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第五章心理畸变,过高期望值和高标准要求是症结所在

作者 : 李石华吕静霞

如今的中国父母往往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百依百顺,只注重孩子的学习,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父母可以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所以对孩子是有求必应,什么家务都不让他们干,似乎是用一种赎罪的心态来为孩子效劳。♀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然而,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却离他们的预期目标越来越远,任性、自私、叛逆、嫉妒、虚荣等缺陷在很多孩子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针对这一现状,国外有学者无不担忧地说:“一个人有人格缺陷是个人问题,但如果很多人都有人格缺陷,那就成了社会问题。最为可怕的问题是,这种人格缺陷如果再‘代代相传’,将来的中国社会简直难以想象。我真为中国孩子的未来担忧”。

1任性“我就是太阳!”

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中。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任性是独生子女经常出现的情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识范围扩大,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尊心、**性逐渐增强,这时就会产生任性行为,表现为孩子在**完成某件事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方面;或为了维护自尊心而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方面;或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而采取一些冒险行为方面。

父母一般会把这些情况看成是任性的消极品质,而孩子自己却并不以为然,他们经常以自我为中心,随意的放任自己,毫无约束。

任性是孩子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是孩子要挟父母、满足自己愿望的一种手段,它常常给为人父母者带来很多的烦恼。但与成人相比,孩子的任性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家长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制止。

吕萌正上幼儿园大班,今年5岁活泼好动,聪明又机灵。在家里,爷爷女乃女乃、爸爸妈妈都宠着她,从不拒绝她的任何要求,她也很会讨人喜欢。不过,吕萌有一个坏习惯,就是总爱无理取闹,非常任性,有时候无缘无故的就大闹不止;她还特别挑食,老师一不注意,她就把不爱吃的东西偷偷倒掉;她明知道应该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可还是去抢小朋友的玩具……在家里,吕萌经常把爷爷当马骑,如果爷爷说腰疼不答应,吕萌便放声大哭,爷爷只好趴在地上让她骑。

有一次,吕萌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过了一会儿,她忽然大叫肚子疼。老师急忙跑过去,要抱她去看医生。可她却说:“我要让妈妈带我去,老师,你打电话把我妈妈叫来,快点,我就要疼死了。”老师只好打电话叫来吕萌的妈妈。妈妈接到电话,当下就着急地跑来了。

小吕萌却呵呵地笑着说:“我根本没事,我是骗你们玩的,我就是有点想妈妈了。”见状,妈妈和老师都感到十分无奈。

其实,孩子的任性绝大部分都是由于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与妥协所造成的。只要孩子一耍小脾气,开始又哭又闹,父母就为难了。答应吧,孩子的要求明明是不合理的;可如果不答应,又心疼孩子,再加上孩子的爷爷女乃女乃也会在旁“规劝”。做父母的只好败下阵来,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教育原则,让孩子如愿以偿,自我安慰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到了下一次。殊不知,父母的妥协只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任性行为是杀手锏,是达到目的的好手段。于是,下一次再有什么要求时,孩子的哭闹只会更加严重,任性的程度只会增加。

事实上,多数孩子只是偶尔有点任性,真正习惯性任性的孩子还是少数。父母必须注意把孩子的任性同韧性区分开来。韧性是一种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表现为有主见、有追求、有毅力、有耐心、有**性和反抗精神。比如有的孩子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劝说其退学做工,但这孩子在帮助家长干活的同时坚持上学读书,还取得了好成绩,这就是有韧性的表现。父母应当注意保护孩子的韧性,而帮助孩子改掉任性。

(1)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就像是一束洁白的丝,最初染上的颜色是由父母决定的。要戒除孩子的任性行为,父母应该从根本上抓起,让孩子从小养成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好品质。对已经出现任性行为的孩子,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手软”,不妨和孩子较点劲儿。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当孩子耍起性子时,父母都不要轻易让步,要显示出不怕他闹的态度。坚持原则,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概不允许。让孩子明白,父母不答应的事情,无论他怎样闹,都是没有用的。让孩子懂得任性是没有好处的,由此改变孩子对别人的态度,不再任性。

(2)分析孩子任性的原因

有时候,孩子任性并非是有意对抗大人,而是有他自己的“道理”。要矫正孩子的任性行为,应该从分析孩子的任性心理入手,对症下药。当孩子耍性子时,父母首先应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这样做的原因,然后再对孩子讲明白有关的道理。承认孩子的有些要求是合理的,又要告诉孩子,他们的某些要求是家庭和社会条件所不容许的,他的所有要求都不是通过耍脾气就能得到的。如此,就可以慢慢地对孩子的任性加以矫正了。

