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奇公子 第五十五章 大周皇帝

作者 : 岳光

第五十五章大周皇帝

皇宫内城之中,一座威严肃穆宫殿,始终被烟雾萦绕着,乃是祭神的香烛冒出烟气不断所致。

这里并没有宫女太监伺候,而是一些身穿日月道袍的道士往来其中,与皇宫的其它宫殿显得格格不入。而就在这座宫殿里,居住着大周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周帝,他自从求取仙道以后,便将整座宫殿改为了道观。两年前,周帝将朝政交给太子以后,更是一心在此修行极少外出。不过若有军国社稷大事,太子不能决断的,依然会来此请示周帝。

道观主殿中,赫然耸立着一座高逾三丈的道家天尊塑像,塑像前三支竹竿粗细的长香插在一个同样巨大的香炉里,香炉前一个身穿华丽道袍之人正襟危坐,兀自凝神观想。

“皇上,太子爷在殿外求见。”一个年轻道士走进来轻声说道。这正在打坐之人正是周帝。

“宣他进来。”周帝面无表情的说道。

年轻道士闻言连忙退了出去,随后太子便走了进来,对着周帝叩拜道:“儿臣叩见父皇”。

“恩,起来吧。”周帝眼睛微微张开说道:“说罢,又出了什么大事。”

“父皇,儿臣今日来有两件事要禀报。”太子起身后找了一个蒲团坐下说道,“这第一件事乃是膜月兑国派使节前来请求与我大周结盟。”

“哦,这是怎么回事?”周帝张开了眼睛问道。

“去年冬天,兰山关长史文若回京述职之时,儿臣曾听他说起过北地大草原的情况,说是去年秋天的时候,膜月兑人与雅奴人在伯利草原又大战了一场,膜月兑人损失惨重,折损了几十万兵马。”太子娓娓回道,“此次膜月兑人前来请求结盟,应该与雅奴人有关,儿臣估计他们是抵挡不住雅奴人的进攻了。”

太子说完,周帝微微点了点头,“耿儿你说的不错,最近这些年,但凡膜月兑人给雅奴人交战每战必败,看来他们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两年前,周帝还在掌管朝政,因而膜月兑人最近十余年间,每年与雅奴人交战都失败的情况,他是知晓的。

“不过,我很好奇,最近十余年为何雅奴人会突然变强了。”周帝又说道。

“这个孩儿就不知道了,文长史和赵宏元帅他们也没有搞清楚。”太子回道。

“恩,事出反常必有妖啊,耿儿你主掌朝政必须要多加留心才是。”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日后必定多加注意。”太子连忙回道,“对了父皇,膜月兑国的大汗给您写了一封信,您看看。”太子说罢从衣袖中掏出了一封书信交给周帝,正是膜月兑国大汗亲手书写的国书。

周帝接过书信,撕开封泥抽出信件读了起来。信中内容也没有什么新意,无非是述说了二百年前大周与膜月兑人结盟的情谊,以及随后两百年里两国约为兄弟之邦,关系融洽,民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如今二百年已过,两族正应该继往开来,再接盟友,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这些都是外交辞令中的陈词滥调,周帝自然不会理会。不过,在读到信的末尾,周帝却微微笑了起来,“这土力大汗倒是打的好算盘。”

“怎么了父皇?”太子不解的问道。

“你看看吧,土力老儿想把他的女儿嫁给你,与咱们和亲呢。”周帝戏谑的说道。

太子结果书信,细细的看完后也是一阵唏嘘,膜月兑国土力大汗赫然在信中写着愿将他的小女儿拓跋宏燕嫁给太子赵耿,“这·······。”

历史上,大周与膜月兑人和亲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保持两国的良好关系,二百年里大周已有四位公主出嫁到膜月兑国,同时大周皇室也迎娶过数位膜月兑国的公主,两国可以算是秦晋之好。

