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辰光,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我们的党该怎样办呢!”张静江瞅一眼陈果夫,接着说,“总理从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创建同盟会起,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经历了辛亥革命、讨袁护法、联俄联共,在腥风血雨中艰难前行。♀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特别是总理与世长辞后,我们党内纷争不断,仲恺不幸遇害,汝为辞职赴沪,汉民出走苏俄,精卫隐居法国,可以说到了分崩离析的境地,我忧啊!”说到这里,张静江痛心地用手敲着太师椅。
陈果夫频频颔首,若有所思地瞧着张静江这位同乡前辈。自从辛亥革命认识他以来,第一次看见这位沉稳老练、被人们誉为诸葛亮式的静公这么激动,这么焦虑,这么揪心。
“祖焘,我们总不能让总理呕心沥血缔造的党在我们手里葬送吧!”张静江的眼圈发红了。
陈果夫看着忧心忡忡的张静江,坚定地说:“只要我们同心戮力,和衷共济,一定能把党办好。”
“同心同德果然重要,但要做到这一条很不容易呀!”张静江感叹道,“你想要同舟共济,人家苏俄顾问挖空心思地给你使坏,指使**千方百计地给你捣乱,你能同心同德吗?”说到这里,张静江向陈果夫投去颇为信赖的目光说,“祖焘,你年轻,也很能干,你好好想想,我们的党究竟怎样办才好?”
陈果夫既有点受宠若惊,又对张静江的信赖暗自窃喜,于是恭维道:“静公高瞻远瞩,洞察秋毫,党内要靠您定向把舵。您尽管吩咐交代,我尽力去做好具体事。”
陈果夫自辛亥革命时认识张静江以来,一直以晚辈相称,崇敬佩服张静江的经商奇才和执着为党奋斗的精神。正如他在回忆录中说:
张静江先生是我们中华民国和国民党里一位杰出的人才,他会赚钱,又有会用钱的本领,能为国家增加资本。在全国,在本党,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来。中国会赚钱的人不少,而真正会用钱的却不多。本党同志当中,会替自己赚钱的大有人在,能为国家为党赚钱的就更少了,至于肯为国家为党用钱的,又能够在短期内替国家赚钱的,则唯静江先生一人而已。
送走陈果夫后,张静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闪现着投身中山革命以来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特别是二次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处于最低潮时期,孙中山及时总结教训,毅然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重振旗鼓,使国民党走出困境,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得以迅速壮大发展。想到这里,张静江突然眼睛一亮,从床上坐起来,抓起电话,紧急约见蒋介石。
蒋介石急匆匆地赶到张静江的住处,不及寒暄,张静江就直奔主题道:“三弟,我们的处境艰难,虽然有**编造谣言、挑拨离间的问题,但主要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蒋介石虽不完全同意张静江的看法,但对党内各派之间明争暗斗、互相倾轧让**有机可乘,则是不争的事实。他勉强地点了点头。
“三弟呀,你总记得二次革命失败后的情形吧,总理在沉痛中总结了党内存在的三个问题,我看当前党内也普遍地存在,如不采取断然的措施,我们就有亡党的危险!”张静江越说越激动。♀
蒋介石盯着张静江,好一会儿才说:“二兄,形势有这样严重吗?”
“是啊,我到广州快两个月了,亲眼目睹了**在苏俄顾问的指使下,千方百计破坏我们党内的团结。”张静江加重了语气,一字一顿地说,“**是最大的祸根,是我们的心头之病啊!”
对于**,蒋介石早就怀恨在心,也是他的一块心病。但对于如何解决**的问题,还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他挪动了一下嘴角,欲言又止,还是向张静江投去求助的目光。
张静江看出了眼前这位盟弟的心思,但他不想先入为主,想听听蒋介石的见地。他从桌上拿起一支雪茄烟,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说,“三弟,你看该如何办才好?”
