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第九章走不出自我,生活空间过于狭小

作者 : 李石华吕静霞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离开了大自然这个天然的游戏场,进入了由钢筋水泥围成的密闭、狭小的空间,只能看电视、打游戏、玩cd……和朋友的交流少了,玩的时间更是少,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变得性格孤僻,不愿和人交流,失去了童年本该拥有的快乐,不能不说是中国孩子的悲哀。♀+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

1缺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自然界里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们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去年夏天,小刘的同事把她6岁的儿子带到办公室来玩,恰巧小刘逮着一只飞进办公室的知了,拿细线捆上送给他玩,没想到这个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家伙居然不敢碰,吓得躲到妈妈身后连眼睛也不敢睁开。

不仅如此,这个孩子还特别害怕美丽温顺的蜻蜓,偶尔见到天空中柔曼盘旋的蜻蜓,就会惊恐地大叫:“蜻蜓飞起来好可怕啊,它万一停到我的头上怎么办?”

……

现在的许多中国孩子都是在“蜜罐”里成长的一代。他们不愁吃穿,生活全由大人照顾。不过与西方孩子相比,他们的生活空间非常狭小。

由于心疼孩子,父母大多数时间让孩子呆在钢筋水泥、高楼深院构成的封闭空间中,几乎每天在与电视、电脑、游戏机亲密接触,与大自然的接触甚少。即使上了学,学校也就是几间房子,到处是围栏、铁门,为了安全起见,学校很少组织他们到校外切身感悟大自然。尽管这种方式减少了孩子意外受伤的几率,但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孩子们对各种花鸟虫蝶的认识大多是从书本上获得的,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一出生见到的就是经过加工过的风景,越来越远离蓝天、阳光、花草、动物等大自然因素,认不出各种野花的名字,对大自然的感觉很陌生,很迟钝,时间长了还会造成孩子孤独、偏执、抑郁、焦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麻木等性格,这就是所谓的“大自然缺失综合征”。

自然缺失综合征是美国儿童发育问题专家理查德洛夫总结出来的。他认为,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人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最后一代人,现在的孩子,足不出户不再是稀奇,一台电脑就可以搞定一切,他们可以在地图上用谷歌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位置,但很多孩子竟然自己连公共汽车都不会乘坐,问他们牛女乃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会自然地想到超市!

大自然缺失征已成为现在都市小孩或一出生小孩面临的最严重的生命课题。孩子小时候缺少了大自然的真实洗礼与接触,那一颗幼小的心灵在成长过程中终究会存在许多身心灵方面的缺失。

近日公布的“北京市未成年人现状调查”显示:有208(百分号)的孩子存在中等程度的孤独,有225(百分号)的孩子表示“我没有知心朋友”,有456(百分号)的孩子相信“多数人是不可以信赖的”,有361(百分号)的孩子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

可见,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对孩子的成长还是很有必要的。大自然里充满丰沛的资源,不同年龄的孩子所体验的感受均不同,平日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居家附近的公园或山上、海边等地,让孩子闭上眼睛,专心听听风声、雨声或是虫鸣,鼓励他寻找声音的来源。另外,也可以带着他用双眼观察自然,看看云的变化,带他上山体验第一次看雪的经验,或是看看花开花谢,听听孩子说说他看到的自然。

周末带着孩子到赏鸟区来一趟赏鸟之旅,听听解说员分辨不同鸟的特征,认识鸟的习性。除了到野地赏鸟之外,也可以到鸟店、动物园的鸟园区认识不同的鸟类,和孩子讨论饲养与放生的意义。

和孩子在阳台上种一些简单的植物,例如栽种绿豆芽,让孩子学习自己照顾动植物,并纪录豆芽的生长情况,让他体会生命成长的可贵。这些方法对孩子接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都有很大的帮助。

2交往难以突破的蛋壳化人格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教育家陶行知

只有当孩子有了自己真正的朋友,有了自己**的交往圈子,孩子才会对生活经历有更丰富的体会,才会有交往的快乐,才真正称得上是**的个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制约成功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美国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对数千名被解雇的男女进行的综合调查发现: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人高出两倍多。

父母能否正确地引导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人际交往圈子,锻炼出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

