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过了半个钟,老人重新回到了村口的石碑前。那时,他虽已是筋疲力尽,但内心却如释重担,甚为欣喜,毕竟他安全地逃离了这座让他惶惑惊恐的高山,至少面前已是光明大道,眼见街上还有几个村民在行走,那怪物应该不会出现才对。老人看了看手表,原来他这一上一下,时间已经过去了个把钟头,尽管如此,天上烈日的强度似乎并无任何减弱之势。老人沉思了一会,把手中的树枝扔在一边,又熟练地掏出小毛巾,用力地擦掉头上的汗水和恐惧,他认为应该将山上发生的事情保留在心中,而不能让外人知道或在他身上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他期待他能够尽快在村中寻找到答案。可如果有人问他在如此暴热的太阳底下为何不戴顶帽子的话,他自可以回答,“帽子落在车上了。”作为掩饰。自然,老人还是期望能够在村里某家店中买到一顶崭新的帽子来为他遮挡这猛烈的光线,而眼前这条宽敞的街道正是台林村最为繁华的街道——忠义街。老人迈着稍微稳健的步伐,踏上这条街道,街道两旁商店密集,外观各有千秋,种类齐多,应有尽有,可这里毕竟是在山谷之中,因为地质问题,这些商店都不高,最多也就只有三层楼。商店前面相隔数米便是一道长长的花圃,花圃中低矮清幽的九里香和青翠挺拔的垂叶榕相间而立,如同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城墙,各守一番领土,而花圃空阔处高挺的,身着白衣的路灯更像是一位飒爽英姿的骑士,让人对之肃然起敬。老人一边走着,一边带着惊讶而又激动的目光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似乎已经忘却了之前山上的事件在他心中留下的种种恐慌。而每路过一家店时,只要店中的主人意外地发现了这么一位外地人,自然也会向他点头微笑,仿佛是一种欢迎,也是一种招揽顾客的习惯。当老人发现店中的主人正在朝他打招呼时,他也感动地以同样的微笑加以回礼,可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向店中走去,因为他寻找的是一家帽子店。终于,在忠义街的尽头处找到了一家卖帽子的店铺时,老人却在梳理刚清洗的长发的女店主身上看到了怪物的影子,随即腾上心头的惊恐,让他打消了进去购帽的念头,于是,便加快了脚步,转身朝下一条街道走去,听任烈日的蹂躏。
这是一条挨着台林溪而成的街道,因此便得名为上台林街,而下台林街自然是对岸另一条街,它们由宽大的拱形桥——台林桥连接着,街与溪之间筑着一排一米多高的长围墙,围墙后面偶尔挺立着几棵垂柳或是一些瘦小的衫树。相对于忠义街来说,这里都是一些普通住房,还有那些店铺的后院。老人没有迟疑,径直地走上台林桥,低头看去,尽是一片惨淡的景象,由于近来雨水过于稀少,再加上烈日的暴晒,可爱的溪水再已无往日的娇态,犹如一条懒洋洋的大蟒虫,无精打采,明显的水位落差迫使向来神秘的青苔出深黑色的皮肤来,至于上面的那些水草,更不用说,尽是一副垂头丧气,摇摇欲坠的模样,不仅如此,水中的那些小石子眼看也将面临浮现出水面的危机,如此困窘的场面,无非使得整个溪面的美感急剧下降。台林桥大概有三十米长,四十年前,在台风“卡拉”中,曾被猛烈的洪水冲垮,重建后不仅不减当年丰姿,反而更有韵味。桥头各以石柱继栏,石柱上龙飞凤舞,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栏上亦是如此,桥上两旁各矗立着五支白色挺直的路灯,顶头状如古代灯笼,外观华丽高雅,引人伫足。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留住老人的目光和脚步,老人依旧马不停蹄地往前走,而且越走越快,有些急切的目光慢慢地朝不远处某个地方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