蒋介石沉思了一会儿说:“还是快刀斩乱麻吧。”
“心急吃不得烫粥,”张静江吸了一口烟,慢条斯理地说,“联俄联共是总理树立的旗帜,是联合各方力量、推进国民革命的方针策略,我们不能砍这面旗帜,但我们可以限制**,削弱**,譬如中央一级的部长就不能让**人担任,以保障我党的统一权威。”
“二兄高见。”蒋介石称赞道。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张静江掐灭了烟头道,“三弟,在二中全会上,你以改善国民党与**的关系搞个提案,这也是投石问路吧,看看**的反应,我们再决定走第二步、第三步。”
“二兄高瞻远瞩,令介石钦佩不已。”蒋介石霍地从椅子里站起,笔挺地站在张静江面前,颇为激动地说,“一切都照二兄主意去办。”
由于陈独秀的右倾,张静江精心策划的整顿党务四个决议案在二中全会上全部通过,之后,又于5月22日、25日分别通过了《关于整顿党务之训令案》和《整顿党务宣言》。
按照《整顿党务第四决议案》,全部党员要按规定重新登记,除海外党部外,都要在三个月内完成,这是一项非常艰巨而紧迫的任务,需要有一个精明能干的人去做。张静江自然想到了陈果夫。辛亥革命时,陈果夫就开始参与为武装起义筹备武器弹药和军需物品,后来又参与为孙中山筹集革命经费,一起创办上海证券交易所。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后,他又在上海为其网罗人才,招募兵员,采办物资。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张静江了解陈果夫是个精明干练,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于是,他向蒋介石推荐说:“祖焘聪明,有主见,有办法,是个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张静江的推荐道出了蒋介石的心里话。对于陈果夫,他也是很了解的。从闯荡上海滩的沉浮,到创办黄埔军校,他都不能忘记陈果夫的功劳,他信任陈果夫,其中也不乏其叔陈其美的因素。
蒋介石欣然接受了张静江的提议,任命陈果夫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实际上将组织部全权交授陈果夫,由他接收组织部,具体实施“整理党务案”。
陈果夫能够十分顺利地进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右派真面目当时还没有完全暴露。陈果夫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我能顺利接收,要追溯到过去两年的情形。当十三年本党改组以后,已呈分裂现象,那时我对党务未加闻问。后来,奉蒋先生之命,在沪担任招募及黄埔后方勤务工作。因为职务需要与各方接触,纯粹本党同志与跨党分子,双方均来问我对于党务的意见。我除了答复‘党内不能有党’的主张外,其他什么也没有表示。同时双方面都要我登记,我都没有参加,因此,对双方面均无恶感而能完成在上海的重要任务。等到发表组织部秘书以后,多数**以为我没有直接办过党务,所以不甚注意。其知我者,也认为我没有参加过任何**组织,是比较超然的人物。所以到中央党部接收组织部秘书职务,毫无阻碍。就是我以中央监察委员之资格任组织部重要职务,也无人批评。”
从国共第一次合作以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一直由**员谭平山担任部长,**员杨匏安担任秘书,在他们的卓越领导下,国民党的组织建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组织工作有了相当快的发展。6月1日,陈果夫走马上任,他秉承张静江和蒋介石的旨意,首要任务是把**人从组织部机关中挤出去。他经过缜密的观察调查,发现组织部完全在**的掌控之下。组织部三十一人中,有二十八人是**员。秘书处林祖涵等三个负责人都是**员。严峻的形势出乎他的意料,正如陈果夫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我到了中央党部之后,我知本党已完全在**控制之下,名存实亡的可怕情形,才明白静江先生看得严重的道理。”