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主要交往对象已经发生了偏向,由原来的父母、老师转移到了同龄伙伴上来。这种转移是由他们的身心发育发展决定的。家庭中的情感、经验不能满足他们日益膨胀的心理需求时,他们必将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与自己性情相似的同龄人。♀与其他人交往跟与父母交往是完全不同的,与父母交往,子女们不存在任何防范心理,在一种完全开放的状态下;与其他人交往(比如同龄)就不同,这时交往都存在戒备和利用,关系是很微妙和复杂的。因此,怎样指导孩子的交往,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孩子身心的发展、个性形成及将来能否成功,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

现代家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生活在“独门闭户”和“独养”的封闭环境中,从小就处于父母被呵护的“三人世界”中。日常生活又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与外界接触甚少。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内心孤独,心理封闭,成为“自己跟自己玩”的一代。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蛋壳化”人格,表现为:封闭孤独,心理脆弱,生活依赖。而人际交往则会从根本上突破形成蛋壳化人格的条件,是独生子女走出家庭“重锁”的唯一途径。

具体而言,独生子女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有如下益处:

(1)有助于冲破封闭孤独

北京一项名为“独生子女社会适应性调查”显示:尽管有60(百分号)的孩子愿意结识新朋友,但63(百分号)的孩子在遇到心情不好时找不到人帮助,35(百分号)的孩子经常感觉孤独。于是,只能“自己跟自己玩”(包括电脑、电子宠物、手掌机、玩具等)。为什么有的孩子在需要的时候能找到一位知心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痛苦,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只有自饮孤独呢?这里怎么交友是一个关键因素。会交友的,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不会交友的斤斤计较,损人利己。真正会交往的青少年是不会感到孤独的,因为他们“长有人相伴”。

(2)有助于大多数孩子治愈心理障碍

大多数独生子女受到的是一种暖箱式或襁褓式关怀爱护,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加上应试教育给孩子造成的巨大压力,使得他们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和心理逆反。

据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课题组”对全国76所学校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检测发现,约有30(百分号)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表现,中小学生患有的主要的心理障碍中神经症状(忧郁、强迫、焦虑、思维障碍)占42(百分号);行为症状(违纪、攻击、残忍、自伤身体)占22(百分号);社交症状(交友不良、社交退缩、不受欢迎)占16(百分号);躯体诉述占12(百分号);性问题占669(百分号)。

除去社交症状不说,神经症状的大部分,比如忧郁、焦虑、思维障碍和行为症状中的自伤身体等表现,都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际交往的缺乏。人总是要通过与别人交流来释放心中的愉快和痛苦,否则,即便是愉快,如果没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愉快也会成为心中的憋闷,所以人际交往是治愈独生子女各种心理障碍的良药。

(3)增强各种**性

如今的独生子女自立和**生活能力差,这已经被大量研究所证实。

独生子女的**性培养,父母的教育、培养仅是一方面,与别人交往、有自己的知心朋友,是其自我培养**能力的最佳途径。在与他们交往中,孩子会感觉到自我的影响力,自我的价值,在他们做出选择或判定时,他们会有一种“成人感”“成就感”。这种感觉,会促使内因的变化,使青少年走向自立。另一方面,与别人交往,可能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烦恼,比如争吵、矛盾、误会、欺骗等等。这些都会让独生子女成熟起来,走向**。再一个方面,与他人交往,可以看见自己的优缺点。孩子都想让自己更加完美,常常被别人赞赏,他们会以别人为鉴不断调整自己。

学会人际交往,对孩子人格的塑造,对克服他们因独生而带来的种种成长弊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父母应灵活掌握如下的细节:

(1)塑造孩子有利于交往的性格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方法与家长的能力、水平等息息相关,通过父母和孩子这两者间的关系,直接作用于孩子,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个性的形成。

日本学者诧摩武俊研究了父母的教育态度与孩子性格的密切关系,如果父亲是民主的,孩子就**、直爽、亲切、协作,如果父母的态度是忽视的,孩子则表现得冷酷、带攻击性、情绪不安、创造力强。母亲对孩子是残酷的,孩子则执拗、冷酷、神经质、逃避、**。

此项研究表明,家长只有采取爱护的、合理的、民主的态度,孩子才能养成直爽、友好、协作、深思熟虑、情绪稳定等个性特征,这对于他们顺畅交往和建立友好人缘是非常有利的。

(2)给孩子**交往的空间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交际圈子也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许多自己的困惑与烦恼、幸福与快乐,这都需要与别人分享。同学在一起的欢声笑语可让他们忘却所有的苦恼,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与人交往,并成熟起来。这时家长们就应该给孩子提供交往的空间,例如让孩子的同学周末来一起聚餐。

