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妈妈的小建议
教导孩子“金钱”知识,绝对不是经济学里那些令人头痛的“概念”和“术语”。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而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模得到的实体。理财教育不是抽象的理论,它是具体的生活教育。我们需要做的是常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们讨论,让孩子慢慢明白。
(1)要让小朋友分清楚“需要”与“想要”,这是理财概念的第一步。
教会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是引导孩子建立理财观念的关键。“需要”是解决基本的需求,在一般正常生活水平下“需要”的东西,例如衣食住行等。对于学龄孩子而言,交通费、上学吃饭的费用、上补习班的费用、购买课外书的费用等都属于“需要”层面。而“想要”则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可以提高幸福感,但又并非必需。对孩子而言,类似零食、漂亮的运动鞋(衣服)、玩具和游戏机等,都是“想要”的范畴。“需要”和“想要”,前者可以近乎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后者则应当引导孩子进行取舍。等小孩有一定概念后,然后带入想给他零用钱这件事。
(2)要让孩子明白金钱可以做的事情。
3岁以后,孩子就可以学着认识纸币和硬币了。认识钱币不光是让孩子说出钱币的面值,还应知道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如乘公共汽车时,让孩子去投币,知道有空调的公交车票比没空调的贵;夏天,让孩子去买冰棍,了解不同品牌的冰棍,价格是不一样的;去儿童乐园时,让孩子知道10元钱可以玩哪几样游乐活动等。
(3)也要让孩子知道金钱做不到的事情,跟孩子讲讲“金钱是最好的仆人,也是最坏的主人。”这也是理财概念不可缺少的一步,毕竟我们想要培养的不是黑心的财迷。
比如买东西的时候让孩子知道,钱可以买到好吃的东西。但是要记得告诉孩子,钱不能够买到母亲的爱和朋友的友谊。
在合适的时候,要给孩子上一堂教育课,让孩子知道,金钱究竟意味着什么。
妈妈的教养小贴士
在美国,父母从孩子3岁起就开始利用零用钱由浅入深,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如:
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美元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并认识到无法把商品买光,必须做出选择;
5岁知道基本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7岁能够将数目不大的钱找零,能够数清楚大量硬币;
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帐户里;
9岁能够制定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时懂得每周节省一点钱,以备大笔开销使用;
11岁时懂得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能够制定并执行两周开支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名人示范榜样
美国富豪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产的富翁,但其子女的零用钱却少得“可怜”,而且要求严格。他家账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们事先作出预算并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账目清楚,用途正当,下周增发5美分;反之减少。这样,不仅避免了孩子生活在富裕家庭的优越感,也给了他们和普通家庭的孩子同样的接受理财教育的机会。
2.《教孩子学会计划开支》
不能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即使拥有博士学位,也难以摆月兑贫穷。虽然养成好的理财习惯是一个有些痛苦的过程,但这些习惯可以让你"有钱一辈子"。
——美国理财专家柯特·康宁汉
从孩子2岁起,大都拥有了自己的一些小财产:从最初的零食开始,到后来的零花钱。随着年龄的增大,可支配的财产则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贵重。孩子越大,自我意识也就强,所以孩子在消费自己的财产时,是需要引导的,要不然孩子很容易养成挥霍的坏习惯。
所以,你必须告诉孩子——有计划的消费。计划消费有很多好处,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让孩子学会统筹安排,让孩子锻炼自己的耐心等。
果果是我同事的侄女儿,特别聪明。一次同事带果果到我们办公室来玩,小家伙抱着一个卡通造型的罐子,在同事桌子上玩钢笔。我特别好奇那个罐子,过去逗了果果好久,果果终于打开罐子让我看看她的小宝藏。原来这是一个糖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糖果。
我捏着果果的小脸蛋说:“果果呀,妈妈怎么给你这么多糖果啊,吃这么多糖果会蛀牙的哦!”果果抱着糖罐子歪着头说:“妈妈说,这是果果一个星期的糖果,不可以一次吃完。”我模模果果的头,说着:“果果真是好孩子。”
