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青天大佬实录 7

作者 : 弓告

思南幼儿园在居民生活区的中央安装了巨大的排气管,产生的噪音给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同样也给小朋友正在生长发育的大脑神经造成伤害,这是一件既成事实,无论从环保,科学,医学……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都是一件损人害己的事,是否构成侵权违法!

下午我在公园的法国梧桐树荫躲避幼儿园的排气管噪音,见到人就想交谈,听听他对生活的见解,大同小异,唉声叹气:别指望了,等着等死……我注意到一位孩子家长,提着或扛着两个包,沉甸甸,寸步不离。他年富力强,却显得无所事事,一个人坐在僻静的长椅上,与一伙抖空竹玩的“老来少”比较近乎,偶尔从包里拿出一副空竹,抖几下,技艺一般。一个下午就这么打发过去,到时候肩扛手提的上幼儿园接人。

我怀疑他包里有贵重物品,放在家不放心,走哪带那。现在偷盗成风,有些偏远的住宅小区形同虚设,很多人出门把一家子家当都带身上,困住了,行动受限制。还有这一类情况:动迁以后拿到钱,没去买房子,炒股,赌博,吃喝玩乐,存银行吃利息……房价疯长以后只够买一间厕所。公园经常可见这种人,落宿街头,其中甚至有相貌堂堂的男子汉,穿着肮脏的西服,一脸茫然和疲态,这种无规则丧失人格的落魄生活,使他们陷入绝境,无法对明天作出估量,精神已接近崩溃,处于恍惚短暂失忆状态。

我无法对这位家长作出准确判断。机会来了,他碰到熟人,叫二嫂,就坐在我边上与之交谈,须臾不忘照看放在我们两人之间的包,我毛遂自荐:“我帮你出个主意,去租个保险箱,把贵重物品存放起来,省得每天带着,多不方便。”

“没有什么贵重东西,都是超市买的食品,接儿子以后带回去。”

他断然否定,我不便穷根究底,只好放下这颗好奇心,助人为乐的精神。

“接了儿子还要去上课外班,回到家很晚。”

他与叫的很近乎“二嫂二嫂”交谈中,我听出他们是思南路周公馆那一片花园洋房被置换出来的原居民,他身上有着孟母三迁全力以赴投入儿子教育中去的勇气,在我看来这又是一出社会悲剧,他本来应该有自己的事业、生活,被迫无奈的搬迁打乱了正常节奏,可能拿到几个钱,没有买房,租住在较远的不安全的便宜的地方,有可能离异,单亲家庭,把所有的寄托或赌注都压在儿子身上,这是一个精神疾病高发的社会。这仅是猜测。

我马上问起从那儿搬迁过来的幼儿园情况和介绍我们之间的纠纷,而没想到,他对一位姓guo的园长大加赞扬,顶礼膜拜,我听了毛骨悚然:“这个guo园长老来事的,她根本不把你们放在眼里,没有把你们当回事。”

“她有什么背景?”

我心里犯嘀咕,guo园长是不是一开口“我们不差钱”的那位?这样事情就更麻烦了,我们碰到“女强人”。

带包男子眼神有点藐视,用不屑口气:“她关系多了,小朋友的家长有市局,法院,政府部门,电视台报社记者也不少,啥人不晓得她!我小囡班里的全是轿车接送,只有我一个穷光蛋。”

这下我似乎明白了,他对儿子如此下本钱,望子成龙,希望儿子出人头地,与这些达官贵人的子孙一比高低,扭曲心理。

我最不能理解:一个幼儿园园长,启蒙教育,需要慈母心肠,婆婆妈妈,哪来那么多城府?工于心计,网络关系网,以此步入高官?幼儿园园长成为仕途通道,还没有听说过,难道幼儿教育也成了唐僧肉,利益角逐场?现在社会上所有的尔虞我诈,官场的黑暗**都已渗透进来,看来人才战略的确要从女圭女圭抓起。我们已经不难看出:人情冷漠,极端自私,盲目信从,缺乏创新能力是从女圭女圭那儿开始形成的,教育来自三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幼儿教育应以家庭为主,现在一些有权势的认为送进徒有虚名的幼儿园就万事大吉,我看未必然,过于功利的幼儿教育,毁了他们的天性,很难成为思想自由,具有独立人格的创新人才,甚至连钱学森临终前都说:大陆出不了诺贝尔奖得主。

我现在对我们国家一套自下而上的教育制度彻底理解:幼儿教育成年化,一试终身的高考,大学无思想学术自由,教育产业化……几乎是有计划的扼杀人才,**体制不需要真正的人才。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吁青天大佬实录最新章节 | 吁青天大佬实录全文阅读 | 吁青天大佬实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