面对国民党组织部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陈果夫一筹莫展,不知从何着手,便去请示张静**。张静江压根儿没想到情况比他预料的还要严重,他听罢陈果夫的汇报,忿忿地说:“**挑拨离间,将国民党逐渐排除掉,其目的就是要篡夺本党。”张静江铁青着脸,加重了语气说:“**这种毫无合作可能的态度,国家将来必受其祸害。”
“主席远见卓识,一语言中。”陈果夫恭维道,“眼下该用何种策略手段,请主席明示。”
“从现在起,本党同志要坚决地贯彻二届二中全会精神,全力以赴地对付**。”张静江边说边向陈果夫投去信赖的目光,“祖焘,你要赶快设法团结本党同志,把**挤出去,逼出去,实在不行强行调出去,把本党可靠的同志充实到组织部。”
“请主席放心,我一定尽力去做,”陈果夫坚定地说。
陈果夫得到了张静江的支持,并征得蒋介石同意后,便大规模地调整人员。他不与任何人商议,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在部机关会议上宣布:国民党员王乐平为组织干事,段锡朋为文书干事,将**员杨某和骆某强行调出组织部。这一明目张胆地打击**的行为,当即遭到国民党左派何香凝等人的反对。何香凝找到陈果夫,义正词严地责问:“你严重践踏了组织部的章则,必须收回宣布的命令。”
陈果夫阳奉阴违,当面表示接受意见,事后却听而不闻,我行我素。他很快变换了手法,采取软拉硬挤,对有些**员采取拉拢的办法,希望这些人放弃**的立场,跟着他走。但这一招并不奏效,于是,便寻找各种借口对这些**人进行批评和惩罚,同时,对一些平庸无能、且无政绩的国民党员则无休止地进行表扬和奖励,企图以此形成强烈反差,挤走**人。陈果夫的这些恶劣做法,受到**人杨匏安的强烈反对。杨匏安气愤地对陈果夫说:“你无视部里的章则,黑白颠倒,罚功赏罪,太过分了。”陈果夫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不久,在事务组工作的两名**员被气走。杨匏安针锋相对进行反击,也将陈果夫经常表扬的一名姓莫的国民党员调出组织部。
一时间,国共双方斗争十分激烈。
然而,陈果夫有张静江和蒋介石做后台,他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采取不分配工作的办法,逼迫**人辞职。专司民众工作的**员谭某,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在组织部很有影响。陈果夫几次开会都不通知他,而将他的工作分配给别人,最终将谭某挤出。陈果夫马上安排其亲信曾养甫继任。
陈果夫在清除**人的同时,将大批国民党右派安插到组织部,如郑异、肖铮、王乐平等,都给予重用,甚至连反对孙中山的陈炯明的亲信吴倚沧,也被陈果夫任命为组织部秘书,并称赞他是个人才。经过几次调整,陈果夫完全控制了组织部。他在回忆文章中这样说道:“经过这样几次事件,章则已有改动,用人也自然比以前自由。迁到南昌之时,部中仅留有共党三个,其余都是纯正的本党同志了。”
二改组广东省党部
陈果夫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机关的清党,令张静江刮目相看,想不到这位商场上的晚辈新手,在政治上如此干练利落!从此,陈果夫备受张静江的青睐。
蒋介石出师北伐时,根据张静江的提议,国民党中央常委会议决定,任命陈果夫为中央组织部代理部长。陈果夫一步登天,更加卖命地为蒋介石清党。他开始具体实施“整理党务案”,办理党员登记,整顿国民党各级党部,把各级党部中的**人更换成国民党人。陈果夫调阅了各省市党部委员名册,并进行初步调查后,严峻的现实把他惊呆了。国民党的各级党部基本上都在**的控制下。他在《民国十五、六年间一段党史》的回忆文章中说:“将各省市党部委员名册详细一研究,始知大半都是**,少数虽是本党同志,亦大都是**视为不足轻重,或暂时不可少的人。”
陈果夫急匆匆地赶去向张静江汇报。张静江边听边锁紧了眉宇,**的力量如此强大再次出乎他的意料。他忧心忡忡地对陈果夫说:“本党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挽救本党。”
“是啊,当务之急必须选准突破口,打击**的要害。”陈果夫应道。
“先整顿改组广东省党部,这是**把持已久的部门,把这个重点整顿好了,再向各省市推行。”张静江看着陈果夫说,“祖焘,你的意见如何?”
