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最快更新
作者:sdltj
《赤色黎明》作为军版土星的经常性话题,原因在于其“特立独行”的路线选择和价值体系的“非主流”。但无论lk各位对该书褒贬如何,首先这是一部通俗小说,而且是在专门站连载的网络小说。
不谈该书成绩如何,影响力如何,受众大小如何;也不好盖棺定论其立场是在庙堂或江湖,是在前三十年或后三十年,甚至是在各位所立的各类靶场中也未可知。但是在作者所描绘叙述的一个老套故事和狗血情节下——某青年穿越晚清民初,洒一腔热血,拯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所独具的新意便是各位争执不休网文中“非主流”的价值观和“特立独行”的红色路线。
由上,结论便是:这是一本弘扬主旋律的通俗流行网络小说。
同时,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的象征意义所在。
所谓主旋律,除开官媒的例行公事和应有之意,后三十年以来,就文艺战线而言,每况愈下。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各种沉渣泛起,各色奇葩登台。而主旋律或价值体系,苦苦抵御外来冲击尚且力不从心,更枉论输出。
黎明前的黑暗
当前大略的现实就是黎明前的黑暗,无论官方还是坊间,无论对官媒渠道还是文艺领域,我等大多都是怒其不争。甚至作为一个一党制的集权政体,手握全国的宣传机器,甚至都不是主要抨击其舆论控制和新闻审查,而是哀其不幸,“奈何中宣战五渣”的感叹,以至于此!
官媒战线:基本团扑,挣扎之下,不是我不懂,是世界变化太快。
中宣部——战五渣;
cctv——ccav;
人民日报等——党八股兼邪恶独裁势力的喉舌及谎言的鼓吹手;
地方党报党刊——论斤卖;
各级政教课程——失败的洗脑工具。
文艺战线:泥沙俱下,群魔乱舞;嘴炮无敌,肤浅庸俗。
都市新闻台——用收视率的良知检讨社会,用广告商的道德监督政府;
读者知音等——在逆向民族主义的大潮中,高呼着人权自由,缅怀着民国风流。
杂文月刊等——各色清流,用菜市场的深度思考,五年级的语文码字。
电影电视剧——百亿票房市场至少促进了电影院硬件;国产电视剧至少促进了普通话推广。
综艺娱乐等——在跟国外同行比下限的时候,本土节目的低劣模仿倒是能聊以自慰。
如此态势,原因固然有许多,要论要驳恐怕也能集结成书。但是究其根本,用咱们要宣扬和输出的主旋律,咱们的价值观来判断才是正理。先不论高下对错,自己都不信,还输出个甚么?
1,矛盾论,矛盾的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论在官方的最新理论论述便是当前社会时期的首要矛盾——落后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体现在文艺领域和宣传领域上便更加突出:
首先,现阶段的生产力和社会物质基础的局限,直接影响精神文化产品的产出。
其次,精神文化产品的产出和消费同时具有间接性、滞后性和主观性等特殊性。
2,事物的两面性,联系,发展的观点。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生产力快速提高,在文宣领域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现象:
一方面,跨越性高速发展的生产力是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快速增长的生产力和物质基础,对需求导向产生剧烈冲击和影响。
主旋律的凯歌
(1)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如若不谈意识形态,只看客观事实。前三十年,可能对于现在的主流lker比较陌生,但不一定要亲历,与长辈闲谈,查阅些资料,感受下作品,不难发现:
主要就电影而言,(电视的普及在八十年代)作为主旋律中的战斗机,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一直是弘扬主旋律的利器,想想王师的形象便知。而五六十年代的战争题材影片,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奇袭》《小兵张嘎》《上甘岭》《南征北战》《大决战》等各种“战”,不仅仅是名字唬人,而且的确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大片。而那时解放军的光辉形象比之现今的王师,高出太多。
以上是客观影响力,那么要谈谈文艺水准,不多言,自己去看过再说。比之一脸不屑的喷一句:“全是假大空,被洗脑的sx。”不如随便搜搜资源——比之其他大片同样巨大的体积,这些老片娇小可人,丝毫不为难硬盘和带宽。个人平心而论,说脚踩好莱坞,完爆小金人是放卫星,但完虐连逻辑和故事都讲不利索的所谓国产大片毫无压力。具体其中的电影理论和艺术表现手法,不是相关专业,不敢妄谈,但用全是假大空,洗脑的sx来评价,只能说智商堪忧。
