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印迹 第017章南下海州

作者 : 无风地

()买卖做成了,江鹏飞轻松了一层,尽管还有一半的货款赊欠着,但江鹏飞还是很理解,觉得那也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任何生意人都会这样做,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换成自己,也会这样做的,这样一想,江鹏飞便放心了下来。

下午,江鹏飞便想到市场上转一下,了解一下市场行情,便跟陆诗昆分手,陆诗昆便约好江鹏飞和江茂华二人晚上到家里吃饭,江鹏飞点头答应。

双方分手后,江鹏飞和江茂华先到旅馆订好客房,放下行李,然后再带着江茂华一起来到江川的各个市场,了解了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供需情况,最后又到西码头打听了一下去海州的航线班次情况。

从江川到海州,需走海路,先在江川西码头起航,经金江入海,在海上航行八百公里左右,进入台江口,再沿着台江逆水而上,最后到达海州南码头。该航线有客货商船航行,均是机动轮船。整个航线全程九百多公里,需航行三天两夜,第一天上午从江川起航,要到第三天傍晚才会到达海州,隔日开。刚好明天有船,江鹏飞和江茂华二人当即购买了去海州的船票。

回到城区时,已是傍晚,江鹏飞和江茂华二人没有回旅馆,而是直接赶往陆诗昆和江雅灵家。江鹏飞跟陆诗昆交待过,可能会晚点到家。

到了陆家,已是华灯明亮,陆诗昆和江雅灵早已准备好了晚宴,只等江鹏飞二人来了后开席。江鹏飞便向陆诗昆和江雅灵夫妇解释了一下。

接着,宴席开始。中午在酒楼里,江鹏飞已将陆文仲的事告诉了陆诗昆,并跟陆诗昆说了陆文仲具体完婚的日子,也就是腊月初六,让陆诗昆和江雅灵抽时间回去出席陆文仲婚礼。陆诗昆算算,还有一段时日,便作了一些安排。

席间,众人拉了拉家常,又谈到江鹏飞此次的行程。

江鹏飞便说,还是按原计划去海州贩运一些干货,快到年底了,应该容易月兑销,又说船票已经买好了,明天就起程。

吃完饭,江雅灵便将江鹏飞上次寄存在她这里的钱舀出来给了江鹏飞。因明天要早起赶船,江鹏飞和江茂华便趁早告别了陆诗昆和江雅灵回到了旅馆。

次日一大早,江鹏飞和江茂华在外面吃好早点,准备了一些干粮,便回旅馆打点行装,在旅馆等着。一会儿,陆诗昆和江雅灵夫妇二人便匆匆赶了过来。

于是,江鹏飞退了客房,一行四人打了几辆脚力车直奔西码头而去。

到了西码头,双方照旧是一阵话别,各道珍重。然后,江鹏飞和江茂华登上轮船,再次向陆诗昆和江雅灵夫妇挥手告了别,便随着人流进了船舱。陆诗昆和江雅灵看着江鹏飞和江茂华消失在视线当中,这才转身离去。

江鹏飞和江茂华购买的仍然是普通船舱的船票,夹在普通人群之中。海运的商船要比河运的商船稍大,普通船舱也分开了好几间,每间均设有许多的两层铺位,晚上可以休息,厕所则设在其他的位置,要如厕则要走出各自所属的船舱。

二人轮流着休息,警惕着周围的动静。由于是长途,因此船上的人基本上是真实的乘客,但不排除有长途跋涉的和顺路的不法之徒。

一路摇曳颠簸,所幸平安无事,在漂流了三天两夜后航船终于到达了海州。这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江鹏飞和江茂华二人下船,随着人群进入了海州城。

经过在船上跟一些本分船友的闲聊,江鹏飞打听到了一些市场和旅馆的位置,再经过沿路打听,江鹏飞和江茂华最终在干货市场附近找到了江川会馆。

江川会馆是江川商界的一些前辈们共同捐资兴建的,在江鹏飞的曾祖江云彤任海州知府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故此,江鹏飞对这所会馆很熟悉,江云彤在世的时候常会提起会馆,对会馆有很深的感情。整个会馆虽然年代久远,却依然整洁完好,这是因为有人长期经营,这建筑物就得靠人来支撑,倘若被人废弃不用,再新再辉煌的大厦都会用不了多久便破旧倒塌。海州临近大海,背靠大山,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又有深水位的港口和码头,是个国际通商交易场所。故此,商业发达,商贾宾客来来往往,进进出出,人流如织,物资云集,交易频繁。而江川在内陆也是一个商业贸易发达的地区,来海州的商贾办事人员也是川流不息,要供养一个会馆那自然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来到了江川会馆,江鹏飞便有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看着会馆的外景,不由得使江鹏飞想起了他的曾祖江云彤。江云彤历来为官清廉,为官一任,便造福一方,对江川会馆也倾注了一番心血,极力维护江川人的利益,化解江川人的各种矛盾和危机,从而也认识了一些巨商大贾,而在跟这些巨商大贾们的交往之中,江云彤也领会了一些经商?p>

木髑希?阋蚕M?谧约旱淖铀锢锩媾嘌?涣礁稣庋?娜恕V徊还?罄匆蚝又莸哪且怀”涔剩???仆?恼庖幌M??闪伺萦啊=?仆?僦帐痹?幸叛裕?笫雷铀锶舯?怨⒅鼻胁豢稍偃チ袅倒俪。?山??Ψ旁诟墒狄岛途?套雎蚵羯稀@先耸谴?乓藕陡姹鹆饲兹耍?崾?俗约罕?嗟囊簧??p>

