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春季新学期开学后10天内,江苏省某县级市便有3名中学生自杀,其中一人获救,两人死亡,自杀原因都与考试分数有关。♀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
一名初一学生,学期成绩从全班第二降到第三,仅仅是退后一名。可是,父母对此很不满意,经常因为这件事责骂他。一天早晨上学时,父亲又骂他“不争气”。他实在想不通,仅仅退后一名就要遭这么多辱骂,以后要是再有退步,还有好日子过吗?于是,他喝农药自杀。幸亏抢救及时,保住了生命。
另一名初一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害怕被父母责骂,私自涂改成绩册,把总分“提高”了28分。不料,老师发现了他的这一行为,并告诉了他父母。母亲狠狠骂了他一顿,他因此服毒自杀。
还有一名初三学生,她的成绩很好。考试时,别的同学为了要抄她的试卷,故意将她的考试座号挪到前排别人的位子上。♀结果,监考老师发现她坐了别人的座位,就认为她是作弊,不但要她写两份检查,而且要把她的成绩降为60分。这名女生担心自己会受处分而被取消中考资格,从而不能上高中、考大学。她觉得自己无法面对父母的责备和别人的流言蜚语,所以服毒自杀,并留下这样一封遗书:“我真的没作弊。”
是什么力量使这些少男少女有了自杀的勇气?我们除了要反思,必须加强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外,还要看到,这些孩子最终是死在了考分上。父母究竟给了孩子多大的压力,让他们甚至无惧死亡?面对孩子拿回家的考卷,父母又该以何种态度来面对?
有位父亲,看到孩子成绩下降很着急,于是就一味地批评、埋怨孩子。最后,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干脆落到了全班倒数第一名。
这时,父亲反而变得冷静了,对孩子说:“好了,你现在每往前走一步都是进步,再也不用怕哪个同学超过你了。♀好好努力吧!”没想到,这个孩子没有了压力,学习进步很快,信心越来越足,两个学期内成绩提高到了中上水平。
作父母的不妨学习以上的方法,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自如的环境,也许更能激发出孩子的潜力。如果父母过于计较分数,就会带给孩子紧张的情绪。父母要告诉孩子:“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真正努力了。”这才是恰当的教育方法。
这一天公布期末考试成绩,同学们都很紧张,大家围在一起议论道:“不知道这次能考多少分?要是考砸了,我妈非得把我唠叨死不行!”
“唠叨是好的,我最怕我妈揍我了,今早她还问我估计自己考了几分呢!”
“拿成绩的日子,是我最痛苦的日子。考不好的话,回家准没好果子吃。”
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小东却一句话没都说,此刻他忐忑不安。不一会儿,成绩出来了,小东有两门课没考及格,他想:“唉,回去怎么和老爸交待呢?”
小东回到家里,走路慢吞吞地,爸爸一看就明白了几分:“没考好?”小东低声说:“嗯。”没想到,爸爸温和地说:“没事,分数不是最重要的,你只要努力了就好。爸爸不会责备你,咱们今天晚上好好谈谈,我帮你找找原因。”
小东原以为会挨批评,没想到爸爸这次这么善解人意。他感激地说:“您真是个好爸爸,我以后一定会加倍努力。”说完,他给了爸爸一个热烈的拥抱。
这位父亲的做法是对的,对待孩子不能操之过急。因为,人的智力、性格、气质各不相同,先天条件有很大的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高下之分。父母不能要求孩子事事做到出类拔萃,要摆正心态,正确看待考试分数。
父母不要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就忽略孩子的其他优点。比如,有的孩子成绩不好,但他乐于助人,人缘好。其实,这也是能力的体现。现在很多大学生,因为毕业后不能融入到工作环境中,整天郁郁寡欢,没有任何乐趣可言。可见,需要孩子进步的地方有很多,如果父母只把成绩盯在孩子的成绩上,孩子也许就会变成一个高分低能的人,那么,即使他以后读到博士,但如果没有生活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人生也一定不会幸福。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应该首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行为谨慎、守信,博爱大众,并时常亲近有德行的人。先把这些都做到了之后,再来学习知识。因为,一个人只要学会孝顺父母,懂得友爱兄弟,那他怎么会整天只顾自娱自乐,不去认真学习呢?
所以,当父母面对孩子成绩不好时,先不要盲目行动,不要打骂孩子,不要给孩子压力,要冷静思考问题到底在哪里,“治病治本”,只有把孩子学习不好的根源找到,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父母要想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就要循着教育的根来思考。首先要抓紧培养孩子的德行,这样他才能自动自发地学习。
教子小贴士:
父母应该知道,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育人。如果加强了孩子德育方面的培养,他提高成绩也是指日可待的事。试想,一个事事想着父母感受的孩子,一个有着很强责任感的孩子,一定不会放任自己随波逐流。可是,究竟有多少父母能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呢?其实,这才是解决孩子成绩问题的关键所在。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