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容回到厢房的时候,就看见姜氏正在跟一个略显福泰的妇人说话,妇人身边还跟着一个少女。
看见元容进门,姜氏便笑着将元容招了过去道:“来拜见张夫人。”又介绍元容道:“这是我外孙女。”
元容一眼看过去,却是心里咯噔一声,这妇人先不说了,少女岂非就是方才怒气冲冲走了的韦氏小娘子么?
如今怎的会在这里?莫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元容心里忍不住嘀咕着,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跟张夫人行了礼。
张夫人看了看元容,却是心中欢喜道:“这便是嫁入崔氏的大娘的小女儿了罢?果然生的讨喜。”说着还模了模元容的发顶。
元容嘴边带着笑,却是偷眼瞧向了韦氏小娘子,就见她瞥眼看了看自己,道:“崔九娘?”
张夫人却是一拍女儿的手臂,随后便笑着回过头来,跟元容道道:“这是我的女儿,你们倒是可以好好亲近亲近。”
话音才落,便见那韦氏小娘子似笑非笑的接口道:“阿娘说的是。”又看向元容道:“不如九娘随我到一旁说话去?”
姜氏便笑道:“是了,她们小孩子家听我们说话是闷了些。”然后拍了拍元容的后背道:“去吧。”
元容正好想知道这母女两个到底是什么目的,便顺从的跟姜氏和张夫人行了礼,道:“那九娘便先告退了。”
回头就跟着韦氏小娘子走到了外间去,来到一处凉亭中。韦氏小娘子停住脚步。而后便转回身来细细打量元容。
“我原以为崔九娘不过小小年纪,谁知竟能引得裴九郎欢喜,真真是叫人出乎意料。”韦氏小娘子开口道。
元容有些郁闷的挠了挠下巴,才道:“这位阿姐,我们能不说这个了吗?裴郎君分明是在说笑而已,不可当真。”
韦氏小娘子忽而嗤笑一声:“我在家中排行亦是第九,你可以叫我九娘,或者喊我的名字。我叫韦俞晴。”
元容从善如流的改了称呼道:“晴姐姐,方才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你若是生裴郎君的气,大可去找他麻烦。”
韦俞晴背着手,原地踱了几步,而后才道:“我既已说过不会牵扯到你,就必然不会食言,你放心便是,只是我倒有些好奇。你是怎的同裴九郎……”勾搭上的?
元容盯着韦俞晴,直到她将后面的话语咽了下去,才道:“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我家七兄同他交情不错。”
韦俞晴定了定。便问道:“你说的可是崔元珩?”
相比崔善净这一房排行第七的崔元昱,他不仅年纪尚小且并不名声,自然是不如崔元珩在长安已经待了几年的人,而从小生长在长安的韦俞晴自然第一反应就是崔元珩了,倒是不奇怪。
元容点点头道:“是,所以我同裴郎君并无什么私交。方才也是碰巧遇见罢了,我实在是不知她为何会说出那种话。”
韦俞晴心道裴宁确实不大可能喜欢这么小的小娘子,只是先前她怒气上头了才会迁怒罢了,如今想来,倒是有些好笑。见元容一眨不眨的看着自己,便道:“你放心罢。是阿娘过来拜访姜夫人的,跟我无关。”
元容这才放了心,只要不是韦俞晴感觉受了委屈来兴师问罪就好,毕竟她是崔家人,若是有人找麻烦找到郑氏头上就有点不好了。好在这韦俞晴看着还不是那等没了理智的人。
元容不由得想到了前世的某个人,那等执着到心里已经扭曲变态的人物实在是可怕极了,她真不想再惹到一个。
正沉思着,却听见韦俞晴竟是随口说起了别的话题:“听说九娘之前一直在洛阳,我长到这么大还从未去过洛阳呢,未知这天下闻名的东都又是何等风貌?”
元容愕然,难道这韦俞晴还真的要跟她聊天不成?便道:“我并不常出去玩乐,晴姐姐问我却是问错了人呢。”
正说着,便见不远处的厢房门口一动,却是婢子送了张夫人出门,姜氏比张夫人年长一辈,自然是不用亲自送出来的,而张夫人一眼就看见了两人,便遣了婢子过来叫韦俞晴,说是要走了。
送走了这母女两个,元容便回去了姜氏身边儿,道:“外祖母,张夫人怎的会来拜访?”
