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到中心 第二章 四兄弟

作者 : 逆风漂泊

孟铭出生在一个山区小县城,它依山傍水,属风华市管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梅寒。紧挨着县城的南面有座小山,叫做梅花山。

据说很久以前,山下住着一个老员外,他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叫梅花。梅花十六岁时,她爱上了穷人的儿子宝山,老员外很生气,决定尽快送女儿出嫁。梅花的新郎是太守的公子,据说这位公子的姐姐是朝廷要员的宠妾,而他依仗父亲和姐夫的权势,不学无术,好逸恶劳,总之,是一身的恶习。梅花实在不想嫁给这位纨绔子弟,就和宝山一起逃走。他俩来到这座山上,宝山打猎,梅花洗衣做饭,俩人过着清贫而幸福的生活。可惜没过多久,有人发现了他们,报告给太守,太守就派官兵到山上抓人。他俩跑呀跑呀,最后逃到山顶,无路可逃,就一起跳了下去,双双徇情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为爱情而不畏权势的梅花姑娘,就把这座山叫做梅花山,尽管山上根本就没有梅花。山下有条江,叫做剑锋江,相传宝山和梅花来到这座山上,找不着水源,眼看就要渴死了,无奈,宝山拿起手中的长剑,狠狠地劈了下去,结果就出现了这条剑锋江。江水清碧见底,水流很缓,是洗衣、玩耍、游泳的好地方。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古老的传说,这里的年青人在定婚时,通常都要用梅花山的土、剑锋江的水做信物,以表示他们的爱就象梅花和宝山那样坚贞。

县城不大,除了一个小型兵工厂,一个煤矿和一个热电厂外,几乎没有别的工业。孟铭的父亲在兵工厂上班,是个助理工程师。母亲在城关小学教语文。孟铭有个弟弟叫孟平,长得虎头虎脑,很皮实,比他小四岁。

一九七八年,孟铭八岁,上二年级。

开学第三天,班主任领来一个男孩,消瘦、圆脸、中等个头。她说:“这是新转来的辛勇同学,大家欢迎。”

鼓掌之后,老师安排辛勇坐在孟铭的前面。

很快半学期过去,孟铭和辛勇成了好友。他俩七零年出生,但孟铭比辛勇大了五个月,常自诩为哥哥。放学后,他们一起做作业,不是在孟家,就是在辛家。

辛父辛母是转业军人,辛父在县林业局,辛母在县文化局,都是普通的公务员。辛勇也有个弟弟,叫辛杰,他跟孟平同年出生,比孟平大了八个月,很机灵,听过的儿歌立刻就会唱。辛勇从小在军营长大,记忆中有草原,有蒙古包,有手抓羊肉……半年前,他随父母转业到这里——他父亲的家乡生活。

闲时,孟铭带辛勇爬山、游泳、走街串巷,熟悉环境。辛勇给孟铭讲军营里的见闻:天空是多么蓝、草原有多么绿、放牧是多么有趣、手抓羊肉有多么好吃……

期末考试后,辛勇考第一名,孟铭考第二名,俩人都受到了学校的表扬和奖励。第二学期,辛勇被选为班长,孟铭当了学习委员。年终,孟铭超过了辛勇,考了第一名。以后,他们就这样相互竞争,又相互帮助,不是你拿第一,就是我拿第一,或者俩人并列第一。就这样,他们的情意越来越深厚。

一九八一年,孟平和辛杰上小学,同班。在两个哥哥的影响下,这俩也成了好友。辛杰喜欢唱歌,又会吹箫,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孟平一无所长,又好打架,是个孩子王,无人敢惹,老师只好让他做路长,好保护本班同学,放学路上别让其它班的同学欺负。

接下来的日子依旧过得很快,四个孩子在课余时间,经常到梅花山或者剑锋江边玩耍。夏天,他们去江里游泳或者洗澡;冬天,他们在山下堆雪人、打学仗。他们中间,辛勇喜欢文学,文章写得好,得过全省作文大赛一等奖。孟铭物理学得极好,获得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赛区三等奖。辛杰擅长音律,拿片树叶都能吹出曲调来,尤其是吹箫,乐音婉转柔和,幽韵悠长。孟平是个体育爱好者,喜欢跑步和篮球,是校篮球队主力。

尽管梅寒县是个贫困的农业县,教育水平低,考上大学、中专的人很少,但这里的人却很重视教育。鉴于经济的限制,他们都希望子女上中专,早点儿工作,早了心愿。万一上高中又没考上大学,那是件划不来的事情,除非考不上中专,或者特别优秀考大学没问题。就在这种环境下,孟铭和辛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风华市唯一的一所省级重点高中的重点班。

风华市是个美丽的城市。她四面环山,境内有多条河流穿过,河水清澈,水流不急。风华的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个鱼米之乡,素有“塞外小江南”之称。遗憾山多交通不便,经济难免滞后,可见,风华市是个不发达的小城市。

风华市下属十个县,梅寒县是相对偏远的县。从梅寒县到风华市,中途要路过南关县,坐车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风华市和她下属的县城都有不少中学,但省级重点中学只有一个,就是风华一中。

由于家离的远,他们只能住校,开始每周回来一次,后来课程重了,就好几周回来一次。一年以后,学校分科,辛勇学文,孟铭学理,俩人虽不在一个班,但仍住一个宿舍。高三这年,他们回家的次数更少了,经常是一个人回来,先到对方家里,告诉他的家长,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第二天,一并带过去。终于,苦心人,天不负,孟铭考上了电子科技大学通讯工程系,辛勇被中山大学中文系录取。俩人的考分都很高,都上了重点大学,这在梅寒县可是少有的事情。很快,他们就成了名人,天天有人到家里拜访,请教学习经验。俩家的父母高兴得不得了,尤其是孟家,当经济较好的辛家宴请亲朋好友大肆欢庆的时候,他们也破例奢侈了一回,准备了好多的糖果招待大家。那个暑假,在大家不断的祝贺声中,俩家人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就连走路都象飘一般轻快,那表情就甭提了,没事儿都在偷着乐呢……

这年秋天,两位好友在众人的羡慕和家人的相送下,分别踏上了去往不同城市的火车,开始了新的生活。

姑且不说孟铭和辛勇的大学生活过得怎样,那年,孟平和辛杰上初三,即将面临着初中毕业。

两家人送走了大学生后,想的更多的是,两个小儿子的学习。平日里,他们经常教育两个小儿子,要象哥哥那样好好学习,争取考上中专,因为他们知道,这俩的学习成绩不如那俩优秀,尤其是孟平,更令人担心,他有可能什么都考不上。

然而,担心又有什么用呢?该来的迟早都会来。果然,第二年夏天,孟平中专考试落榜,贴着分数线考上了普通高中——梅寒二中的普通班。辛杰考上了风华市电力学校,一个令人羡慕的好中专。辛家更是喜上加喜,高兴万分,几乎成了梅寒县的教育模范之家。孟家却不得不为孟平的以后担忧:倘若上高中,他能考上大学吗?不上高中,那又能怎样?唉!这可怎么办呀?!

就在孟家愁苦万分之际,孟平的体育老师告诉他们,孟平的体育很好,有希望考上体育学院,毕竟,体育学院对文化课要求不高。这个消息尤如漫漫黑夜里的启明星,给几乎绝望的孟家带来了一丝尚可期望的光明,他们就怀着对这丝可望而不一定可及的光明的无限憧憬,送孟平上了高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从边缘到中心最新章节 | 从边缘到中心全文阅读 | 从边缘到中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