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小海跟着堂叔去了浙江遂昌,他即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一技之长,怕约束也不想进工厂,为了赚钱养家,只能跟外出的大伙一样做同一个营生——走街串巷的收废品,靠差价赚钱。♀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
这也是苏北人去外地谋生主要手段,虽然脏点、累点,可是这个营生也不错,即不需要多少的本钱,也不需要技术,百儿八十的买辆二手三轮车,添置一杆秤,再有个千儿八百的本钱就开张了,一天下来怎么着也赚个百十块,听说好的时候一天都赚上千。
一开始的时候小海不懂门路,也不会掂估货,总是实打实的赚点差额,一天天辛苦下来比起其他人钱挣得少很多,但可比家里种地好多了。
家里四亩地,一年水稻小麦两季,抛去种子、化肥、农药也落不到几个钱,小海一年就挣下十几亩地的收益,这让一家人很是高兴。
第二年的时候小海悟出门道——收废品的行当大有玄机。
看着走街串巷一车子酒瓶或是一车子废品算下来值不了几个钱,其实背后赚的还真不少,赚钱的法宝到不少:使用“公三秤”是他们公开的秘密,用这种秤秤货,会把多的秤成少的,百十斤的东西能少一二十斤,甚至更多,当然使用这种秤绝对需要一翻的心思和脑筋,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这要看你看人、相人的本领,大多数是哄骗那些头脑简单的妇女或浑浑噩噩的老头、老太。
第二个伎俩,就是在货物里洒水或填土,旧报纸、烂书本收回来,怎么着也得撒个十斤八斤,还有那些铜管子,铝管子,一斤好几块,灌上沙子或泥土,就得清赚许多,
一开始的时候小海确实不懂,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挣钱,等他瞧出门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干这个营生的实在太多,竞争激烈,一个巷子走下来,总会碰好几个,而且都是不远的老乡,为了摆月兑困境,头脑还算活络的小海借钱买了一辆四轮小货车,一边帮着大家运送废品;闲暇时候就开车去很远的乡下手废品,生意还算不错。
听回家的嫂子说浙江遂昌真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空着手转一天捡废品都能赚个几十块上百
“人家那个地方真富裕,只要旧一点东西都扔,我们出租房沙发、床都是我捡来来,还有那些好好的衣服,鞋子······”娘家婶子曾经向我这样描述,弄得我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也跟着去看看。
买了车的小海生意一直不错,如果一个月再碰上几桩大生意,一年赚个十万八万肯定没问题。
可是第二年的情形急转而下:随着全国经济的不景气,废旧市场也跟着遭殃,价格一跌再跌,原来书本报纸一斤能卖个五、六毛,废铜、废铁都好几块,现在跌到了极点,差价少的可怜。
看着生意一直没有起色,小海迅速转了行,利用小货车开始贩卖水果和蔬菜,几次下来就模到了门路:每次他的货都物美价廉,一天下来销个几百上千斤不成问题,一斤好几块的差价,抛去成本怎么着也能赚个好几百。
“小海很能赚钱,他一天都赚五千呢”曾经和潘晓燕聊天,她一副崇拜的口气,让我气不打一处来:没脑子的东西,在女人面前这么吹,还不是把自己给卖了,像潘晓燕这种女人,还不把你当成大腕的榜,到时候甩都甩不掉。
话是这么说,可男人就那样,总想在女人面前显摆自己的能力——能挣钱,能挣大钱,只有这样才能博得女人的青睐和好感,才能让女人对自己臣服,乖乖的就范。
小海的目的达到了,潘晓燕死心塌地让他很受用。
潘晓燕把王小海当成她心目中的英雄一样的崇敬,为她献身,还要给他生孩子,然后跟他一辈子享受,即使做不耻的小三又如何。
·······
因了潘晓燕的插足,小海和小伊本来好好的日子,还有我们幸福平静的一切,现在都戛然而止成了泡影。
正月十九的下午,小海拉了一车我们当地产的新鲜草莓去了浙江。
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了遂昌正是集日,七八百斤的草莓没一上午卖了个精光。
在老家上好的草莓批发价三块钱一斤,辗转到了遂昌就变成了一斤**块,抛去各种费用,仅这一天一夜的功夫,竟然清赚了二千多块,还有节省下来的过路费——高速上农产品免费,每次来回小海总会鼓捣捎带点什么,徐州大蒜或是浙江蜜桔,一路下来能省好几百。
王小海点着花花的钞票很是感慨“唉!如果不是我混蛋弄了这么一出,这是多赚钱的营生啊!”
是呀,多好的赚钱门路,他苦心经营多年,现在为了一个女人,为了一个不耻的小三,所有的美好前程都葬送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不是别人,是他王小海自己,是他亲手毁掉了这一切,看着多年的辛苦付诸流水,小海的心里应该是非常懊悔。
可懊悔又如何,这世上根本没有后悔药可卖。
三天后小海和小伊做着火车回来了。
他们把摊位、客车还有出租屋里所有的一切,该卖的低价处理,能寄回家的都打包寄了回来。
这么一折腾,资产大大缩水:两个菜摊一开始竞争的时候,一个一万二,现在两个才卖了一万;小客车买时三万六,现在短短两年只卖了八千,加上其他杂七杂八,他们从浙江带回来了两万多块钱。
钱是亏大发了,好在总算顺当的回来“谢天谢地,只要人在,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我好言安慰着弟媳。
要知道,他们走的这些天,我和父亲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总是担心会发生点什么,常常半夜做噩梦:不是小海带着潘晓燕跑了;就是小海被那个女人的丈夫给害了······
“小伊你可看紧了,弄不好小海把你和孩子都卖了”我曾经给弟媳开玩笑,
“你把小海想哪去了,他不是这种人”都这样了,小伊还对男人
可是回家又怎么办:王小海在浙江打拼多年,咋又回来做什么?打工,他嫌不自由,跑生意一时又没有门路,听说正盘算鼓捣着要跟人合伙买什么压路机——这是个高利润也是个高风险的东东。
父亲担心家底被他折腾光,小尹也担心,但是却不敢太阻挠,唯恐又会发生什么·······
可我的担忧却是另一回事:如果他们之间夫妻关系得不到真正的改善,王小海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在送走了一个潘晓燕,或许以后还会来个张晓燕,李小燕,甚至更多更多,到那时候又该怎么办!
如果这就是一个结局,该有多么美好!
我在心里默默期盼。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