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三:鼓励孩子参加学校劳动
在学校,每个孩子都会有卫生值日安排,而有些孩子因为怕脏、怕累、怕苦,想方设法逃避学校的劳动。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
渝凡上初中1年级,这周末学校组织大家一起去植树。
周六早上,妈妈为她做了丰盛的早餐,鼓励她去植树。可是渝凡起床后,说:“妈妈,天气预报说下午要刮大风,肯定有很多沙土,今天我不想去种树了。”妈妈感到很惊讶,说:“学校组织的劳动一定要参加啊!”渝凡说:“也不少我种的那几棵树!”妈妈说:“那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就没人去种树了。”
气氛一下沉默了,然后,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妈妈觉得种树还是很有意义的,明年这个时候可能就因为你们种的那些树,就没有这么大的沙尘了。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希望你能去,你再考虑考虑吧!”说完,走回了厨房。
一会儿,渝凡吃了早餐,对妈妈说了一声:“妈妈,我植树去了啊!”说完,转身出了门。
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渝凡的情况,可能孩子还没有打消种树的念头,父母可能就因为心疼孩子不让他去了。而渝凡的妈妈没有这样做,而是给孩子阐明植树的意义,然后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把决定权留给她,真正做到尊重她。这样往往更能激励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
建议四:积极鼓励,适度赞美
孩子在小时候可能是出于好奇心,都是喜欢劳动的。但是,当他的尝试引来父母的赏识时,好奇心就会促使他变成一种习惯。孩子劳动的积极性一般都是在父母的鼓励声和赞美声中激发出来的,所以,父母要适度表扬孩子的劳动行为。
面对孩子亲手叠的却并不整齐的被子:
一位母亲气冲冲地对孩子喊:“我说你不会,你偏要逞能,躲开!看着我是怎么叠的。”说完,这位母亲拆开被子重新叠了起来。
另一位母亲却欢喜地赞赏孩子:“是你自己叠的吗?真能干。来,让妈妈瞧瞧!嗯,不错,有模有样的,如果这个地方再整理一下就更好了。”说完给孩子一个微笑,指给孩子看。
看到孩子同样的行为,两位母亲的反应却截然相反。相信第一个孩子在短时间内再也不愿意叠被子了,因为他担心妈妈的责骂;而第二个孩子,相信他下次一定能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其实,差别就在父母的态度上,父母只要给孩子一个鼓励的话、手势就可以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珍惜孩子的劳动成果,重视孩子的每次尝试,以鼓励表扬为主。如,孩子参加劳动了,不管结果如何,父母要给他一个微笑,拥抱一下或说声“干得不错”,这些简单的肯定都可以使孩子感到高兴和自豪,体验到劳动的愉快;当他做得不好时,父母也要善意地指正他的行为,并鼓励他“没关系,下次再来”。
建议五:别把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
把家务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可能当时父母消气了,但是只会引发教育孩子的新问题,会让孩子对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蓝蓝今年5岁,吃饭的时候总是弄得满桌、满地都是饭粒。每当这时,妈妈都会气愤地说:“如果下次再这样,就罚你擦桌子、擦地板。”可是,蓝蓝的这个毛病依旧没有改。
一次,妈妈终于忍不住了,惩罚女儿擦桌子,而蓝蓝吞吞吐吐地对妈妈说:“妈妈,你是不是每天都犯错?”妈妈很惊讶,问:“为什么?”女儿回答:“因为你每天都擦地、擦桌子!”蓝蓝的话顿时让妈妈不知所措。
蓝蓝幼稚的话不得不引起每位父母的深思,这样真能让孩子不再掉饭吗?妈妈惩罚蓝蓝收拾饭桌,目的是为纠正她的坏习惯吗?还是因为自己嫌麻烦,嫌弃孩子给自己带来麻烦?
很多父母喜欢用洗碗、扫地来惩罚孩子,而父母应该认真反省:劳动惩罚真的能让孩子勤劳起来吗?能真正解决孩子懒惰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劳动。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尽量不要以劳动惩罚孩子。
建议六:不要用金钱促使孩子劳动
用金钱促使孩子劳动,会加强孩子的金钱意识,削弱孩子的劳动观念,所以切忌用金钱刺激孩子劳动。
10岁的莉莉平时很懒惰,吃完饭经常是抬起身就走人,根本没有收拾餐桌的习惯。而莉莉的妈妈为了使莉莉变得勤劳起来,妈妈采用了一个“非常”方法,妈妈制订了一张劳动——工资对照表,上面清楚的标明每项劳动会赚取多少钱。原来,妈妈是想让孩子通过劳动赚取零花钱,激起孩子的劳动意识。而莉莉对这个政策也是积极响应。
方法实施的前几天,效果很明显,莉莉抢着干家里的活,恐怕家务活被爸爸妈妈抢没了。妈妈也是看在眼里,美在心里,为这个“伟大”的计划感到自豪。
一天,妈妈发烧了,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到家,看见女儿正在玩电脑游戏,于是,对她说:“莉莉,妈妈今天不舒服,能帮我烧点开水吗?”没想到女儿却说:“不行,妈妈,我在玩游戏呢?”妈妈继续说:“难道今天不想赚钱了吗?”女儿笑了笑,说:“今天我累了,不想赚了。”听了女儿的话,妈妈欲哭无泪。
可见,用金钱刺激孩子劳动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短期内让孩子劳动了,可是劳动的真正动力是什么呢?是钱。而有些父母认为:“劳动换取金钱,金钱要通过劳动来获得”是很现实的真理啊!可是父母要注意,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父母不能以大人的做事方法要求孩子。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片面地认为我的付出是要有金钱作为回报的,并逐渐形成这种狭隘的金钱观。
而且家庭是讲爱、讲付出不是讲回报的地方,用金钱刺激孩子劳动,会让孩子变得冷漠,目光只停留在钱上,其结果只能是像莉莉那样,体察不到妈妈身体不适,只要自己不想再赚了,就不做了。最后,伤心的只能是父母自己。因此,父母不能用金钱刺激孩子劳动。
金玉良言
对于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父母一定要记住让孩子参加劳动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切忌简单地把孩子当劳动力来使唤,或把劳动当成惩罚孩子的手段,更不能以金钱和物质对孩子的劳动进行奖惩。当孩子劳动有失误时,父母也不能训斥和责备。此外,父母要重视劳动过程的具体指导,多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