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京辉的爱情 第九十四章-联合置疑

作者 : 这样都可以

杨京辉从赫继权办公室出来时,就看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孔令敏急匆匆的去了赫继权办公室,杨京辉和她打招呼,她也没时间去理杨京辉,而杨京辉刚回到办公室坐稳,孔令敏的电话就播了过来,孔令敏让他去她办公室,有急事面谈。

杨京辉赶到孔令敏办公室,孔令敏桌子上放了一堆搜集来的各类报纸,孔令敏忧心重重道,“刚刚和赫书进行了汇报,这些报纸是我安排外宣办搜集来的,京辉局长可以先看一看”,杨京辉接过报纸逐一看了起来,越看眉头越是紧锁,对这些媒体的报道感到愤慨,xx晨报上写着,“五条生产线只开通一条,龙头企业难以吃饱”、“海城最优惠地价有猫腻,实则零出让”、“如此违规用地为哪般”、“国务院公布己淘汰产能项目纷纷向海城转移”、“海城招商招来国家淘汰项目”……。

因为飞龙企业年加工能力确实很强,而目前对于海城乃至周边地区的养殖业规模看,也确实满足不了企业的设计加工能力,但养殖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一定的时间来达到良性循环,这篇报道的记者明显有着急功近利的思想。

而关于零地价的政策,杨京辉深感愤慨,招商引资最早起步的是在南方,慢慢的因南方的成功而在全国得到推崇。其实各地为了招引客商落户,走过的路程大体相当,似乎都需要走过一个没门槛、低门槛、高门槛的过程,从见商招商到挑商选商,因为一开始你没的选择,所以就要做出部分让步和牺牲,而南方招商最后带来的启示是以低廉土地做为招商优惠条件,最后吃亏的是当地政府和百姓,所以国家陆续完善出台了严格征用地相关制度,这就是发达地区与后发地区的区别,人家先行试水,玩剩下了的,用出问题了,国家禁止了;后发地区想玩连给你玩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在制订招商优惠政策时,杨京辉注意过了这一点,为了规避敏感政策提出了最优惠地价,没想到这都被通天本领的媒体挖掘了出来。♀

至于那个所谓的淘汰产能项目,杨京辉马上醒悟到了,那是自己还没到招商局时,赫继权亲自过问并引进的秸秆碳化项目,从原材料方向上和项目的研发上并没有错,但后期因为如此来料加工不如加工木材运转的快,那企业改成了土法炼碳,这样一来确实被人抓住了把柄。

孔令敏道,“这些媒体是偷偷自行来的,咱们宣传部并不知情,其中的一些采访有失新闻真实,但篇篇报道都指向了招商,所以赫书记让和你商量商量,看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需要哪一级媒体正面回应,我们宣传部来做,但基础材料得京辉局长来组织实施”。

杨京辉道,“这些媒体是有备而来,是有组织的负面报道,孔部长看哪一级媒体能够一锤定音?与其逐个击破,逐一回应的去打口水仗,不如我们请权威媒体以正视听,我回去立即行稿”。

孔令敏想了想道,“这个方法确实可行,那京辉局长尽快拿出回应材料,我向赫书记汇报联系新华”。

杨京辉回到办公室给赫继权打了个电话,向他汇报了自己的想法,赫继权表示认同。放下电话的赫继权在揣度是哪方势力鼓动如此众多的媒体来问罪海城?而杨京辉则伏案起笔,陆续写道,“关于媒体质疑龙头加工企业吃不饱现象的调研”……

孔令敏邀来的媒体第二天就赶到了海城,媒体针对一众小媒对海城的置疑设计了四组选题,展开为期一周的采访。采访飞龙集团的那组选题,先从飞龙集团采访开来,飞龙集团项目的负责人,非但没有担心,反而对海城县举全县之力大力扶持养殖业给予充分肯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同时客观中恳的介绍养殖业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达到量的累积,以达到良性循环的规模,同时他介绍了飞龙企业的加工能力,透过媒体呼吁虽然项目落在了海城,但择址却是毗邻了江川,企业希望覆盖的不单纯是落户地海城,而希望辐射带动以企业为轴心的半径300公里的周边地区养殖业,企业呼吁各地都应重视养殖业,应当拿出像海城一般的扶持力度,将养殖业做成真正的富民产业。随后该项选题还采访了本地在企业的打工人员,以及本地养殖户,受访者都有理有据,一同陪同采访的孔令敏和杨京辉相视而笑,长舒了一口气,最后还采访赫继权,赫继权从双方合作到海城招商逐一道来,为回应这一置疑画上圆满的句号,整个采访根据的材料及数据都是来自杨京辉的调研材料。

而接到媒体的置疑后,赫继权也让有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特别是所谓的落后产能企业,按照那媒体的描述,锁定了那户企业,发现确实存在转产,善自更改生产来料的现象,即对那企业发出了停产整改的通知。至于那个攻击地价的报道,海城方则重新调整了最优惠地价政策,在招商政策里不再提及土地政策,言明按国家规定用土地政策,给予招商项目优先择址权。

而其他课题组在调查采访时,也都与第一组情况相类,采访安排的对象有当事方,有海城官方,有第三方,甚至还邀请了一些权威专家来进行评说,采访结束后,新华社连续刊发了四篇深度调查,平息了此前的纷争和风波。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杨京辉的爱情最新章节 | 杨京辉的爱情全文阅读 | 杨京辉的爱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