(3)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往往不听话,而条件不好的却很懂事。有鉴于此,对孩子的物质条件适当剥夺,将有利于改正孩子任性的坏习惯。比如,在吃东西时,不能让孩子“点菜”,应该给什么就吃什么;不该买的玩具就一定不给买,孩子再怎么闹也坚决不答应。父母应意识到,孩子的各种心态与习惯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在小事上也要坚持原则,不能妥协。

对孩子合理的要求,也可以适当的延迟满足,不立即答应他。当实现孩子要求的事情时,要对孩子讲明这样做的原因。让孩子明白,只有合理的要求和礼貌的态度才更有利于实现他的愿望,从而帮助孩子逐渐克服任性的毛病。

(4)冷处理孩子的任性行为

孩子的任性一般发生在父母不满足他的某种需要的情况下。尽管父母给孩子讲了一大堆道理,但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这时,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父母可以对孩子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孩子尽情地哭闹,一定不要妥协。当孩子感到自己这样做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他就会自己停止了。然后,父母再指出他刚才为什么不对,危害是什么,并要求下不为例。只要做父母的始终坚持这样做,孩子就能逐渐改掉任性的坏毛病了。

3依赖别让孩子变成“小跟班”

人只有克服依赖性,经受住了环境的磨练和考验,才能走向成功与辉煌。

佚名

在生活中,有不少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很爱缠人,就像小拖斗一样,大人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寸步不离人。当大人急着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孩子死死抱着大人的腿不放,眼泪鼻涕一大把,一会儿看不到妈妈,就好像丢了心爱的东西一样烦躁。

有的父母会认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听话、顺从,体贴,懂得孝顺父母,殊不知这正是孩子依赖心理的表现。依赖性强的孩子缺乏主动性,认为自己不用动手,大人就会把一切都做好,因此,只要跟着大人就行了。由于很少有机会做事,孩子会变得缺乏自信,不愿意承担任何的责任,遇到事情就直接求助于父母,把什么问题都交给大人解决。毫无疑问,依赖心理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豆豆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一次和同学们结束玩沙子的游戏后,老师让学生们到水龙头前洗手,当好多孩子都洗完了手时,豆豆还蹲在水龙头下边一动不动。

原来豆豆在家里,总有家长给他洗手,谁发现了他在等待,就马上来帮忙。上学后也期待着有人给他这样做,根本不想“自己也这样去做”。

在家里,豆豆自己用小勺吃饭,然而,父母为了节省时间,或怕孩子把饭菜撒得到处都是,便会把小勺从孩子手中拿走。类似的做法看起来确实省了不少事,然而这却是造成孩子依赖行为的根源。

另外,裤子、毛衣、袜子、帽子等穿戴也要等着别人来帮忙。父母看到豆豆刚开始学习系鞋带时,那艰难的样子,只是耐心地站了十分钟,最后,终于忍不住还是帮他系上;每次,孩子一提到他和朋友吵架,父母马上跳出来给他建议;有时孩子要自己走、自己跑、自己洗手绢,可是爸爸妈妈总怕孩子磕着碰着,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包办。就这样,孩子偶尔表现出来的**性也在父母的温情和担心中消散了。♀

有的父母会认为不管怎么说,孩子毕竟还小,没有经验,他们确实需要依赖周围的成人,太多的事情需要大人告诉他们怎么做。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依赖大人,听大人的话,会变得乖巧、可爱,顺从,不会跟自己顶着干,不会和自己唱反调,在管理孩子方面会省不少心。

的确,父母处理家务事效率高。当孩子还没有注意到之前,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当孩子还没能注意到之前,他们已抢先动手做完了。殊不知,这种过分、缺乏理智的爱对孩子的影响是致命的。如果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听父母的,孩子自己就无法从错误和失败的经历中得到成长,这无疑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判断力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孩子的这种依赖心理也很容易演化为冷漠、懒散。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说:“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信心。”这些都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

当父母发现孩子一天天长大,渐渐产生尝试自己做事情的**时,比如取玩具、穿衣服、洗脸等等,不要横加干涉。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孩子会逐渐意识到,他是一个有**思想和**能力的人,不是事事必须依赖父母的“小可怜”。否则,孩子尝试新事物的行为一旦遭到父母的干涉,他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折感,最后只能放弃对新事物的探索,而这也意味着孩子们**的时间会被人为地推迟。

3自私当心占有的本能发生畸变

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

俄国作家马明西比利亚克

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经常会听到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非常自私自利,时常听到孩子说“这个凳子是我的”“我要一个人玩汽车”,或者每次吃饭时,都把喜欢的菜拿到自己面前,不许其他家庭成员夹菜,还会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很大方地孝顺给爸爸妈妈”。孩子为什么会如此自私呢?有人说,人的自私是与生俱来的,有人说,人的自私是后天习得的,究竟哪种说法更符合实际呢?下面这个例子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滔滔今年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常得老师的夸奖,父母也觉得脸上有光。

有一次,叔叔出题考上了滔滔算数:“我拿六块糖给你和小妹妹一起均分,你要分几块给她?”

