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殇 第四卷:秦宫惊变——太子督军(文)

作者 : 秋之慕枫

第四卷:秦宫惊变——太子督军

蒙骜领兵十万,出函谷关,直奔太原而去。蒙骜用兵如神,战法虚虚实实,令人无法捉模。死在他手中的三晋名将不下数十名,提到蒙骜的大名,三晋士兵无不胆寒。

太原赵国驻军不过六万,以太原为中心的河西之地驻军几十万都不成问题,赵国只驻防了六万军队,可见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兵力衰竭地有多严重。而且燕赵大战之后,赵国虽然在廉颇和李牧领导下取得了大胜,但是付出的伤亡也不少。按理说以几乎两倍的兵力进攻,纵然太原易守难攻,以蒙骜的手段,也应该轻松取胜才是。

但是战事已经进行了三个月,蒙骜损兵折将,依然不见胜算。赵军虽然也损失惨重,但是依然没有弃城的打算,这么打下去肯定是两败俱伤。因为守城的正是赵国第一名将廉颇!廉颇和蒙骜两人用兵旗鼓相当,而且作战经验丰富,杀得难解难分也在情理之中了。

赵王此次下的决心不小,从在邯郸的细作传来消息,赵王又增兵三万支援太原了。

此次请战攻打太原的是蒙骜没错,但是向赵国开战则是嬴政提议的。如果败,嬴政难辞其咎,所以太原必须要打下来!秦国王庭上,以韩夫人、夏太后为首的韩系外戚不断施压,提出太原就是一个泥沼,秦国不能越陷越深,应该及早撤兵。

但是如果撤兵,就意味着秦国输了,嬴政输了!吕不韦此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力排众议,简直可以用独断专行来形容,他一方面力挺嬴政,支持蒙骜继续打下去;另一方面,压住张唐一派要求换将的提议。

太原之战已经变成了一个赌局!胜,嬴政对姬冰的承诺可以继续顺利进行,自己在秦国的威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巩固秦国太子的地位;败,就给了韩夫人一党乘机发难的口实,动摇自己的太子之位,让成蛟有机可乘。

赵国增兵,秦国既然要继续打下去,那必然也要继续增加兵力,支持蒙骜!秦王打算派遣五万援兵支援蒙骜,但是关于这五万援兵的主帅问题,朝堂上陷入了激烈争论。张唐为首的一派,武将众多,几乎是秦国半数的名将,而嬴政吕不韦这边,能用得上的只有王氏将领,以王翦为首的王氏将领多被分配在边关驻防,王翦更是驻守在武关,武关与楚国接壤,纵观天下诸侯,不谈战斗力,但是兵力能和秦国抗衡的只有楚国,楚国是一个极其不安分的国君,国君心性多变,对秦的政策阴晴难料。

太原战局已经陷入僵局,秦国很可能在太原战场投入大批兵力,楚国似乎有心乘火打劫,在武关附近的边境秘密屯兵,如果此时把王翦调走,恐怕楚国会乘机攻打武关,得不偿失。

又是一天朝议,关于援军主帅的问题,已经拖了三天了。嬴政原本预测这一天也会是一样难分高低的一顿乱吵,什么都解决不了。但是谁知道朝堂上有了新提议,有人提出嬴政为督军主帅,将兵五万支援蒙骜。提出此建议的正是张唐,那就意味着这个谋略是韩夫人一党的核心决策权讨论出来的对策。他们提出这个并不难解释,他们普遍不看好太原之战,算准了太原之战必败,所以所幸让嬴政带兵支援,这样如果败了嬴政的责任会更大!

但是没想到吕不韦竟然同意了!吕不韦是一位天生的豪赌客,他当初赌赢异人“奇货可居”,他赌赢了,赢异人真的做了秦王,他也因此一朝得势,如今权倾朝野;刚开始他既然选择支持嬴政开战,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赌了,就不在乎赌得更大一些!如果太原之战胜了,那嬴政可以凭借此战的军功,巩固太子地位,而成蛟一派也会因此大受打击。

两方吵得如火如荼,谁也没问当事人嬴政是什么意见。嬴政突然被传唤到秦宫大殿,跪在大殿里,看着周围茫然了,他尽可能从群臣的只言片语中了解情况,很快就推测出了韩系外戚和吕不韦一党各自的盘算。

“子政,你看如何?你可愿担任此次太原之战的督军主帅?带领五万铁甲支援蒙老将军?”秦王见双方争论许久,声音平静下来了,才缓缓问嬴政道。

嬴政心中嘀咕,自己还有选择吗?太原之战是自己倡议的,此战事关嬴政对姬冰的承诺,许胜不许败。既然吕不韦都敢赌,自己有什么不敢的!

“为国尽忠乃嬴氏子孙应尽之职责,儿臣愿意为国杀敌,建功立业!为大秦夺下太原!”嬴政眼珠微微一转,“不过儿臣有个请求。”

“你是想有个有资历的副将从旁指导是吧,寡人已经为你物色好了。”秦王也早就盘算好让嬴政带兵了,两方吵得如火如荼,谁也压不住谁,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太原战局越来越吃紧,再不派援军难道真让蒙骜战至最后一人吗?好不容易双方有共识了,秦王自然再高兴不过了,他只盼望早日能派出援兵,所以早在他们决定让嬴政督军时,秦王早就计划好一切了。

嬴政暗暗叹气,既然都决定好了,何必传唤自己来询问自己意见呢,纯属走一个过场吗?

