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刚蒙蒙亮,箫香起身将热水烧好,锅里温上红苕、玉米粥,凉拌了一盘红油竹笋,只匆匆吃了点,就驾着小号毛驴车往镇上赶去,要想留住高人,单靠昨天做的鸡蛋饼和锅巴肯定不行。
箫香也不确定高人会被自己做的吃食吸引多久,只好使出浑身解数。
今儿也不是赶集日,镇上行人不多,箫香把驴车停在潘富贵的杂货铺前。杂货铺的生意恢复如常,虽然比不上之前,但是也算正常。店里也有三三两两的妇人挎着篮子在挑选杂货。
潘富贵笑着前来招呼:“箫妹妹咋今儿来了?明儿才是赶集日咧……你买的小毛驴?”
箫香笑着应了。“富贵哥带只眼帮我瞧瞧,我去买点儿东西就回来。”
潘富贵点头应允,又告诉箫香只有东边的巷子里有村民在卖自家出产的粮食作物。箫香道了谢,直接东边走去,果然,只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东边的小巷子里卖些蔬菜瓜果,走到靠里些有个老农蹲在地上,脚边放着一只肥大的大公鸡。
“老伯伯,你家的公鸡咋卖?”
老农抬起黝黑的脸庞笑道:“丫头,你想买啊?你家大人呢?”
“我娘去买布了,叫我过来买。”箫香就道,无论古今,单独出门的小孩子格外吸引人贩子的注目,虽然面前这位老农看起来憨厚老实,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也不费口舌了,你给五十文拿走吧。”老农说道。
箫香有些踌躇,她习惯了按斤论价,这么囫囵一整个买走,她不确定价格是否公道。
“哈哈。”稍远处正提着一只水桶的中年汉子笑着走了过来,手里提着杆秤,他把大公鸡提溜起来过了秤:“四斤还旺。”
这么一算就是十二文半一斤,价格公道,箫香掏出随身的一个小袋子,数了五十文递给老农。
“你这丫头挺精的啊。我五叔还算你便宜了咧。”中年汉子咧嘴大笑。“一般可是要卖十三文一斤的哦。”
“谢谢老伯伯。”箫香立刻笑眯眯说道。
“客气啥。早点卖完我也好早点儿回家。”老农浑不在意挥挥手,又问中年汉子,“大铭,你的鱼卖的咋样啦?”
“就宋府的要了五条,估计也没人买了。还剩三条我拿到酒楼去问问。五叔你就在这等我,我去去就回。”大铭收起秤,提起水桶就走。
鱼?箫香眼睛一亮。她除了在小溪里抓到过巴掌长的小鱼外还没见过大鱼呢,她跑到中年汉子身前,趴在水桶前看,呵,水桶里懒洋洋游着三只四五斤的鲫鱼,体态肥美,应该是河鱼。青阳镇还没见过有人养鱼的,一般只有渔民从清河里捕鱼出来卖。究其原因,在于养鱼的技术还没有流传开来,据说再往南边去好远,是有人专门养鱼卖的。
“叔,把鱼卖给我呗?”箫香就道。
你?大铭瞧着箫香穿着整齐的普通衣裳,还打着补丁,小脸红扑扑的,一看就是庄户人家的闺女,大人哪舍得买鱼吃。估计是小孩子嘴馋,自个儿想吃鱼,他摇头说道:“叔可不能卖给你,你要想吃肉,叫你娘给你买猪肉去。”
“叔,我就要买你的鱼。”咋还不卖呢?
“不行,回头你娘肯定打你**。你小孩子知道啥,这鱼十八文一斤,刺多肉少,不比猪肉香,而且猪肉还能熬油。你要嘴馋买了鱼,回头肯定挨打。”大铭好心劝导。