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
漫天的箭雨无情的收割着黄巾军的人头。
黄巾甲:他因为无法生存而投身为贼,而此刻,一支冰冷的箭羽深深的钻入心窝。寒冷蔓延向全身每个角落,勉强的把头转向旁边,看着跟自己一样被命运折磨的兄弟一个个的倒下,他绝望了。
黄巾乙::因为腿被烧伤,走得比较慢。所以被落在了后面,听到前面兄弟们的惨叫声,通过火光,看见他们一个个莫名的倒下。恐惧,黑暗中似乎有一个魔鬼正在收割着他们的生命,他全身冰冷,双脚不能再往前一步。死亡和未知的恐惧,迅速的控制了他的身体,此时要么是崩溃,要么是发狂。而他选择了后者:“有埋伏,快跑呀。”一边喊一边撒了风的往回跑,他已经忘记了脚疼,忘记了自己,他只是想尽快离开这个地方,越远越好。
天际边,一轮红日徐徐升起,凌宇坐在马上看着眼前的一幕,没有任何表情。他并没有为胜利而高兴,反而有一定伤感。这些被他杀了的人,本来可以在田间辛勤的耕种,在家里愉快的欢笑,抱着儿子在月光下讲自己的故事。本来可以无忧无虑的纯朴的他们,他们犯了什么错要躺着这寒冷的黄沙中。
“撤”凌宇只淡淡的说了一句,队伍就浩浩荡荡的向北海走去了。
此次战斗,凌宇清点队伍后,发现少了5个骑兵。这让凌宇觉得很是不爽,要知道,在北海马匹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要不然偌大一个北海也不至于只有200的骑兵。
“报,大人,城外有人叩门,孔大人叫我来通知你,看是否给此人进城。”一名小兵气喘吁吁的抱进东海营帐喊道。
凌宇正和管亥、陆虎他们商量这下一步的计划,突然听到小兵来报,有人叩门。
凌宇拖着下巴沉思了一会道:“来人可报上姓名。““那人说他叫太史慈,此次来北海是要助孔北海破敌。”小兵说道。
太史慈,听到这个名字,凌宇心里炸开了花。读过三国的他自然知道这太史慈是什么人,今日他来此应该是感孔融恩义,来北海助孔融解围的。
按照三国演义记载,太史慈助孔融解围后就应扬州刘繇之邀去扬州去了。现在因为自己的到来,北海被围的时间提早了,现在刘繇应该还没有招到太史慈。所以要是能把他留在北海,那嘿嘿….“走,去看看。”凌宇略一沉吟,马上出帐骑马向东门飞奔而去。
来到东门,孙礼早已迎了上来:“凌公子,你可来了,这叫太史慈的不知道是不是敌人的奸细,放不放他进来。”
“带我上去看看。”凌宇招呼这孔礼上到城墙上。
往下一看,只见一青袍少年,手握长枪,背负长弓。巍然立于马背之上,稳若泰山。凌宇叹道:“真英雄也。”
“在下凌宇,负责北海军务。壮士可否报上姓名。”凌宇拱了拱手,拜道。
“在下太史慈,知北海被围,奉母之命来助孔北海解围。”太史慈倚枪拱手答道。
“原来是太史兄弟,快开城门。”凌宇走下城墙,来到门口亲自迎接太史慈进城。
孙礼和管亥都很奇怪,为何凌宇会对这少年如此重视。此少年怎么看也只是弱冠之年,在一般人看来的确只是个毛孩子。但凌宇不一样,他知道太史慈有多少本事。
太史慈进城后,翻身下马来到凌宇跟前。
凌宇忙道:“久闻子义忠义,今日能得一见,真是人生之信事。”
“凌将军如何知道小人字号?”太史慈第一次来北海,而且他也没有认为他出名到连这里的人都认识他。
凌宇打哈哈道:“子义忠义,整个北海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难道独我凌某不识乎。来,我带子义去见孔太守。“说着,凌宇就拉着太史慈的手往太守府去了。
凌宇来到太守府,早有人来报孔融。孔融忙迎出来道:“凌公子,昨晚打破敌军,真是可喜可贺。今晚老夫想在底设宴为公子庆功,凌公子今晚可有空?”
“孔太守抬举了,凌某尚不能退敌,如何受得起太守的庆功宴。孔太守真的要给我凌某庆功,那也等到黄巾贼寇退了才是。”凌宇赔笑道。
“凌公子说的是,倒是老夫心急了,哈哈…嗯,这位壮士好面生,不知怎么称呼?”孔融看到凌宇身后的太史慈问道。
“在下太史慈,字子义,拜见孔太守。”太史慈上前单膝跪地道。
“子义请起,早问子义高洁,今幸得一见。令堂身体还安好?”孔融早问太史慈忠义,一直很照顾太史慈的母亲。自然知道太史慈。
“蒙大人关心,母亲一切安好。此次某前来就是奉母亲之命,助大人解北海之困。”太史慈说道。
“好,真是英雄出少年。想必你跟凌公子已认识,现在北海的军务全权由凌公子负责,你就协助凌公子一起破敌。”孔融高兴的说道。
“孔太守尽管放心,有子义的帮助,北海必能解围。凌某就先告辞了,还有很多军务要处理。”凌宇拱拱手微笑道。
“有凌公子和子义在,老夫可以放心睡觉了,哈哈……。”
凌宇和太史慈出了太守府后就径直向东海营去了。此时凌宇和太史慈聊了一路慢慢也熟了一点。
太史慈是个豪爽之人,加上沉稳而又主见。凌宇很是喜欢,只是此时没有让他归顺的办法,只能想办法先把他留在北海在说。
走到东海营门,凌宇远远就能听到里面传来吵杂的声音。门口的士兵也在交头接耳的说这什么。
“你,过来。”凌宇指着门前的一个士兵说道:“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