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交往可以说李燕和勒小东两人都是相当愉快,谁都没有去提当初在一起的理由仅仅是为了缓冲。前者因为思想上的转变,投入了这段感情,认真的相处。后者更是打着幌子,暗自有着小盘算,循序渐进的加火添柴,提升着温度。
日益忙碌的学习生活没能让两人受到任何影响,反倒是副越来越好的趋势,没曾想却在这种时候突然横插出来崔玉凤这个程咬金。她对于李燕和勒小东而言,一个是亲妈,一个是未来的丈母娘,那都意味着不能去忤逆。她的反对无疑相当的有力度,至少对于李燕这个女儿来说是这样。衡量了再三还是把这件事给提了出来。
勒小东在听的一瞬间直觉就要喊反对,下一秒却又生生的咽了回去。有过之前的两次经验的他很清楚,李燕绝对是吃软不吃硬,反对的太强横只会招来她的不满,目地达不成反而事得其反。深吸口气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了下她的口气,应该不是她的主意,确实是她妈的意思,这样一想就安心多了。
“燕子,你真舍得跟我分手啊?”勒小东快速整理完思绪,随即换上副可怜巴叽的表情,眼神幽怨的简直能把人给瞅愧疚了。
李燕直觉低下头,闷声闷气的小声道:“那我妈都说不让了,我也不能不照着办啊?”不光是她妈,她爸也最反对在学校的时候处对象,别的或许会通融,这个绝对是不行。
勒小东抓住她双手,“你抬头看着我——”
李燕慢慢的抬起头,他就这样目光深遂的直直看着她,半晌才郑重的道:“李燕,我不想跟你分手,你妈那边我去说好不好?”
“你想怎么说?”
这倒把勒小东给问住了,他也只是有这种冲动,具体的细节还真没想过。“就说让她成全我们在一起,别让我们分手。”
“你以为我妈会听你的吗?你不去还好些,你要是真的找上门去,她对我会更加的严厉,那我可就惨了。”李燕苦了张脸,这可不是她悲观,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那怎么办啊,反正我不想跟你分手。”
李燕叹了口气:“说实话,我也不想啊。”至少是现在还不想。“可那又怎么办,谁让她是我妈呢,难道我还能跟她拧着来不成?”
“要不这样,我们往后偷偷模模的约会,背着她点儿不就行了吗?再说你们不是快要搬家了吗,下学期你肯定要住校,到时候天高黄帝远,她想管也管不着了啊?”
闻言李燕心里一动,反问了句:“那要是学期结束了呢?”
勒小东顿了下,像在思考似的喃喃道:“上了高中又要走读,是又有些麻烦,不过不要紧,到时候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李燕心说,到时候想什么办法都没用了,一个在县里,一个在市里,隔着八丈远呢,往哪儿约去?
“那也行,我们就先这样。”李燕点点头,随即想起什么似的道:“哎,小东,你还想什么以后,不是说好了咱们就处到毕业前吗,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你得抓点儿紧找顺眼的女生,别挑捡太大,差不多的就行了。”
勒小东浑身一僵,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枉他费了这么多心思,不敢表露的太快太明显,就怕吓跑了她。本来还以为她也渐入佳境,没曾想还记得这事儿呢,不觉手上的力气加大。
“哎哟,你握疼我了——”挣月兑出手掌,李燕甩着手臂轻呼。
“疼点儿才好,让你再瞎寻思。”勒小东微斥道:“还没到约定的时间你急什么,怎么生怕我找不着女生吗?要真是那样的话,那你就别想月兑身了,继续当着吧。”说的随意像在开玩笑,那眼角却不着痕迹的瞄着她的反应。
李燕笑笑没说什么,她可不管他开不开玩笑,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对于她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这场交往本就没打算持续太久,中学毕业后也就意味着终结,他的意图跟她无关。
每次看她这样的笑勒小东就会生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来,猜不透她到底在想些什么。就算想出重拳也毫无力点,这种不知所措感让他觉得相当的不快。
这次的分手谈显然是不成功,回到家李燕跟崔玉凤汇报说她已经跟勒小东说了,崔玉凤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事儿就这么掀过去了,也没详细去问。
对于李燕来说,她这也不算是欺骗,的的确确是找勒小东谈了,至于结果如何他听没听,崔玉凤没问她也没多事儿的上赶着往深里说。
又过了两天,到了搬家的日子。
