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人养成记 第二十七章 靠自己

作者 : 云上的悠悠

()到了成都府后,小柔非让两人带她去眉州眉山。(凤舞文学网)沈洛川是无所谓的,他跟着来就是为了陪小柔的,就同意了。二比一,王安石只能跟着去了。

到了眉山后,找了家客栈落脚后,小柔一副刚从深山老林出来的表情,问小二道:“小哥,我们兄弟三人第一次来眉山,不知眉山可有一苏姓的书香世家?”

小二道:“你们是你来参加苏家小少爷周岁宴的吧?”

小柔道:“只是听说罢了,苏家的老爷叫什么,小少爷又叫什么?”

小二道:“当家老爷叫苏序,小儿子苏洵娶的是眉山首富程家小姐,明日就是程小姐所生的小少爷周岁宴,至于小少爷的名字,我们可就不知道了。”

小柔道谢后,又给了他十文钱。王安石不解,不待他发问,小柔道:“我这是买消息的钱。我想去苏家小少爷的周岁宴,你们俩有门路吗?”

北宋历史上,没有比苏家更出名的吧?看来苏轼要么没出生,要么还小着呢。

一来时间太紧,二来三人确实初来乍到,本又没什么名气,最终没去成苏家。小柔揪着鼻子,嘴里还愤愤有词的模样,惹沈洛川和王安石大笑不已。

三人离开眉州后,去了绵州,因是秋收季节,绵州的农夫脸上洋溢的那都是欢笑,可见收成不错。与借住的农家父母聊天时更是证实了收成的确不错。王安石和沈洛川都不会干农活,到是小柔还能到厨房帮忙打打下手。

待离开绵州,进入茂州界内的第一个村庄时,看样子庄稼长势可以,就是收粮的人不多,且还有些荒地。三人趁农夫们休息的时候,找了位满脸愁容的农夫打听情况。

这个叫李三河的农夫见问,说道:“我们这个村子有三百户人家,现在的知州上任前,基本每家每户都有几亩地。今年还有地的,不过百来户。知州来的第一年,上交朝廷的租子翻了一倍。去年收成本就不好,再加上两倍的租子,好多户交完租子后,剩的粮食都不够吃的。不交还不行,知州派衙役上门催缴。因此只去年一年,十户就有六户卖了庄稼地。我们这些勉强留着地的,想忍两年,知州三年一换的,只盼着来个少收赋税的知州。好在今年收成还可以,不用再动给儿子娶媳妇的钱了。老汉儿子今年都十九了,还没娶媳妇呢。去年为了省嚼头,连年都没在家过,去绵州给人当长工了。”

小柔不解的问道:“既然租子高,那么买地的人又怎么挣钱?”

李三河苦着脸道:“我们村的地是被知州家管家的儿子买走了,买走的地根本没上报,只说原来的人家离开了。他们买的时候,一亩水田能卖二十贯的,他家只给十五贯,里正那里也没有买卖记录。”

小柔明白了,就是有背景的人霸占了地,然后提高有地普通农家的租子,这样,茂州粮食税收这块,却无任何变化。所以啊,只看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小柔这一日小柔他们三个就住进了他家。

小柔吃的不多,是因为食物本身的问题,她那次拉肚子拉了三天,她那之后也就不敢折腾自己的小胃了。王安石因为心情不好,吃的也不多。

小柔饭后,跟用钱跟三河嫂子拿了点面,烙了两张饼,又把玉米粒粥重新熬了一下。弄好后,把食物端到王安石和沈洛川房间,让两人再吃点。

见王安石还是没吃多少,于是道:“三哥多吃些吧,不会因你少吃一口,就能救活一个人。每个人都会努力的活着的,就像李家村的人,种地活不了,那就出去给人当长工。当他们怎么都活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拿起种地的锄头,来反抗朝廷了,那也是一种活路。你若有心,争取早日取得功名,那时再来造福一方百姓吧。”

王安石道:“我不是为了节省粮食,只是吃不下东西。你和沈大哥为何没反应?”

小柔道:“我也觉得他们可怜,不容易。我最想把那个知州拿下,把那个管家给收押,这个是根源。可是,我能做到吗?不能。你和大哥还有可能有那能力的一日。我呢,就只能来给你们这两个能做到的人做点吃的了。若大部分人都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那么就不会再发生茂州这样的事。如今的茂州,绝不是知州一个人的原因,派他来这的皇上才是”

话说到这,被王安石打断:“妹妹!怎可轻言君王!”

小柔明显不屑,但没再口出“狂言”,只道:“三哥放心,我没不敬皇上的意思,就事论事罢了。至少如今茂州这情形,不是我能管得到的,我还徒增伤感干嘛?明日尽快离开吧。”

沈洛川吃过东西后,找了李三河,给了他五十文钱,让三河媳妇明日早起,尽量给他们整几个白面馒头。小柔白日能整吃食,早上起不来准备的。

这日天没亮呢,就听三河媳妇喊道:“当家的,快起来,李大牛家出事了。”

小柔赶紧穿了衣服,还没起身呢,沈洛川在门外敲了敲门。三人穿戴好了后,去了隔壁。只见村里陆续来了很多人,院中一个二十左右,身穿绸布衣裳的男子,身后跟着四个大汉。看着越来越多的村民,这个男子哼了一声,带着四个大汉走了。

李大牛给村民道谢后,众人散去。回到李三河家,小柔问是怎么一回事,李三河说道:“刚才那个人就是知州家总管的儿子,叫张明。特别,凡是有点姿色的姑娘,他都不放过,不愿意跟他的,他就抢。我闺女那次差点让他得手后,我就召集村子里的人,大家说好了,只要他来了,我们就一起赶他走,打不得他,让他不敢动手还是可以的。我闺女去年嫁人后,我们两口子十分感激帮忙的村民,现在不管谁家遭那畜生的欺负,还一样联合村民一起上。今天要不是我婆娘早起给你们整吃的,李大牛家闺女就让他得手了。”

小柔对王安石道:“三哥,看吧!靠自己最有效!”

王安石道:“我知道了。”

小柔这日,本想让王安石留下一百文钱的,结果三个人身上只剩八十文了。王安石道:“你不是说不多给的吗?”

小柔道:“此一时彼一时,别的帮不了,多给几个钱还是可以的。也别问我为何不再多给。再多就不合常理了,他们不会收的。”

两日后,不知道是小柔的乌鸦嘴还是怎么的,快出茂州的时候,遇到了大批官兵,被官兵告知前方有农民暴乱。于是沈洛川不得不掉头绕行。

三人终于在十一月底回到了玉溪。vv,,小柔把人皮面具摘了后,还给沈洛川。”这东西真好啊,易容是次要的,防吹防晒那。”看着自己小半年风吹日晒,仍没受任何伤害的皮肤,小柔感叹的说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良人养成记最新章节 | 良人养成记全文阅读 | 良人养成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