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正在弹琵琶的正是那位田流坊的潇潇姑娘,她一双羊脂白玉似的葇夷,正巧妙柔韧的在琵琶弦上游走着。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悠扬的调子从她的朱唇中唱出,仿佛每一个字都沾染了莫名的香气,幽肠百转中有一种哀而不伤的味道。
她今日穿了一身浅碧色的襦裙,高高的腰线让她的身材显得格外动人,裙角用极淡的金线勾了,在夜宴的光晕下显示出一种奇妙的光亮来。
这一首《八声甘州》,大概是她自己谱的曲子,不是一味的哀戚悲怜,反而隐隐的,带着壮阔与挣月兑的调子,有一种唐人所特有的悲壮潇洒、酣畅淋漓。
更难得,是这样的曲调竟然由一名看起来极柔美的女儿家弹出唱出,视觉与听觉强烈的冲击感,给人十分奇妙的感觉。
郑丹青远远的看着她,看着那个太过熟悉的面容与身段,不知在想些什么。
宴席中的宾客们也被她的曲乐所感染,对酒笑闹的声音小了些,转而开始指指点点着潇潇,与身旁之人纷纷议论着什么。
“公主大人好大的手笔,竟然请来了田流坊音韵第一的潇潇姑娘来唱曲子。”
郑丹青听到了身旁人的议论之词。
“大手笔倒不算什么,毕竟要是公主相邀,这天下谁敢不来?主要是公主的这份气度,这潇潇姑娘唱得再好,身份也实在是低微了些。公主同为女子,却没有看潇潇不顺眼,这份度量,哪里是一般人能够有的。”
“以公主之尊,自然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眼中。只是……这潇潇唱的是什么?好听倒是好听,也不知是哪一位做的,格调不高不说,连音韵都不在的,怕是连诗都称不上。”
“那还是小事,关键是太过悲戚了些,如今这一场夜宴是庆贺之时,这位潇潇姑娘拿这样的曲子出来唱,似乎有些登不上台面。”
“何止是登不上台面呢?恐怕要惹得公主不愉快了……”
宾客们议论纷纷,摇头不已。看着眼前那个貌美婀娜的女子,心中不觉纷纷涌起了些叹息来。
在场的多是武将,他们虽然不懂那唱词的好坏,却也能明白什么样的诗才叫做诗,也能从曲调里分出哀婉与欢愉来。
宴席间的气氛在这时候变得有些奇特,人们纷纷停止了高谈阔论与饮酒笑闹,只摇头谈论着潇潇姑娘的不懂事,顺便偷偷的瞧一瞧公主的脸色。
郑丹青听着他们的议论,抬头去瞧李隆基,果然见他的脸色也不是太好。他仍旧站在公主身边,嘴里却不再敢多话。
高戬也在这时候回来了,他也在细细听着潇潇姑娘的唱词,微微偏着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反观公主,她的脸上却是依旧的淡淡笑容,那是一种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笑容,让人不敢直视。
似乎是感受到了郑丹青的目光,公主看了过来,眼中闪过一丝浅淡的光亮。
郑丹青淡笑着微微躬身,权作施礼。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一番议论,曲子已经到了尾声,宴席间的气氛愈发尴尬,人们的议论声愈发小了,似乎每个人都在等待着公主的义愤填膺。
宫商转羽而歇,潇潇将曲子收的干净利落,缓缓起身,冲着公主施礼。
整个大殿,宾客百余人,却都在这时候压低了声息。
穿搜其中的仆从婢女们更加不敢造次,一个个屏气凝神轻手轻脚,生怕打破了什么似的。
没有人鼓掌,更加没有人叫好,潇潇一礼施毕,收整衣敛,低眉袖手。
“倒是一首好曲子,本宫都未曾听过。只是词曲间太过俗媚了些,格调不高。”公主懒洋洋的开口,句末微微上扬的声线,听的人心里痒痒的。
潇潇恭敬的回答:“公主说的是,如此乡间俚曲,难登大雅之堂,不过为博众人一乐罢了。”
公主笑道:“本宫是不懂这些东西的,便是把那《大雅》《小雅》的唱出花来,其实入得本宫耳中也都差不了太多。不过到底是杨盈川、幽忧子的格调高些,要么是‘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的壮阔,要么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旖旎。说到底,本宫也不怕你们笑话,本宫还是喜欢幽忧子这等小儿女之情。”
杨盈川就是杨炯,幽忧子是卢照邻的号。太平公主此言一出,众人纷纷赔笑。
公主片刻后又道:“自古诗文书画不分家,在坐的就有今年明字科几名新秀,不如让他们点评点评这首曲子?今年明字科的榜首何在?”