跟同事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果果的妈妈不像其他的妈妈们,每天都限定孩子能吃多少糖果,而是像发薪水一般,把果果的糖果定时放到她的小糖罐里。刚开始的时候,果果特别开心,一次就把一整天的糖果都吃掉了。后来要吃糖果,不管怎么哭闹,妈妈都会告诉果果,果果自己把一天的糖果都吃掉了,不可以再吃了。几次下来,果果开始计划着,这些糖果是几天吃的,每次能吃多少。日子久了,妈妈有时候会把果果一个星期的糖果都放到果果的糖罐里,果果也能自己节制着。有时候还能把糖果攒下来,分给爸爸妈妈吃呢。
无独有偶,米莉曾经是我带的一个班的生活委员,米莉的姑姑是我的大学同学。米莉一直是个一个特别有计划的女孩,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弄的井井有条。尤其是同学们的班费,米莉都记着帐,收入支出全部都井然有序,她的出色表现让老师都称赞不已。
一次,和米莉的姑姑称赞米莉的时候,米莉的姑姑对我说,其实米莉的理财能力还得从刚读4年级的时候开始说起。
以前,米莉和其他孩子一样,零花钱都是一天一给,后来升4年级以后,米莉的妈妈觉得应该让米莉自己学会规划自己的零花钱了,于是一天一给变成了一月一给。由于米莉的妈妈工作都十分忙碌,很多时候都不在家里吃饭,所以米莉的零花钱也会多一些,还要算上吃饭的钱。刚开始,米莉也不习惯这样的方式,成为了一个标准的“月光族”,甚至有时候还没到月中,零花钱已经所剩无几了。最惨的时候就是妈妈都不在家,没有钱只能自己泡面吃。
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米莉开始学会记账,把每天的支出都记下来,每个月就查看自己的支出,把那些多余的不必要的都记下,引以为戒。这样过了几个月,米莉对自己的收支有了非常详尽的掌控,每个月还能够有所剩余。而良好的理财习惯在米莉当选了生活委员以后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孩子心理分析:
理财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孩子们都在成长中学习。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还不明白钱财的意义,我们当然不会教他们去计划怎么用钱。但是对于孩子而言,糖果,小零食,这些就像是他们的宝藏一般。我们总是担心孩子贪嘴,于是帮助孩子控制着,每次吃一颗糖果,每次只能吃一小块蛋糕。
其实,如果我们去教导孩子,让他们自己来管理自己的“财产”,反而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像果果,虽然才两岁半,但是已经能把自己的财产掌控的非常好了。
我们不妨试着把一天可以吃的零食全部交给孩子,让他自己来分配。如果孩子一次性把零食全部吃掉了,我们不需要责备,但是一定要告诉他,他已经把自己今天的零食都吃掉了,不会再有更多的零食了。渐渐地,让孩子懂得如何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分配自己的食物。可以逐渐把分配给孩子的零食从一天,到两天,甚至分配给他们一个星期的量。管理好自己的零食,就如同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一般。
在孩子还年幼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把零花钱一天一给,帮孩子们控制着他们的花销。就像米利的妈妈做的那样,可是这样的方式就很难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来计划自己的开支,而计划自己的开支这是他们日后必定要掌握的。所以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不妨放开政策,把一天一给的零花钱变为一月一给。
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就会明白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浪费,知道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钱要省。通过零用钱,妈妈可以向孩子传递良好的生活理念:如商品是买不完的,我们必须学会理性地取舍,在满足部分愿望的同时,就得节制自己的**。
我们自己也经常会在用钱上失去计划,因为一时冲动而购置了许多没用的东西回家,不仅浪费钱,还占地方。孩子们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计划,就非常容易乱买东西。我们应该教导孩子们学会做计划,这样不仅可以自律,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精神。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理财也是如此,有一个良好的理财计划,才能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
理财的能力就是从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培养的,小的时候能够控制好自己的糖果和零花钱,长大了,自然也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收支。不要小看孩子们的能力,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时更强过我们。作为妈妈,我们不能永远告诉孩子们如何去计划去分配自己的东西,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让他自己学会吧。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