“分给她两块。”

“怎么会是两块呢?你不是已经学会除法了?”

“我是学会了除法啦,但是小妹妹她并没有学啊!”

滔滔的回答令全家人无语……

因为滔滔是家里的独生子,学习又好,父母对他疼爱有加,许多时候宁肯委屈自己,也不会委屈孩子,从小家里“最大、最红的苹果”都是孩子的,孩子犯了什么错,父母也不会放在心上,只是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有一次,邻居家的小妹妹到滔滔家玩,桌上放着一篮苹果,妈妈让滔滔把那个最红、最大的给妹妹吃。滔滔大大方方地把苹果递给了妹妹,可是当妹妹把苹果放进嘴里吃的时候,滔滔咧着嘴哭了起来。

为什么这个孩子的前后表现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原来,父母经常教育孩子把最大最红的拿给长辈,而长辈们通常不吃,会把大苹果还给孩子,还夸孩子多么懂事:“宝宝真乖,那么大方,这个苹果还是宝宝自己吃吧。”“这么好吃的东西,爸妈(或爷爷女乃女乃)都舍不得吃,就是专门留给宝宝吃的。”

而这时母亲往往会教孩子说声“谢谢”,然后,孩子就心安理得地接过来。孩子自小受到这样的“洗脑”,形成一种习惯心理之后,孩子就会把让苹果当成一种形式,觉得让让也无所谓,反正苹果最后还是归自己。等到有一天,孩子把最大最红的苹果让出去,发现不再属于自己的时,就觉得上当受骗了,心里就接受不了了。

还有一次,母亲领着滔滔到朋友家做客,在吃午饭时,滔滔看到餐桌上有自己最爱吃的龙虾,还没等人们入座,他就一坐到正中位,将那盘龙虾揽到自己身边,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一个人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弄得妈妈很尴尬。“我真不懂,我和他爸爸对他都是无私的,什么都问问他要不要,但为什么他却那么自私,什么都要留给自己呢?”

原来,在家里,父母总是把最好的菜留给滔滔吃,只要是滔滔喜欢的东西就让他一人独享,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以为常,把这一切看做是应该的,一旦别人吃了、碰了“他的东西”,他就会不高兴,甚至是发脾气。这种惯养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的自私心理,在他心里只有自己,根本不会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可见,孩子产生自私自利的原因,一方面是因孩子有天生的利己倾向,另一方面是因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教育所造成的。自私的孩子,其行为对谁都有弊无利,父母应予以重视,及早预防。

要改变孩子自私的心理,首先父母要改变自己“学习好则百好”的错误认识,孩子只要学习好,无论什么事情都顺着他来,注重智力教育,忽视德育和心理教育,孩子就会产生过分的占有**以及自大、独尊的心态,处处都要别人迁就,常常提出一些无理要求。

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输入的信息一定要是正确的,特别是第一次输入信息的时候,不能出尔反尔、前后矛盾,尤其不能言行不一。如果父母不明白这点,而强迫孩子大方慷慨,甚至完全无视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尊心,用“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不懂事”“不乖”“不听话”等话来说服孩子,根本无法纠正孩子自私的心理。

4叛逆面对说“不”的孩子

人们往往被自己亲手做的棍子打倒。

英国谚语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会发现孩子不再那么乖巧了,身上出现了一些抵触情绪,比如对父母的话置之不理,甚至直接反对乃至反抗等。这种情绪如任其发展就会形成逆反心理,阻碍孩子的人生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消除孩子的这种不良心理。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会表现为叛逆。但有时孩子讲了一句错话或办错了一件事,父母感到不满意,就大声训斥或责骂,孩子受到了刺激,才变得大声对抗,甚至以沉默抗议。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形成逆反心理。事实上,父母的**管教方式并不是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行得通,个别温顺的小孩会顺服父母的权威,然而个别较刚烈的孩子则会反弹,天长日久,就形成了逆反心理。有些逆反心理严重的孩子,甚至无论父母说什么他都反对。