公主提议,众人自然纷纷叫好,王致和也有些意料之外的惊喜,没想到公主会给自己一个一展才能的机会,这时候有些兴奋的小脸发红。
高戬却看了郑丹青一眼,冲着他不为人所察觉的轻轻一笑。
王致和忙走上前,躬身施礼道:“草民泰州王致和,代祖父请公主安。”
“哦?你祖父是?”公主见王致和面容俊秀便有几分喜欢,这时候带着淡淡好奇的问道。
“家祖名讳王乾盛。”王致和恭谨答道。
“哦,原来是他。”公主笑道,“原来在崇文馆供职吧?本宫记得,崇文馆门前的那个盈额就是他写的,苍劲古朴,力透纸背,的确是难得的好字。你年纪轻轻,能够拿下今年明字科的榜首,果然得了你祖父的真传。日后进了崇文馆,更要勤勤恳恳,更上一层楼。”
王致和闻言大喜,公主这一句话,就定了他的前程。
要知道,就连他的祖父王乾盛,初入崇文馆时也已经到了而立之年。
王致和激动的有些颤抖,一揖到地:“公主谬赞了!致和定当不负公主重望!”
公主微微一笑,不再说话。
席间众人此时不禁纷纷赞叹,这些新人来参加这一次的宴席,最好的结局莫过于受到公主的赏识。王致和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这样的东西,许多人在赞叹之余,不免有了几分妒忌之心。
王致和并不自知,这时候只沉溺在难以言表的喜悦当中,竟然连公主要他做的事情都一时间忘在了脑后。
公主看着那张喜笑颜开到有些忘乎所以的脸,极微小极微小的,蹙了一下眉。
高戬却将其看在了眼里,这时候上前半步,微笑道:“致和贤弟,不知以为这曲子如何?”
王致和闻言倏然惊醒,吓了一跳,偷眼去瞧公主的表情,见后者并没有什么愠怒的模样,才微微放松了一些,赶忙笑道:“喏,在下就妄言几句。”
他在心里付度着公主的心思,谨小慎微的道:“正如公主之前所言,这曲子实在是有几分不伦不类,诗应有的韵律全然没有,而且格调太小了些,全然几分哀惬伤怀小事,难登大雅之堂。但这曲子,致和也用心听了听,用词倒是有些巧妙的地方,倒也不是一无所长。不过说到底,这样的盛宴之下演奏这样的乐曲……我就事论事,潇潇姑娘莫要责怪,但的确是不太应该。”
这话说的看似高谈阔论,实际上不过是兜兜转转把公主的看法又重说了一遍,自然没有什么好与不好。
王致和偷瞧着公主的脸色,见她面色不变,毫无表情,心里就难免有些忐忑,又不知该如何是好,一紧张,冷汗都几乎流了出来。
好在公主并不需要他再多说什么,而是淡淡道:“明字科此榜第二名何在?”
郑丹青上前一步,躬身施礼:“渭城郑丹青,见过公主殿下。”
正在一旁无声等待的潇潇娇躯一抖,怀抱的琵琶几乎滑落到地上。
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时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微微转身去瞧,不远处那个青衫磊落的身影,让她的心脏猛的一跳。文字首发。
原以为那人会即刻离京的,原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这个身影了,谁知道……
那日郑丹青离开后,潇潇并没有多大的感怀。她从小就在田流坊里生活,见惯了朝秦暮楚、聚散浮萍,生死离别这样的事情,已经难以再惊扰她的心房。
可是过了几日之后,那一笔《八声甘州》的墨迹一就开始像有了魔力一般,那其中的字字句句,也变成了一种咒语似的东西,盘桓在她的脑子里,让她时时刻刻地都无法忘怀。
有那么一阵子,她就像是魔怔了似的,总觉得那首词里,是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韵律。那种韵律与普通的诗歌不同,没有那样的僵硬、固定,反倒杂和着一种柔软与弹性在其中,让人想起隔壁跳舞的姐姐摇动的腰肢。而这种韵律,带着异样的**与魅力,仿佛能够直透进灵魂似的,即便只是诵读,都让人感知到血液的律动。
这种律动配合着咬字的起承转合,跟成了绝妙的搭配,那种完美的契合,几乎让她激动的想要哭。
她从小开始学琵琶与唱诗,十多年来追求的,就是音韵与诗句的契合。那是一种对她来说完美绝妙的境界,是让她最抗拒不得的吸引力。
可是眼前的这首词,仿佛在轻描淡写之间,就达到了这种完美的程度。这样的惊艳,让潇潇心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