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与娃哈哈 第三十一章

作者 : 罗建幸

1、决策靠“直觉”

――娃哈哈市场调查观念行为研究

营销的起点是,了解顾客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锁定目标顾客。♀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可是如何了解顾客的需求?由此,开展必要的市场调查特别是顾客的需求调查,是营销工作的第一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信息社会一切靠信息说话。快速消费品产业的特点是“快速”,一切都在“快速”的演变,不仅是消费需求,还有行业发展、竞争环境、销售渠道、广告媒介、市场份额都在快速的变化。

动态的及时掌握各种市场信息,并及时的反应决策,是快速消费品产业的重要特性。

“我就是不相信什么市调公司的数据,我决策靠直觉。”

这么多年来,宗庆后的直觉还真的挺准确,靠宗庆后的“直觉”加集权,娃哈哈的市场决策、营销行动更快速。♀“我们其它都可以比娃哈哈更优秀,但市场决策的速度无法与娃哈哈相比”,可口可乐中国区总裁曾经这样感慨。

为什么,宗庆后的“直觉”老是很准确,很少失误?

一方面,在于宗庆后本人每年200多天市场一线的走访,访问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观察自己和对手产品的铺市、陈列等,这本身就是市场调查的“深度访问法”、“观察法”。

另一方面,宗庆后很注意企业内部数据和营销情报的收集,这也是市场调查领域的核心内容。宗庆后其实是一个对数字极其重视、极其敏感的企业家!

每天晚上,无论在公司还是在遥远的国外,宗庆后必看三份报表:“订单/回款日报表”“发货日报表”“生产日报表”,这是笔者所顾问所了解的数百家企业里对内部数据最重视的总裁。各省区必须以旬为时间单位上报各自客户的发货、库存、回款以及市场情报(特别是竞争对手主要活动),这些报表报告,宗庆后看的都很仔细。

当然,我们还不得不承认他的聪明才智,企业家“天赋”,他的天然“直觉”判断力。

娃哈哈从来不请专业的调研公司开展诸如“消费者u&a”之类的专业研究。

宗庆后为什么不重视专业调查公司的研究数据呢?

除了对自己长期一线市场走访和内部数据情报积累的“直觉”判断自信外,还在于两点:

其一,市场调查公司在一线城市还算专业严谨,但是在大量的三线城市及农村乡镇,受技术、人员、费用等多方面的限制,许多市场调查报告的确反应不了真正的市场情况。比如当年乐百氏一直强调的乐百氏女乃市场份额持续5年全国第一(源于全国商业系统的数据,该系统样本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实际是,娃哈哈果女乃/ad钙女乃的销量一直是乐百氏的两倍,“这样的数据有什么意义?说不定还误导决策。”这是宗庆后的务实。

其二,大型的专项定量调查动则数十上百万元。“太贵了,不值得,与娃哈哈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企业精神相背。”“还不如自己调查划算。”这是宗庆后的勤俭。

当年,在笔者的建议并组织下,公司曾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一次“娃哈哈果女乃市场状况”专项调查。各部门抽调了30多名大学生,经宗庆后亲自培训后,派往全国各地,实地调查零售店,访问购买者;前后耗时40多天,调查消费者上万人,零售店铺5000多家,大学生调查总结分析报告100余份,而花费的仅仅是一点差旅费。宗庆后不仅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市场信息,而且从中发现了几个优秀人才,可谓一举三得。

可惜,这样的大型调查,在娃哈哈20年发展历程中屈指可数。绝大多数的市场决策,他还是依赖直觉。

直觉总有失灵的时候,年龄越大,跑市场的时间也越少,“年纪大了,直觉有点不灵了”,怎么办?

当年“红豆沙、绿豆沙……”的失败,近期“娃哈哈童装”“呦呦女乃咖”的尴尬,是典型的不注重顾客消费心理研究,而盲目上市的结果。

因为不重视市场调查,那也就不重视目标顾客的心理研究,20年来,娃哈哈推出的产品从来没有什么目标顾客的详细描述、定位之类的。这意味着,娃哈哈用产品来吸引各种各样的人群来消费,而不是事先锁定了消费人群,本末倒置,这在外企一些正规军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这是事实。

不仅是外企,联想、海尔、伊利、蒙牛……国内绝大多数著名的企业,都重视与市场调研公司的联系,重视消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研究,重视专业市调数据的分析、运用.

娃哈哈,还是回归到专业的科学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吧。

与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合作,采用“入户访问、街头拦截、电话访问”等“定量调查”以及“焦点小组座谈”“深度访谈”等“定性”调查等等,开展持续的消费者研究,渠道研究,品牌研究,媒介投放效果研究,竞争力研究等等,虽然贵了点,只要懂得分析,运用,这些数据会明显提升企业市场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花费的可能是几十万元的费用,避免的可是数百上千万元的损失。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宗庆后与娃哈哈最新章节 | 宗庆后与娃哈哈全文阅读 | 宗庆后与娃哈哈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