还有,父母必须切记,要热情接待孩子的朋友,不要态度冷淡,使孩子难堪,否则会令朋友取笑他,让孩子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一个中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永远忘不了昨天我爸给我带来的耻辱!我的朋友就不能来家里玩?你的朋友就可以在家里喝酒、打麻将?即使你不喜欢我的朋友,你也没有必要要马上就在脸上表露出来。说我们唱卡拉ok的声音大,说我们把房间搞脏,你怎么不看看你们打麻将时的那个丑态?抽烟、喝酒不说,为了几块钱,你们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儿没打架。你骂我几句都无所谓,可我怎样面对我的朋友,说不定我要失去他们……”

孩子大了,需要一点空间来独自交往,这个时候,家长在这方面给孩子一定的权力,留下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交给孩子处理,这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孩子不断地巩固和发展他们的交际圈。

(3)鼓励孩子参加聚会

鼓励孩子在同学之间利用节假日聚集在一起,或交流学习情况,或随意评说流行时尚,或共同看电视,到外边去野餐等。期间,一起打球、唱歌、跳舞、猜谜,更会增添一份乐趣。通过聚会,可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活跃生活,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

为了让孩子了解和接触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社交活动实践,家长可以有目的、有选择地让孩子参加家长与亲戚朋友间的迎、送、宴、请等社交活动,以及成人的社团活动,开阔孩子的视野,提高人际交往水平。

3被同伴抛弃的恐惧感

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

现代诗人汪国真

上初一的宇宇性格活泼开朗,但自从升入初中后就变得不爱说话了,有一天还突然对父母说上学没意思,不想上学,在父母的眼里,儿子一直是老实爱听话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也算不错,但不知为什么儿子会说出这样消极的话来。妈妈问他怎么了,他哼哼几声,不想回答。在父母的一再盘问下,宇宇才说出了实情:原来升入初中以来,同学们嫌他上课好接老师的话茬,极力表现自己,都不愿和他一起玩,他那么热情地帮助同学们借书、卖饮料、跑腿、锁自行车、拿衣服等等,可同学们根本不领情,还经常嘲笑他、捉弄他。就在昨天下午上体育课的时候,竟然有两个同学扒他的裤子,他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可又不敢反抗,觉得委屈极了。同学们打篮球、踢足球、玩游戏也没人叫他,他是那么的难过沮丧。

对于自己被同伴排斥、孤立的孩子,家长通常会说,那没啥大问题,小孩嘛,小打小闹的很正常,相互又不会记仇,过两天就好了。但事情往往并不像家长想象的那么简单。

据《每日科学杂志》报道,一项对美国中西部380名5~11岁孩子的研究显示,长期被同学抵制、排斥的孩子,更有可能对学校的各种活动采取消极态度,它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给受害学生带来长期的心理创伤,同时会损害他们与同龄人交流、参与课堂活动、参加与课堂相关的社会活动的能力,容易使学习成绩大受影响。

研究人员起初认为,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强,能够很快从中跳出来,但他们经过一段研究后发现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家长对此不可掉以轻心,把它当作仅仅是小孩子的幼稚行为而以为最好不要操心甚至迁就。

每个人都不能月兑离团体和社会而生活,在团体和社会中生活就存在着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假如我们不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会处理交往中出现的矛盾、摩擦,就不能被社会和团体所接纳。

孩子被孤立的原因有三种:一种是社会交往技能较差、内心自卑;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或有攻击行为;还有一种是有特殊个性或行为表现的学生,如爱发脾气等。

父母意识到孩子被孤立时,首先应学会处理孩子的紧张、焦虑和失望的情绪,让孩子有安全感,知道有人理解他、支持他。如多给孩子一些拥抱,多说些鼓励的话,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如果家里养着宠物或有毛绒玩具,也可以让孩子多和它们玩。这些拥抱和温暖可以使刚进入新学校的孩子,不至于产生被抛弃的恐惧。

其次,强化孩子身上优秀的方面,平时增加其自信心,多鼓励赞扬他,让他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让他在潜意识里认识到:他是好孩子,他聪明能干,老师喜欢他,爸妈喜欢他,同学们喜欢他,他今后要干大事的。有了这种强烈的自信心,这种偶然发生的挫折自然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了。

再次,通过讨论、分析、图画心理投射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或者通过体验互动游戏教会孩子处理与同学之间的误解、摩擦。

最后,帮孩子展示特长。儿童心理学家说:“如果孩子有某个方面的特长,就一定要给他们机会展示他在这方面的天才,这对他们的交友很重要。”

