赏,估计情况有变,也没上前为楚王请赏,看看再说。几个跟随李世民多年的老臣,也不知老李在想啥?

等晚上宴席散去,老李将几位谋士留住,开始商讨此次封赏处理,和李宽走的进的几位,很高兴,准备为李宽说说好话,得点实惠,能往上进进,没等几人开口,李世民先道,“此次出征柴绍功劳不小,转左卫大将军,出为华州刺史,怎么样?”

几人一听,封赏蛮重的,刺史相当于今天的省长,虽然没有实权,作为宗室皇族来讲是个肥差,杜如晦还等着老李给李宽封赏,“别的将士,卓军情依次晋级,赏银即可。”说完,李世民就让几位大臣离开,几人对视看看,房玄龄问道“陛下,那楚王怎么赏赐?”

李世民朗声讲到“此次,楚王就不赏了”

怎么会,魏征看不过去,进言“陛下,有功不赏,会让人觉得不公,何况陛下一向赏罚分明,这次为何不封赏楚王?”李世民面对魏征的质疑,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讲起不相干的事,

“我近来见到隋代的旧臣遗老,他们都称赞高颎是做宰相的人才,于是我就去翻阅他的本传。此人真可说是公平正直,能识大体,治国方面尤其突出。

隋室的安危,跟他的生死关系密切。可惜遇到隋炀帝这样的无道昏君,却被冤枉诛杀了。我何尝不想见到这样的人呢?就连读书时也时常放下书来对他钦仰、叹息。

再者,汉、魏以来,诸葛亮做丞相,也非常公平正直,他曾经上表把廖立、李严罢官放逐到南中,后来廖立听到诸葛亮逝世,哭着说:‘我们大概要亡国了!’

李严听到诸葛亮逝世,也发病而死。所以陈寿称:‘诸葛亮执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国家,在当时做了不少有益于国家的事,虽是仇人,该赏的也必须奖赏,对违犯法纪玩忽职守的人,虽是最亲近的人也必须惩罚。

’你们难道不仰慕学习他们吗?我如今常仰慕前代那些贤德的帝王,你们也可仰慕那些贤德的宰相,如果能这样做,那么荣耀的名声和高贵的地位,就可以长久保持了。”

几人一听,怎么李世民讲公正,好像楚王没封赏,好像还要受罚?李世民这话严重了,房玄龄忙道:“臣听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公平正直,所以《尚书》说:‘不结党营私,王道就浩浩荡荡,不结党营私,王道就平平坦坦。

’此外,孔子还说:‘举用正直的人而废弃邪恶的人,百姓就心服归顺。’如今圣上推崇的治国原则,确实体现了政教的根本,极尽至公的要义,可以用来囊括宇内,教化天下。”

李世民点点头,说:“这正是我所想的,但我怎能只对你们说说而不去实行呢?所以,楚王没有赏赐了,这次远程指挥,怎么可以凭他猜测就做出指令,万一溯方不降雪,我大唐几万将士,就白白死在颉利手上?”

好牵强说的,虽然当时援兵未到,最好的做法是散兵待发,防止颉利偷袭,不应围困溯方,但是结果不是赢了,当年陛下带兵比之更险,这伙揪着楚王什么意思?父子不和?

几人根本想不到李世民是害怕,要是赏赐李宽,定会是军中职位,加上李宽军事头脑不凡,掌兵权是迟早的事,现在不妨什么时候防?

李世民解释了不封赏李宽的原因,想想对几人说“朕不拿你们当外人,想缓和楚王关系,但又怕当年在秦王府下人不周到伤了他,诸位怎么看?”

