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笳 第五箭东去

作者 : 万争

这一声尖叫,惊醒了正在睡觉的三个孩子。♀那三个孩子立即就醒过来了,同时他们还拿起弓箭射向刘远,刘远躲过箭矢。两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立即扔掉弓箭拿起直刀向刘远砍去。

刘远一跃而起首先一直手抓住一把直刀心中一迟疑自己要不要杀掉这个小男孩,但是一看到那对夫妇的尸体和另外两把砍向自己的刀。于是刘远用另一只手一掐就拧断了一个男孩的脖子。然后一个侧踢将另一个小男孩踢翻在地然后又一踩,那个小男孩的脖子就碎掉了。

之后刘远夺过女孩手中的刀,制服了小女孩。想要放了她,但是转念一想刘远就用刀插了女孩的肩膀一下然后打晕了她。

刘远把匕首上的血迹擦干走出大帐对萧览等人喊道:“快搜集东西,纵火!”很快萧览等人就搜集到了大量有用的物资,这些物资被刘远等人栓到了马上。

栓完东西之后,每人手持两个点燃的火把。此时西北方面木栅栏城南面是火光一片,刘远对萧览说:“快走”说完骑上一匹马就向木栅栏城东门驰去。其他等人纷纷跟上,在奔驰过程中刘远等人纷纷将火把扔出,使帐篷燃烧刘远还让其他**喊:奴隶们反了,他们向西边跑去了。

至于那个被扎穿肩膀的小女孩,从昏迷醒来之后,看向已成灰烬的家,眼睛中由悲伤渐渐变成了愤怒。心中暗暗发誓我要活下去……她挣扎爬到一户人家求救。那户人家收留了她。

正巧夏夜东风刮起,火借风势越烧越大很快西面和南面的帐篷就被烧掉大半,许多人惊慌失措地从燃烧的帐篷中跑出来。但也有很多人则趁火没烧到自己帐篷前拆除了帐篷。刘远策马狂奔不到三分钟就跑到了东门,刘远突然发现东门处又增加了二百余人,全都骑着马。刘远一问舒木尔才知道这些人都是东边部落的人,他们刚洗劫一个马场,现在想要回家。

过了一会,刘远与离丹开符等人汇合后就向东逃去。

东方的天空中渐渐亮了起来。刘远一行人也远离了完都迷失大营。完都迷失部落的人也不可能发现刘远他们了。♀刘远在东去的路上与萧览攀谈起来。萧兄弟家是哪里人啊?刘远骑在马上一边嚼着牛肉干一边问。

萧览笑着说:“我家是卢龙道柳城的。”

刘远心里有点疑惑“萧览家住的地方名字好奇怪啊。”刘远问“这个卢龙道是什么意思啊?”萧说“哦对军侯不是这里人不太清楚,我们这里的行政区划分。我们大魏国地方上的最大行政区划分是道,道下面管辖若干个州,每个州下面又管辖若干个县。”我曾经在卢龙道的清州三河县干过司吏。

“哦,原来老萧你曾是个官身,那老萧来到此地是不是被掳虑来的。”刘远笑着说萧答喇摇摇头说“我那个司吏干的好好的,可是我的上官县令纳了个本地的女人当小妾,那个小妾向县令吹了枕头风,让她的兄弟当上了这个司吏,让我卷铺盖滚蛋了。没了饭碗我之后只好到草原上倒腾点皮货,到家里那边去卖,挣点糊口钱。”

“昨天,我碰上了完都迷失部落的贵族完都哈朗,完都哈朗此人好捉落单的人为奴隶我和我的两个弟弟不幸就被捉到了”

“哦,原来是这样。那现在魏国皇帝叫什么?”刘远说“现在的皇帝叫长孙思,是崔氏家族,立的傀儡皇帝。即位有四年了,但是现在朝政大权尽落崔氏家族手中。”萧览想了一下说。