东东小时候很可爱,也很惹人喜爱,可是不知从何时起,他学会了发脾气,而且变得极为固执。无论妈妈和他说什么,他都不假思索地回答妈妈一个“不”字,就连平时最爱吃的巧克力,当妈妈问他要不要吃时,他也会说不吃。每次东东想干什么或想要什么时,父母必须立即给予满足,他根本就不容父母说话,为此,爸爸没少批评他,但也无济于事。

孩子对父母产生的对抗性的消极心理,是孩子逆反心理的具体体现,表现为父母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偏不做,而父母不让他们做的,他们却非做不可。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有时候,可接受范围内的叛逆行为,是和孩子的年龄有关系的,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孩子有少许的叛逆行为,父母不必大惊小怪,认为他是学坏了,应该像以往一样关怀他、教育他,到了某个阶段,这种叛逆行为就会自动消失了。

矫正孩子叛逆的倾向,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

大多时候,父母都应当超越自己的角色,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观察孩子叛逆的根源,因为有时候孩子叛逆的根源是在父母身上。父母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做孩子的榜样;如果原因是在坏朋友身上,就应对孩子讲明道理,禁止他们再和坏朋友来往。很多父母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但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因此,父母应该在必要时超月兑家长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进行交流,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从不同角度对待孩子,从感情上、从事件因果上与孩子达成一致,做一些适当的让步。♀

(2)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父母不要轻易地对孩子说“不”。当孩子们产生自我意识后,他们就希望自己和大人有平等地位,对大人的要求也是有选择的接受。此时,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应轻易干涉。如果需要孩子必须顺从的话,也不应用强制或命令式的口吻,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孩子的意见,让他自己做出选择。对于孩子很喜欢做的事,父母最好也不要滥加命令。有些父母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威性,对孩子喜欢做的事也下达命令的话,孩子反而不做了。有个中学生,正准备看完电视就去做作业,结果妈妈说了一句“还不学外语去”,听了以后,他反而不想去了。所以,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以免使孩子形成对立的情绪。

(3)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强烈的自主愿望会使孩子什么都想去尝试,什么都想去做,父母如果过度地包办代替,就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学习探索的机会,而一味地斥责制止,又会使孩子和父母对立起来。做父母的应当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孩子想自己洗衣服、修理东西、买件自己喜欢的物品,父母都应给予鼓励。如果有些事情让孩子单独做不放心,可以给孩子指导,或做孩子的助手。当然,对孩子行为的约束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多,否则会导致孩子的抵触情绪。

(4)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

父母可以从孩子的言行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作为因材施教的依据。通常情况下,容易产生和父母对着干情绪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父母应抓住孩子的这个特长进行正确的引导。

父母可以对孩子的长处或擅长的技能加以夸奖和表扬,孩子都有虚荣心,承认的赞美会激发他们向上的动力。只要父母掌握了教导孩子的正确方式,孩子就会在指导下顺利地健康成长,逆反心理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除了。

5自负孩子成长的羁绊

自负是安抚愚人的一种麻醉剂。

德国美学家莱辛

记得一位外籍教师评价他所教过的中国孩子时,说过这样一席话:“我见到的中国孩子是世界上最自负的。他们不是自信,是毫无根据、毫无理由的自负!”可能他的话语有些极端,但不难看出我们教育的弊端。

自负心理就是盲目自大,过高地不切实际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至失去自知。自负的孩子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孤傲、自大是他们惯有的常态,但是自负最终会让孩子付出沉重的代价。

当然,孩子一定程度的自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斗志,使孩子克服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孩子的自负又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月兑离孩子实际情况的自负不但不能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严重的还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自负的孩子虽然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他们往往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只会犯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错误。同时,自负的孩子总是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所以他们往往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此外,自负的孩子情绪也不稳定,如果他感觉别人不太注意他们时,他们就会感到垂头丧气;他们遭遇失败和挫折时,可能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了进而变得自暴自弃。

许强4年前以省第一的成绩考入一所重点大学,进校后,学校领导,老师对他倍加重视,就这样许明成了学校的名人。老师的宠爱,学生的吹捧,像光环一样笼罩着许强,让许强沉浸在那种被人捧在云端的环境中,自负心理一点点产生了,这反倒成了许强成长的羁绊。

有一次班上组织学习委员竞选,许强落选了。许强认为自己很优秀,学习委员理所当然地要由他来当,还用投票吗?于是,他很委屈地向班主任老师说:“我现在学习成绩已经很好了,为什么不选我?”老师看着眼睛红红的许强,哑口无言。这毕竟是全班同学自己投票竞选的结果,再说是否适合当学习委员并不是学习成绩好就可以的,还要看能不能带动大家学习的兴趣,与同学的关系是否融洽,许强认为自己很优秀,但是他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对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漠不关心,对于比他优秀的同学他却总是挑别人的弱点。对老师的讲课也颇有意见,头脑聪明的许强认为老师都是些庸人,在课堂上只会照本宣科,讲些重复的死理论,一万句里找不到一句精彩的格言和奇特的妙语。

