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白雾 序言

作者 : 任勤

()我们这一代人有着较多的人生经历。十五、六岁的少年,尚未离开校园便遭遇了“文化大革命”,从此便被卷进动荡的社会中,过着动荡的生活:“红卫兵运动”、“革命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农兵上大学”。所有的这些,无论是从词语概念上,还是从实质内容上,都是古今中外所绝无仅有的。由于经历了这些便自以为有了“经历”、有了“坎坷”。因此,年轻时便萌生了一个愿望:写一些东西,记录下“我”和我们这一代人的多彩生活。但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由于琐事缠身,一直未能静下心来了却这个心愿。

几年以前,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在单位里成了拿着足额工资却做着较少工作的“元老族”。闲暇时考虑起退休后的生活,再次萌生了写作的愿望。

上个世纪中叶,许多革命前辈都写过回忆录,自己小时候就看过《红旗飘飘》、《在烈火中永生》.;等。那些写回忆录的前辈们有着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这样改天换地、震惊世界的经历。这些经历本身就带着悲壮和传奇的色彩,一旦把这

经历变成文字,便会燃起青年人阅读的热情,并在阅读中被革命前辈们用血与火筑就的人生所感动,进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是陌生的,但他们对于父辈的经历似乎并没有去了解和体验的愿望。我曾思考过原因,得到的是或然性的答案: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是“悲”而不“壮”、“传”而不“奇”、“曲折”而不“复杂”、“多彩”而并无“光华”。单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则更是风轻云淡、平庸恬静。这样的经历显然不会被现在的年轻人所看重,也不会引起他们的好奇。所以,我也没有资格去写什么《自传》和《回忆录》之类的东西。但这样的思考并没有消减我写作的念头。

转眼到了退休的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平添了几缕怀旧之情。喜欢回忆过去的岁月、思念少年时的伙伴,由此又增强了写作的念头。但不是为出版、不是为传世、也不是为后辈青年所捧读,而只是为了却一个心愿、为自己的回忆和幻想、为晚年的精神生活增添一些内容、更是为记录下我们那个时代的生活。

由于不敢妄写《自传》和《回忆录》便只能写小说了。小说中所写的内容,虽然不会象《自传》和《回忆录》之类体裁所记载的内容那样具有完全的、细节上的真实性,但反映某一时代、某一社会群体生活的小说,实质上就是这一时代、这一社会、这一群体的经过加工、剪辑和润色了的《传记》。

在写作中,我采用了作家们通常采用的移花接木的手法。将若干个伙伴的闪光点攒接到一起,便塑成了一个头上笼罩着光环的人物;将当年所耳闻目睹的,真实生过的事情移植到了某个伙伴的身上,这个人便有了很多故事。这便使自己当年置身其中的这个群体有了更多的“悲壮”、更多的“传奇”和更多的“华彩”,以感动自己,并期待感动他人。

一位哲人说过:如果人能从八十岁往回活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在写作中我便又经历了一次人生;在构思中、在回忆中、甚至在睡梦中我又回到了少年时代,重演着几十年前的生活——当然是经过了剪辑的、更为理想、更为浪漫的生活。同时享受到了人生的幸福和**满足的快感。即便是从回忆和睡梦中醒悟过来,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仍然在较长的时间里品味着这半真实半虚幻的人生。

当然在写作中也在回收着人生的烦恼和苦难,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愉快和幸福。青少年时代所经历的坎坷和许多在当时看来难以承受的痛苦,在今天看来都是最值得回味、最令人留恋、最使人感到骄傲的东西。我由此感悟到:如果没有痛苦和磨难,那么人生就会显得苍白而无味,如同一盘没有添加任何作料的烤肉,令人腻烦。

如今,小说已经完稿了。它的命运虽然还不得而知,我却仍然沉浸在其中的人物和情节中,久久品味着多舛的人生。

2o12、3、21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红云白雾最新章节 | 红云白雾全文阅读 | 红云白雾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