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回老家,是一个人,还是和你的小孩儿一起?”自己都有些不解为什么问出这样的话题,在她面前的说话我似乎不经意间总能有了许多已经成家之人才说得出的生活化的成分。
“他倒是放假着,可这不是正赶上初三,得去学校上补习呢,其实挺想跟我回去,小孩子,就是觉得换个地方新鲜,好吧,那就10点,明天见。”陈晓菁说罢很干脆地挂上了电话。
“她还真走。”我有些怅然地想着,放下话筒。迎面母亲出了厨房,说:“今天拿了签证,你就直接去西单那儿把航班的时间,哦,还有机票的价钱了解一下,我也好知道该取多少钱,什么时候去合适,到时候全定好了还得告诉你姐好接你,对了,赶紧跟公司说这次值了班可就真不去了啊。”
我答应一声,再一次有了紧迫到压抑,这回是没有任何转圜的可能了,一股颓然无望的感觉,想想马上就要和远隔几千里地的穆虹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彻底分别,竟然连说个道别的话都没机会,并且很有可能今生今世将再也没了相见的机会,一阵悲凉毫无预告地袭上心头,鼻子跟着酸楚,连忙回了自己屋子。
领签证上确实非常简单,比排队买油条还要快了许多,所以拿到贴有签证的护照,再去到与陈晓菁约好的地铁站口,离10点尚有半个多小时。
虽然冬天还没有彻底地淡出北京,届临停暖气的这些天已经明显的转暖,我便坐在自行车后架上拿出了自己带的最新一期的《足球》看了起来。
此地离陈晓菁家很近,所以她几乎是掐着点到的,然后由她带领到了附近的一家肯德基。那是我第一次光临这个在当时的中国,普遍的月收入尚且处在200元以下的时代,还属于时尚而高消费的快餐店。陈晓菁阻止了我要掏钱的举动,叫我找个靠窗的地方老实呆着帮她看好行李箱,很快看她端着满满一托盘的饮食回来,我忙迎上接了过来。
“每次来这里都是很多人,原来我们中国人也挺有钱的嘛,一个人平均要十几二十块钱的消费呢,你来过吗?”陈晓菁坐下后说,我说这是头一回,因为听说很贵,但是没想到洋快餐能这么快,可以随点随拿。看陈晓菁面带微笑而不语,我有些难为情道:“我这话显得老土了吧,唉,真是手上没钱,心里没底,连脑子里都没品。”
陈晓菁将一个纸杯推到我面前,说:“我说什么了?你呀,我是发现了,凡事就是太顾面子,我一点想法都没有呢---来,橙汁,碳酸的啊,不知道你喝得惯可乐不,在公司看你从来是水,茶也不喝,咖啡也很少弄,所以擅自给你选了个芬达,以前虹丽爱吃这里的鸡翅,后来听她去了美国的同学说这些油炸食品类的快餐,在国外叫rubbishfood,垃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