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曲调气势磅礴、雄壮浑厚,形成此曲的**,此起彼伏,时缓时急,形成反复,后又曲声渐急,似星光昏暗。在抑扬的曲调中一气呵成。继之而上的是不可一世的气魄,壮烈之感。接下来曲调在激昂中趋于缓和,略有柳暗花明、斗转星移之感,在加之一种天然美声效果,仿佛置身于深邃幽远的空灵境界。
时光推移,天气更加炎热,正挤在一旁的尤夫人只感阵阵头痛。
伴随一起的丫鬟见状,连忙问候道:夫人,我扶你上马车休息去吧,
夫人倔强道:不,我要看完风鸣答完最后一题。
在这片紧迫的气愤中,台下众人可谓唯恐不安,但又不明是何曲目。
不过只有洞察秋毫的尤风鸣听懂了。
此刻那仆人最后道:请三位前来答题吧。
即刻三人依次写答案,然后退却一方。
那仆人接过卷子念道:张涛和李典回答的是《阳关三叠》
只有这位尤小兄弟回答的是《十面埋伏》
不如让大家猜猜吧。看谁的答案是正确的。
大伙都喊这《阳关三叠》
随即那仆人叹道,此等名曲竟只有一个小兄弟能将其理会,真是可叹啊。
张涛:莫非此曲便是《十面埋伏》
仆人解释道:不错,此曲正是《十面埋伏》,他本来是琵琶曲。但因我家老爷尤为喜欢,精通古琴的老爷,为了能用古琴演练此曲,老爷不惜四处拜访名师指导,从新修定曲谱,最后终于用这架古琴将《十面埋伏》深情的流露而出。
而今天这曲便是古琴改编版的《十面埋伏》
李典讶异道:难怪这么耳熟,却不知其意。
仆人感叹道:看来尤小兄弟真乃是个音律奇人。就请小兄弟说说是怎样明白曲中之意的吧。
我刚开始听有些感觉,但是很矛盾,后来仔细一想,如果不是的话,那又有谁的曲可以代替《十面埋伏》呢?于是我就在心里下了一个决断,那他应该就是《十面埋伏》。
可我还是疑惑,《十面埋伏》是一首有名的琵琶曲,又怎会有人能用古琴理会呢?于是我在心里又下了一个定论,或许有人真的可以将其演变。
就这样我的内心下了一个总结论,那就是也许有人能将琵琶谱译成古琴谱。
那抚琴老者:小兄弟深思熟虑,真是老夫有史以来见过的第一人。
可惜老夫将是入棺木之人,要不然老夫真要与小兄弟畅谈一番。
先生过奖了,风鸣何得何能。尤凤鸣谦虚道。
仆人接着道:那就请小兄弟上台给大家伙说说这《十面埋伏》的由来吧。
尤风鸣一上台,便与母亲摇手相望,续而高兴的讲道:
此曲乃是讲述秦朝末年,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的一段战争故事。
记得当日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
此刻,楚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汉军的进攻捷报频传。垓下战场,杀声震天。两军拚搏,你死我活,在所难免。于是著名的垓下之战就此展开了。
刘邦为了进一步动摇和瓦解楚军,一天夜里,刘邦的谋臣韩信献上了一条妙计,内容是令其将士四面唱起楚歌。
楚军将士听后,益发思乡之情。
顷刻间斗志瓦解,纷纷逃散。
项羽得知、自知大势已去,便想带其剩余部下突围返回江东,爱妾虞姬自知难于一同突围,遂自刎于军中。
此刻项羽悲痛欲绝,但为了数千将士的性命,他只有含泪而战。
凭借自己的勇猛、最后终于杀出了重围……
可汉军一路追击,紧逼其后。
于是项羽且战且退,最后和其将士穿过淮河。退至乌江边。
汉军穷追不舍,蜂拥而至,将项羽围困于此。
只听江边船上一人喊道: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项羽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说完,冲上前去疯狂残杀汉将百名,满身鲜血,遍体鳞伤的他,最后还是愧疚的自刎于乌江。
话音刚落,那仆人正要开口之际,突然间尤凤鸣看到母亲昏倒于人群中了,
见状、他急忙冲下台去,口中喊道:大家快让开,我娘昏倒了。
众人听后,即刻让出一条路来
那仆人见状,急忙喊道:小兄弟你的琴?出现这种情况,此刻的尤凤鸣那还去理什么琴,而是直奔娘亲的身边。
一旁的丫鬟连忙将夫人扶起,尤风鸣赶到,立即用双手摇晃着母亲的身体喊道:母亲你快醒醒。见此情况,大伙议论道:可能是天气太热、这妇人中暑了。
丫鬟急忙道:对啊,少爷我们快将夫人扶置马车去看郎中吧。说完两人即刻行动……
随后那仆人依然说道:刚才那位尤小兄弟连胜三关,此琴已归他所有,可惜那小兄弟的母亲突然病倒,未能将琴即刻相送,只有改日打听门户,在赠予府上了。
医馆内只听郎中道:夫人这是急火攻心,危在旦夕啊。
尤凤鸣哭道:先生您一定要想办法救救我娘。
郎中严肃道:老夫也只有尽力而为。
经过郎中的一番救治,可是依然不见其效,就这样一连昏迷多日,最后娘亲还是撒手而去了。面对此情此景,尤风鸣心中是痛悔万分,因为他在想,如果不是自己好奇外面的喧闹声,母亲就不会掀开马车上的帘子,母亲没有掀开马车上的帘子,自己也就不会看到那场比赛,自己看不到比赛,娘也就不会因此而死。在他的心中他终觉得是自己间接的害死了母亲,想到这里他嚎啕大哭,悔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