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县。
高肃随手将盔甲丢到一边,拿起桌上的水猛灌了几口,从信都一路马不停蹄的赶到这儿,他连口水都没喝。
“燕军有什么动作?”高肃擦了擦嘴角。
黄忠说道:“末将攻克安国后半日,燕将单经、王门前来城下挑战,牛金斩了单经,王门引败兵退走,我军斩首千余人。”
高肃不由暗自庆幸,还好黄忠早到,不然这安国就丢了。
郭嘉道:“主公,据阎柔所说,公孙瓒在易县里积攒了许多的粮草,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和公孙瓒速战,不然我们耗不起。”
“打败公孙瓒容易,不过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不能让公孙瓒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这就难办了,除非布下伏兵,一举歼灭,否则只要公孙瓒一息尚存,他就是晋州后方的一颗钉子,我们就无法南下中原。”
“伏兵伏兵”
高肃问了一句,“什么样的诱饵才可让公孙瓒不顾一切的上钩?”
这时,几个士兵带着饭食走了进来,现在是中午,高肃刚到安国,还没吃饭。
“好了,边吃边说吧。”
黄忠指着一盘菜道:“主公,这是前些天击败燕军时,在野外捕得的一只野鹿,恰好县城里有个厨子,烧得一手好菜,尤其是这鹿肉,做的真是一绝。我特地留着那头鹿没杀,等主公来了,大伙一起吃。”
“呦!这肉还真香啊!”典韦猛吸了一口,香气扑鼻,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高肃笑道:“好!大家一起品尝。”
众人都笑着落座,品尝这道野味。
“嗯,不错,不错。”
“此肉果真美味,香女敕异常啊!”
“诶!要我说,这一筷子一筷子的真不过瘾,还是大口的好!”
“哈哈哈!”
“哈哈哈!”
众人都笑了,像典韦这类武将还是喜欢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贾诩放下筷子,说道:“主公,有一样东西可以让公孙瓒不顾一切的前来,不管是去哪。”
高肃也放下了筷子,细细想着贾诩说的话。高肃已经知道贾诩说的那样东西是什么了,自己就像是还未上桌的鹿,没有什么能比自己更能引起公孙瓒的注意。
郭嘉、赵云、黄忠等人也都放下了筷子,他们也都知道贾诩说的是什么。
过了一会儿,赵云起身说道:“主公,太冒险了,公孙瓒若是将十万人马全部杀来,主公的安危就成问题了。”
黄忠也说道:“是啊,这风险太大了,就算是要去,也该由我等前去。”
典韦叫道:“你们在说什么?什么去不去的这”
高肃摆手示意典韦别说话,“如果是你们去,公孙瓒根本就不会上钩。”
“主公,这还是不行这”
“主公!”
贾诩站了出来,躬身道:“主公来日可与公孙瓒相约,说是要与他谈一谈冀州之事,且主公只带五百人马前往,公孙瓒必定会率三五万人马前来,就算不是想要来捉主公,也会多带人防着主公来捉他。主公可假意与公孙瓒谈不拢,先与公孙瓒交战,然后不敌败走,公孙瓒必定来追,此时,主公的伏兵可从中间杀出,但只许败不许胜,继续诱公孙瓒深入,最后再一举将兵马压上,公孙瓒必擒。”
“公孙瓒”
停了停,高肃道:“文和,你可愿意出使燕军大营?”
贾诩躬身道:“敢不效命。”
“高肃约我相见,且他只带五百人马以表示没有伏兵。”
“燕王。”
公孙瓒的结义兄弟刘纬台说道:“燕王,臣已经卜算过了,这高肃定然是山穷水尽了,抢占安国便是惧怕燕王的表现,他这回一定是想和燕王讲和,燕王可放心前往。”
“燕王不可!”
田豫急忙劝阻,“高肃必定有诈,燕王去不得啊!”
关靖道:“燕王,臣上次前往晋州军营时,发现有军士在谈话,大概是说“没有粮食了,这仗怕是打不下去了”。还有,高肃的谋士郭嘉也无意间说“此次东征,又将功亏一篑了”。这些都说明了高肃军中无粮,也正是因为如此,高肃才会相约主公见面。更何况,高肃相约主公的地点距离安国城较远,而离我军大营较近,纵然有变,燕王的援兵顷刻便至,可一举擒拿高肃。”
“燕王,高肃军中缺少粮草,如此军机大事,郭嘉岂会轻易泄露?此必诈也。”
关靖道:“田将军,我不是说了嘛,郭嘉是无意中说出的。”
“关大人,这事关重大,燕王的安危不容有失啊!”
“田将军未免太杞人忧天了,高肃山穷水尽,岂会”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
此刻的公孙瓒定能同袁绍成为知己,因为下属吵架,确实有些烦人……
“燕王若是执意前往,需要多带兵马。”田豫估计公孙瓒一定会去,所以只好劝他多加防范。
高肃只带五百人前来,我却多带兵马,岂不是显得我怕他?自己现在是燕王,高肃还只是个侯爵;自己手握十万精锐,高肃手中不过几万疲惫之师;自己掌握了主动权,高肃只能等着自己去攻城,这有什么好怕的?
公孙瓒刚要拒绝,刘纬台却说道:“燕王,田将军说的有理,这兵马需要多带些。”
捻了捻下颚的山羊胡,刘纬台解释道:“燕王,打仗讲究的是一个快字,高肃若真的只带五百人前来,那燕王便带上五万人马,一举将高肃擒拿。之后,燕王长驱信都,消灭袁绍,一统河北。”
见公孙瓒有些犹豫,刘纬台又加了一把火上去,“燕王,如果这是高肃的算计,那燕王带上五万兵马前往,也可以以防万一。”
“好!”
公孙瓒一锤定音,“公孙范和关靖领兵五万随我一同前往,二弟同续儿留守大营。”
公孙续是公孙瓒的儿子,也是燕国的王世子,刘纬台虽说只会算命,但他也不敢拿这件事开玩笑。
“我等遵命!”
帐内的公孙范、刘纬台等人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