“我们两家也算是有些渊源了,你外祖父曾经与韦郎君有同袍之宜,这些年亦有往来,她知道了我在此,过来拜访也不算稀奇。”姜氏笑着,接着便看向元容道:“怎的,莫非你同那韦氏小娘子有何龃龉?说来,他们家与崔氏已算是通家之好了,你伯祖母和婶娘便是韦氏之女,虽然非是一家,但却是同族。”
元容这一点还是知道的,若非是出自京兆韦氏的世家女,又如何能入了崔氏门?不过元容想的却是方才梅林那件事,不过最终还是决定瞒下来,这可也不是什么好听的事儿呢。
姜氏求了几枚道符,当先就将其中一枚挂在了元容颈间,又嘱咐她收好莫丢了,才又将其他的收进一个木盒中,道:“既然清风道长不在,那我们也该是回城了。”便吩咐跟来的仆妇婢子去准备。
而元容则是看了看胸口的道符,二指夹起来仔细瞅了瞅,才发现上面的花纹有些不同——啊哟,瞧这笔触,好像还是清风道长亲自画的符?看着已经不比十几年后的差什么了。
“难道清风道长还会留下许多道符在观中,以备达官贵人前来相求?”元容不由得想到。随后却是嗤笑一声,这与她又有什么关系呢,真是瞎操心。不过想到这般挂在颈间似乎容易丢,便不如用荷包装起来随身带着了。
只是当她伸手往腰间一捞时,却发现原本挂在腰间的荷包却不知何时不见了,只剩下一个银质的香薰球孤零零的挂在那里。
“奇怪了,荷包哪儿去了?”元容不由诧异道。
而此时,却见裴宁手中拿着一个荷包把玩着,旁边坐着的婢子不由道:“九郎这是从哪儿得来的?”
再仔细一瞧,却发现这荷包绣的简单,手艺也不甚精致,竟是远远比不上裴宁所配的了,便微微瘪了瘪嘴巴道:“倒是别致。”却是有一股子淡淡的酸意。
她绣的那些荷包,哪一个不比跟前的这个好?却不见九郎注意过,却不知这个荷包又是谁人相送?想着心里又有些鄙夷,这样粗陋的手艺也好意思拿出来,都不怕丢人的么?
裴宁却是没发现婢子的小动作,闻言只是轻笑一声,低头将荷包随手放进了袖袋里,才悠悠道:“这不是你该问的。”
只一言就让婢子神色一僵,而后干笑一声才道:“是婢子多嘴了,还请九郎恕罪。”说着便挪动了身子,往不远处红泥小火炉上加了块银霜炭,随后便从车壁上拉出一个小抽屉,拿出一个青瓷茶盅,倒了些花露,又拎起茶壶冲了,端到裴宁跟前。
裴宁嘴角一勾,随后便神色淡淡的身子一歪,抬手撑住了脑袋,眼神却斜斜看向了车壁上的小窗户,窗帘随着马车行走而晃动着,正好叫裴宁能不时看见外头的景色。
婢子见状便过去将帘子往旁边一撩,用玉钩挂了起来,哪晓得回头一瞧,却发现裴宁已经闭上了眼睛假寐。
而此时,另一马车上坐着的裴夫人,面上却带着几许忧愁,心中正想着儿子跟她说的话:“阿娘,此次回去后,若有人问起,便说我不宜早娶罢,儿年纪还小,成亲之事不着急。”
问题是身为一个母亲,她怎么能不着急呢,若裴宁只是想要推迟一些儿时候议亲,这也不算什么,她就担心儿子是不是走了歪路,万一他是为了什么人而不想议亲,而这个人还不是能嫁入裴氏的身份那就糟糕了。
裴夫人也不是完全不知外事的内宅妇人,对于儿子的风流名声原也没怎么在意,她是觉得小郎君嘛,年轻的时候荒唐一些儿无妨,等成了婚便会收心,可是谁想到儿子竟然不想成亲呢。
只是她虽然是母亲,可却是没法勉强儿子的,她了解儿子的脾气,自己不想的事情旁人若是强要逼迫反而会惹得他更加厌烦,裴夫人暗暗叹了口气,不如回家跟郎君和大郎再商议一番罢。
想到这个儿子就连父亲的账都不买,唯一也就对大郎有几分忌惮,裴夫人就觉得自己教养儿子有些失败。
而与此同时,最先离开的韦氏母女已经回到了家中,面对一众上来闻讯的家人,张夫人却是无奈的看着女儿,道:“你们问她罢!”对张夫人而言,这个女儿的婚事也是难题!
虽然裴氏是好人家,配得上韦氏女儿,可照她想来,若是裴郎君对女儿无意,那嫁进去就没什么意思了,没有郎君的看中,这日子如何能过得好?可偏偏女儿又是个执拗的性子,就算被拒绝了却依然有着几分心思,这可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