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秦氏一心盼着生儿子,但是只见女儿一个接一个的生了出来,就是没有儿子的影儿,到最后终于生了个宝贝儿子,小心翼翼捧在手心儿里养大的,长得那叫一个好,比他风流倜傥的爹当年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秦氏眼看着儿子快十八了还说不好亲事,整天在外头胡混,心里急得呀,在她想来,全天下怕是只有公主配得上自己儿子——可惜今上连孩子都没呢,更没有公主,庆亲王府倒是有个适龄的小郡主,可是性子骄狂,恐怕不服管教。
听说沈夫人带着阿林进了京,小秦氏高兴得不得了。这罗家阿林简直就跟自己儿子是天造地设的一双,论身份——世袭罔替靖国公嫡女,比庆亲王府的小郡主只少了那点皇气儿,旁的只有多的,没有少的;论长相——爹娘长得都好,女儿断不会丑了;论性子——听说是个爱做善事的,定然心软好拿捏,且打小儿在源州那乡下地方长大,说不定土里土气的什么都不懂,更好管教了;论体格——武将家的姑娘,自小习武,进了门肯定是三年抱俩……
再加上两家还连着亲,自己儿子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这事儿肯定是一说就成!小秦氏心里越想越美,忍不住还跟儿子念叨了好几遍,劝他收收心,等成了婚好好给自己生两个宝贝孙子。
虽然小秦氏恨不得在沈夫人刚进京时就来见见,不过上门哪有不带礼物的,鉴于手里没银钱这种不容忽视的现实情况,小秦氏还是决定先忍忍,等腊月里往罗府给大姐送年礼的时候再带着儿子一道去。
大太太秦氏知道自己妹妹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后倒也高兴,阿林别的不说嫁妆定然不薄,妹妹那个所谓侯府早就是个空架子了,阿林嫁过去又能帮着撑两代人,因此上暗暗盼着阿林哪日出府去,跟自己那个俊俏外甥来个“偶遇”,最好是英雄救美什么的,要是阿林春心萌动自己非要闹着嫁过去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秦氏就差把看门的下人都打发滚蛋了,也没见阿林有一丝动静,甚至连她那个黑丫头木瓜都是老老实实的,急得秦氏没少上火。
着急上火再加上出丑受寒,大太太秦氏这次着实病了一回。不到晚间沈夫人得了信儿,便着人拿了一盒红参带着黄氏和阿林去了大房探病。秦氏看见沈夫人的那一瞬间颇有些窘迫,不过眨眼的功夫就恢复了正常,沈夫人也装作不知道她那些小心思的样子,照例嘘寒问暖了几句,便道不扰她休息,欲告辞离去。
秦氏忙唤住阿林,笑道:“年前京城里可热闹了,你要是想出去玩,只管叫你大侄儿带你出去,横竖他也没什么事儿。”
阿林有些吃惊,不过也没多问,便笑着谢了,跟着沈夫人离开了大房。
自从进了腊月,罗府上下就忙了起来,各房主子下人过年要穿新衣新鞋,厨房也是一天到晚的准备过年和祭祀用的食物。教礼仪的郑嬷嬷没有家人,便索性也不回家乡去,就住在罗府过年,因此阿林等人的课一直上到腊月二十才停。
罗晴岚三个人跟着郑嬷嬷学了快一年,差不多可以出师了,唯有阿林还有好多课程未学,看起来以后要独自上课了——沈夫人得知郑嬷嬷是个有真本事的,早就打着主意明年要把她请到靖国公府单独教导阿林了。
这日一早阿林跟着沈夫人从罗老太太的荣寿堂回了兰桂园,便铺开昨日未画完的图样儿继续描描画画起来,木瓜则是把阿林的弓箭和挂在床头的宝剑拿出来细细擦拭。
不一时木槿带着罗晴岚和一身的凉气进了屋。罗晴岚先喊了一声小姑姑,还没找到阿林,便先看见了木瓜手里那把镶宝石的长剑,立时忘了自己是来干嘛的,三两步就奔了过去,惊叹道:“这把剑真漂亮,是小姑姑的剑吗?”
阿林放下画笔走过来,提醒她道:“别乱模,小心割了手!别看这把剑瞧着花里胡哨,它可是正经上过战场杀过人的,还是我二哥后来寻到一把更好的剑,这才把这个送给我辟邪用。”
罗晴岚对寒光闪闪的剑身没有什么兴趣,只是模着剑鞘上的宝石啧啧称赞,听阿林说这把剑杀过许多人,心里不由害怕起来,忙把剑鞘也放了回去。
阿林也不知她急慌慌的来做什么,便叫木槿上茶和点心。罗晴岚这才想起自己是来干嘛的,忙道:“不必上茶了,我是来叫小姑姑去祖母那里的,永嘉侯府的姨祖母带着表叔来送年礼,祖母要打发人来请叔祖母和小姑姑你们去见见面,我就揽了这桩差事跑过来了。”说罢就拉着阿林催她换衣服。
这位永嘉侯府的姨祖母严格说起来跟阿林已经隔了好几层了,不过所谓家族就是不分你我,亲戚上门就得热情款待,阿林无奈,只好叫木槿把见客的衣裳找出来换上,带着木瓜出了门。
罗晴岚在阿林耳边说着悄悄话,跟在沈夫人和大嫂黄氏身后进了大太太秦氏的正房。二嫂双卿一个病假已经请了好久,等闲不出门也不接待客人,自然也不会来见所谓大房的亲戚,亏得她有个做次辅的御前红人老爹,不然摆这么长时间的臭架子,换做旁人只怕早就被长辈拎出来骂了。
一路上阿林已经被罗晴岚灌了一耳朵的八卦,大部分是关于她姨祖母家的表叔长得有多么俊美,待人有多么温柔,小部分则是关于姨祖母那罕见的抠门毛病。据说历年来罗晴岚随父母去她家拜年时拿到的压岁钱都是编成一串的铜板,连银锞子都不是,虽说铜板用红绳络起来也挺好看的,可是如今连稍富裕些的农户和商家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尤其是在这种面子大过天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