几位谋士一听李世民的话,内心激动极了,他们早就想让这对父子和好,就是没见李世民讲什么,要知道这里的几人当年都参与过玄武门之变,知晓当初李世民用李宽代替太子一事。

几人明白,楚王虽然不讲,但心结已经结下,看他对李世民毕恭毕敬的样子,眼里没一丝敬畏,诸臣都知晓楚王与李世民都是面子工程,里子早裂开了。这也是诸臣很少与楚王府打交道的原因,只有一些武将和李世民的心月复与李宽走得较近。

现在李世民能主动讲起,看来大唐兴盛不远了,这君臣一心,还有什么过不去,几人赶紧帮着李世民出谋划策,李世民越听越气,想不到自己身边的谋士对李宽印象这么好,就是要言和,怎么可能是老子对儿子笑。

何况自己就没想重用他,现在中原一统,再把突厥灭了,大唐还会不盛,李宽靠边站吧,杀他来不及了,要是露出马脚,得不偿失,还是早点打发他去封地,眼不见为静,李世民动了让李宽离去的念头。

几位谋士谈的热火朝天,李世民神游天外,杜如晦对李世民施礼说道“陛下,我们几个讨论下,现今最主要是让楚王懂礼。”李世民来了兴趣,懂礼?自己的谋士思想跳跃很大,自己都跟不上了。

杜如晦见李世民疑惑,没吱声,高士廉作为李世民的舅舅不顾忌,直接说“这李宽才学不凡,越是有才越是有股傲气,虽然现在不显,以后终会表现出来,我们讨论下趁现在他还小,重学礼数,真正做到忠义仁勇信,礼义廉耻孝,这样才好?”

李世民一听,你们这是把他往哪培养?自己虽说是太子,也没达到这几点,要是有这样的完人,天下还有我吗,李世民心里暗暗咬牙,还得和气的问高士廉

“舅舅,这样最好,但是楚王现今9岁,已经上朝为官,怎么可能到国子监重新学习,再说就承乾几个也早早离开国子监,帮着处理些政务,你们怎么让李宽学?”

高士廉这次没客气,他这次和李宽处过一段时间,认识到小家伙不简单,就是对李世民没感冒,这很不好,“要是当初在秦王府,你多关心点,派个大儒能这样?”李世民不言语,没大儒教授,自己在秦王府里书房模索都成这样,要是在教导教导,还不翻天了?

李世民对李宽才学很有疑惑,重点彻查下,才知道当初在秦王府,李宽木木呆呆的,自己翻看弘文馆的书籍,自己收罗来的前朝大学士有时教授他点知识,想不到暗地学了这么多。李宽还不知道李世民对他显露出的学识已经暗地查过,还好前个李宽,为李世民留下个解释,要不李宽早被架到火堆烤了。

“我们商议过了,下午就让李宽到礼部找虞世南,让他教导教导,先这样吧”李世民一听,让李宽到礼部,这……

“舅舅,你看这次不给李宽赏赐,估计朝臣不依,要不给李宽把职位进进?”

几人一愣,李世民刚才还斩钉截铁的不让楚王封赏,怎么立马变了?“你看,现在李宽还小,要把他板正,一次下狠药,户部要不就别去了,直接进礼部,借调兵部要是将领都学他,靠猜测打仗,这天下还守得住?”

几位谋士其实也不赞同这种不靠谱的猜测,想想要是楚王真和李世民缓和了,那益处可不是一点点,杜如晦一听,不让李宽进户部,没意见来兵部啊,再听听李世民的话,还是到礼部走走,过些rì子请旨调过来。

李世民见大伙松动,心放下,把你放到礼部,看你还怎么立功,没大事,礼部就休息休息,至于李世民yīn暗的想法,没个人知晓,还是父子情深。

商讨后,第二rì早朝,李世民当众宣布此次出征梁师都各个将领的赏赐,到了李宽,诸臣来了jīng神,看看老李对楚王的赏赐,就能知道自家该怎么和楚王府交往,

“此次出征,楚王李宽,虽然凭着经验猜测回,但是结果还是胜了,今进李宽礼部侍郎,正四品,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黄金白银嘛,举国艰难,rì后补上。”

诸臣纳闷了,这是赏还不是,楚王官职进了一阶,别的没有,礼部没到大事、科举就是闲地方,明升暗降,又不像,还是在看看吧。

李宽对官职没讲究,知道自己又升一阶,没在意,从户部到礼部,一样嘛,就像自己开始在经济学院调到人文学院一样,挪个地继续为大唐添砖瓦。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风云初唐最新章节 | 风云初唐全文阅读 | 风云初唐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