父母应记住,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他同伴的“坏话”,比如:“我们自己玩,我们不和那群坏蛋在一起。”或者直接把电话打到对方孩子家中“告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的孩子将再次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4注重自我,合作意识淡薄

只有我们先去善待别人,善意地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

佚名

有个外国老太太来中国,她找了几个中国孩子,让他们做一个游戏,她把几个拴着细线小球放进一个瓶子里,瓶口很小,一次只能容纳一个小球通过。

她说:“这是一个火灾现场,每个人只有逃出瓶子才能活下去。”

她让每个孩子拿一根细线,时间开始了,只见几个孩子争先恐后的想把自己的小球取出来。

老太太很惊讶。她在许多国家做过这个实验,但是外国孩子都很有秩序,能从小到大,依次把球取出。

通过与外国小朋友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孩子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对于合作意识,有人打比喻说,日本人喜欢下围棋,走着这一步,想着下一步;美国人喜欢打桥牌,研究上家和下家的配合;而中国人喜欢打麻将,防着上家,盯着下家。

柏杨说,中国人实在太聪明了。如果单打独斗,中国人是一条龙;但是,如果要群体行动,中国人是一条虫。

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也反映出中国人合作意识很淡薄,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与协调(包括语言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现在,几乎每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和同龄人朝夕相处的机会,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再加上父母的溺爱,许多孩子表现出合作意识差,个性霸道等不足。当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幼儿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时,往往求助于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这对孩子自身将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没有学会合作之道,那么以后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异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莉莉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女学生。天生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秀。一开学就被同学们推选为学习委员,但除学习好外,存在许多的自身问题。在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共同合作完成一幅作品,她却要求自己一组,说怕其他同学画的不好,而影响自己的成绩。在莉莉身上体现出的就是“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荣誉感,合作意识淡薄的缺陷。

孩子合作意识淡薄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被一家两代甚至是三代人宠着。过度的呵护与溺爱,让很多孩子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在学校,老师为了追求教学质量,只注重对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点,而缺乏对学生心理、行为方面的教育,致使不能充分发挥小组间的群体效应,合作意识得不到培养。

针对孩子出现的合作意识淡薄、集体荣誉感不强的案例,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有教育专家发现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都比较强,这种良好性格包括开朗、自信、友爱、平等以及探索精神,具有这种品质的孩子会主动与别人合作,而且会合作得很好。

(2)教孩子学会欣赏和接受别人

合作就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是双方长处的融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弥补。只有相互认识到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因此,要经常教育孩子,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任何人都要学会真诚地欣赏他人。

(3)向孩子充分展示合作的成果

父母要充分肯定孩子们的每一次合作,哪怕是一点点成果,也要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功,激发孩子们还想合作的愿望,在父母的积极引导和充分肯定中,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5渴望交往的愿望受到抑制

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

懂得交往的礼节,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它会让孩子拥有一个正直谦虚的胸襟和迷人的魅力,进而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如果有两个孩子,一个有礼貌地喊你叔叔好、阿姨好,而另一个仿佛没有看到你的存在,你喜欢哪个孩子?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喜欢那个讲礼貌的孩子。

不过很多父母应该发现,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懂文明、讲礼貌的,这就需要父母进行恰当的教育和引导,而不可置之不理,当然,也不可由于过分着急就对孩子大打出手。

一位母亲在她的“教子笔记”中讲述了下面的教子心得:

每当家里来了亲戚朋友,需要陪他们聊天时,我就对5岁的儿子说:“乖孩子,你自己去那个屋玩会,妈妈要招待一下阿姨。”

“嗯。”孩子乖乖地答应着,但是不肯动,还是缠着我。

我只好继续劝道:“乖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学会懂事了,自己去那个屋子玩积木去吧。”

“嗯。”他嘴上答应着,朝另一个屋子走去。

但孩子还是不能教人安生,一会儿进去,一会儿出来,一会儿大声大叫,一会儿又拉着我让我给他排火车,或者在客人面前做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模样。孩子不礼貌的行为让我很是生气,于是,我在与客人聊天间隙,借上厕所的机会,来到孩子玩耍的屋子里,小声地把他教训了一顿。儿子耷拉着脑袋,似乎意识到自己哪儿做得不对了,老老实实呆了几十分钟,但不久就恢复了原样,又吵又闹起来。

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孩子都是这个样子,既让人生气,又让人不得不反思,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不懂礼貌?