“张主席的意见完全正确,我非常赞成。广东省党部是全国各省市党部的中心,先行改组,取得经验,有利于向全国推行。不过……”陈果夫突然刹住话头,盯着张静江。
“干啥吞吞吐吐,有话直说嘛。”张静江莞尔一笑说。
“改组广东省党部,这件事很重大,要不要请示蒋总司令。”陈果夫征询张静江的意见。
张静江沉思片刻后说:“应该做的事,就负责去做,不必请示。蒋先生现在前线,无法分心党内事务。如果去电,叫他如何答复?改组省党部虽然事关重大,但只要我们按照本党的原则慎重处理,就不必去增加蒋先生的麻烦了。”
张静江的信任,使陈果夫信心倍增,迅速展开改组广东省党部的工作。他私下收买选票,暗中操纵所谓的民主选举,并以三倍执监委员的候选名单推荐大会选举,使新选出来的广东省党部仅保留了刘尔崧、彭湃、杨匏安三名**员,其余均为清一色的国民党右派分子。
广东省党部改组告一段落后,张静江指示陈果夫陆续选派得力干员赴各省市指导党部改组工作。陈果夫首先选调了段锡朋、郑异、肖铮、王宇春、葛武綮、陈希豪等一批得力干将,派往江西、浙江、上海等地指导党部改组工作。每批派赴干部出发前,先由陈果夫接见并训话,再由张静江亲自接见并作指示。当张静江拄着拐杖,蹒跚地走进接见厅时,全体人员肃然起立,以掌声迎接“代主席”。张静江说了一番勉励的话之后,语重心长地说:“我党历经沧桑,发展至今,虽日趋强大,仍有危机四伏之虞。诸位责任重大,使命神圣,我代表蒋主席郑重地拜托诸位:救党的责任放在诸位身上,只要你们拿出能力来,本党就可以复兴光大!”
听着张静江这些充满信任与鼓励的话,看着他那被病魔折腾得骨瘦如柴的身躯和面容,晋见的人员无不感动涕零,纷纷表示不惜一切,坚决完成任务。陈果夫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派往各省市工作同志出发前,我依照静江先生的指示,把**的阴谋,和苏俄顾问鲍罗廷、季山嘉等跋扈指使的情形,详切地告诉他们,促使各地本党的同志团结一体,并配合军事发展,挽救本党。各省市工作同志出发前晋见静江先生时,他总是热忱地期望说:‘救党的责任放在诸位身上,只要你们拿出能力来,本党就可以复兴。’听者无不感动。”
派赴干部到达各地后,为尽快地将**人从各级党部驱除出去,切实负起“救党”的责任,他们与当地反动军官、民团、地主勾结起来,解散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对各级党部人员进行所谓“考核”,借此排挤**,增强国民党的领导成分。对于**力量太强的部分省市党部,陈果夫则干脆采取强行改组的办法,直接换上效忠于蒋介石的国民党右派分子。如派张道藩去主持贵州省党部,派吴铸人、童冠贤去主持北京市执行部,派纪亮去主持绥远省党部,丁超五去主持福建省党部等。
在整顿各级党部的同时,张静江指示陈果夫抓紧在全国各地对国民党员办理重新登记手续,务必按照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整顿党务第四决议案》的五条规定办理:
(一)全体党员应在中央命令组织之党部重新登记。
(二)登记机关指定省党部、特别市党部、县党部、市党部。
(三)登记时间为三个月,但海外登记时间由海外党部另外规定之。
(四)登记表格除原有之各项外,须特别声明愿遵守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及决议案。
(五)曾经加入本党所否认之政治团体,登记时须特别声明与该组织团体月兑离关系。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