对学习的不屑和对老师的不尊,导致了他的学习门门挂红课,最后受不了,留下了遗书。最后死在了14楼老师的办公室内,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骄傲了。

父母要意识到自负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分析孩子自负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摆月兑自负的不良心理状况,莫让自负捆住孩子的双脚。

记得前几年流行的一句话叫“赏识你的孩子”,家长们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表扬教育”。“表扬教育”是来自美国的舶来品,美国很注重这种赞美、表扬。在他们的生活里,如“宝宝真乖!干得真好!做得漂亮!你是最好的!你是非凡的!你真是妙不可言!你是我欢乐的源泉!”之类的赞美,很平常、自然,时时不忘夸赞自己的孩子,孩子做得多么不好也要想方设法找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着力表扬一番。不仅如此,父母还生怕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任何委屈,纷纷请求老师的教育以表扬为主,多多鼓励孩子,老师当然也不放过孩子进步的细枝末节:上课举了一次手,人比以前坐得更端正了,上课废话少了,小动作少了等等,都成了老师表扬的对象。“你真棒!”“你进步了!”“看,某某今天上课真专心!”教师也希望自己的表扬能激励孩子越来越好。

可是我们今日的“表扬”教育是否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我们看到长期沉浸在表扬中的孩子往往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难以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取得一点成就会自鸣得意,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看看现在的孩子很是了不得,老师根本不敢管,浑身是缺点,也不敢批评,一批评马上就又哭又闹。家长也听得不得对孩子的批评,只能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一不小心,小孩子受了一点委屈,马上就电话到教育局投诉。

受到非正当表扬的孩子还会没有任何勇气面对挫折和失败,这是新闻中不断出现一些优秀的孩子因接受不了老师的偶尔一次批评,发生自杀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父母在表扬孩子时一定要掌握好度,不要因为溺爱孩子就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更不能为了讨好孩子,在客人面前没完没了、不切实际地夸赞孩子。只有在进步、正确、有利引导的情况下,正确的表扬、赞美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否则,只能是把你的孩子带到自负、狂妄,没有正确的是非观的道路上,然后毁掉他的一生。

6嫉妒孩子心中的一根刺

嫉妒是万恶之源,怀有嫉妒心的人是不会有丝毫同情心的。

法国作家拉罗什福科

嫉妒,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品性,从理论上来说是因为对别人拥有的东西或能力怀有“本应该属于我”的心理而产生的一种怨愤情绪或行为。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嫉妒,而且他们的嫉妒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在智能、名誉、地位、成就及其他条件比自己强或比自己优越时,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绪。

一般来说,爱嫉妒的孩子情绪变化快,一会儿幸灾乐祸、得意忘形,一会儿又咬牙切齿地打人、骂人或搞恶作剧,一会儿又自怨自艾,意气消沉。容易妒忌他人的孩子一般学习较差、朋友少、做事能力差,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也不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9岁的虎虎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一个星期天,邻居带着自己三岁的儿子到虎虎家玩,虎虎妈妈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开心地逗邻居家的儿子玩耍。刚开始,虎虎也挤过去亲了亲小弟弟,但没过多久,他看见妈妈抱着小弟弟,一点也没有放下的意思,还又亲又笑的,觉得受到了冷落,就有点不高兴了。

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虎虎开始大声唱歌,可还是没有引起妈妈的注意,虎虎又跳起了自己最擅长的舞蹈,可是妈妈还是把心思放在了小弟弟身上,虎虎终于忍不住了,他忽然间摔坏了自己的杯子,然后坐在地板上放声大哭,把邻居和妈妈弄得非常尴尬。

很多孩子都有虎虎这样的心理,当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比自己受到更多的宠爱时,甚至有些大人意想不到的举动都能引发他们的嫉妒心理。

在学校里,许多孩子也存在着不健康的竞争心理,比如,有的学生害怕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不是见贤思齐,而是在背后对别人进行诋毁,或者破坏别人的学习。

琪琪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聪明伶俐,成绩优秀,很惹人喜爱,但是她看不得周围的人比她好。乐乐是和她从小就在一个小区里长大的同班同学,学习成绩不如琪琪好,琪琪一直对她挺友好,也很照顾她。