“启禀父王,儿臣出征并不想任用朝内武将,请父王把中军各个将领的头衔都让出来,让子政自己安排,不知父王能否答应?”嬴政知道此战的重要性,打战岂能儿戏,如果自己的中军大帐里藏了几个敌对阵营或者别有用心的将领,那轻则贻误战机导致战败,重则自己可能被自己人背后放冷箭。朝中各个势力犬牙交错,嬴政算得准谁是谁一派的吗?与其被人安排,不如自己安排人!

“准!”秦王答应得很爽快。

下朝之后,嬴政走出宫门,心中感慨万千,这是他第一次带兵,恐怕自己是秦国有军衔的将领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了吧。当年白起打长平之战,秦昭襄王倾举国之力支援白起,也只是发动国内15岁以上青年参战,可嬴政如今离12岁还差数月呢。

“樊於期。”除了宫门口嬴政突然喊樊於期道。

“太子,有何吩咐。”樊於期行礼作揖等候嬴政命令。

“没什么大事,就想和你聊聊。”嬴政思忖再三,“本太子记得你说过,最大的梦想就是领兵血战沙场,天天跟在我**后面保护本太子是不是很无聊?”

“末将不敢,身为黑龙军副将,听从黑龙令安排是末将的本分。”樊於期一板一眼地说道。

“本太子想让你带兵,你觉得可以吗?”嬴政想了想,“只有你一个还不够,你还需要从黑龙军之中挑选几名信得过,靠得住的将才!本太子马上就要督兵五万支援蒙骜将军了,已经想秦王请旨,把任用副将和军中各个将领职权的权力全部交给本太子,本太子想任用你为副将。”

“什么?!”这是樊於期第一次做出如此错愕的表情,这可是他从军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在秦军编制中,士兵的最高等级应该算是樊於期这个地位了。秦军中最优秀的士兵莫过于铁鹰锐士,如同兵王,而黑龙军是从铁鹰锐士中千挑百选出来的菁英中的菁英,也就是兵王中的兵王,但是说到底还是个兵。虽然樊於期在黑龙军中已经升任到了副将,但是那充其量也只是个护卫营的头目,和他梦想的带领千军万马,血战沙场有很大的出入。

职位升到黑龙军副将,再高就是主将了,一辈子都会呆在黑龙军,加入黑龙军就意味着永远离开正面战场。樊於期以为这辈子应该就这么过下去了,没想到嬴政此时提出,让自己上战场!

见他迟迟不作答,嬴政撇了撇嘴,“莫非你还不乐意?”

“末将写过太子知遇之恩!樊於期必定为大秦开疆扩土,血洒疆场,肝脑涂地,在所不辞!”樊於期太激动了,一时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如此甚好!”嬴政微微迟疑了一下,“不过你要改个名字,秦王现在还在寻找黑龙令呢,我可不希望他知道我任用了黑龙军的副将做我的援军副将,你平时和我出入都是以什么假名自称?”

“禀太子,桓齮!”

“好!桓齮将军,如今你就是太原之战援军的副将了!如果此战胜了,我会向秦王请功,让你做一位真正的将军,让你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樊於期有帅才,嬴政早就发现了,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做贴身护卫实在太过于屈才了。

况且蒙骜、王翦这两位名将出身显赫,都是秦昭襄王留给自己的托孤之臣,可以信任!但是自己已经过多次借用他们的势力了。朝中早就有人发现他们两人是站在自己一边的。而且吕不韦似乎有意把他们收入自己势力,对蒙骜的拉拢做得已经初具成效。嬴政如今如果想要在各种势力之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培养完全属于自己的势力。

他现在几乎都是靠着吕不韦、赵姬、华阳太后,夏太后,韩夫人,请庄襄王,几方势力相互制衡,相互利用的缝隙中生存的,游刃其中,虽然暂时没有什么性命之忧,但是毕竟他们当中没有一方势力是绝对属于自己的。一旦平衡打破,嬴政就死无葬生之地了。

ps:关于樊於期的真实身份,历代史书中都没有太多记载,《史记》中只描述了他兵败于李牧,逃往燕国投奔太子丹。秦王以黄金千斤,食邑万户悬赏樊於期人头。从秦王的重视程度和如此高额的赏金看,樊於期肯定在秦国有相当高的影响力,肯定不是一个无名将军。《战国策》和《战国史》中提出樊於期和桓齮其实是同一个人,本人也赞同此看法。桓齮是秦国名将,功勋卓著,他的人头配得上黄金千斤,食邑万户这样的高额悬赏。而且他的消失时间,和路线与樊於期惊人相似,也是兵败于李牧,畏罪潜逃燕国。战国时期各国方言文字有所区别,很可能桓齮入燕以后,由于燕国方言被叫成了樊於期,两个名字其实模糊念法很相似。所以本文中,小枫支持樊於期和桓齮是同一个人这个观点了!希望秦史专家不要拍砖!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秦殇最新章节 | 秦殇全文阅读 | 秦殇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