一大早雇来的两辆汽车就停在了老李家门口,两家人要搬家的消息早就在堡子里传开了,无疑的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过来帮忙搭把手,也有人过来瞧热闹,一时间几乎是全堡子里的人都出动了。
其实新房那边的家俱都是重新置办的根本不需要把旧的搬走,除了被褥衣服这些需要收拾带走的之外,并没有几件太大件的东西要拿。之所以雇了辆汽车过来,主要是李燕的东西太多了。光是她之前收购回来的那些粮票、铜钱就有不少,全都从厦子里搬出来麻袋就过了百。一汽车根本就拉不了,幸亏是崔家门口那辆还有地方,加上两家的轿车后备箱里又装了些,这才免强都塞满了。
两辆汽车、两辆轿车载着李、崔两家人,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驶出了居住了多年的周家堡子,奔向了全新的环境。由个小镇村民摇身一变成了县城人儿。
从平房住进了楼房,最感到高兴的莫过于李佳和李奇,生活的空间一下子增加了四五倍大,再加上从来没见到过的设施,小孩子图新鲜的个性让他们很是新奇了一阵子。
其次受到影响的就是老太太吴芝兰,活了这一辈子也没说不出屋就能上厕所,刚开始还有些别扭不习惯,可适应了两天就感受到了便利。大冬天的不用为了上趟便所而出去吹冷风打哆嗦,不用再担心时间太长而冻**。可以安安稳稳的在只穿着秋衣都觉得暖和的卫生间里想坐多久就多久。
相对而言,崔玉凤和李大中到底年青见过世面,更容易接受这种转变。至于李燕更加不用说了,有过城市生活经历自然最短时间就适应了。
总而言之生活条件上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凡事有利就有弊,住楼房也有个坏处,那就是不能再像在农村的时候可以挨家挨户串门子。光是待在家里别人还好说,老太太吴芝兰就觉得闷得慌,操劳了一辈子冷不丁闲下来特别不适应。好在崔家那边也跟着搬过来,没事儿的时候她可以跟李二凤和崔明春聚一块儿打打小牌,逛逛小区,出去买个菜散个步,认识认识小区里的老人们,晒个太阳唠唠嗑儿倒也过的不错。
大人或许有的时候还会矜持矜持,小孩子就没那么多顾虑了,李佳和李奇搬来的第二天就跟小区里的孩子们混熟了,玩在一起毫无压力。
李大中隔个两三天就开车回趟周家堡子,巡视下大棚,外带的看看房子。李家和崔家的房子都没打算再留,有人要买就都卖掉。最近有几拔人过来打听了,差不多合适就给他们了。
一家人里头要算崔玉凤最忙活了,原来就打算要弄个服装加工厂,现在李燕这里正好有现在的房子,就把一层改了改,中间的隔墙打通,弄了个不到一百坪的场地,挨排先放了几十台缝刃机,就开始招收工人。另一方面服装店门面也早就相中了,是南市场对过的一处门头,只等着年后找人好好装修一下。
一家六口里头,李燕成了最宅的一个,正好这段时间也没什么事情可干,天天闷在家里头除了看电视就是学习。有时候她妈在外面忙,她就负责掌勺上灶,手艺倒也不错。
时间过得快,半个月的时间眨巴眼儿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新年。这是李家人在楼房里过的头一个春节,热闹新奇自然不必多说了。拜年说吉祥话分压岁钱,这些老传统都没变,只是燃放鞭炮没那么随便自由了,比起以前少放了很多。
除夕当天的纸饺子也由大锅换成了小锅,味道却还是那个味道,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初三这天,李芳和李云夫妻俩带着大女儿李颖和女婿王军还有两岁的外孙女王絮,小女儿李霞和男朋友郑小枫,李贤和赵志诚夫妻俩带着两个儿子大林小林,坐着客车过来拜年。李大宽和刘美娥带着儿子李峰从县城里的岳丈家也都过来。
这已经是李家人形成的惯例,到了正月初三这天,除了老大李大成不太合群外,大女儿李芳,小女儿李贤,小儿子李大宽这三份拖家带口的老会聚到一起来到二兄弟(二哥)李大中这里来拜年。
别看只有三份儿,细算起来可是一大帮子人,每年的这天老里家三个屋里就全都坐满了人,加上李大中交际广朋友多,再有几个要好的上门来,那简直就是小规模的市场,闹哄哄的没个安静的地方。
每年这个时候崔玉凤就成了最累的那个,张罗着几桌饭菜自然不多说,光是刷碗涮杯子就能累的够呛。一大家子人没一个能帮把手,男人们有远离厨房的规矩也就算了,女人们李芳、李贤、刘美娥那都是一个样儿,一个赛一个的娇贵,只知道吃现成的在炕上一坐,光知道说话唠嗑儿,半点活都不干。
那时候李燕还小,帮不上太多忙,每每看到崔玉凤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儿,也就吃口饭的工夫能稍坐一会儿,到了晚上累的直不起腰躺在炕上直哼哼,心疼的不得了。
