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王杨率领无限恐怖队夺得洛克公园EBC的冠军成为当年继湖人队夺得总冠军以来篮球界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尤其是王杨的身份还是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接触街球刚刚几个月的时间,如今居然贵为洛克公园的MVP,这是本届EBC开始之前任何人都料想不到的。当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所有的美国媒体几乎不约而同的把这件事当成了本年度体育界最大的新闻来播报。
美联社体育版头条:“纽约之子耻辱xìng退场,少年王者称霸街头,洛克之王首现黄sè面孔。”
《体育画报》的封面上,是王杨和阿尔斯通同举双手的照片,配发的文字则是“皇帝的传承”。
《纽约时报》对王杨的夺冠评价非常高,认为这又是一个美国梦的证明。这篇文章认为纽约是一个神奇的城市,在这里,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对此,文章列举了无限恐怖队成员的背景作为说明,王杨是一个在中国没有希望的高考失利者,乔伊等黑人则是没有学历也没有工作的街头混混,但是他们都在纽约取得了成功,恰恰说明纽约是给那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提供的最好舞台。只要你拼命努力,纽约就会给你提供一飞冲天的机会。
《纽约每rì新闻》将王杨的夺冠评为2000年最振奋人心的热血故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成长为能够和Skiptomylou、黑寡妇、骨头收集者并驾齐驱的街球巨星,充分说明了梦想的重要xìng。坚持梦想,就有实现梦想的可能。
EBC的官方网站上用特大号的标题写着:“那些整天抱着亚裔不能征战洛克公园的人可以闭嘴了。”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更加夸张,竟然把王杨和上帝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谁是王杨?他改变世界只花了七天时间,而上帝创造时间也花了七天时间。”
“这是一个现代的丑小鸭的故事,但是在这个孩子没有化身为白天鹅之前,没有一个人看好他。他身材矮小,体型单薄,跑得不快,跳的不高,对抗不行,他开始接触篮球只有两年时间,他开始接触街球只有三个月时间,他甚至连基督徒也不是,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似乎都没有让上帝钟情的理由。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孩子,仅仅用了七天时间就完成了奇迹般的蜕变,在以强悍、激烈、凶狠著称的世界街球中心,他用自己的方式笑到了最后,其经历的传奇程度,仅次于上帝创造世界。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上去没有丝毫竞争力的孩子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对王杨而言,如果达尔文优胜劣汰的物种竞争法则是错误的,那么上帝的存在就是正确的。”
而真正让篮球迷们刮目相看的则是几名NBA大佬的评价:
“不惜一切赢得比赛并不总是最重要的事,每个人都应该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你必须让周围的人也有所提高,伟大的球员都是这样做的。让整支球队都运转起来,这就是控卫的职责。在这方面,没有人比王杨做的更棒。这场胜利,他当之无愧。”基德的评价语重心长,同时又饱含着激赏。
“这绝对是近十年来最激动人心的一场对决。有那么一会儿,我几乎以为自己来到了NBA总决赛的现场。但是给我最大震撼的,则是阿尔斯通和王杨之间的尊重和认同,他让我看到了洛克公园的另一面,友谊,信任,温情。”艾弗森这样评价的时候,神sè无比郑重。
“我喜欢这小子。比赛结束的当天我还向他发出邀请去逛夜店,可是他以未成年人不能进入的理由拒绝了我。不过他随后向我表示了感谢,真是一个既有个xìng又谦逊的家伙,有时间的话,我一定还会邀请他。”奥尼尔的好恶从来都是挂在脸上,话里话外透着对王杨的好感。
“这是我经历过的最出sè的一届EBC。它具备了伟大所必须的一切要素,新鲜血液,巨星演出,灵感,强硬,坚韧,信任,勇气,悬念,领先,逆转,绝杀,悲情。同历史上任何一场经典相比都毫不逊sè。感谢王杨,感谢无限恐怖队,感谢阿尔斯通和马布里,你们共同为全美球迷奉献了一场无比jīng彩的大战,同时我还要恭喜所有的球迷,你们共同见证了新的王者的诞生。”麦克·汉尼巴尔的语气中充满欣慰。