可是上周,因为乐乐作文写得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琪琪却没有,她就很不高兴。

前两天,琪琪的妈妈突然在女儿的书包里发现了乐乐的作文本,原来,她在听到老师对乐乐的表扬后,心里很难受,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乐乐的作文本放在桌上,就想把它撕掉、扔掉,最后就把人家的作文本偷偷藏了起来。

嫉妒对孩子身心的危害是很大的,当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会对那个人友善、热情,两个人的关系必然冷淡,还会破坏集体的团结和良好的心理氛围。

嫉妒还会造成孩子个人的内心痛苦。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一个嫉妒心强的人,常常陷入苦恼之中不能自拔,甚至可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伤害别人。

本该天真单纯、心理充满阳光的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理呢?孩子产生嫉妒心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环境的影响。如果在家里,大人之间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

其次是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有些孩子的父母,喜欢将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比如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某某做得那么好,就你做得这么差”或者是“同学的毛笔字写得真漂亮,你看看你,什么都不会写!……或者只是一个微笑、一个耸肩的动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读为“比较”,他们更容易对那些比他们强的孩子感到嫉妒。

此外,有的孩子能力较强,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经常得到肯定而形成一种惯性,如果有一次没受到重视和关注,就容易产生嫉妒。

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都是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的。克服嫉妒,参与正当的竞争,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也是未来对孩子的要求。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竞争中求得共同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最迫切的愿望。这就需要家长教给孩子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哪个阶段上,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用客观的态度去认识他人,宽容他人的长处,以平衡自己的心理,也就不会轻易地妒忌比自己强的人了。

7虚荣孩子美好心灵的腐蚀剂

虚荣心强的人,与其说是为了月兑颖而出,不如说是由于自以为出类拔萃,因而不惜耍弄欺瞒、谋略的手段,使虚荣心获得最大的满足。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

虚荣心会使孩子骄傲自满,破坏孩子与他人的关系,使孩子处于孤立的境地。虚荣心强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使孩子产生嫉妒心理,导致情绪不稳定等,还会造成孩子行为上的迷失。

张宇华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元旦前夕,班主任给学生家长发了一封信,邀请家长到学校参加联欢会。

可是,张宇华并没有将这封信交给父母,而是一直藏在了抽屉里,让自己当老师的大姨去参加,还嘱咐大姨一定要开车去学校。

张宇华的妈妈一直不知道参加联欢会的事,后来从邻居那得知此事。回家后,妈妈不悦地质问儿子:“为何隐瞒?为何不拿出信件?”孩子嗫嚅半晌,支支唔唔地说:“我不想让你参加……”

母亲不高兴了,大声喝道:“说什么?为什么不要我去?难道你妈妈会丢你的脸不成?”

孩子沉默了片刻,终于鼓足了勇气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你只是给人家当保姆,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去了会被同学看不起,而且也不如别的同学的妈妈会打扮,还有,发言的时候嗓门很大,同学都笑话我……”

母亲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儿子啊,你这么小就这么虚荣,长大了可怎么办啊?我是没什么体面的工作,但吃的、穿的,妈妈一点都没委屈你,妈妈是不怎么打扮,整天忙着生活,哪有闲暇顾上打扮了啊?”

张宇华不再说什么,但内心里对母亲所说的话颇不以为然,不管怎样,以后开家长会什么的,绝对不会再让妈妈出面了。

虚荣心在孩子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父母都想为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来表达他们对孩子的爱,这是造成孩子虚荣心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从众心理、爱面子的心理,掩饰内心的自卑、性格倾向等也是孩子产生虚荣心的原因。

我们常常见到有媒体报道说,有小学生嫌妈妈相貌“不佳”而要求“换妈妈”;有初中生嫌爸爸(妈妈)穿着寒酸而对同学称“不认识他(她)”的,还有高中生嫌“住房”寒酸而“离家出走”的,还有大学生嫌父亲或母亲“土气”而对同学说“他(她)只是自己老乡”的。还有的父母担心天冷孩子在学校会着凉,给孩子送毛衣,孩子不但不感激,还嫌弃妈妈日夜赶织的毛衣难看,来学校找他,丢他的脸。

其实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在孩子中间,比谁家有钱,比谁家有车,比谁家住的好吃的好,比谁的衣服是名牌……这样的事随处可见。“没有教育好,这样的孩子真叫人伤心。”家长也许会很无奈,也很苦恼。

孩子讲虚荣、爱攀比多数是受成人影响。孩子由于年幼,无法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极易受到成人的影响。如果父母为了满足虚荣心整天穿金戴银,开好车、住好房,用来向外界标榜自己的富有,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势必会受到虚荣的感染,进而不再潜心读书,而是会想办法用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孩子心目中,自己什么都要比别人强,也比别人要好,加上模仿能力强,也很容易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的影响。

