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第六十一章

作者 : 张振鹏

在合适的时间说“不”

父母本是孩子的教导者,可现在很多的父母成了奉承孩子的仆人,被孩子统治和指挥。+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大家都信奉“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当面对家中的“独苗苗”时,全家几代人犹如众星捧月似地簇拥在孩子的周围,为之奉献全部的爱。

这种心情情有可原,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实在是有害无益。父母们为了孩子,甘当奴仆,听任孩子指挥和摆布,是当今家庭教育中的现状,也是对孩子教育的最可悲态度。

诸多事例表明,用这种溺爱态度培养出来的孩子,是自私自利透顶的人。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父母对自己的拒绝,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有孝敬双亲的义务,当然,更不会想到去帮父母做些家务劳动。这样的孩子通常目中无人,因为他只会索取,不懂得付出。

孩子以自我中心意识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反而会不断强化,成为孩子终身难以改变的习惯认识。这种认识会使孩子形成自私、霸道、唯我独尊的心理,这对孩子来说确实是一种灾难。

蓓蓓今年7岁了,她马上就要告别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了。在幼儿园里,蓓蓓是个内向的孩子,对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的要求总是百分之百地接受,尽管她心里有很多的不情愿。

不过,只要一回到家,她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对待爸爸、妈妈、爷爷、女乃女乃极其蛮横无理。吃饭时,蓓蓓把自己喜欢的菜通通放在面前,只顾自己吃,从不管他人。一旦她的要求得不到满意,就会摔门、踢椅子,甚至大喊大叫。

最近,因为要准备升入小学了,蓓蓓要求爸爸、妈妈给她买新衣服、新的学习用品,还要求爸爸、妈妈将她房间内的家具全部换掉,原因是这些家具太小孩子气了,而且使用时间长了,她觉得不新鲜了。她说,如果不全部换成新的,将会影响她的学习。

爸爸、妈妈感到蓓蓓的要求太过分了,所以没有同意,因为这个,蓓蓓大闹了一场。最后,还是爷爷、女乃女乃看不过去了,出面把蓓蓓房间里的家具都换成了新的,这才算了事。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一个母亲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偶像,或过分为孩子着想,使孩子沉浸在温柔舒适的生活里,实际上是在给孩子准备苦难;她想孩子幸福、远离痛苦、少受折磨,却没有想到这等于是在遥远的将来把很多的灾难和危险积累后放在孩子身上,她实际上是把孩子的毛孔一个个打开,让各种疾病侵袭,使孩子长大的时候,成为这些疾病的牺牲品。

蓓蓓从小在父母和爷爷女乃女乃的娇惯下长大,她看到父母竭力迎合她的样子,心中产生了优越感,自以为了不起,所有人都该服侍他。慢慢地,她变成了家中的“暴君”,所有的人必须听她的指挥,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大吵大闹,直到满足自己的要求为止。

当孩子提出种种过分的要求时,很多父母嘴上说着:“现在的孩子真是难伺候,怎么总是不满足?”但还是会千方百计地去满足孩子。父母从来就没有学会拒绝孩子,于是,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如此循环往复,孩子的**就会变得越来越无止境,父母就会变得苦不堪言。

因此,父母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有位母亲非常有智慧,她在教育自己女儿的时候,就时常对女儿说“不”。女儿不但不会因此记恨母亲,反而在母亲的教导下变得越来越出色。

这位母亲非常有教子智慧,她的女儿是全国十佳少年。她在谈到自己的成功家教经验时说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女儿演出忘了带服装,打电话来叫母亲送去。母亲不同意,让她自己回家取。女儿说演出马上轮到她了,来不及了。母亲说,可以把节目换一换。女儿终于自己回家来取。

也许更让你感到不理解的是,这位母亲当时正好没事在家休息。也许就是因为这位母亲下得了“狠心”,会拒绝孩子,所以把女儿培养得那么出色。

可见,爱孩子是需要智慧的,这位母亲之所以拒绝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她相信,这一次的拒绝一定会换来女儿的成长。事实证明,这位母亲是正确的,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她的女儿慢慢地改掉了丢三落四的坏毛病。不仅如此,女儿还明白了,自己犯的错误要自己承担。

所以,拒绝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是爱护孩子的具体表现。一味地迁就孩子、满足孩子是溺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害”。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决不能不假思索地去满足他。不会拒绝孩子要求的父母,不是成功的父母。

但要注意的是,在拒绝孩子要求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法。如果父母用轻易、粗暴、简单化的方式拒绝孩子,就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创伤,使孩子对父母、对家庭产生不安全和无所适从的感觉。拒绝孩子也要讲求方法和智慧,要在让孩子明白道理的情况下拒绝孩子,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明白:很多时候,人的要求是不可能全部被满足的。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最新章节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全文阅读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