突然萧览很不屑地的说:“呵呵,那个皇帝的皇后是崔氏家族的女儿,整天和侍卫厮混,给那个皇帝带的绿帽子,那个皇帝一天带一顶一辈子也戴不完。哈哈”说完大笑不停。

刘远不禁愕然问:“这个女人干出了这样的事,那你们的皇帝居然就容忍下去。”

萧览摇摇头说:“他一个木偶皇帝,能保住性命就行了,至于这种事能忍就忍吧。”

刘远拧开皮囊往嘴里灌了一口苦马酒。哼了一声说:“我和萧兄弟想法不太一样,如果我是他,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让那个女人和他那个狗家族去河里喂王八。这样做不光是为了皇帝的尊严,更是因为大丈夫存于世上,岂可沦为棋子,任人欺凌,任人摆布。♀你们那个皇帝,萧兄弟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玩意儿?即位已经四年竟然还匍匐在那个什么家族来着?”

“崔氏家族。”萧览提醒道。

“哦对,崔氏家族。还在这个家族脚下趴着,像条狗一样!他要是有志气,崔氏家族现在恐怕早就是一团粪土了。”刘远接着说。

萧览说:“军侯此言,我一半认同一半不敢苟同。方才军侯说大丈夫活一世,不应受人欺凌侮辱,在外持兵戈闯出一席之地,在内使妇人臣服,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萧某赞同。”萧览顿了一下接着说。

“但是,军侯所说大丈夫不为人棋子,萧某不敢苟同,放眼当今天下,何人为执棋子者,乱世枭雄与开国帝王尔,这些人曲指可数。其余民众无不是棋子。棋子虽多,一局棋棋手两人即可。萧某愚钝自知非棋手,愿为棋子。”

刘远淡淡说:“萧兄弟,虽与我意见相左,但是听完萧兄弟所说意见。我也赞同,毕竟世界上人人不同,为棋子,为棋手资质不同。世上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资质,”

哈哈,萧览笑了说,军侯不仅看事真是透彻,更令萧某敬佩的是军侯竟然包容他人意见。别人当面否定却并不恼怒,萧某佩服。

刘远微微一笑:“萧兄弟真是客气。不过我对这里实在不熟悉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萧览连忙说,没问题,没问题。我所在的国家国号是魏。从我们这里一直向东南走就是我国的卢龙道。往西南一点走就是我国的蓟州道。我魏国已经开国150年有余已经死了六位皇帝。当今天子长孙思的叔叔谥号是元帝,元帝在位时好声色犬马,厌恶朝政。使得政权旁落崔氏一族手里。

听到这里刘远有些疑问:“等一下,你们魏国的政权是怎么落到崔氏一族手中的?”

“嗯,元帝的皇后生下一嫡长子,元帝的右昭仪生下的是庶长子右昭仪受宠,庶长子立为太子。皇后十分不满,联络自己的家族想要推翻元帝的统治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政变发动之后右昭仪和其儿子被杀,元帝也死于非命。可皇后家族也实力大损”崔氏一族抓住机会发动政变,诛杀了皇后一族然后就立了现在的皇帝。”

“要说这崔氏家族可了不得,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了,魏国官府里面遍布崔氏子弟,真可谓树大根深。”

“对了,你们魏国怎样选拔官员啊!”刘远问道。

“主流当然是推举制,还有靠和世家有姻亲关系当官的。第二种情况明显少于第一种。”

萧览说。

刘远想要到魏国扯旗造反,发现萧览说的情况简直是太棒了!现在的大魏国简直就是一块天然造反地。推举制最大的弱点就是很容易使人才沉沦到社会底层。如果自己在那里振臂一呼,投奔自己的人那还不成了河啊!

刘远又问:“那这些年有人造反吗?

萧览说:“我听说有一个叫刘宁的人前两年就反了!声势挺大现在起码有十多万人了!”

