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领域,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的成本控制案例举不胜举,娃哈哈每年都要评“成本管理”之类创新奖。♀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以娃哈哈八宝粥为例:
娃哈哈八宝粥罐头每年产量达到三四亿罐,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作为速食食品,它食用简便、携带方便,易于储藏,所以深受消费者尤其是出行者所青睐。罐头最顶端有一个塑料盖,它的功能主要就是为了搁置小勺子,并保证干净卫生,让出行者方便食用。小小的塑料盖里有没有可节约成本的地方?娃哈哈发现,很多竞品的塑料盖克重都比自己的轻,而且因为自己的盖子重,有些硬,不易开启,盖身也有多余的地方,不仅影响外观,还浪费材料。
娃哈哈相关部门为此进行了一个个难题的攻关,四个多月的时间,成效就出来了。去除塑料盖多余成分,改变内置勺子形状,现在每只塑盖减轻了1克多,可节约成本0.012元左右,一年下来就可节省近400万元的费用。♀此外,变轻变软的塑料盖,启盖性也大为改善,不再会划伤手指。
(二)、配送成本控制
饮料的产业特性,决定了配送的相对高成本。为根本性解决产品的配送成本和速度问题,早在十年前,娃哈哈就高瞻远瞩的提出“销地产”战略,即在每个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直接设生产分厂,就地就近生产。每个生产基地的配送范围控制在500公里以内。
自1994年到涪陵设分厂开始,至2007年,已有约100个生产基地均匀分布在全国各省,娃哈哈花了十余年时间率先在饮料业完成了生产力的全国布局。其生产基地的数量是顶新,统一饮料基地的5-10倍,也远远超过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瓶装厂的数量。♀
“销地产”是娃哈哈成本领先战略中的关键战略。如此众多贴近消费地的分厂所带来的配送成本优势,许多竞争对手短期内根本无法追赶。几年前,风头正劲的农夫山泉主要因为受制基地数量和配送成本的制约,失去了快速追赶娃哈哈的大好时机。
在产品配送的具体政策上,娃哈哈也严格控制成本,有时候甚至以牺牲配送速度为代价。比如,娃哈哈的省内汽车配送必须以整车为单位,长途火车运输必须以整车皮为组合单位,至少以十吨车为起运单位,公司拒绝任何理由的火车汽车零担运输要求。
“在公司流程再造信息化过程中,娃哈哈花了3个月自己写了厚厚的一本需求分析报告。其中,娃哈哈提出的最大需求,是‘优化配送网络降低成本’”。
在产品配送的调度支持上,娃哈哈的调度配送部门率先导入了国际一流的sap软件系统,以便与进一步控制运输成本,提高效率;而其它一些广为流行的oa、crm等管理软件,娃哈哈却可能认为暂时没有必要而没有系统导入,由此可见该公司对物流配送的重视程度。
根据笔者的综合推算,娃哈哈的产品单位配送成本比主要竞争对手节约20%以上。
(三)渠道运作的低成本
消费品市场运作,品牌与渠道是两条腿,谁拥有了渠道就拥有了未来。基于渠道掌控的重要性,可口可乐、顶新等大公司分别以设直营分公司、营业所等方式精耕终端。
这种直营精耕的渠道运作模式,因为有强大的控制能力,一直以来为各类消费品公司所推崇,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直营精耕模式的最大劣势是――渠道建设的成本居高不下,其中的人力成本、办公营业成本、配送成本等远远高于经销模式。
正因为直营模式的经济性问题,娃哈哈宗总经理公开放言:在渠道建设上,娃哈哈永远不直营,一切都以经销商利益为重!永远走经销商路线!
在直营路线满天飞,经销商日子越来越难过的消费品领域,娃哈哈最高层竟然会如此公开承诺,无形之中给娃哈哈的各大经销商吃了定心丸。
投桃报李,许多经销商多年如一日卖力经销娃哈哈产品,这也在情理之中。
十余年来,娃哈哈坚持以经销商为中心的“联销体”政策(其运作模式是:每年特约一级批发商根据各自经销额的大小打一笔预付款给娃哈哈,娃哈哈支付与银行相当的利息,然后,每次提货前结清上一次的货款。一批商在自己的势力区域内发展特约二批商与二批商,特约二批商与二批商的差别在于前者要打一笔预付款给一批商以争取到更优惠的政策。)网罗并培养了大量资金实力雄厚、覆盖和配送能力强大的经销商群体。在千百个国内实力经销商的鼎力支持下,娃哈哈的主力产品铺满天南海北,大街小巷,全国范围(特别在广袤的农村)的产品覆盖率远高于主要竞争对手。
――而做到这一切,娃哈哈所付出的渠道成本远远低于同类企业,因为娃哈哈依赖的以经销商为中心的“联销体”体系,整合了大量的流通资源,为娃哈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和配送成本。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