江鹏飞和江茂华二人在会馆里挑了一个客房安顿了下来,放下行李,收拾了一下,便一起到外面找了一家饭馆吃饭。吃完饭便开始休息。三天两夜的漂泊和忍饥挨饿让江鹏飞和江茂华二人着实感觉有点疲乏。在关好门窗后,二人倒头便呼呼大睡了起来,基本上是一觉睡到大天亮。

起床后,主仆二人收拾了一下,便直接赶到市场旁边的一个小饭馆吃早点,吃完早点便开始在市场里转悠,询问和检验各种商品的价格和品质。

江鹏飞没有急于交易,而是要等等看,江鹏飞对摊贩坐贾的货物持保守的态度,他希望能碰上一些山民和城外的渔民亲自拉来的一些货物,那样一来价格好商量,二来品质也有挑选的余地。江鹏飞觉得山民和渔民们因为量少,一般都是倾其所有,将自己的货物不分好坏地送往市场,价格也比较松动公道,不会斤斤计较。而摊贩坐贾就不同,他们会将货物分成等级,而且价格很难放松,视货物为生命,十分珍惜,恋恋不舍。

江鹏飞已经掌握好了各种货物的各种品质的价格行情,在对山民和渔民的散装货物的估价上有一定的把握。江鹏飞还有一个底子,那就是买卖不成仁义在,跟这些山民和渔民们打交道,即便亏了,还能成就一份朴实的交情。

果然,到了半上午的时候,市场内陆陆续续地便赶来了一些推独轮车的渔民和挑箩担的山民,老远便闻到了一股股香菇与墨鱼的特殊香味。江鹏飞等他们安顿好摊位后再逐一过去询问和查看。问了几户,均差不多,江鹏飞便仔细地察看筛选了一下,觉得有一户货源比较充足,摊主看上去也很厚道本分,便过去跟那摊主重新交涉,问摊主的姓名以及其货物的产地。那摊主回答说他姓郑名三海,其香菇木耳均产自海州的武田。

这一问,便问到了。江鹏飞知道武田是南方有名的一座山脉,盛产香菇与木耳等菌类产品,也产干笋,这武田山下便有一个武田镇,分布着许多村落。这摊主姓郑,想必便是郑家村人,这郑家村便是武田镇里一个有名的村落,这里的村民相传跟郑成功是同一个祖先,五百年前是一家,但郑成功并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他是郑氏的另外一个分支。

江鹏飞再一问,果然不出所料,这郑三海便是武田镇郑家村人。郑家村扼武田山到武田镇之道的咽喉,山里的山货一般会被郑家村的人收集,然后由郑家村的人送到集市上来销售。从郑家村到海州城来需要走一段山路,然后乘船走一段水路,下了船再挑进城来。象郑三海这样,天不亮便得打点行装动身,赶到船后便顺水而下,两个小时左右才会到达码头,再进城便是半上午的时候了。

江鹏飞重新察看了一下郑三海的货物的品质,觉得均在中上等之上,便跟郑三海讨论价格。郑三海便问江鹏飞想出什么样的价钱,江鹏飞稍稍压了一点价,郑三海稍微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了。生意谈好了,双方便过秤称量,然后结账,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便算是成功了。之后,郑三海带领伙计帮助江鹏飞二人将货物一起送到了江川会馆。离开会馆前,江鹏飞又跟郑三海打听了去郑家村的路线和行路方式,约好下次直接到他们郑家村去收购,郑三海欣然答应,爽快地将路线和行路方式告诉了江鹏飞。

郑三海今天幸运地碰到了一个大主顾,早早地便收了摊,剩下的时间便可以在城里四处闲逛一下,顺便采购一些日常用品。

寄存好货物后,江鹏飞和江茂华顾不上吃饭,又返回到市场,从那些推独轮车的渔民手中收购了一批墨鱼,又从山民那里收购了一些干笋,资金便差不多用完了,这才请渔民用独轮车将所收购的货物全部搬运到了会馆。

一天下来,江鹏飞和江茂华便将这次的采购任务全部完成了。

主仆二人便决定明天起程回去,因为刚好明天有船,若明天没船,江鹏飞便会在这多逗留一天,详细地了解一下海州的市场行情,这一次就只能利用半个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大概考察一下了。

江鹏飞和江茂华二人匆匆吃了点东西,便继续往市场上去转悠,了解到了海州的一两样紧俏商品及其市场行情,决定下次来海州时便带一批这样的紧俏商品过来,省得跑空,还要担心现金的安全。

转悠得差不多了,江鹏飞和江茂华二人便跑到码头打好了明天回程的船票,然后在饭馆里美美地吃了这一顿最后的晚餐,再准备了一些干粮,这才回到会馆。

次日一大早,江鹏飞和江茂华二人顾不上吃饭,取出货物,请了一辆马车,将货物装载上车,便直奔码头而来。二人办好了手续,将货物搬运到了船上,这才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回家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外面的世界再怎么丰富多彩,也始终比不上在自己的家里舒服。

主仆二人上了船,便有了一种到家的安全感,尽管食不果月复,寝不安眠,但心情却是放松舒畅。就这样,又漂泊了三天两夜,主仆二人终于又到家了。

下了船,办了手续,江鹏飞和江茂华二人请了一辆马车将货物直接拉到了旅馆,也不去找陆诗昆和江雅灵二人,吃了点饭,收拾了一下,关好门窗,便倒头就睡。实在太疲劳了,得好好休整一下,再没有比睡觉更舒服的事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生存的印迹最新章节 | 生存的印迹全文阅读 | 生存的印迹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