后来李燕和李佳长大了,终于可以帮把手了,可崔玉凤也老了,身体也不好,却还得张罗忙活着。这自然就引起了两姐妹的不满,反反这些事儿的时候被李大中听见了,又摔又拎的了好一顿脾气,这就让两人越反感这件事。
上辈子的那些个事儿李燕至今记忆犹新,虽说现如今她妈的地位明显升高,就算她大姑她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吃不动,可是这浩浩荡荡来的这大帮子人,侍候起来还是很累人。
李燕当即就决定把聚餐的地点由家里换到饭店去,这样一来即不失礼数又不会受累,顶多是花钱呗,这她倒是不在乎。她这一宣布,立时得到了响应。毕竟这里面积大是大,终归是楼房跟在周家堡里还不一样,光是用煤气不烧大锅做这么些人的饭菜实在是不太容易,也都能理解。
征求了下大家的意见,最终在县城里数一数二的饭店‘候府家宴’大包间里摆了三桌,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把这顿饭吃了。
桌席上李燕看着她妈又吃又喝,跟旁边的李芳、刘美娥有说有笑,暗自感慨不已。以前每当她看见她们坐在炕上聊天说笑,她妈在厨房里忙活张罗,最辛苦最受累却是最后一个上饭桌,简单的吃上几口已经凉了的饭菜时,就会特别的心酸难受,这回终于可以让她安安稳稳的吃口热乎饭,在这些亲戚面前不用再低一头,打从心里觉得欣慰。像是了确了多年的心愿,长长的舒了口气。
离开了饭店一帮人又回去坐了会儿,下午的时候李芳和李贤两份儿全都坐着车回去了。李大宽、刘美娥还有儿子李峰留下来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又去了刘美娥娘家。
年节好过,转眼七天的法定假期就结束了,该上班的都上起了班,年味儿也随之淡了不少。
初八开始,崔玉凤的服装店开始找人装修,加工厂那边人还在继续招人。年前人手不好招,年后招工的消息一传开,碌续开始有人上门应聘。没用上一个星期几十个缝韧女工就全都招齐了。
经营了这么长时间的服装生意,对于流行趋势崔玉凤也慢慢的有着个人独到的见解。按照她自己的理念设计出一系列图样,加工出来以后效果都相当不错。有了这样的基础,新店的经营完全了然于胸。
这一年的寒假凌水一中放了四十多天,可这是对于一般学生而言,有着升学任务的初三学生只过了一半儿,初十将过就全都返校了。提前开学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暑假时就已经有过经验,这次明显没有上次那么多抱怨,可以说进入学习状况更加的快。
因为搬家的原因,这学期李燕办理了住校。这是之前就已经商量好的事情,李家人并没有反对。只是这算是她长这么大小第一次离开家,亲人难免会有些牵挂。崔玉凤、李大中还好些,老太太吴芝兰不免心疼的唠叨了几句,让她自已在外面多加小心,吃饱喝好之类的话。
李佳和李奇这学期就全都转到县实验一小上学,月底前就得办理转学手续。两人听说李燕一个星期都见不着面儿,也都拉着她的手叫着‘大姐大姐’早点回来之类的话。
好好的上学场面硬是弄的伤感不已,李燕直想笑又不好意思,只能绷着一遍遍的重复没有几天,周末就回来这样安抚的话。最后还是李大中了话催促着,两小的这才松了手。
一中的宿舍都是上下层的大通铺,住校生们以班级为单位,男生一间女生一间,全校共计二十多间屋子都在一排。宿舍外围着一个高的石头墙,前面挨着人家,后面临着食堂。
李燕是提前一天下午到的学校,因为是新学期开学,需要报道整理行理,所以大部分住校生都来了。等到她到了宿舍,整个上铺差不多已经住满了,就剩下临近窗户边上还有两个位置。倒也没什么可挑选的余地,挨着顺序把行礼放下整理好。
其实所谓的行礼也就是被褥和洗漱用品,再有两三次换洗的内衣,外衣什么的根本不用格外再带,到了周末回家换下来,周一来时换上新的就行。像这种一件衣服穿五天并不是个例,大部分住校生都这么干并不稀奇。
弄好了这些也就是十分八分钟的事,李燕一个人就能搞定,完全不用送她过来的李大中帮忙。他们过来时正好赶上了饭点儿,宿舍里头没人都去吃饭了。深知学校食堂的伙食有多差,李燕是能少吃一顿是一顿。父女俩出了学校坐上了停在道边的轿车,直奔正街的可口饭店。
这顿饭是李大中掏的钱,李燕也没客气专挑贵的点,四菜一汤外加一瓶酒,硬是花掉了两百多块。差不多顶上一个普通工人一月的工资了。
李大中见闺女高兴乐呵呵的掏钱,李燕向来懂事听话,自从她会赚钱了以后没再跟他这当爹的要过一分钱,反倒是她给家里不少花,好不容易有次机会让他这当爹的表现一把,当然不会吝啬了。别说是两百块,就是两千两万,只要她喜欢吃那他也舍得花这个钱。没有也就算了,他不是有这个条件吗?
李燕吃的五饱六饱,把剩下的菜全部打包出了饭店,目送着李大中走远这才往学校走。
本书由潇湘书院,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