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贾家的义学,原系始祖宁荣二公所立,恐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即入此中肄业。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给银两,按俸之多寡帮助,为学中之费。
不过,虽然这家学并非宁国府独家资助的,若论权势,荣国府还要略高于宁国府,但是,宁荣二府并未分宗,贾珍是整个贾氏宗族的族长,地位尊崇,权力极大,责任也极大,这家学在贾珍的职责范围内,就算是荣国府贾母、贾赦、贾政等人,也轻易不能插手。
待贾珍将手中的事务都处理妥当之后,便将“整顿贾家义学”这件事提上了日程。
这一日,贾珍休沐,便领了三五个仆人,轻装简从,来到了家学。
如今,红楼剧情还未开启,但家学的司塾便已经是贾代儒了,此时,贾代儒正值壮年,教书授课很是认真,管理也很严格,并非原著中所描述的那样——“不过伴着几个孩子解闷儿,时常也八病九痛的,乐得去一个少操一日心。”
这可惜,这贾代儒也是个无能之辈,虽然在家学上消耗了极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并不明显,现如今,这家学中的风气还未变得像原著中那样不堪,却已然变成藏污纳垢之所。
贾家的先祖很重视家学,在家学中读书的贾家子弟,不仅不收束脩,还提供现成的饭茶点心。
应该说,贾家先祖的本意是好的,希望以此来激励同族子弟读书上进。
可是,这等待遇,却也吸引了许多浑水模鱼之辈,虽进了家学,却不好好读书,所图的不过是学中提高的茶饭点心等。
另外,红楼原著中虽然称贾代儒为“年高有德之人”,但实际上,贾代儒是一个浪得虚名之辈,这家学早已变得乌烟瘴气的了,这贾代儒自己管不了,却贪图虚名,占着家学司塾之位不肯让贤,也没有将家学的情况如实告知贾珍等人。♀
贾珍来的这日,贾代儒刚好不在,家学中的学生,自然不肯好好读书,做什么的都有,让贾珍看得直皱眉。
贾珍叹了一口气,吩咐道:“去和六叔祖说,我体谅六叔祖年老多病,不想让他老人家再为同族弟子耗费心血了,请他老人家在家中颐养天年,改日我得了闲,就去探望他老人家。”
就这样,贾珍辞退了贾代儒,贾代儒虽然心存不满,却无能为力,他虽然是“代”字辈的长辈,但既非宁荣二府的嫡系,又非有真才实学的贤者,连“举人”都不是,一把年纪也不过是一个“秀才”。
贾珍从不做无准备之事,既然革去了贾代儒,便是贾珍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贾家义学中的学生很多,却只有一个老师,并且无论年龄大小,功课水平,全都一起进行教学,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弊病,令贾珍得知之后,皱紧了眉头。
革去贾代儒之后,贾珍按照现代学校制度对贾家义学进行了改革,并且,充分考虑到时代环境,没要照搬现代学校制度,而是古今结合,创立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管理制度。
经过改革之后,贾家义学实行分班教学,将全体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的好坏,分为天、地、人三等,从低到高,享受不同的待遇,学生想要享受更高的待遇,唯一的方法便是提高学习成绩,通过考核,否则,你就算结婚生子了,如果成绩不行,也不能升班。
除了分班教学之外,贾珍还在家学中实行小班教学,将每等的学生分为若干个班,每班只有十余名学生,却配备了数名资深老师,分别教授不同的科目。
这些老师是贾珍托了叶家寻到的,而后高薪聘请回来的,虽然身上的功名不算高,却都教出过贡士,乃是进士,极有教学经验。
然后,贾珍又将令天朝学生痛不欲生的月考、排名、点名、考勤等制度,融入贾家义学的管理制度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教学。
另外,为了保证生源,贾珍不仅没有取消家学中提供的茶饭点心,还十分豪爽地为家学中的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四季衣服,以及可以免费用餐的大食堂,家学提供的虽然是样式相同的校服,但都是好料子、好棉花做得,食堂提供的虽然只是普通的饭菜,但分量很足,荤素搭配,很有营养,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不仅如此,考虑的学生们的家庭条件各不相同,贾珍还为家学制定了奖学金制度,自掏腰包,提供了丰厚的银钱,将奖学金的数额定得很高——以两为计量单位,足以令除了宁荣二府之外的大部分贾家人动心。
