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四野苍茫。山间古道上一骑绝尘,蹄声得得。
黄莺马不停蹄连夜赶路,眼看再有二个时辰即可到桃花镇了。不由更是心中迫切,加紧催马。此刻身处一个山谷中,远远望见谷口炊烟袅袅似有人家。黄莺连夜赶路此时正是又饥又渴,心想正好到前面的人家讨口水喝。黄莺策马奔得近了不由欣喜,谷口果有一户农舍。黄莺策马来到农舍门前停步翻身下马,将缰绳拴在篱笆上便举步进了院子。
黄莺在院中站定随即扬声问道:“有人在家吗?”,不多时房舍门开处,慢慢走出一位扶着拐杖的青衣老者。老者年近六旬须发斑白,双目虽是浑浊但也看的清来人是个姑娘。
“哎呦,姑娘一大清早的所为何事啊?”老者颤抖着手扶在手杖上,当先开口问道。
黄莺轻声道:“晚辈要去桃花镇求医,路经此地想来讨口水喝。”
“呵呵呵,那进来吧。”说罢老者缓缓回身走进了房舍。
黄莺举步跟着老者走进房内,却见这房舍虽小但收拾的却是颇为干净。桌椅等家什倒也齐全,尤其是正堂挂着一幅画像。画上画的是张良拾履的故事。
张良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相传张良在一次游玩时,在一座桥上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将自己的鞋月兑下来扔到桥下。却对张良道:“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取上来!”张良虽然很气愤,但见这老者一把年纪便强忍怒气到桥下取回了老者的鞋子。
老者叫张良把鞋给自己穿上,张良心想既然已经拿回了鞋子,也就不在乎再给他穿上了。老者伸着脚让张良跪在地上给他穿上鞋子以后便笑着走了。
张良非常惊奇,目送老者远去。老者走了一段路,又回来对张良道:“孺子可教!五天后黎明时分,你与我在此相会。”张良更加奇怪,跪在地上答道:“好。”
五天后黎明,张良就来了。可老者却已经先到了桥头,老者随之大怒道:“和长者约定的事情怎么可以迟到?”续而又道:“五天后早些来。”说完便扬长而去。
五天后鸡刚一啼鸣,张良便到了桥头。哪成想老翁又先到了,老者见到张良便大怒道:“你如此散漫怎成大事?”说罢转身买临走时道:“五天后要早来。”
如此又过了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来了。过了一会,老者也到了,见到张良便高兴的言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说着将一本书送给了张良,这本书便是名闻天下的‘太公兵法’。此书相传是商周时期著名军事家姜太公所著,故名‘太公兵法’。之后张良刻苦研读太公兵法,终于成就丰功伟业。
黄莺正望着这幅画出神,老者已由里间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纸包来到桌前。打开纸包,里面却是茶叶。黄莺走过去将长剑放在桌上道:“老伯,还是我来吧。”说罢黄莺动手沏茶倒水,便如自己家里一样。老者也不勉强,自顾坐到了桌旁。黄莺沏好了茶,亲手端了一杯放在了老者面前。
黄莺又倒了一杯给自己,便取下了头上斗笠放在桌上。坐下来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口,尝过之后黄莺不由赞道:“真香,请问老伯这是什么茶啊?”
老者呵呵笑道:“此茶名曰‘大红袍’,是我一位老友所赠。”说着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黄莺问道:“这茶想必很难得吧?”
老者面露得色笑道:“此茶取自武夷山绝壁之上,因茶树稀少故此也算难得。”
黄莺跟随大奎,好茶却是喝过不少,但今日这茶却是生平头一次喝。这茶汤色红润,入口唇齿留香,真乃是茶中上品。黄莺品着茶,不由想到这老者在荒山野岭安家,却有如此好茶,想必定非泛泛之辈。
想到这里,黄莺不禁问道:“还不知老伯尊姓大名?”
老者呵呵笑着答非所问道:“老夫年迈已不能做重活了,姑娘虽为女流但还算青壮。门外有木柴若干,还望姑娘能帮老夫劈好堆放,老夫感激不尽。”
黄莺闻言有些为难,自己本打算喝完茶便走的,但见到这老者走路都要扶着棍子,不由心软,权当报答老者茶水之恩吧。当下黄莺站起身道:“老伯在此安坐,晚辈去去便来。”
说着黄莺出了房门来到院中,见到院子右边角落里果然堆了一大堆木柴,且有一柄大斧放在一边。黄莺解下斗篷挂在篱笆上,走过去拿起大斧又拾了柴枝放在地上抡斧开始劈柴。黄莺一介女流,况且从小到大何曾干过粗活。柴禾没劈一小堆,黄莺的芊芊玉手上已是磨出血泡。虽然手上传来阵阵锥心的疼,黄莺却依然将那一大堆柴禾全数劈完。
等黄莺举袖擦去了脸上的香汗回到房中,见老者依然安坐在桌旁。黄莺气喘吁吁的道:“老伯,柴禾已经全数劈好了。晚辈这便走了,告辞。”说罢走到桌边拿起长剑及斗笠转身便要走。
老者呵呵笑道:“姑娘请留步。”
黄莺不禁疑惑的回身问道:“老伯还有什么事?”
老者呵呵笑道:“老夫生平游历四方,可谓四海为家。今日你我相遇也算有缘,我这里有一本剑谱,便权当见面礼吧。”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黄莺见状不由好笑,这岂不是与画上的故事有些相像?虽是心中如此想,仍是伸手接过了剑谱,剑谱书皮上以楷书写了四个字‘两仪剑法’。
黄莺一看之下便已经目瞪口呆,武当剑是武当派的不传之秘,而两仪剑法却是武当剑的一支,黄莺自幼时便酷爱剑术如何不知?
老者哈哈一笑道:“女娃不用这般惊异,今日相遇后会无期,贫道也该走了。”
黄莺闻言不禁再次问道:“老伯今日送如此大礼给晚辈,还望老伯能赐告大名。”
老者呵呵笑道:“贫道灵慧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