另一个跟电影密切相关的是歌曲,那个时代没有唱片公司,也没有选秀节目,但是歌手明星却不少。歌曲也是主旋律的主阵地,而影视原声作为一个子类别,经常随着一部电影的走红而风靡大江南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当然不是在电影院感受到的,一次看第十放映室,播放到这段画面加之插曲,眼角颇有些湿润。而其他的电影主题曲插曲红遍全国也有很多,有兴趣可以baidu之。
关于文学方面,涉及前三十年个人感觉接触到最多的似乎是伤痕文学和乡土文学,争议颇多,而且大多创作于之后,搁置不谈。倒是所谓的样板戏,文艺上的“反动“典型,有所了解,朗朗上口,(一秒记住看最快更新)似乎艺术成就(看最快更新)不低。
由上,在现今看来,如此压抑**残暴邪恶的前三十年,文艺领域就算够不上百花齐放,但说勃勃生机肯定是过谦了。而更加别说在宣传领域,动不动要赤旗遍环宇,动不动要输出革命了。
(2)亲,大国梦哦
回顾完过去,谈谈当下黑暗中的一些光亮。《那年那兔那些事儿》lker应该大多有所了解,该漫画也颇有些争议,当然相对《赤色黎明》,影响力要大,争议性反而小。原因总结起来很多,但是纠其根本,个人认为在于其主旋律程度和价值体系的深度。
在不比较艺术性的前提下,这并没有高下之分,不同程度和深度的文艺作品对应的是不同的受众群体,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一点也是针对《那兔》有所争议的原因,爱看漫画的读者中估计很少读过《毛选》,而喜欢研究原始史料的军史宅们也不能对漫画有过高的要求。
但是《那兔》最大的光亮在于,展示了一个令人兴奋和惊讶的主旋律艺术形式,而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和影响力。漫画,作为一种喜闻乐见且适应性极强的艺术形式,涉及诸多领域,政治时事,科教宣传,连载叙事,广告插图等等。爱国主义题材的故事漫画,谈不上空前绝后,但是从感染力和受众人群来看,《那兔》当得起令人兴奋和惊讶的评价。
从客观环境来看,《那兔》的出现和成功有某种必然性,作为漫画受众的主体——80。90后,动漫是伴随成长的童年和青春记忆。而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与之结合,《那兔》出现并成功便是一种必然性。
由上,主旋律并不天然具有刻板,空洞,严肃的标签,主旋律也可以很潮,很年轻。连承载h文化半壁江山的漫画都能作为主旋律的阵地和工具,还有什么能阻止黎明的到来和凯歌的昂扬?
(3)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回到《赤色黎明》,且不论其阶级路线之争——敌我矛盾从来都不靠嘴炮解决。该书作为一本弘扬主旋律价值观的通俗网络小说,在网文领域中不敢说绝无仅有,至少其理论深度和艺术性是空前的。虽然限于其题材和作者个人因素,在价值观的表现传达上有些生硬和直白,作为文学作品而言,影响了阅读体验和文学性。但是作为开山之作的尝试,完全可以理解和包容。
《赤色黎明》比之过去传统的艺术形式,其创新和象征意义无需多言,从争议程度就可以充分说明。而比之《那兔》的漫画形式,《赤色黎明》在价值观的完整性,理论深度,可塑性上高出太多,一个是朴素的爱国主义,一个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而要对抗西方完整价值体系,靠一种朴素的热情是肯定不够的,只能作为补充和延伸。价值体系、社会思潮之间的对抗不是温文尔雅的交流探讨,是血淋淋的生死存亡,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是消亡或普世的终结。
而价值观的优劣高下,并不是坐而论道,自动自发,靠的是强大的宣传机器,靠的是更大的声音更多的话语权。而唯物论告诉我们,没有物质基础,一切思想、观点、文学、艺术都是空谈。同样,也只要有强大丰富的物质基础,一切思想、观点、文学、艺术便必然会繁荣。
《赤色黎明》本身便揭示了这一点——如此“特立独行”,如此“非主流”的网络小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赤色黎明》中表现和传达的价值体系——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核心基础,由政治经济学描绘的现实本质,由科学社会主义指导的行动纲领。
似乎老调重弹,乏善可陈,但是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时刻,星星之火已经出现,为何不静待凯歌的昂扬,太阳的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