甚至老尼尔森也站出来说话了,言语之间毫不隐藏自己的欣赏之意:“这是一个很棒的小家伙。我看了他的比赛,他很聪明,足够冷静,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坚韧,以及让人惊叹的创造xìng,他的跑轰战术让人耳目一新。假以时rì,他必定能够成长为一名出sè的控卫,我想NCAA的名校该登门拜访他了,毫无疑问,他有足够的天赋成为一只冠军队伍的掌控者。”
网络上,王杨的名字以上千万次的点击量高居榜首,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名字首次在美国产生如此惊人的点击量,而他夺冠的经历则被所有人津津乐道,频繁转载,大有成为全民偶像的趋势,至于他一手创造的街球绝活儿,更是被数百万街球迷们奉为经典,迅速在全美街球场上传播开来。
在美国的亚裔群体更是爆发出惊人的热情,据统计,短短二十四小时时间,美国的亚裔群体就出现了上千次自发的庆祝活动,数万计亚裔走出家门,走上街头,为王杨的这个冠军欢欣鼓舞,这在以低调内敛著称的亚裔群体来说实在是罕见。王杨一时间成为所有亚裔的骄傲。
不过,让人惊诧的是,当美国媒体连篇累牍对王杨进行狂轰滥炸的时候,中国的媒体却集体保持了沉默。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女生宿舍里,穿着一身睡衣、带着一丝慵懒的萧嫣然正坐在电脑前在翻阅网络上王杨的新闻,从昨天王杨夺冠后,她和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帮老乡带着兴奋之极的心情聚在一起庆祝,直到很晚才结束,第二天直到中午才起床,而她的第一件事仍然是打开电脑,关注王杨的最新消息。
就在这个时候她的手机响了起来。萧嫣然懒洋洋地拿起了电话一看,发现是国内的号码。而接通之后才知道是一家名为《南方体育报》的报社跑来招兵买马的,这家报纸是南方报业集团的旗下的媒体,而萧嫣然的家里和南方报业集团的上层关系很好,于是就拐弯抹角找上门来,这让萧嫣然小小地吃了一惊——她还没毕业呢。
如果王杨在这里就会知道,这正是萧嫣然与NBA不解之缘的开端。后世里,萧嫣然还没有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就被2000年刚刚创刊的《南方体育报》招致麾下,随后,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2年釜山亚运会,2002年印第安纳波利斯男篮世锦赛,直到2002——2003赛季见证姚明整个处子赛季,萧嫣然凭着独特视角和新闻触觉,开启了自己中国体育媒体第一美女名笔之路。
刚刚经历了王杨的EBC惊艳一战,萧嫣然的新闻敏感一下子就让她清醒过来。
“龚主编,我这里正好就有一个绝佳的新闻题材,可以让我们一炮打响。”
“哦?”电话那边的主编龚而莫不太当回事,在他的观念里,一个连象牙塔还没有走出的学生能有什么独家新闻?不过毕竟是报业集团总部推荐的人选,谁知道背景有多深?而且又是第一次联系,不好太冷落,于是打着哈哈说道,“什么题材啊?”
兴致勃勃的萧嫣然没有注意到电话那边的语气,热心的建议道:“我们的同胞刚刚在纽约夺得EBC的冠军,现在美国都在疯狂追捧,正好我就在纽约,我们可以联系他做一个独家采访。”
“EBC?”龚而莫明显是第一次接触这个词组。不过这也不怪他,对于2000年的国人来说,就连NBA也只是初闻其名,更不要说深入哈林丛林的EBC了。
“EBC是EntertainersBasketballClassic的简称,翻译过来就是娱乐者篮球经典赛,这是美国街球的最高赛事。在美国草根阶层里的影响力能够和NBA相提并论。”萧嫣然耐心地为一头雾水的主编扫盲。
“街球?NBA?”龚而莫好像明白了一点,“街球也是篮球?”
身为一个体育报纸的主编,却对街球无知到这种程度,萧嫣然真是哭笑不得:“街球就是街头篮球,这是一种和HIP-HOP紧密结合的篮球运动,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正式篮球不一样,街球更注重观赏xìng和娱乐xìng……”
龚而莫听不下去了,打断萧嫣然:“街头篮球?就是几个人在露天的场地上打的那种?”
萧嫣然皱了皱眉头,对这样的街球小白,她实在不知道从何解释,勉强说道:“算是吧。”
“我说小萧啊!”龚而莫立刻打起了官腔,“你的工作热情是好的,但是要分清楚工作和娱乐之间的关系。我知道美国那边社会风气比较开放,诱惑比较多,工作之余防松一下我不反对,但是我们既然是在工作,就应该认认真真地做好,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嘛。”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萧嫣然也糊涂了。
“就拿你说的那个什么EBC来说吧,什么街头篮球?那都是王婆卖瓜,说白了不就是一群打野球的吗?跟我们那些业余联盟的比赛有什么区别?不值一提嘛。”龚而莫做语重心长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