获得奖学金的方法很简单,也很困难,便是在家学的月考中考进前五,在季考中考进前十,如果一个学生能够连续数次成绩优异,获得的奖学金数额,还会翻倍。
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贾珍并没有在家学中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等会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当然,贾珍就算想教,也教不了,他是文科生,本就不太精通数理化,再有,贾珍穿越之前,已经参加工作十年了,就算是理科生,也早就将这方面的只是还给老师了。
不过,虽然不能添加数理化等课程,但贾珍还是在学生的课表中添加了骑射课,令宁国府护院首领赵磊担任教官,并从宁府护院中挑选最精锐的人来家学教导学生,教授他们骑马、射箭等技能。
最后,贾珍还在课表中郑重地添加了官学这门课程,乃是贾珍凭借宁国府的面子,请了一些等级不低的官员,定期的来家学中教授为官之道,也就是出仕为官之后,如何教化百姓,如何治理地方,等等。
贾珍对家学进行改革的行为,很是功利,就是希望能够培养出官员来,令自己获得回报,但是,贾珍绝不想培养出书呆子来,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做官之后,不仅不能造福一方,还会令百姓受苦。
贾珍开设官学课程,就是希望这些学生能够懂一些为官之道,不仅能让他们的仕途少一些波折,也令百姓少受一些苦。
当然,若是能够培养出循吏,造福一方百姓,乃至治国兴邦,就更好了。
不过,这这是贾珍的美好愿望罢了。
家学重新开学之后,贾珍便将贾蓉送到了家学,贾珍之母宋氏本想为贾蓉延请名师,在宁府中学习,却最终被贾珍收服了,贾珍说这样说的——“咱们家就蓉儿这一棵独苗,蓉儿没有兄弟帮扶,我想着,让蓉儿去家学,多认识些同族子弟,好令蓉儿将来能够有些助力,毕竟,孩儿身上的族长之位,迟早是蓉儿的。”
从此以后,贾蓉每日都要去家学中读书,贾珍只需隔段时间检查贾蓉的功课,贾蓉开始了苦逼的学习生涯,贾珍这个家长却是轻松了不少。
贾珍是宁国府玉字辈最年长者,贾珍今年二十余岁,连儿子都六岁了,贾珠和贾琏两人,却是一个十岁,一把八岁,贾宝玉和贾环这两个,更是还没有出生。
贾珠和贾琏都是贾家子弟,并且都在进学的年龄,却都不在家学中读书。
贾珍为家学挑选老师时,最看重的是教学经验,以及以前的成绩——培养出多少人才,至于功名,贾珍反而不甚在意。
所以,贾珍聘请来的诸位老师,虽然都拥有丰富的经验,身上的功名却并不耀眼——大部分是秀才,功名最高的人也只是一个举人。
这等师资力量,对于普通的贾家弟子来说,称得上是极为诱人,但是,在财大气粗的荣国府眼中,却是觉得很是寒碜。
早在数年之前,荣国府便花费重金聘请了一位前科的进士,让他做贾珠和贾琏的老师,时至今日,这名进士依然在教导贾珠和贾琏。
所以,荣国府的主子自然看不上这家学的师资,更何况,贾母还和贾珍有仇。
得知家学重新开课之后,贾珠和贾琏依然在荣国府中读书,贾珍摇了摇头,便撂在了一旁。
贾珍看过红楼原著,知道贾珠会早亡,贾琏会变成纨绔子弟,若是能够拉一把的话,贾珍绝不会不管,就当做好事了。
只是,贾珠和贾琏出身荣国府,又都是父母双全,贾珍虽然是两人的“大哥哥”,并且是族长,对两个孩子完全插不上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贾珍做事办公越来越熟练了,只是,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皇帝有心栽培贾珍,贾珍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户部主事,手中的事务却总是做不完。
这一日,贾珍处理完了手中的公务,累得半死,本想回到宁国府,好好睡上一觉。
结果,贾珍刚出了户部衙门,便有宁国府的下人迎了过来,急声说道:“大爷,西府的大太太没了!”
贾珍一怔,然后回过神来,吩咐道:“回府。”
那下人口中的“西府大太太”,说得是贾赦之妻,贾珍前些日子还听宋氏说,贾赦之妻身上的病好得差不多了,已经接手了荣国府的中馈……这才过去了数月,贾赦之妻怎么突然没了?l3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