有一次,趁着孩子自己一人玩着正尽兴的时候,我走过去,小心地问他:“你看,你现在一个人玩得多好啊,为什么在亲戚朋友面前就变得不乖了呢?”

孩子觉得自己很委屈地回答说:“你光和叔叔阿姨聊天,把我赶到一边去,好像我有多讨厌似的,一个人玩着太没意思了,你不知道我多么想和叔叔阿姨说话。”

这时我才茅塞顿开,原来孩子与人交流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要是早知道孩子的这一心理,孩子也就不会感到如此委屈了。

从此以后,家里来了客人,这位母亲改变了原先的做法,高兴地把孩子叫到跟前,让孩子参与到大人中间来,让他学着招待叔叔阿姨,为客人端茶倒水,洗水果。小家伙忙得不亦乐乎,客人们都夸孩子如此懂事,孩子呢,觉得自己所作所为得到了客人的肯定,心里自然感到很满足,也乐意按照母亲的吩咐做事了,干得更起劲了。

这次,儿子与叔叔阿姨混熟了,认识了,下次来做客时,儿子还会主动跟他们打招呼,还会将自己作品得意地展示给他们看,得到客人夸奖后的儿子心里甭提有多美了。

这位母亲的教子心得启示我们:“养不教,父之过”。想想家里来客人时,孩子受到大人们的忽略,他就会想尽办法捣乱、大喊大叫、对抗等不礼貌的行为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父母在了解孩子的这一心理后,不如抓住客人拜访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补偿教育,让孩子进入“小主人”的角色,满足孩子在客人面前表现的**,同时也学会了应该如何礼貌待人。

6被填满了的自由空间

孩子们生来就是人,并且是自由的;他们的自由属于他们自己。除了他们以外,任何别人都无权加以处置。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

如今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便成为家庭的核心,从一出生到学校寄宿,爷爷女乃女乃,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家几口人都是围着孩子转,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从几点起床,几点入睡,到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都会给孩子提前做好安排。孩子遇到困难了,他们比孩子还忧心忡忡;孩子出现失误,他们就觉得自己有很大的责任。

大人们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这种做法却在无意间堵塞了孩子自由思想与活动的空间,让孩子产生仿佛置身于牢狱般的感觉,压制孩子的成长。

蒙台梭利博士把儿童的心灵比喻为心灵胚胎,她说:“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尽管儿童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来,而且他也必须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秘密地去完善这种精神生活,既然儿童是个谜,需要时间秘密地去完善他们自己,空间对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国外,家长很注重对孩子个人空间的教育,特别是在幼儿阶段各种兴趣课程上,家长经常教孩子玩这样的游戏:伸出你的双手,伸展到最大限度,然后转一圈,以不触到别的小朋友的手为宜,双手上下左右移动再转一圈,感到自己在一个很自由的泡泡里面,以此让孩子认识每个人的个人空间,尊重他人的空间。

中国却缺少类似的教育,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没有必要与孩子保持距离,父子之间就应该是亲密无间的。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把自己已经上二年级的孩子,费力地抱到离学校只有几十米的地方,由于怕老师看见挨批评,才不情愿地放下来,亲了孩子之后,目送着孩子去上学。

现在的家长将孩子的空间完全填满了,一口气帮孩子报了好几个不同的兴趣班,学完钢琴,要赶着去学画画,学完画画,还要赶着去学跳舞,根本不给孩子喘息的机会。大人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好,其实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孩子会的东西越多,受到越多人的称赞,父母就越开心,越觉得脸上有光,就会变本加厉地要孩子学这学那。

诺贝尔奖获得者费舍尔在谈及对中国教育的印象时,他说:“我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告诉我,教育应依两种情形进行,第一种是强迫手段,对孩子强迫地灌输信息、知识;另一种就是给孩子很大的空间,选择他自己想关注的事物。中国前一种情形多一些,中国的学生承担着一个很大的压力,尤其是中学生。当然,很多国家的中学生都要通过很高的水平测试,而中国、日本学生承担的压力过大。”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这种亲密无间的爱会导致两种极端的结果,一种是孩子对父母的指引全盘肯定,对父母过于依赖,形成思维惰性,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另一种是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全盘否定,陷入盲目的敌对之中,强化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望子成龙是天下每个父母所期望的,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也完全可以理解。但一定要讲究方法,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送给孩子一把上路的“拐杖”,帮助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在理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成为我们天下父母心目中的骄子!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最新章节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全文阅读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