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府上有几个客人,都是欧阳蕙兰委托女婿王道石约来的,大家品尝过欧阳蕙兰口授,家厨们齐心合力做的家宴,无不赞不绝口。(凤舞文学网)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151+看书网其中几道菜作为保留菜,请来的专家们提了更具体的意见,并把菜式统一命了名。然后又聊到饮食与文化结合,有了文化内涵,才像一个菜被冠上了独一无二的名字,它才真正是属于欧阳蕙兰家的私房菜。
欧阳蕙兰说,不,是周氏私房菜。周公旦但笑不语,好好先生的表情。
众客人说,美女御厨,如同红袖添香。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人当道,这才是文明社会的象征。况且知府大人家岳丈是个姜太公式的清雅之士,算不得周氏菜馆的开创者。
欧阳蕙兰说,虽然如此,毕竟咱们处于男权社会。
王知府的幕府有话说了,夫人说得不甚对啊,现在看来为官的的确男性为多,但社会是从母系过渡而来的。用欧阳美食私人坊,恰恰表示这家店是个老字号,传承有年代啊。周生生一向以母亲为豪,做菜一类厨艺之事,女性居多,所以一锤定音,叫欧阳美食私房菜。
第一家欧阳美食私房菜馆开张了,鞭炮礼花鲜花上门来恭喜美食私房菜连锁店首家开业的,人山人海,妇孺们皆对这一新鲜事物高度地感兴趣,尤其是美人老板是知府大人的丈母娘,只见她仪态万千,笑意浓浓。店面高大上一点也不俗气,女人们好奇一个中年女子,是什么方法达到惊奇的逆生长效果。男人们也一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偏见,揣模着要娶就娶欧阳这样能干的女子。
邻居左右亲朋好友都被邀请到菜馆试吃,一天两天三天流水席,成为一件盛举。王道石的同道们也纷纷以受到邀请为荣。周蔷薇也来到了现场,帮忙管理一应人等。两个小儿在第三天才被安排入席,热闹场面里欢喜万分。
伍儿成了欧阳的好帮手,在首家店做大堂经理。这在人家眼里同样不可能的事,就这样成为现实了。欧阳蕙兰说,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走的是市场,成功与否,好坏与否,评判权在客人那里,伍儿热爱美食制作,对食材有着天生的好感,又对客人的服务超过了五星标准,她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位的大堂经理。英雄不问出身,欧阳蕙兰对店里的其他服务员说,你们谁干得好,我全看得到,不要担心我看不到,只有担心自己做不好。
美丽的伍儿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高度的责任心,在管理与经营方面显出了出类拔萃的才能。许多客人就是为着她笑脸如花成了回头客。
说实话,私房菜馆的菜介并不低哦,可是,有钱人从来都不缺的。
顾客盈门,在别人看来是生意做得好的最有力证明。欧阳不这么看,她每天只开出80%的桌子,其余的空着,这种不饱和的经营,伍儿很快就悟出了玄机,针对别人的困惑,伍儿朗朗地说,你们可以不相信自己,但一定要相信欧阳总裁。在许多的时候不问不究只执行,比什么都强。一则你问你究,你的态度就是不支持的,就会影响工作。好比井底之蛙之于雄鹰。等我们像雄鹰一样视野辽阔,再来羞愧于自己井底之蛙千古不变时就迟了。
欧阳美食私房菜全国连锁店,人们记住了这个名字。不出三月,全国主要城市经营餐饮的纷纷前来取经,一些人打扮成客人模样悄悄地克隆,这一点,欧阳蕙兰很慷慨,她说,人家远道而来,偷偷学艺,只能证明我们成功,任何人也打不败我们,打败我们的只有自己。如何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创新,自主创新。让人家无法学,跟不上我们创新的速度,我们就能壮大。在别的城市,欧阳蕙兰的店一概采用直营分店的标注。只有欧阳参与成立管理经营的店才能挂上分店的店号。
柳咏的广告文化创意之标新立异,在欧阳私房菜连锁店越做越大时,更加显出其精彩。
柳咏在某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与省城第一名妓王思思相约时,迎头见到他的创意被如此地多方位立体化地呈现,他自己也惊呆了,他一把推开那个瘦高的妓,大步跨进菜馆里。
这个地方好像我来过的。柳咏顿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一个流浪多年,在女人怀里辗转的男人,就这样被一种叫乡愁的东西击中。
十里青山有一家,翠屏深处更添霞。若为说得溪中事,锦石和烟四面花。陶一明离开了他的温柔乡楚江县,走上了寻找激情与理想之路。自从在杜子梅的激励下,他上前线当了战地记者后,一晃又是匆匆时光过去很久。他凭着记忆西北行,边陲,一路上战争留下来的荒凉还在。有的村庄十室九空,井边的葵草,荒凉的地里长满了一枝黄花与荆棘。他一路走,一路写下史诗性的西行漫记。
不知多少天后,陶一明路过一座寺庙,黑色的三个字写在庙门上:崇元寺,黄色的墙上是几个大字:南无阿弥陀佛,竹林长得无法无天,寺庙被竹林挡住了进出的路。陶一明站在竹林这边,提着耳朵听着有没有人声。老半天听到了有狗的叫声。
陶一明欣喜起来,有狗就有人。狗喜欢跟人亦步亦趋。陶一明侧着身子弯下腰,在竹林的缝间进了寺门。
寺建在一缓坡上,进得简单的门,见左边一座斜斜的七级浮图,斑驳不堪。右面几棵粗壮的香椽树上面挂着金黄的果子。风吹地面,落叶飘零。
陶一明犹豫着是敲门还是喊一声,这时见一个光头和尚走了出来,用眼神问施主来自何方?为何如此猥琐无比。陶一明穿着布条一般立在那里,仿佛他与杜子梅当时的落泊换了一个人儿。
陶一明读出了和尚眼中的语言,正在进退间,又一个穿深咖袈裟的和尚走了出来,白眉毛白胡子,很有几份仙风道骨。他合揖双掌快步走过来。
陶一明上前说明自己来自何方,下一步目标是哪里,行个方便,能不能寺里留一宿。
大和尚自称智叟,说缘分啊缘分,且住无妨。
------题外话------
陶一明的人生属于穷折腾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