“土力老儿这是想将我们大周绑在对付雅奴人的战车上啊,想让我们大周出兵呢。”周帝眼露精光一语道破膜月兑人的企图。

“那父皇我们应该怎么办?”太子问道。

“耿儿,你的意思呢?”周帝反问太子道。

“结盟乃是军国大事,结盟与否,对大周各有利弊,孩儿就是因为拿不定主意,所以才来请示父皇。”太子恭敬的回道。

“耿儿,你什么都好,就是处事太过优柔寡断,这一点你不如颖儿,这也是我迟迟不敢彻底放手于你的原因。你是太子,迟早要继承大统,做事必须要果断一些,杀伐果断乃是做皇帝必须具备的素质。”周帝语重心长的对太子说道。

太子赵耿闻言连忙起身,几步走到殿中对着周帝跪拜道:“父皇教训的是,儿臣一定谨记,日后多多磨砺心性。”

“哎,你要是能记住就好了,起来吧。”周帝长叹一口气说道,“是否与膜月兑国结盟,就由你全权处理吧,下去多与谢作诗和齐荣等大臣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不管你做出怎样的决定,父皇都会支持你的,放手去干吧。”

“儿臣遵命。”太子起身又回到蒲团坐下,“父皇,还有第二件事。”

“恩,说罢是什么事。”

“是这样的,明日在圣人学院儿臣主持了一场京师三公子的比试,想请父皇去观礼。”太子说道,他之所以会跟周帝提起此事,乃是因为李清风的请求,这是李清风针对晋侯国代表的计划。

“京师三公子?怎么没有听说过,最近两年冒出来的?”周帝面带疑惑的问道。

“这京师三公子乃是市里坊间,十年前对三个直接从圣人学院提前毕业的学生的称呼,所以父皇您不知道。”太子答道,“这三人分别是齐相的儿子齐江月,被称为江月公子;秦家这一代的嫡长子秦怀玉,被称为怀玉公子;还有一个是当年与儿臣一同在郑师门下学习之人,名叫李清风,被称为清风公子。这三人都是才华卓绝之辈,因而谁也不服谁,所以在十年前定下了这个比试,争夺京师第一公子的名号。”

“既然是他们三人的比试,你怎么会参与到其中?”周帝又问道。

“父皇,李清风当年与儿臣一同在郑师门下求学,情同莫逆,这次他得兰山关文长史举荐,以及护送膜月兑国使者进京有功,儿臣本欲封他为京师令,奈何谢相和齐相在朝议之时均反对,所以才在林都御使的建议下,选择了一个折中之策,他们三人的比试,谁赢了谁便是下一任京师令。”

“这李清风怎会与文若和膜月兑人扯上关系?”

“父皇有所不知,十年前,清风便离开京师外出游学去了,五年前曾在兰山关随文长史学习军政之道半年有余,这次膜月兑国使者来朝,他正好在兰山关,所以受赵宏元帅委托,护送膜月兑国使者前来京师。”太子连忙开口解释道,生怕周帝对李清风产生误会。

“恩,郑大师的弟子,又蒙文若收为学生并举荐,这李清风看来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耿儿,你参合这个比试,目的就是想让他名正言顺的上位?”

“正是。父皇,儿臣执掌朝政两年来,时常感觉掣肘,原因为他,正是因为没有一个得力助手。李清风与儿臣乃是莫逆之交,其才我最为清楚不过,这京师令非他莫属。”太子欣然回道。

周帝在太子说完之后,默然点了点头,心道看来太子也在开始筹备自己的班底了,自己倒是应该予以支持,于是当下开口说道:“也罢,朕明日就去为你堵这悠悠之口吧,不过,既然你已经许诺谁赢谁做京师令,若那李清风输了,朕可就不能强出头了。”

“父皇放心,儿臣绝不让您难做。”太子欣喜的回道。

“恩,这两天朕道心不稳,也正好借此机会出去散散心。”

“多谢父皇,儿臣不打扰您清修了,先告退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乱世奇公子最新章节 | 乱世奇公子全文阅读 | 乱世奇公子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