有人先我一步,刘远心中有些失望。

“算了,还是说一下眼前的事吧!老萧你说我们应该投奔哪里啊?”刘远嚼了一口牛肉干说。

“军候所图甚大,回魏国不说军候无根基,就连萧某也没有什么根基,不然怎会冒险到草原上收购皮货。所以南方魏国不可去!”萧览顿了一下,然后又说:“由此往东南方向有一个乌林答部。乌林答部的大王子乌林答阿赤托太子位不稳,现在如果投靠他肯定有一个一席之地!萧某经商本钱全部都是向世家借贷,如今既然已无退路。萧览愿与军候举大事!”

萧览说的话又给了刘远一次打击。魏国内造反?哥早就想过了!不然还会到草原收皮货吗?魏国的水深着呢!

萧览早年也是像刘远一样的人,可是残酷的现实把他早就打败了。

刘远说:“那好,就去乌林答部!”

刘远手下一听要去乌林答部当时就走了一百多人,刘远手下只剩下了一百人。这一百多人都是听极赤西温等人说刘远如何杀死看守的事留下的。他们觉得跟着这样的人混,以后一定了不得。

走了半天,天快黑了的时候刘远碰上了一群人,这群**约有三百人,每十个人围着一堆火烤豆饼。他们一见刘远率领一百多人走来,立即拿起弓箭对准刘远等人。同时还大声问话你们是什么人。

萧览对刘远说:“这群人是乌林答部的人。我们怎么回答他?”

刘远说:“你告诉他们,我们是投奔乌林答部大王子阿赤托的人,你们拿着弓箭对准我们难道你们是三王子乌林答阿赫骨的人吗?”

萧览喊完这些话之后,那群人中走出来一个人。

“我是大王子的表弟乌林答九斤,你们的首领如果敢走过来,我就带你们去见大王子,为你们引荐。”

“你认识乌林答九斤吗?”刘远问萧览。

“认识,此人就是乌林答九斤。”萧览回答。

“你和我一起去,走!”

刘远不再迟疑立即孤身策马前去,来到乌林答九斤面前。刘远一拱手说:“九斤将军,在下刘远,闻说大王子礼贤下士慧眼识英才现特来投奔。”

就在刘远说话的时候,乌林答九斤仔细打量刘远。心想这人穿的可真奇怪花花绿绿的。头发怎么这么短?虽然他被打的很惨但是身上似乎还有一股官气,难道这是一个落魄纳颜?

萧览刚要翻译,乌林答九斤说:

“刘先生果然是豪杰之士,敢孤身一人来到我这营地中。看来刘先生果然是来投奔大王子的!冲先生这份胆识,我定然为先生向大王子鼎力引荐。”

“九斤将军真是爽快。一叶落而知秋,将军如此光明磊落,可见大王子确实如传闻中所说的那样是个明主。九斤将军鼎力引荐的恩情,且容日后相报。”

“对!对!日后一定要重报!哈哈,走我们一块喝酒去。”乌林答九斤一边笑一边拽着刘远在一个正在烤羊的火堆处坐了下来。同时拿出苦马酒递给刘远萧览。然后乌林答九斤对身边的手下说:“把刘先生手下都叫过来,我们一块聚聚。”有几个人领命而去。

刘远与乌林答九斤一边喝一边聊,刘远那是在后世饭桌上“酒精”考验的干部,这顿就一喝刘远各种侃,乌林答九斤觉得自己以前的酒简直就是白喝了!从来没有一次这么痛快!

这晚上刘远和乌林答九斤摔了三次跤,结果刘远两局胜一局平手,乌林答九斤越来越觉得刘远是人才了。

宴会还没结束,乌林答九斤叫过一个手下,对他说你今晚连夜赶回去告诉大王子有一个英雄明日前来投奔。切莫怠慢!他……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辽笳最新章节 | 辽笳全文阅读 | 辽笳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