我们要从客观上消除外界因素对孩子们的不良影响,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去掉虚荣心;然后教育孩子要承认“社会差别”,不要在生活上攀比,要在品德学习上“竞赛”,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都应该担负起这方面的责任。

8孤僻无法敞开心灵的芳菲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除了一个真心朋友之外,没有一种药剂可以通心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

玉玉是个聪明伶俐但沉默内向的小姑娘,在她身上体现着很强的孤独感,在学校里,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在家里,由于父母忙于生意,更多的时间是抱着女圭女圭,经常对着女圭女圭说话。

如果走进她的内心,却会发现她有着同龄孩子所没有的成熟与理性,有时很难让你相信你是在跟一个9岁的孩子对话。

她曾经在作文中写道:“看着别的孩子在一起玩得很高兴,感觉自己像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陌生人。我不知道如何与别的小朋友交往,学校很多小朋友都不理我,我的世界更加寂寞……”

人是社会的动物,都有交往的需要,孩子也是如此,孩子的天性是喜欢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的,特别是乐于和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孩子在一起,他们之间有着大体相似的心理特点,有共同的语言、情感、兴趣和爱好,相互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获得无限的乐趣。但是,由于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中越来越少地与外界接触,使得他们变得越来越孤僻。不少孩子表现为胆小怕事,行动迟钝,不愿和人交往,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发雷霆,做出很多让大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对于现在孩子孤独感出现的原因,有专家提出了一种“蛋壳”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越来越多的城镇多层住宅和日趋小型化的现代家庭,就像一个个封闭的蛋壳,孩子被关在里面,缺乏与外界的交流,除了上学,就是沉迷于看录像,玩电子游戏,或者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或听音乐,终日处于一种封闭式的视听享受之中,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患上孤独症。

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没有兄弟姐妹这样的同代群体,独生子女在家里永远是最小的、长不大的,独生子女由于其“独”,得不到伙伴间平等的社交生活的锻炼,便不易从自我中心中解月兑出来,会容易养成独断、蛮横、孤僻等不良性格。

而家庭气氛紧张,孩子感受不到亲情爱意,也是孩子产生孤独症的一大诱因。据调查,患孤独症的儿童一半以上父母性格急躁、经常大骂、训斥、恐吓孩子或家里只有老人单独带孩子。

有一位患有严重孤独症的儿童,吃饭时用手抓饭,手里拿到任何东西就不停地凑到鼻子前去闻,在危险的地方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原来,在家里他的母亲对他很冷落,让他放任自流地成长,父亲脾气十分粗暴,经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方法管教孩子,还动辄打骂孩子,导致孩子与自己发生情感上的对立,父子关系紧张。有一回,老师反应说孩子注意力不太集中,父亲便恼羞成怒,回家就与儿子练“对视”,儿子眼神一飘开,就给他一个耳光,再飘开,再来一下,足足练了半个小时!

另外,现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大,给大人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一些家长平日里忙于应酬、工作,无暇陪伴孩子,对孩子漠不关心,受了气发泄在孩子身上。有些孩子本来只有一些孤独倾向,父母却因他表现不如别的孩子,就对他大肆指责,甚至大施拳脚,使得倾向演变成真正的孤独症。

同时,父母深感现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因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超过了孩子的能力所及,不但不能对孩子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反而会使孩子“望而生畏”,或者是因为自卑而对某种要求特别害怕,从而丧失上进的勇气,也容易产生孤独。

孤独症被称为精神疾病中的癌症,其危害不容忽视。孤独的孩子时常会被消沉、自卑的情绪所掌控,人际交往能力缺失。同时,孤独感会改变孩子的生理机能,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一位长年从事孤独症教育研究的学者说过:“对于孤独症孩子,付出比一般孩子再多的爱,也不算多。”孤独症孩子虽然外表冷漠,但对外界对其的善意或恶意还是很有感受力的,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爱。

帮助孩子走出孤独,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与孩子的亲密度

父母要对孩子感兴趣。如果父母对孩子及孩子的活动表现出真实的兴趣,那么你和孩子之间不但打开了通路,还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重要的。

因此,父母应给孩子留出彼此接触的时间。在孩子的生活中,他们有时需要母亲或父亲,特别是母亲在他身边听他讲话,当孩子经历着内心的恐慌、创伤或有失落情绪时,他们特别需要温情的安慰,孩子也很想知道他们的父母在分享他们的好消息或愉快时的心情。父母应使孩子感到你们不是由于忙或急着做其他的事而无暇听他们说话,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无足轻重的,而要让他们明白,父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

(2)与孩子认真沟通

父母听孩子讲话时应该专心。一个好的聆听者,必须集中注意力,选择一天不忙的时间和安静的地点,听孩子说话,在这个时间,不要做家务活,在听的时候要用眼睛注视着孩子,表示是真心在与他接触。每天都要为孩子提供与他们单独接触的机会,哪怕只用几分钟,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散会儿步”,或者说“让我们到小房间里单独聊会儿天吧”。

耐心地鼓励孩子说话。开始和孩子交谈时,需要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为了使孩子的谈话持续下去,要用一些鼓励的词,如“嗯”“我懂了”,也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孩子。在结束谈话之前,尽量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让孩子详述某一问题的情景,尽量描述它的细节。

与孩子沟通,是父母帮助孩子对自己内心活动和感受比较深入理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父母的词语对孩子的叙述加以解释和说明,可以帮助他们弄清楚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在解释时,父母更多运用词汇,尽可能帮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人生活在社会上,都是需要朋友的,尤其是知心朋友之间平时可以互诉衷肠,在困难时可以相互鼓舞。

每个孩子都希望有几个思想上、学习上或者生活中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能够经常从朋友那里获得鼓励、信任和支持。如果孩子在与周围的人相处时,朋友的肯定态度总是多于否定态度,孩子就会感到与人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

总之,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和事业的发展时期,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如果孩子过于封闭自己,不爱与人交往,在同学中人缘不好,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交往能力,使孩子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甚至变得害怕与人往来,变得孤独冷漠。父母有责任指导孩子获得更多的朋友,结下更融洽的人缘。

9自卑孩子难以逾越的障碍

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佚名

自卑是指一个人严重缺乏自信,常常认为自己各个方面不如别人,常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具体体现在遇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办起事来爱前思后想,总怕把事情办错被人讥笑。说得直接一点,也就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

孩子自卑心理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害怕在陌生人面前及集体活动中说话,甚至平时也轻声细语,不敢大声说话;在公开场合做事显得拘束和谨小慎微;许多事情不敢自己做决定,回答问题思前想后,优柔寡断;不愿与别人交往,喜欢一个人独处,从不主动地提出问题;心理比较敏感,总想着自己没别的孩子优秀,干什么事都没自信,觉得不管自己怎么做,最后肯定会失败。自卑的孩子还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

自卑心理不是天生的,从主观上说,自卑心理是在后天由于自我评价不当而逐渐形成的。从客观上来讲,自卑心理是因为个人的某些缺陷或屡遭失败造成的。具体来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认为自己不聪明、笨;自己坏习惯太多:马虎、粗心、懒惰、自制力差等;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己的物质条件太差;自己长相不好看:矮、胖、黑等;孤单寂寞,没人理解自己;生活在破裂家庭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觉得自己是被社会抛弃的孩子;由于家长不能以理服人,常常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经常会听他们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与嘲讽,这就是所谓的“心罚”,这会对孩子稚女敕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有一个孩子考试成绩经常不理想,妈妈就板着脸说:“你呀,也就是我自己的孩子,要不你该上哪儿去就上哪儿去,我看见别人的孩子都比看见你高兴。”爸爸则说:“现在把你扔了犯法,早知如此,还不如当你在你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把你打掉。幸好我只用把你养到18岁,就可以和你说拜拜了!”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正渴望从父母那得到帮助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大人的批评、讽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此外,还有英国心理学家总结出了会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几种说话类型:

唠叨型:某个道理,已经跟孩子讲过了,生怕孩子不明白,还要跟他讲上好几次,反而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迁移型:把别人身上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坏事,不分青红皂白地迁移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对自我的评价过低。

讽刺型:“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做什么?”“你能考全校第一,那就见了鬼了。”类似的讽刺语言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强烈刺激,觉得自己总不如别人。

提审型:刚发现一些不好的苗头,也没经过一番调查,便以为孩子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把可能性说成现实性,这种主观臆断的行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威胁型:“你要再不听话,非打断你的腿不行!”这些语言把孩子过于看“厌”了,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和反感,久而久之,会在心灵上烙下抵触的印痕。

自卑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克服它,也应有一个过程。家长应有耐心、信心和恒心,坚持不懈地努力,孩子自卑心理一定能克服。世界上有许多名人,如达芬奇、拿破仑等,他们幼年时均有自卑倾向,但他们均努力克服了自身的不足,取得辉煌的成就。其中尤为典型的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幼年是一位口吃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日后竟成为世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演说家。所以,当父母了解到孩子在某方面自卑或胆怯时,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扫除自卑的阴影,树立信心。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最新章节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全文阅读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